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五章 是为上策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云伯接待上门的官员并非第一次,但如此出言不逊的,唯有谢迁。
谢迁话语中虽然未直接冲撞沈溪,但却说出“睡醒到处乱跑”的话,分明有侮辱人的意味。
云伯心中难免介怀,但他不敢发作,因为跟沈溪有来往的,基本上都是达官显贵,轻易开罪不起。
“这位……大人,您找我家老爷,不知所为何事?”云伯谨慎地问道。
“既不在家,那就罢了……等等,他几时回来?”谢迁追问。
云伯一脸为难之色:“这个……”
正说着话,却见自前院月门过来个正在打哈欠的年轻人,谢迁顿时火冒三丈,这不是告之不在家的沈溪是谁?
此时沈溪刚刚睡醒,有些睡眼惺忪,看到门口有人,眯着眼打量一下,这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竟然是昨晚拿他当免费劳动力的谢迁谢大学士来了。
“谢阁老,这么有闲暇,居然大驾登门?”沈溪迎上前,心中难免有些好奇,他本以为这会儿谢迁应该在内阁办公,心中琢磨,莫不是自己帮谢迁把公事处理完了,以至于他现在无事一身轻事,居然有闲情逸致出来瞎逛?
云伯一听,便知道这位老大人果然不简单,居然是当朝“阁老”,这位可是沈家的亲家祖父,位高权重,他暗暗庆幸之前没说出什么冒犯的话。
谢迁打量还在揉眼睛的沈溪,道:“你小子,不是说不在家门吗?若非老夫多问一句,岂不是跟你错过,登门都见不着人?”
谢迁不是生气沈溪怠慢,而是气沈溪居然让人撒谎,以为这是在特意针对他。
沈溪恭敬行礼,当是认错,嘴上解释道:“晚辈昨晚歇宿文渊阁内,甚为疲倦,回到家中便嘱咐任何人皆不得打搅,宾客一律不见……阁老驾临未及远迎,实在是晚辈不知阁老会亲自登门。【△網WwW.】”
谢迁本来一肚子的气,但细细一想也就释然了:“就算沈溪小儿能掐会算,也无法料到老夫会上门,他要欺瞒的明显不是老夫。”
沈溪心中叫苦不迭:“真是不巧,本想睡醒后到外面吃饭,然后躲个清闲,未曾想过来跟云伯打声招呼,竟然会遇到谢老儿,这下可好,被他逮个正着,连避开都没借口了。”
其实沈溪还真的推算到谢迁可能会上门,主要是根据那份奏本做出的判断,无论谢迁是否有胆量将奏本上呈,奏本中的内容都有些耸人听闻,所以谢迁会亲自或者是找人来家中通知,让沈溪给个合理的解释。
沈溪怕谢迁又指使他做事,干脆让云伯告知所有访客自己不在家,本想睡醒后到外面吃过饭,直接从东华门进宫处置内廷祈礼之事,谁想自己却自投罗网。
见到谢迁,沈溪只能自认倒霉,恭敬地请谢迁到家中谈话。
沈府前院正堂,沈溪等谢迁在正中的太师椅上就坐,他才选择在旁边落座,谢迁抬头打量谢铎为沈溪题写的匾额,心里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沈溪找谢铎题匾而不找他,分明看不起他这个当朝阁老。
沈溪不知谢迁有如此古怪的思法,等云伯送上茶水后,才行礼问询:“阁老登门,不知所为何事?”
“明知故问,老夫来找你,还能谈及何事?一早那份三边总督佐二官上奏安置边塞牧民的奏本票拟,到底是怎么回事?”谢迁黑着脸问道。
沈溪道:“阁老见谅,晚辈只是想借阁老的手,提点朝廷,防备鞑靼人南下,若陛下因此而加以怪责,晚辈只能说抱歉了!”
谢迁恼羞成怒:“你小子,跟老夫装糊涂是吧?现在实话告诉你,西北确实发生了战乱,鞑靼人南下劫掠边塞,如今三边已全面戒备!”
“哦。”
沈溪微微点头,“弘治十三年后,边塞毁坏的城塞,不是曾下拨专款予以修复吗?为何……”
谢迁接过话头:“你是想说,为何修复好的城塞,到鞑靼人南侵时又都形同虚设?这你要问的不是老夫,而是边关那些蛀虫!好了,不跟你探讨鞑靼人如何扣关而入,现在我就想问你,你是如何猜测到这一切的?还有,鞑靼人下一步是否会骚扰后即撤兵,掠夺一通北遁大漠?”
