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赏许敬宗
一条条一款款,一共三条儿长孙无忌一开口似乎许敬宗指明的皇后所有的缺点都不成立了,天平一下子就倾斜了。不,是长孙无忌站出来的那一刻起这个天平就已经倾斜了。许敬宗李义府加上所有的在场的寒门官员,算上站出来的和没站出来的都加起来,也不够长孙无忌看的。
“太尉言之有理。”李治用平缓的声音说出这么一句话,听不出喜怒。但是却旗帜鲜明的站在了长孙无忌这一边儿。这句话一出,就意味着许敬宗败了,整个寒门也都败了。跪着的寒门官员有的脸都白了,这一败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政治前途就到这儿了,再也没有精进的可能性了。
而且恐怕还会被王家记恨,哪天长孙无忌腾出空儿来,自己等人肯定就是贬谪的命。
更可怕的是,若是还来了个前几年高阳公主事件的机会,恐怕就不是贬谪了,那就是死啊。跪着的寒门官员有的身体已经不住的颤抖了,当年高阳公主谋反案究竟冤杀了多少官员,不经历过的不知道,但是经历过的就像是一场噩梦一般。今天还好好的在朝堂上坐着,也许晚上的时候就成了公主党参与谋反案了。
那个时候的长孙无忌就像是一个杀星,凡是稍有不顺他的心意的官员,全部都是谋反党,全部诛杀一无所留。现在自己等人已经不算是稍有不顺心意了,已经算是政敌了,肯定是要死翘翘了啊。
李义府和他们跪在一起,当然看得见那些个平日里高谈阔论,对于朝政有这般不满,那般不满的同窗同僚们。竟然因为长孙无忌的一句话身子都吓抖了,他的嘴角挂起了一丝冷笑,就这样还想着执掌朝政,就这样还想着击败世家?痴心妄想。
不足以谋,不足与谋啊!
许敬宗深深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脸上不但没有什么惊慌之色反而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已经试出来李治的心里了,这就够了。寒门的实力他也试出来了,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完成任务了。废后这件事情在这会儿提一提就好了嘛,让大家知道知道就好了嘛。也让宫里的那位,现在上边坐着的那位知道知道就好了嘛。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李义府也紧跟着许敬宗说了出来:“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紧跟着寒门的这些人也都一起:“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百官们都傻了,是他们跟不上时代,还是这时代变化太快?这是要干啥?一句话连反驳都不反驳了?就这样就认罪了?气势汹汹的准备要废后了,还以为是早有预谋的不死不休的局面了,突然间的就认怂了?雷声大雨点儿小啊。长孙无忌也没想到,和许敬宗认识了一辈子,对于这个老家伙的性子他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绝对不会这么容易就放弃了啊,暴漏了这么多人竟然就这么认怂了?这是要干嘛?难不成还有什么隐藏的势力?
不会啊,寒门一共就这么几个官儿,这就算出来一小半儿了啊。他是真的不怕我回头打击这帮人?
李治也看不明白许敬宗的意思了,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罚他,甚至一个人都不能罚。若是罚了他们,背后还代表着一个意思,就是自己仍旧是被长孙无忌所操纵,这天下还是要听长孙无忌的。这一点,是李治绝对不能够忍耐的,绝对不。
“爱卿不必如此,诸位爱卿不必如此。先帝早就有言,不以言论罪。诸位何罪之有啊。许爱卿也是忠心为国,尽忠职守。诸位爱卿也是赤胆忠心,都回去吧,回归朝班。”李治微微一笑。挥了挥手似乎是满不在意的说道。
长孙无忌一下子眉头就紧紧地皱了起来,这个意思就太明确了吧?请求废后都不以论罪,那岂不是告诉天下人日后关于皇后的事情可以随便说?但是李治找这个理由到还真是没说的,李世民就是这样说的,本朝广开言路,不论你说的是什么。只要是忠心体国不是恶意攻击,就不以言论罪。那许敬宗这说说皇后到还真不是什么大事儿,当年魏征还天天有事儿没事儿的就去找皇上茬儿呢。
“传朕旨意,礼部尚书许敬宗尽忠职守赏珍珠一斗,铜钱十贯。”李治大手一挥对着旁边的王来福说道。
王来福站前高升一喝:“赏礼部尚书许敬宗珍珠一斗,铜钱十贯。”
刚刚准备回去的许敬宗又跪下:“谢陛下隆恩!”
