第八十八章 三宗法会(八)
早在秋心召出四色龙虎时,台上诸人就心生不解,常人真气无色,就算是有,也不过像元阙那般是修炼了特定功法所致。
可是此人真气却分明是四种颜色,世间少有,隐灵子心中更是万分不解,他将隐灵诀修至第三层,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异象。
而且在他当年练成第一层,威力也远不如此时秋心召出的龙虎虚像,不由得心中一惊,可是就算如此,又能如何?
元清由于青玮被秋心一招拿下,心中大怒,青玮此前大言不惭想要杀了秋心,此刻却折损而归。
这更多的羞辱,却是一齐归到了菁芜观的头上,“贼子,我菁芜观与你不共戴天,就算今日上宗放过你,我也会将你碎尸万段。”
元清如此愤恨之语,大**份,此刻他却是顾不了那么多了,紧接着,他转身面向了石台下所有的弟子。
高声说道,“玄崆师叔虽然修炼了毒尸,但是在落霞山禁足不出,没有做下任何恶事,此子杀了师叔,是否为大逆之举,众人自有评价。”
没有想到元清会亲口承认,菁芜观的弟子立时心中不敢相信,可是台上的众掌门却关心的不是这个。
而是三绝谱,自从神医谷被灭,三绝谱便失了下落,如今玄崆修炼毒尸,自然是又将三绝谱公布于世,这也是元清迟迟不肯明言的原因。
这时慧冲方丈又问道,“阿弥陀佛,既然如此,那么此子身上的尸毒掌印又当如何解释,难道是他自己在杀害了玄崆道长之后抹了上去的?又或者……”
相传密宗与菁芜观素来不和,今日一见,好似果真如此,一连两次出言的人,都是慧冲方丈,元清闻言一惊。
慧冲方丈此语。正是在问他是不是真如秋心所言,是玄崆先动手,才在他肩胛骨处留下了尸毒掌印。
可是此事元清却不知晓,猛然想起当日在三清殿中找出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元清如此解释,“杀害玄崆师叔的人并非此子一人,而是三人。”
在场所有人闻言又是不解,此前所传的,杀了玄崆道长的人。不就是泰山的逆徒一人么,如今为何又变成了三人。
菁芜观前后所说,并不一致,难道此中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么?
就在所有人都在疑惑的时候,元清又言,“此子早在上菁芜观之前,就派人上山盗取开观之礼所用的灯油,自己又在三元城外毁了三元镜。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他上山前,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又故意说出他是灵老的隔代弟子。
玄崆师叔与灵老乃是莫逆之交。如此一来,便能得师叔召见,而此刻他的另一名帮手,也偷偷潜入落霞山中。
与他一同杀害了师叔,可是苍天有眼,师叔反抗之下杀了一人,可是仍教他逃了,这才留下了尸毒掌印。”
此刻秋心真佩服元清讲故事的能力,生生将他与京墨,玄缯三人联系起来。而且也在情理之中。
秋心冷目相对,质声道,“好,便依你所言。落霞山上有三曲九幽大阵护山,如何才能偷偷潜入,而不被发现,此中困难,想必你比任何人都清楚。
二者我为何要杀了玄崆,于我有何好处。难道仅仅为了成为一个天下人人不齿的弃徒么?
其三,你可以问问你身边这位宗主,问问他到底是谁将我派去菁芜观?你又教我如何才能以一人之力算计一个大派?
若真是如此,你菁芜观岂不是太没用了。”丝毫不留情面,秋心此语无疑是在挑战元清的忍耐极限。
此刻元清脸色铁青,可是他身旁的隐灵子却是陷入了沉思,他没有亲眼所见,不过事实正如秋心所言。
当初他与灵老为了避免自己秋心掺与卫州之事,才将他派往了菁芜州,这事他事先并不知晓,又怎会找来帮手。
隐灵子点了点头,算是告诉了所有人秋心所说为实,此刻他们的注意力才从秋心杀害了玄崆道长这件事情本身,转移到了他为什么会杀害了玄崆道长身上来。
此前事情的结果远比事情的原因重要,因为玄崆道长名望实在太高,而此刻将事情的原因提出来,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作为一个隐宗弟子,身份超然,还在一般大派之上,他又为了什么目的,胆敢杀了玄崆道长。
这个原因此刻在所有心中被无限放大,此前是玄崆死了,众人才会认为是秋心之过,倘若是秋心此刻死了,他们会不会认为是玄崆之过。
二者到底是谁先动手,也在众人心中增添了疑虑,秋心心中自然知道是什么原因,可是此刻当着所有人的面,他却是不能说出来。
自从见了玄崆对他体内的阳土之息如此渴望,他就觉得这是四种精粹并不简单,此刻若大白于天下,岂不是自讨苦吃。
隐灵子也理出一点疑问,轻声问道,“那依你之言,玄崆道长又为何会对你出手?他与你素未谋面,难道还会自**份?”