沈溪没有回答关于自己是怎么猜测到的问题,而直接就谢迁第二个问题作出回答:“鞑靼人此乃以攻为守,换做阁老是鞑靼可汗,发现大明备战疏忽懈怠的情况下,会轻易撤兵吗?”
谢迁一拍桌子,道:“为何不能撤?我大明数十万将士陈兵边塞,几百门火炮虎视眈眈,将士配备火铳、箭矢、矛、盾等利器,足以令鞑靼人望而生畏!他们难道不怕后路被断,有来无回?”
这问题问得好,至少沈溪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怎么听都跟“我泱泱中华岂不如弹丸小国”的论调一样,听着振奋人心,但理想跟现实终归有所区别。
沈溪问道:“既然大明兵锋强劲,为何……不出城一战?”
只是这么个问题,就让谢迁哑口无言。
人家就是比你兵马少,就是武器装备不如你,但就是战斗力超强,人家主动出击后你就是龟缩在城塞中不敢出来,因为你知道出城打不过,还寻找什么要把战场设在大明疆土之外的理由。
谢迁无法反驳沈溪的话,气得指着沈溪喝道:“你小子,没事就喜欢灭我大明志气,长北夷的威风!早知道留你在东南沿海平匪,省得老夫大动肝火!”
沈溪无奈摇头,那神色好似在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还巴不得回去呢!
其实沈溪回不回京城,不是沈溪说了算,谢迁说了也不算,全在弘治皇帝身上。
谢迁对军事谋略知之甚少,这跟他前半生都致力于治学有关,给皇帝上了半辈子的课,一直研究的是四书五经,突然让他参与军事,根本称不上合格的谋臣,必须要有人来提供参考意见,出谋划策。
沈溪回京,对谢迁来说是好事,心中暗喜能将沈溪留下,而且现在双方有姻亲的关系,可以堂而皇之用沈溪帮他做事,谢迁觉得自己的投资很值得,既成全了小孙女,又得到沈溪这么一个良材。
本来有了良材谢迁应该好生珍惜培养,但华夏传统的教育理念,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必须时常用斥骂或者敲打的方式,才能让沈溪在他认为正确的轨迹上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才。
沈溪理解谢迁这种教育和提点后辈的方法,所以他从来不跟谢迁计较,谢迁越生气,越说明谢迁自尊心被打击得严重,需要以撒气的方式来挽回颜面。
在沈溪眼中,谢老儿就是个会诈唬人但不会吃人的纸老虎,嘴硬心软。
谢迁骂完沈溪,脸上满是忧虑,道:“若真如你所言,那我大明边疆或许长久不得安宁!沈溪,你且说说,若鞑靼人不撤,继续在我大明边境肆虐,当如何?”
沈溪想了想,道:“眼看入秋,鞑靼人终归会撤的吧。”
“你什么意思?”
谢迁用冷峻的目光望着沈溪,他本以为沈溪会说,鞑靼人不走那就直接杀出去跟鞑靼人血战到底。
沈溪极为理智,绝不会提出这种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建议,鞑靼人骑兵的机动性,决定了大明将士在野外作战必然落于下风。
鞑靼南下,无论如何掠夺,只要杀不进城塞,就不敢太过深入,而边疆本来就很荒凉,而且此番大军准备出征塞外,早已将近年来的屯田所得尽数收入军中,民间留下的粮食物资微乎其微,收获自然寥寥。
老百姓早就躲进了边塞中,城门不开,鞑靼人想叩关叩城而入不现实,待一两个月后,鞑靼人发觉抢掠没什么成果,自然会撤走。
这是沈溪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作出的判断和建议,虽然窝囊了些,但却最是实用。
但有些话沈溪无法说出口,只能用拐弯抹角的方式提上一嘴:“守住城塞,当无所失,但若出兵,有所得则有所失,阁老莫不是忘了当初与晚辈所谈论,此战大明胜算几何?”