“太尉若是无事也回去吧,朕累了,今天的早朝就到这儿吧,有什么事情明日再奏不迟。”说罢都没等着百官行礼,站起身来满怀深意的看了一眼许敬宗脚步匆匆的就走了出去。留下了百官们面面相觑,不知道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这...明面上是同意了长孙无忌的话,说的是皇后无罪,也没有失德。但是后边儿又赏了请求废后的许敬宗这是什么意思啊,告诉天下人自己之所以说皇后无罪是长孙无忌逼得?还是说真的只是因为许敬宗忠于职守,皇帝不得不奖赏与他?瞪大了眼睛看了看周围的同僚们,不知道这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长孙无忌看着李治走出去的方向,想着他最后看许敬宗的那个眼神,心里不由得越发觉得有些阴寒了。这个时候的李治,真的跟当年的太宗陛下很像,他已经开始从稚奴变成了皇帝,一个真真正正的皇帝。
“太尉,您起来吧。”来济走上前去轻轻的扶起了长孙无忌、
“啊?啊,好。”长孙无忌顺着来济的力站了起来。
“您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啊?”来济扶着他轻声的问道。
“不知道,不知道啊。来相公,走吧,别问了。”说着两人就朝着殿外走去。
许敬宗嘴角挂起了一丝笑容,看着长孙无忌。前半辈子,皇帝一直站在你身后,所以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到了今天,老了老了你忘了根本是什么了,恐怕等不到你死,你就要提前败咯。轻轻地摇了摇头,接过小太监捧过来的一斗珍珠,十贯钱。和李义府一起朝着殿外走去。(未完待续。)
</br>
“太尉言之有理。”李治用平缓的声音说出这么一句话,听不出喜怒。但是却旗帜鲜明的站在了长孙无忌这一边儿。这句话一出,就意味着许敬宗败了,整个寒门也都败了。跪着的寒门官员有的脸都白了,这一败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政治前途就到这儿了,再也没有精进的可能性了。
而且恐怕还会被王家记恨,哪天长孙无忌腾出空儿来,自己等人肯定就是贬谪的命。
更可怕的是,若是还来了个前几年高阳公主事件的机会,恐怕就不是贬谪了,那就是死啊。跪着的寒门官员有的身体已经不住的颤抖了,当年高阳公主谋反案究竟冤杀了多少官员,不经历过的不知道,但是经历过的就像是一场噩梦一般。今天还好好的在朝堂上坐着,也许晚上的时候就成了公主党参与谋反案了。
那个时候的长孙无忌就像是一个杀星,凡是稍有不顺他的心意的官员,全部都是谋反党,全部诛杀一无所留。现在自己等人已经不算是稍有不顺心意了,已经算是政敌了,肯定是要死翘翘了啊。
李义府和他们跪在一起,当然看得见那些个平日里高谈阔论,对于朝政有这般不满,那般不满的同窗同僚们。竟然因为长孙无忌的一句话身子都吓抖了,他的嘴角挂起了一丝冷笑,就这样还想着执掌朝政,就这样还想着击败世家?痴心妄想。
不足以谋,不足与谋啊!
