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清贵之选
净手,焚香,诸般仪式下来,徐平终于从石全彬手里接过盼了许久的圣旨。
官职又有变动,由工部员外郎转为侍御史。这次升迁徐平心里都有些激动,虽然仍是正七品,但路线却从此不同了,这才是特旨升迁吗!侍御史再转,就是司封郎中,一步就把漫长的看不到头的那些员外郎给跨过去了。
等等,最后这是什么,赐穿朱?以前说大官,都是满朝朱紫贵,自己以后也穿上红衣服了?有这一身在身上,不说待遇提高多少,穿回家去威风啊。给父母看看,还有林素娘在家里等了那么多年,一身大红官袍也让他心里好受点,不枉了自己岭南熬许多年。
交接罢了圣旨,石全彬又从马上取了一个包袱,笑着交给徐平:“这是官家赐下来的新制朱袍,云行去试试穿着如何?”
徐平接在手里,摇了摇头:“急什么,等到了京城,殿上面君时再换也不迟。”
其实在心里,徐平想的是回到开封,把这一身换上回家先显摆一圈。给亲戚朋友们看看,他这岭南六年也不是白待的,最少把一身绿衣服换了。
正事罢了,徐平把石全彬让到客厅,驿丞自然吩咐人上茶。
石全彬喝了口茶,才对徐平道:“还有一件喜事,不知要不要现在说与你知道。”
做官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收获满满,徐平正在兴头上,对石全彬道:“有什么好事阁长尽管说。左右都是在这一天。且尽情欢喜一回。”
“官家说了。等你一回去,便到学士院试馆职。以云行才学,诗赋俱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时跻身清要之选,比今日又是不同。”
徐平听了这话愣了一下,没有回答。
馆职是馆阁职事的简称,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总称三馆秘阁,又总名为“崇文院”。这里的职事从昭文馆大学士以下。直到秘阁校勘,职事众多,名目复杂,是朝廷育才之地,将相名臣多出其中。
低级馆职多是真有职事,而高级馆《︽《︽,职则多兼任,以示清要才学,升迁也快。此时首相例带昭文馆大学士,次相带监修国史,三相则带集贤殿大学士。地位可想而知。
天圣五年徐平的同年进士,此时任馆职的只有状元王尧臣和赵概两人。他们都是在天圣八年召试学士院,王尧臣的成绩比赵概好,为直集贤院,赵概则为集贤校理。集贤校理为真馆职的入门,而直集贤院就要高一些。但另一方面,王尧臣的阶官由将作监丞升为著作佐郎,赵概则为著作郎,官阶上又是赵概升得高。
馆职自成系统,不能单看官阶。在里面任职的,与皇上见面的机会多,官阶也升得特别快。尤其是由馆职而到修起居注,再到知制诰和翰林学士,下一步就是宰执,这是升官最快也最让人看重的升官路径,能走通这条路的,都是一时之选。
试馆职是好事,可徐平知道自己的斤两,还真怕闹笑话出来。馆职以待文学之士,徐平偏偏差就差在文学上。要说策论,这么多年过来,徐平也能做得似模似样,不会比现在的文人士大夫差了,毕竟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但馆职考的是文学,考诗赋,这上面徐平真是不擅长。学士院试馆职成绩分七等,要是自己得两个低下次的最差等回来,脸放到哪里去?就是兴头上的皇帝也没脸面哪。
再说以徐平的性子,馆职清要职事,天天读书修书,陪着皇上谈天说地,他做着也是折磨自己。还不如老老实实找个做实事的职事,凭着政绩升迁呢。
见徐平不说话,石全彬道:“怎么,云行莫不是闲馆职过于清闲?来的时候,可是官家特意跟我说,念你在岭南数年,吃了苦头,让你过几年清闲日子。”
徐平心里苦笑,自己天生一个劳碌命,哪里来的清闲日子好过。自己朝里没人,学士院的考试是那么好过的?
