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三角城
一近三角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城外的几座巨大砖窑。此时城已经筑成,几座砖窑只有一两座还维持着生产,烧制建筑用的砖瓦。不远还有几座瓷窑,是新近建成。
三角城北方不远即是宝积山,盛产煤炭、铁矿和瓷土,唐时即有炼铁烧瓷的,近一两百年废弃了。高大全进驻这里筑城之后,在采煤烧砖的过程中,把这些矿点又重新开挖了出来,一边炼铁,一边烧造瓷器。包拯到来之后,这些矿点窑口正向他手上转移。
瓷器是这个年代重要的大宗货物,畅销各地,有几处瓷窑,对地方来说就是会生金蛋的鸡。而且煤炭还有另一个用处,即用来烧炕。
这一带的人习惯睡炕,而且很多贫苦人家住在窑洞里,煤炭是必不可少的。南宋时的宋慈在他的《洗冤录详义》中曾经记载,西北人多卧炕,每有煨烧臭煤,人受熏蒸,不觉自毙。这一带即盛产臭煤,正符合宋慈所记载的特征。
徐平不知道宋慈的记载,但因为烧臭煤而发生中毒死亡的案件却从去年就有,他不可能因噎废食不让烧煤了,只能从炕的改造入手。以前之所以发生煤气中毒,是因为烧煤的炉灶在室内,炕的通风也不科学。人们不知道中毒的原理想不出办法,一旦明了其中道理解决起来其实很简单。即把煤炉挪到室外,或者单独小间,只让烟气顺着炕的风道进入取暖,从另一端的烟囱排出去。如此一来热气只加热卧室,而不直接进入卧室,自然也就没有了中毒的隐患。这是徐平在京城建暖房的办法,最早在营田务和军营中推广,所以秦州附近的人把这种炉称为营田炉,而会州、定西一带的人,则称其为军炕,都是一个东西。
此时三角城内外的高大全军营,即是全部睡的这种军炕,保证冬天取暖。如果今冬能够攻入天都山,则这些营房会留给向这里集中的其他各军,等到全部占领天都山,大军离去,就再转给营田务和地方官府。一路走一路建设,这是徐平的军队跟其他各军不一样的地方。能够受地方百姓爱戴,正是通过这点点滴滴争取来的。
高大全和景泰得了消息,早早迎出城来,见到徐平一行,忙上前行礼。
寒喧毕,才前头带路,引徐平一行进入城内。
这城建得并不比会州城小,而且是在旧城遗址上完全新建,规划更为合理。城并不算大,但跟西北其他的旧城不同,旧城很少开四个城门,多是两门或者三门,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城门。主要是考虑在防守的时候,城门少了被攻破的危险就小。三角城不一样,不但是四面都开城门,而且东西各三个城门,南北两个城门,总共十个城门。
规制的不同,显示的是不同的对敌思想。城门开得少立足于死守,城门开得多则是进攻协助防守,进攻是防守的重要手段。多开的城门,利于城内的守军出击,而且让城外的敌军摸不清出击的方向。一两座城门,出击的路线定死在那里,敌人很容易反制。
本来按照徐平的意思应该在城门旁边再设一些假门,甚至必要时可以真假变换,让攻城的敌军完全摸不清守军出击的规律。只是时间紧急,高大全来不及建造了。
城墙并不太高,原则就是不能挡住城内的抛射武器,比如石砲对外攻击。同时城内依据过墙的抛射弹道,进行相应布置,把敌人的抛射兵器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虽然军中已经使用火炮,但火药筹集不易,不能够敞开了用。
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根据具体条件随时变换,是成熟的军队应该具备的素质。一说冲锋就只会闷头死冲,一说撤退就一哄而散,一说防守就龟缩一团,是不符合徐平要求的。
看着整齐的街道,平整的路面,徐平对高大全和景泰道:“建这城你们用心了,看起来甚是齐整。候平灭番贼,这里正当秦州去往灵州的要冲,必成一大都会。”
高大全道:“依都护钧旨,这几个月来军中五分时间整训,三分时间筑城、建房,兼整修附近道路,一应设施,还有两分时间读书写字。数万大军在这里,应有此规模。”