许敬宗深深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脸上不但没有什么惊慌之色反而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已经试出来李治的心里了,这就够了。寒门的实力他也试出来了,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完成任务了。废后这件事情在这会儿提一提就好了嘛,让大家知道知道就好了嘛。也让宫里的那位,现在上边坐着的那位知道知道就好了嘛。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李义府也紧跟着许敬宗说了出来:“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紧跟着寒门的这些人也都一起:“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百官们都傻了,是他们跟不上时代,还是这时代变化太快?这是要干啥?一句话连反驳都不反驳了?就这样就认罪了?气势汹汹的准备要废后了,还以为是早有预谋的不死不休的局面了,突然间的就认怂了?雷声大雨点儿小啊。长孙无忌也没想到,和许敬宗认识了一辈子,对于这个老家伙的性子他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绝对不会这么容易就放弃了啊,暴漏了这么多人竟然就这么认怂了?这是要干嘛?难不成还有什么隐藏的势力?
不会啊,寒门一共就这么几个官儿,这就算出来一小半儿了啊。他是真的不怕我回头打击这帮人?
李治也看不明白许敬宗的意思了,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罚他,甚至一个人都不能罚。若是罚了他们,背后还代表着一个意思,就是自己仍旧是被长孙无忌所操纵,这天下还是要听长孙无忌的。这一点,是李治绝对不能够忍耐的,绝对不。
“爱卿不必如此,诸位爱卿不必如此。先帝早就有言,不以言论罪。诸位何罪之有啊。许爱卿也是忠心为国,尽忠职守。诸位爱卿也是赤胆忠心,都回去吧,回归朝班。”李治微微一笑。挥了挥手似乎是满不在意的说道。
长孙无忌一下子眉头就紧紧地皱了起来,这个意思就太明确了吧?请求废后都不以论罪,那岂不是告诉天下人日后关于皇后的事情可以随便说?但是李治找这个理由到还真是没说的,李世民就是这样说的,本朝广开言路,不论你说的是什么。只要是忠心体国不是恶意攻击,就不以言论罪。那许敬宗这说说皇后到还真不是什么大事儿,当年魏征还天天有事儿没事儿的就去找皇上茬儿呢。
“传朕旨意,礼部尚书许敬宗尽忠职守赏珍珠一斗,铜钱十贯。”李治大手一挥对着旁边的王来福说道。
王来福站前高升一喝:“赏礼部尚书许敬宗珍珠一斗,铜钱十贯。”
刚刚准备回去的许敬宗又跪下:“谢陛下隆恩!”
“太尉若是无事也回去吧,朕累了,今天的早朝就到这儿吧,有什么事情明日再奏不迟。”说罢都没等着百官行礼,站起身来满怀深意的看了一眼许敬宗脚步匆匆的就走了出去。留下了百官们面面相觑,不知道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这...明面上是同意了长孙无忌的话,说的是皇后无罪,也没有失德。但是后边儿又赏了请求废后的许敬宗这是什么意思啊,告诉天下人自己之所以说皇后无罪是长孙无忌逼得?还是说真的只是因为许敬宗忠于职守,皇帝不得不奖赏与他?瞪大了眼睛看了看周围的同僚们,不知道这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长孙无忌看着李治走出去的方向,想着他最后看许敬宗的那个眼神,心里不由得越发觉得有些阴寒了。这个时候的李治,真的跟当年的太宗陛下很像,他已经开始从稚奴变成了皇帝,一个真真正正的皇帝。
“太尉,您起来吧。”来济走上前去轻轻的扶起了长孙无忌、
“啊?啊,好。”长孙无忌顺着来济的力站了起来。
“您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啊?”来济扶着他轻声的问道。
“不知道,不知道啊。来相公,走吧,别问了。”说着两人就朝着殿外走去。
许敬宗嘴角挂起了一丝笑容,看着长孙无忌。前半辈子,皇帝一直站在你身后,所以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到了今天,老了老了你忘了根本是什么了,恐怕等不到你死,你就要提前败咯。轻轻地摇了摇头,接过小太监捧过来的一斗珍珠,十贯钱。和李义府一起朝着殿外走去。(未完待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