“如今采取守势,反而会令此战我大明无功无过,是为上策。”
***************
PS:第二更到!求保底月票!(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br></br>Ps:书友们,我是天子,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br></br>
云伯接待上门的官员并非第一次,但如此出言不逊的,唯有谢迁。
谢迁话语中虽然未直接冲撞沈溪,但却说出“睡醒到处乱跑”的话,分明有侮辱人的意味。
云伯心中难免介怀,但他不敢发作,因为跟沈溪有来往的,基本上都是达官显贵,轻易开罪不起。
“这位……大人,您找我家老爷,不知所为何事?”云伯谨慎地问道。
“既不在家,那就罢了……等等,他几时回来?”谢迁追问。
云伯一脸为难之色:“这个……”
正说着话,却见自前院月门过来个正在打哈欠的年轻人,谢迁顿时火冒三丈,这不是告之不在家的沈溪是谁?
此时沈溪刚刚睡醒,有些睡眼惺忪,看到门口有人,眯着眼打量一下,这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竟然是昨晚拿他当免费劳动力的谢迁谢大学士来了。
“谢阁老,这么有闲暇,居然大驾登门?”沈溪迎上前,心中难免有些好奇,他本以为这会儿谢迁应该在内阁办公,心中琢磨,莫不是自己帮谢迁把公事处理完了,以至于他现在无事一身轻事,居然有闲情逸致出来瞎逛?
云伯一听,便知道这位老大人果然不简单,居然是当朝“阁老”,这位可是沈家的亲家祖父,位高权重,他暗暗庆幸之前没说出什么冒犯的话。
谢迁打量还在揉眼睛的沈溪,道:“你小子,不是说不在家门吗?若非老夫多问一句,岂不是跟你错过,登门都见不着人?”
谢迁不是生气沈溪怠慢,而是气沈溪居然让人撒谎,以为这是在特意针对他。
沈溪恭敬行礼,当是认错,嘴上解释道:“晚辈昨晚歇宿文渊阁内,甚为疲倦,回到家中便嘱咐任何人皆不得打搅,宾客一律不见……阁老驾临未及远迎,实在是晚辈不知阁老会亲自登门。【△網WwW.】”
谢迁本来一肚子的气,但细细一想也就释然了:“就算沈溪小儿能掐会算,也无法料到老夫会上门,他要欺瞒的明显不是老夫。”
沈溪心中叫苦不迭:“真是不巧,本想睡醒后到外面吃饭,然后躲个清闲,未曾想过来跟云伯打声招呼,竟然会遇到谢老儿,这下可好,被他逮个正着,连避开都没借口了。”
其实沈溪还真的推算到谢迁可能会上门,主要是根据那份奏本做出的判断,无论谢迁是否有胆量将奏本上呈,奏本中的内容都有些耸人听闻,所以谢迁会亲自或者是找人来家中通知,让沈溪给个合理的解释。
沈溪怕谢迁又指使他做事,干脆让云伯告知所有访客自己不在家,本想睡醒后到外面吃过饭,直接从东华门进宫处置内廷祈礼之事,谁想自己却自投罗网。
见到谢迁,沈溪只能自认倒霉,恭敬地请谢迁到家中谈话。
沈府前院正堂,沈溪等谢迁在正中的太师椅上就坐,他才选择在旁边落座,谢迁抬头打量谢铎为沈溪题写的匾额,心里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沈溪找谢铎题匾而不找他,分明看不起他这个当朝阁老。
沈溪不知谢迁有如此古怪的思法,等云伯送上茶水后,才行礼问询:“阁老登门,不知所为何事?”
“明知故问,老夫来找你,还能谈及何事?一早那份三边总督佐二官上奏安置边塞牧民的奏本票拟,到底是怎么回事?”谢迁黑着脸问道。
沈溪道:“阁老见谅,晚辈只是想借阁老的手,提点朝廷,防备鞑靼人南下,若陛下因此而加以怪责,晚辈只能说抱歉了!”
谢迁恼羞成怒:“你小子,跟老夫装糊涂是吧?现在实话告诉你,西北确实发生了战乱,鞑靼人南下劫掠边塞,如今三边已全面戒备!”
“哦。”
沈溪微微点头,“弘治十三年后,边塞毁坏的城塞,不是曾下拨专款予以修复吗?为何……”
谢迁接过话头:“你是想说,为何修复好的城塞,到鞑靼人南侵时又都形同虚设?这你要问的不是老夫,而是边关那些蛀虫!好了,不跟你探讨鞑靼人如何扣关而入,现在我就想问你,你是如何猜测到这一切的?还有,鞑靼人下一步是否会骚扰后即撤兵,掠夺一通北遁大漠?”