不过皇上的好意总不能推辞,到时候再说吧。
石全彬又说起了家里的杂事,原来不仅是徐平升官,连父亲徐正也官升三级,不过他沾的不是儿子徐平的光,而是因为当年救了李用和,皇上报答他。
至于张三娘念念不忘的让徐平给他挣个诰命,这任务还没有完成。以徐平现在的职位,加封父母在可与不可之间,还要看徐平回京面君时的情况。
李用和一下子成了朝廷新贵,不过皇上刚刚亲政,也不好无功升迁,便给了他个到党项出使的职事,混个功劳在身上。向蕃国报太后的讣讯,事情轻松简单,回来就能连升数级,大臣念在故李宸妃一生凄苦,也不好过于反对。
至于李璋,则到皇城司里的禁军里混资历史去了。作为皇帝的表弟,以后估计就是在三衙禁军里厮混,平平稳稳地升上去,最后做三衙的高级将领。有宋以来,虽说是对宗室外戚压制得厉害,但也仅指朝政而已。最要害的三衙统兵权,一直都是外戚勋贵手里,这也是宋朝皇帝为了自己皇位稳固采取的措施。
至于朝中,如今人事变动剧烈,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几乎天天都大臣被贬,也天天都有人升迁,石全彬出来的早,也说不清楚。
感叹了一会,徐平忽然想起,问石全彬:“对了,我记得去年党项夏王赵德明已经去世,现在的党项之主是赵元昊?”
“是啊,这个赵元昊啊,桀骜不驯,很多人都说他有反心。自他继位,竟然以跟他父亲名讳相冲为由,把明道年号改为显道,还有诸多不臣之举。近来朝里就有人说他以后必反,让官家下旨责罚。”
“皇上怎么想?”
“官家仁厚,认为都是道听途说,还是相信党项会忠心为大宋蕃屏。”
徐平沉默了一会,对石全彬道:“元昊必反,这一点无须置疑,朝里必须要预作准备。只是不知李世叔到那里出使,会不会遇到什么麻烦。”
见石全彬似信不信,徐平也没有再多说。此时的党项还是大宋蕃臣,姓着赵宋皇室的姓,那个改变大宋命运的人现在还叫赵元昊,只是不知哪一天他会掀起滔天巨浪。
刚刚平了一个交趾,党项就迫不及待地冲到前面来,自己在这个世界还真是够赶,什么时候才能迎来太平日子呢?(未完待续。)uw
</br>
官职又有变动,由工部员外郎转为侍御史。这次升迁徐平心里都有些激动,虽然仍是正七品,但路线却从此不同了,这才是特旨升迁吗!侍御史再转,就是司封郎中,一步就把漫长的看不到头的那些员外郎给跨过去了。
等等,最后这是什么,赐穿朱?以前说大官,都是满朝朱紫贵,自己以后也穿上红衣服了?有这一身在身上,不说待遇提高多少,穿回家去威风啊。给父母看看,还有林素娘在家里等了那么多年,一身大红官袍也让他心里好受点,不枉了自己岭南熬许多年。
交接罢了圣旨,石全彬又从马上取了一个包袱,笑着交给徐平:“这是官家赐下来的新制朱袍,云行去试试穿着如何?”