秋心早已想要了借口,既然元清能够如此污蔑他,他也就没必要实言相告,“他怀疑是我伙同他的师弟,玄缯,共同损坏了三元镜,这才出手相逼。
可是当时玄缯不知为何也在三清殿,与他动手,二人两败俱伤,玄缯被尸毒所杀,玄崆自己反噬身亡。”
玄缯之名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元清却是知道,听起玄崆所说是已经死了多年,难道那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就是玄缯。
若就此看来,此中恩怨,恐怕无人知晓,秋心之语,也不无道理,可是若此事为真,冤枉了好人的事情却是他们做出来的,大白于天下之后,菁芜观自会没落下去,这样的后果,他元清无论如何也不愿承担。
元清闻言道,“身为菁芜观弟子,我从未听说师叔有什么师弟,你在此巧言令色,扰乱视听,自是当时场景未知,任由信口胡编,难道你以为这样,别人就会相信么?”
元清所讲的事情原委,句句为虚,就算秋心与京墨相识,但是绝非他与京墨谋划,但是秋心所言,却是虚中带实,如何也要真上三分。
“既然那人不是玄崆师弟,菁芜观之人,又有什么本事偷偷潜上落霞山,无声无息进入三清殿?”
秋心反唇相讥,元清登时不知如何回答,他又能编出什么样的理由来搪塞众人?
元清又想起在秋心初上落霞山时发生的事情,“当天不知你用何种手段破了漓落大阵,山上三曲九幽同受牵连,这才失了效果,让此人偷上落霞山,你说,是也不是?”
“哼,你观中弟子青玮,不服我是隐宗弟子,妄自将我陷入漓落大阵,难道此事也是我谋划在先?如此一来,岂不是你观中弟子也是我的帮手?观主此言,可笑至极。”
元清自是陷入了罗网,但是又没有其他的说法可以说得通,确实,落霞山上的三曲九幽恐怖异常。
如若不是相熟之人,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破除的,一念及此,元清自觉落了下风,“不管你如何狡辩又是用了什么方法上了落霞山,杀了玄崆师叔的就是你。
当时三人只剩你一人,你所说之事,皆是一家之言,真假难辨,可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师叔之死,与你脱不了干系。
否则也不会烧山逃走,你将此事言明,既然凶手另有其人,我菁芜观也不会冤枉好人,如今看来,你自是所贼心虚。”
所谓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元清知道在与秋心争论事实到底是什么已经没有意义,此次狡诈非常,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圈套。
所以他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结果之上,倘若事实如此,秋心为何要逃呢?事实若如秋心所言,已经有了凶手,自然和没有凶手大不一样。
就像是找了替罪羔羊,菁芜观自然有了泄怒的目标,可是秋心这一逃,所有人都不会再认为他是怕菁芜观不相信他而走的下策。
秋心深吸了一口气,菁芜观会不会饶他,他不敢肯定,自己知道了玄崆修有毒尸的事情,若是为了灭口,自然可能杀了他。
也有可能菁芜观因为玄崆已死,不会计较此事,可是秋心不敢赌,后者占了很大的可能性。
以玄崆的名望,纵是死了,其观中弟子也容不得半点抹黑他。这时元清再提起此事,将秋心逼上了绝路。
“若是我不逃走,在山上一味等死,还能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么?”
这时元清心中一定,秋心此语正是在他的意料之中,“如何不能,我菁芜观自不是那种黑白不分的人,玄崆师叔身死三清殿,进入其中的隐宗弟子逃跑,换做是你,你说凶手是谁?”