沈溪没有回答关于自己是怎么猜测到的问题,而直接就谢迁第二个问题作出回答:“鞑靼人此乃以攻为守,换做阁老是鞑靼可汗,发现大明备战疏忽懈怠的情况下,会轻易撤兵吗?”
谢迁一拍桌子,道:“为何不能撤?我大明数十万将士陈兵边塞,几百门火炮虎视眈眈,将士配备火铳、箭矢、矛、盾等利器,足以令鞑靼人望而生畏!他们难道不怕后路被断,有来无回?”
这问题问得好,至少沈溪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怎么听都跟“我泱泱中华岂不如弹丸小国”的论调一样,听着振奋人心,但理想跟现实终归有所区别。
沈溪问道:“既然大明兵锋强劲,为何……不出城一战?”
只是这么个问题,就让谢迁哑口无言。
人家就是比你兵马少,就是武器装备不如你,但就是战斗力超强,人家主动出击后你就是龟缩在城塞中不敢出来,因为你知道出城打不过,还寻找什么要把战场设在大明疆土之外的理由。
谢迁无法反驳沈溪的话,气得指着沈溪喝道:“你小子,没事就喜欢灭我大明志气,长北夷的威风!早知道留你在东南沿海平匪,省得老夫大动肝火!”
沈溪无奈摇头,那神色好似在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还巴不得回去呢!
其实沈溪回不回京城,不是沈溪说了算,谢迁说了也不算,全在弘治皇帝身上。
谢迁对军事谋略知之甚少,这跟他前半生都致力于治学有关,给皇帝上了半辈子的课,一直研究的是四书五经,突然让他参与军事,根本称不上合格的谋臣,必须要有人来提供参考意见,出谋划策。
沈溪回京,对谢迁来说是好事,心中暗喜能将沈溪留下,而且现在双方有姻亲的关系,可以堂而皇之用沈溪帮他做事,谢迁觉得自己的投资很值得,既成全了小孙女,又得到沈溪这么一个良材。
本来有了良材谢迁应该好生珍惜培养,但华夏传统的教育理念,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必须时常用斥骂或者敲打的方式,才能让沈溪在他认为正确的轨迹上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才。
沈溪理解谢迁这种教育和提点后辈的方法,所以他从来不跟谢迁计较,谢迁越生气,越说明谢迁自尊心被打击得严重,需要以撒气的方式来挽回颜面。
在沈溪眼中,谢老儿就是个会诈唬人但不会吃人的纸老虎,嘴硬心软。
谢迁骂完沈溪,脸上满是忧虑,道:“若真如你所言,那我大明边疆或许长久不得安宁!沈溪,你且说说,若鞑靼人不撤,继续在我大明边境肆虐,当如何?”
沈溪想了想,道:“眼看入秋,鞑靼人终归会撤的吧。”
“你什么意思?”
谢迁用冷峻的目光望着沈溪,他本以为沈溪会说,鞑靼人不走那就直接杀出去跟鞑靼人血战到底。
沈溪极为理智,绝不会提出这种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建议,鞑靼人骑兵的机动性,决定了大明将士在野外作战必然落于下风。
鞑靼南下,无论如何掠夺,只要杀不进城塞,就不敢太过深入,而边疆本来就很荒凉,而且此番大军准备出征塞外,早已将近年来的屯田所得尽数收入军中,民间留下的粮食物资微乎其微,收获自然寥寥。
老百姓早就躲进了边塞中,城门不开,鞑靼人想叩关叩城而入不现实,待一两个月后,鞑靼人发觉抢掠没什么成果,自然会撤走。
这是沈溪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作出的判断和建议,虽然窝囊了些,但却最是实用。
但有些话沈溪无法说出口,只能用拐弯抹角的方式提上一嘴:“守住城塞,当无所失,但若出兵,有所得则有所失,阁老莫不是忘了当初与晚辈所谈论,此战大明胜算几何?”
“如今采取守势,反而会令此战我大明无功无过,是为上策。”
***************
PS:第二更到!求保底月票!(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br></br>Ps:书友们,我是天子,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