徐平接在手里,摇了摇头:“急什么,等到了京城,殿上面君时再换也不迟。”
其实在心里,徐平想的是回到开封,把这一身换上回家先显摆一圈。给亲戚朋友们看看,他这岭南六年也不是白待的,最少把一身绿衣服换了。
正事罢了,徐平把石全彬让到客厅,驿丞自然吩咐人上茶。
石全彬喝了口茶,才对徐平道:“还有一件喜事,不知要不要现在说与你知道。”
做官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收获满满,徐平正在兴头上,对石全彬道:“有什么好事阁长尽管说。左右都是在这一天。且尽情欢喜一回。”
“官家说了。等你一回去,便到学士院试馆职。以云行才学,诗赋俱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时跻身清要之选,比今日又是不同。”
徐平听了这话愣了一下,没有回答。
馆职是馆阁职事的简称,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总称三馆秘阁,又总名为“崇文院”。这里的职事从昭文馆大学士以下。直到秘阁校勘,职事众多,名目复杂,是朝廷育才之地,将相名臣多出其中。
低级馆职多是真有职事,而高级馆《︽《︽,职则多兼任,以示清要才学,升迁也快。此时首相例带昭文馆大学士,次相带监修国史,三相则带集贤殿大学士。地位可想而知。
天圣五年徐平的同年进士,此时任馆职的只有状元王尧臣和赵概两人。他们都是在天圣八年召试学士院,王尧臣的成绩比赵概好,为直集贤院,赵概则为集贤校理。集贤校理为真馆职的入门,而直集贤院就要高一些。但另一方面,王尧臣的阶官由将作监丞升为著作佐郎,赵概则为著作郎,官阶上又是赵概升得高。
馆职自成系统,不能单看官阶。在里面任职的,与皇上见面的机会多,官阶也升得特别快。尤其是由馆职而到修起居注,再到知制诰和翰林学士,下一步就是宰执,这是升官最快也最让人看重的升官路径,能走通这条路的,都是一时之选。
试馆职是好事,可徐平知道自己的斤两,还真怕闹笑话出来。馆职以待文学之士,徐平偏偏差就差在文学上。要说策论,这么多年过来,徐平也能做得似模似样,不会比现在的文人士大夫差了,毕竟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但馆职考的是文学,考诗赋,这上面徐平真是不擅长。学士院试馆职成绩分七等,要是自己得两个低下次的最差等回来,脸放到哪里去?就是兴头上的皇帝也没脸面哪。
再说以徐平的性子,馆职清要职事,天天读书修书,陪着皇上谈天说地,他做着也是折磨自己。还不如老老实实找个做实事的职事,凭着政绩升迁呢。
见徐平不说话,石全彬道:“怎么,云行莫不是闲馆职过于清闲?来的时候,可是官家特意跟我说,念你在岭南数年,吃了苦头,让你过几年清闲日子。”
徐平心里苦笑,自己天生一个劳碌命,哪里来的清闲日子好过。自己朝里没人,学士院的考试是那么好过的?
不过皇上的好意总不能推辞,到时候再说吧。
石全彬又说起了家里的杂事,原来不仅是徐平升官,连父亲徐正也官升三级,不过他沾的不是儿子徐平的光,而是因为当年救了李用和,皇上报答他。
至于张三娘念念不忘的让徐平给他挣个诰命,这任务还没有完成。以徐平现在的职位,加封父母在可与不可之间,还要看徐平回京面君时的情况。
李用和一下子成了朝廷新贵,不过皇上刚刚亲政,也不好无功升迁,便给了他个到党项出使的职事,混个功劳在身上。向蕃国报太后的讣讯,事情轻松简单,回来就能连升数级,大臣念在故李宸妃一生凄苦,也不好过于反对。
至于李璋,则到皇城司里的禁军里混资历史去了。作为皇帝的表弟,以后估计就是在三衙禁军里厮混,平平稳稳地升上去,最后做三衙的高级将领。有宋以来,虽说是对宗室外戚压制得厉害,但也仅指朝政而已。最要害的三衙统兵权,一直都是外戚勋贵手里,这也是宋朝皇帝为了自己皇位稳固采取的措施。
至于朝中,如今人事变动剧烈,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几乎天天都大臣被贬,也天天都有人升迁,石全彬出来的早,也说不清楚。
感叹了一会,徐平忽然想起,问石全彬:“对了,我记得去年党项夏王赵德明已经去世,现在的党项之主是赵元昊?”
“是啊,这个赵元昊啊,桀骜不驯,很多人都说他有反心。自他继位,竟然以跟他父亲名讳相冲为由,把明道年号改为显道,还有诸多不臣之举。近来朝里就有人说他以后必反,让官家下旨责罚。”
“皇上怎么想?”
“官家仁厚,认为都是道听途说,还是相信党项会忠心为大宋蕃屏。”
徐平沉默了一会,对石全彬道:“元昊必反,这一点无须置疑,朝里必须要预作准备。只是不知李世叔到那里出使,会不会遇到什么麻烦。”
见石全彬似信不信,徐平也没有再多说。此时的党项还是大宋蕃臣,姓着赵宋皇室的姓,那个改变大宋命运的人现在还叫赵元昊,只是不知哪一天他会掀起滔天巨浪。
刚刚平了一个交趾,党项就迫不及待地冲到前面来,自己在这个世界还真是够赶,什么时候才能迎来太平日子呢?(未完待续。)uw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