徐平连连点头,低声与身边的王凯谈论着城里的规划。自建都护府,王凯不再对各军事无巨细地都管,许多东西他也是此时见到,兴致勃勃。
行不多远,便就到了城主府。此时会州境内完全没有民政,一切都归军管,高大全作为驻军的最高长官,自然兼该城的城主。当然城中也没有平常意义上的百姓,无非是营田务、军法司、转运使司等其他几个不归都护府管的衙门人员。只是按照徐平要求,城中的格局还是按平常的城池来,官署、商业区、百姓居住区等等一应俱全。战事告一段落,军队从这里离开的时候,可以直接交给地方,作为一般县城。
到了城主府门口,下了马来,徐平对高大全和景泰道:“战事将起,各军不可再分心在民事上。我已奏报朝廷,以冯诰为这里的都巡检使,一应杂务,都归他那里。候他从陇城寨到这里上任,你们便把一应事务交接于他,专心于将要到来的战事。”
高大全和景泰叉手应诺,这是他们两个求之不得的事情。军中的事情不管便就是天下太平,天天喝酒吃肉,开心快活,便如一般的禁军统兵官。若是管起来,则各种杂事,天天能把脑袋忙晕。徐平的都护府每天都有各种例行的公文奏报,还不时抽查,容不得统兵官当甩手掌柜,一般的统兵官的好日子他们这里是没有的。
冯诰本为秦凤路的都监之一,今年一直在陇坂大道那里对附近蕃落并帐为村,改风易俗,同时保证那条大道的安全。此时那里已经平静,徐平便让他把手头的事情交予清水县打理,他改到三角城来任这里的都巡检使,管理蕃落及一应杂事。
地方的事务便给地方官员,高大全这几支机动兵团只能暂时代理,战事一起,便不能在那些杂事上分心,要专心安排战事。
进了城主府,见过了军中的一众将校。徐平鼓励一番,最后道:“已到秋后,天都山的战事马上起来,诸位要打起精神。此次大战正对昊贼主力,与平常不同,若有胜仗,战功从优计算。如果能够一战而入天都山,趋散昊贼,则功必过于卓罗城一战!”
众将哄然叫好。因为卓罗城一战,他们无不扶摇直上,升迁远超同辈,备受鼓舞。
徐平又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废,这一段日子我会在城里,看着你们好好演练!”
三角城北方不远即是宝积山,盛产煤炭、铁矿和瓷土,唐时即有炼铁烧瓷的,近一两百年废弃了。高大全进驻这里筑城之后,在采煤烧砖的过程中,把这些矿点又重新开挖了出来,一边炼铁,一边烧造瓷器。包拯到来之后,这些矿点窑口正向他手上转移。
瓷器是这个年代重要的大宗货物,畅销各地,有几处瓷窑,对地方来说就是会生金蛋的鸡。而且煤炭还有另一个用处,即用来烧炕。
这一带的人习惯睡炕,而且很多贫苦人家住在窑洞里,煤炭是必不可少的。南宋时的宋慈在他的《洗冤录详义》中曾经记载,西北人多卧炕,每有煨烧臭煤,人受熏蒸,不觉自毙。这一带即盛产臭煤,正符合宋慈所记载的特征。
徐平不知道宋慈的记载,但因为烧臭煤而发生中毒死亡的案件却从去年就有,他不可能因噎废食不让烧煤了,只能从炕的改造入手。以前之所以发生煤气中毒,是因为烧煤的炉灶在室内,炕的通风也不科学。人们不知道中毒的原理想不出办法,一旦明了其中道理解决起来其实很简单。即把煤炉挪到室外,或者单独小间,只让烟气顺着炕的风道进入取暖,从另一端的烟囱排出去。如此一来热气只加热卧室,而不直接进入卧室,自然也就没有了中毒的隐患。这是徐平在京城建暖房的办法,最早在营田务和军营中推广,所以秦州附近的人把这种炉称为营田炉,而会州、定西一带的人,则称其为军炕,都是一个东西。
此时三角城内外的高大全军营,即是全部睡的这种军炕,保证冬天取暖。如果今冬能够攻入天都山,则这些营房会留给向这里集中的其他各军,等到全部占领天都山,大军离去,就再转给营田务和地方官府。一路走一路建设,这是徐平的军队跟其他各军不一样的地方。能够受地方百姓爱戴,正是通过这点点滴滴争取来的。
高大全和景泰得了消息,早早迎出城来,见到徐平一行,忙上前行礼。
寒喧毕,才前头带路,引徐平一行进入城内。