眼见秋心沉默不语,元清再次大喝,“你还要在天下正道之前撒谎么?玄崆师叔之命,今日教你偿还。”
这是四周的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广场四周点起明亮的火光,石台四周,也尽是高耸的火柱,将整个广场,照得如同白昼。
可是此人真气却分明是四种颜色,世间少有,隐灵子心中更是万分不解,他将隐灵诀修至第三层,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异象。
而且在他当年练成第一层,威力也远不如此时秋心召出的龙虎虚像,不由得心中一惊,可是就算如此,又能如何?
元清由于青玮被秋心一招拿下,心中大怒,青玮此前大言不惭想要杀了秋心,此刻却折损而归。
这更多的羞辱,却是一齐归到了菁芜观的头上,“贼子,我菁芜观与你不共戴天,就算今日上宗放过你,我也会将你碎尸万段。”
元清如此愤恨之语,大**份,此刻他却是顾不了那么多了,紧接着,他转身面向了石台下所有的弟子。
高声说道,“玄崆师叔虽然修炼了毒尸,但是在落霞山禁足不出,没有做下任何恶事,此子杀了师叔,是否为大逆之举,众人自有评价。”
没有想到元清会亲口承认,菁芜观的弟子立时心中不敢相信,可是台上的众掌门却关心的不是这个。
而是三绝谱,自从神医谷被灭,三绝谱便失了下落,如今玄崆修炼毒尸,自然是又将三绝谱公布于世,这也是元清迟迟不肯明言的原因。
这时慧冲方丈又问道,“阿弥陀佛,既然如此,那么此子身上的尸毒掌印又当如何解释,难道是他自己在杀害了玄崆道长之后抹了上去的?又或者……”
相传密宗与菁芜观素来不和,今日一见,好似果真如此,一连两次出言的人,都是慧冲方丈,元清闻言一惊。
慧冲方丈此语。正是在问他是不是真如秋心所言,是玄崆先动手,才在他肩胛骨处留下了尸毒掌印。
可是此事元清却不知晓,猛然想起当日在三清殿中找出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元清如此解释,“杀害玄崆师叔的人并非此子一人,而是三人。”
在场所有人闻言又是不解,此前所传的,杀了玄崆道长的人。不就是泰山的逆徒一人么,如今为何又变成了三人。
菁芜观前后所说,并不一致,难道此中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么?
就在所有人都在疑惑的时候,元清又言,“此子早在上菁芜观之前,就派人上山盗取开观之礼所用的灯油,自己又在三元城外毁了三元镜。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他上山前,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又故意说出他是灵老的隔代弟子。
玄崆师叔与灵老乃是莫逆之交。如此一来,便能得师叔召见,而此刻他的另一名帮手,也偷偷潜入落霞山中。
与他一同杀害了师叔,可是苍天有眼,师叔反抗之下杀了一人,可是仍教他逃了,这才留下了尸毒掌印。”
此刻秋心真佩服元清讲故事的能力,生生将他与京墨,玄缯三人联系起来。而且也在情理之中。
秋心冷目相对,质声道,“好,便依你所言。落霞山上有三曲九幽大阵护山,如何才能偷偷潜入,而不被发现,此中困难,想必你比任何人都清楚。
二者我为何要杀了玄崆,于我有何好处。难道仅仅为了成为一个天下人人不齿的弃徒么?
其三,你可以问问你身边这位宗主,问问他到底是谁将我派去菁芜观?你又教我如何才能以一人之力算计一个大派?
若真是如此,你菁芜观岂不是太没用了。”丝毫不留情面,秋心此语无疑是在挑战元清的忍耐极限。
此刻元清脸色铁青,可是他身旁的隐灵子却是陷入了沉思,他没有亲眼所见,不过事实正如秋心所言。
当初他与灵老为了避免自己秋心掺与卫州之事,才将他派往了菁芜州,这事他事先并不知晓,又怎会找来帮手。
隐灵子点了点头,算是告诉了所有人秋心所说为实,此刻他们的注意力才从秋心杀害了玄崆道长这件事情本身,转移到了他为什么会杀害了玄崆道长身上来。
此前事情的结果远比事情的原因重要,因为玄崆道长名望实在太高,而此刻将事情的原因提出来,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作为一个隐宗弟子,身份超然,还在一般大派之上,他又为了什么目的,胆敢杀了玄崆道长。
这个原因此刻在所有心中被无限放大,此前是玄崆死了,众人才会认为是秋心之过,倘若是秋心此刻死了,他们会不会认为是玄崆之过。
二者到底是谁先动手,也在众人心中增添了疑虑,秋心心中自然知道是什么原因,可是此刻当着所有人的面,他却是不能说出来。
自从见了玄崆对他体内的阳土之息如此渴望,他就觉得这是四种精粹并不简单,此刻若大白于天下,岂不是自讨苦吃。
隐灵子也理出一点疑问,轻声问道,“那依你之言,玄崆道长又为何会对你出手?他与你素未谋面,难道还会自**份?”