这城建得并不比会州城小,而且是在旧城遗址上完全新建,规划更为合理。城并不算大,但跟西北其他的旧城不同,旧城很少开四个城门,多是两门或者三门,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城门。主要是考虑在防守的时候,城门少了被攻破的危险就小。三角城不一样,不但是四面都开城门,而且东西各三个城门,南北两个城门,总共十个城门。
规制的不同,显示的是不同的对敌思想。城门开得少立足于死守,城门开得多则是进攻协助防守,进攻是防守的重要手段。多开的城门,利于城内的守军出击,而且让城外的敌军摸不清出击的方向。一两座城门,出击的路线定死在那里,敌人很容易反制。
本来按照徐平的意思应该在城门旁边再设一些假门,甚至必要时可以真假变换,让攻城的敌军完全摸不清守军出击的规律。只是时间紧急,高大全来不及建造了。
城墙并不太高,原则就是不能挡住城内的抛射武器,比如石砲对外攻击。同时城内依据过墙的抛射弹道,进行相应布置,把敌人的抛射兵器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虽然军中已经使用火炮,但火药筹集不易,不能够敞开了用。
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根据具体条件随时变换,是成熟的军队应该具备的素质。一说冲锋就只会闷头死冲,一说撤退就一哄而散,一说防守就龟缩一团,是不符合徐平要求的。
看着整齐的街道,平整的路面,徐平对高大全和景泰道:“建这城你们用心了,看起来甚是齐整。候平灭番贼,这里正当秦州去往灵州的要冲,必成一大都会。”
高大全道:“依都护钧旨,这几个月来军中五分时间整训,三分时间筑城、建房,兼整修附近道路,一应设施,还有两分时间读书写字。数万大军在这里,应有此规模。”
徐平连连点头,低声与身边的王凯谈论着城里的规划。自建都护府,王凯不再对各军事无巨细地都管,许多东西他也是此时见到,兴致勃勃。
行不多远,便就到了城主府。此时会州境内完全没有民政,一切都归军管,高大全作为驻军的最高长官,自然兼该城的城主。当然城中也没有平常意义上的百姓,无非是营田务、军法司、转运使司等其他几个不归都护府管的衙门人员。只是按照徐平要求,城中的格局还是按平常的城池来,官署、商业区、百姓居住区等等一应俱全。战事告一段落,军队从这里离开的时候,可以直接交给地方,作为一般县城。
到了城主府门口,下了马来,徐平对高大全和景泰道:“战事将起,各军不可再分心在民事上。我已奏报朝廷,以冯诰为这里的都巡检使,一应杂务,都归他那里。候他从陇城寨到这里上任,你们便把一应事务交接于他,专心于将要到来的战事。”
高大全和景泰叉手应诺,这是他们两个求之不得的事情。军中的事情不管便就是天下太平,天天喝酒吃肉,开心快活,便如一般的禁军统兵官。若是管起来,则各种杂事,天天能把脑袋忙晕。徐平的都护府每天都有各种例行的公文奏报,还不时抽查,容不得统兵官当甩手掌柜,一般的统兵官的好日子他们这里是没有的。
冯诰本为秦凤路的都监之一,今年一直在陇坂大道那里对附近蕃落并帐为村,改风易俗,同时保证那条大道的安全。此时那里已经平静,徐平便让他把手头的事情交予清水县打理,他改到三角城来任这里的都巡检使,管理蕃落及一应杂事。
地方的事务便给地方官员,高大全这几支机动兵团只能暂时代理,战事一起,便不能在那些杂事上分心,要专心安排战事。
进了城主府,见过了军中的一众将校。徐平鼓励一番,最后道:“已到秋后,天都山的战事马上起来,诸位要打起精神。此次大战正对昊贼主力,与平常不同,若有胜仗,战功从优计算。如果能够一战而入天都山,趋散昊贼,则功必过于卓罗城一战!”
众将哄然叫好。因为卓罗城一战,他们无不扶摇直上,升迁远超同辈,备受鼓舞。
徐平又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废,这一段日子我会在城里,看着你们好好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