秋心早已想要了借口,既然元清能够如此污蔑他,他也就没必要实言相告,“他怀疑是我伙同他的师弟,玄缯,共同损坏了三元镜,这才出手相逼。
可是当时玄缯不知为何也在三清殿,与他动手,二人两败俱伤,玄缯被尸毒所杀,玄崆自己反噬身亡。”
玄缯之名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元清却是知道,听起玄崆所说是已经死了多年,难道那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就是玄缯。
若就此看来,此中恩怨,恐怕无人知晓,秋心之语,也不无道理,可是若此事为真,冤枉了好人的事情却是他们做出来的,大白于天下之后,菁芜观自会没落下去,这样的后果,他元清无论如何也不愿承担。
元清闻言道,“身为菁芜观弟子,我从未听说师叔有什么师弟,你在此巧言令色,扰乱视听,自是当时场景未知,任由信口胡编,难道你以为这样,别人就会相信么?”
元清所讲的事情原委,句句为虚,就算秋心与京墨相识,但是绝非他与京墨谋划,但是秋心所言,却是虚中带实,如何也要真上三分。
“既然那人不是玄崆师弟,菁芜观之人,又有什么本事偷偷潜上落霞山,无声无息进入三清殿?”
秋心反唇相讥,元清登时不知如何回答,他又能编出什么样的理由来搪塞众人?
元清又想起在秋心初上落霞山时发生的事情,“当天不知你用何种手段破了漓落大阵,山上三曲九幽同受牵连,这才失了效果,让此人偷上落霞山,你说,是也不是?”
“哼,你观中弟子青玮,不服我是隐宗弟子,妄自将我陷入漓落大阵,难道此事也是我谋划在先?如此一来,岂不是你观中弟子也是我的帮手?观主此言,可笑至极。”
元清自是陷入了罗网,但是又没有其他的说法可以说得通,确实,落霞山上的三曲九幽恐怖异常。
如若不是相熟之人,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破除的,一念及此,元清自觉落了下风,“不管你如何狡辩又是用了什么方法上了落霞山,杀了玄崆师叔的就是你。
当时三人只剩你一人,你所说之事,皆是一家之言,真假难辨,可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师叔之死,与你脱不了干系。
否则也不会烧山逃走,你将此事言明,既然凶手另有其人,我菁芜观也不会冤枉好人,如今看来,你自是所贼心虚。”
所谓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元清知道在与秋心争论事实到底是什么已经没有意义,此次狡诈非常,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圈套。
所以他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结果之上,倘若事实如此,秋心为何要逃呢?事实若如秋心所言,已经有了凶手,自然和没有凶手大不一样。
就像是找了替罪羔羊,菁芜观自然有了泄怒的目标,可是秋心这一逃,所有人都不会再认为他是怕菁芜观不相信他而走的下策。
秋心深吸了一口气,菁芜观会不会饶他,他不敢肯定,自己知道了玄崆修有毒尸的事情,若是为了灭口,自然可能杀了他。
也有可能菁芜观因为玄崆已死,不会计较此事,可是秋心不敢赌,后者占了很大的可能性。
以玄崆的名望,纵是死了,其观中弟子也容不得半点抹黑他。这时元清再提起此事,将秋心逼上了绝路。
“若是我不逃走,在山上一味等死,还能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么?”
这时元清心中一定,秋心此语正是在他的意料之中,“如何不能,我菁芜观自不是那种黑白不分的人,玄崆师叔身死三清殿,进入其中的隐宗弟子逃跑,换做是你,你说凶手是谁?”
眼见秋心沉默不语,元清再次大喝,“你还要在天下正道之前撒谎么?玄崆师叔之命,今日教你偿还。”
这是四周的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广场四周点起明亮的火光,石台四周,也尽是高耸的火柱,将整个广场,照得如同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