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 形势逆转
“消灭歧视之路,依旧漫长而艰巨。”“洛杉矶时报”以此为标题,撰写了一篇专题文章。
专题之中,克里夫-罗宾森以好莱坞为起点,对这次“狂暴之路”争议事件进行了剖析。纵观历史轨迹,封建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沉淀和发展,形成了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父系社会在这个阶段真正达到了巅峰,当代闻名虽然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但国家机器、宗教信仰、社会意识等框架却都留有封建社会的深刻烙印。
撇开其他不说,在欧洲各国里,贵族文化的遗留依旧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阶层,精英文化和贵族文化所导致的阶级差异也是欧洲在发展之中必须面对的桎梏,即使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阶级观念依旧难以消除。关于性别的压制也是如此。
男性在社会发展之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这也直接导致了性别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为了树立绝对权威,甚至发动了魔女审判,女性的社会地位达到了绝对低谷。经历过数个世纪的发展,女性在消除性别歧视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一直到1909年的三月八日,芝加哥女工团才第一次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而这一权益的真正发展却在漫长岁月沉淀之后才艰难地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许多人都认为,比起种族歧视来说,性别歧视已经基本消失了。
但经过“狂暴之路”的争议,人们才意识到,其实所谓的歧视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漫长历史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通过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深入灵魂,想要扭转甚至是改变,就必须通过教育的熏陶、媒体的传播和社会的肯定,力量一点一点地汇聚起来,在年轻一代身上见证时代的变迁。
克里夫在文章之中表示,“狂暴之路”引爆的争议十分具有代表性。
好莱坞电影可以说是目前影响最为广泛的艺术手段之一,辐射范围可以覆盖全球,即使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可以感受到电影的力量,但好莱坞却恰恰是性别歧视的重灾区,男女演员片酬不平等,男女演员在电影中的角色分量,男女演员在剧组的话语权,尤其是男女演员的公众定位——大部分女演员都还是被广泛定义为花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根深在文化血液之中的性别歧视。
人们为什么对“狂暴之路”如此敏/感?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地打破了好莱坞的固定模式,正如“综艺”杂志所说,从来没有一部电影真正的尊重女性,将女性放在和男性平起平坐的高度,从剧本到角色,从剧情到台词,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这对于整个好莱坞来说,无疑是石破天惊的,就好像去年的“断背山”。
但“狂暴之路”比“断背山”更近一步,后者只是艺术电影而已,前者却是商业电影,而且还依靠着前期宣传的火热,在首映周末就创造了历史,这才使得争议犹如火山一般爆发了出来。深入追究的话,华纳兄弟、索尼影业和迪斯尼的推波助澜,让所有焦点成功地聚集在了“狂暴之路”身上,这也间接造就了争议的沸沸扬扬。
见微知著,“狂暴之路”所引发的争议,恰恰让人们感觉到了社会的进步似乎远远没有达到普遍观点所达到的高度。
“洛杉矶时报”的专题,分为了三个部分,克里夫仅仅只是撰写了其中电影产业的一部分,另外两个部分则分别由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进行深度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性别歧视问题在当代社会的不同体现,比如说女性在职场上遇到的歧视,再比如说绯闻之中社会对女性的苛刻态度。脱离了“狂暴之路”之后,这场争议真正地成为了社会问题。
随后,“纽约时报”也设计了一个系列专题,在整整两周时间之内,每天更新一篇,采访各行各业的现状,剖析性别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比起“洛杉矶时报”来说,“纽约时报”显然又更近一步。
东西两岸的领袖媒体齐齐发声,这也基本奠定了事情走向。随后,白宫新闻发布会之上,采访环节再次提到了“狂暴之路”的相关问题,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刚刚观看完这部作品,兰斯洛特-施特雷洛先生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值得细细品味。我相信,那些所谓的争论都是铸就这部作品成为经典的最佳证明。”
这也就是白宫的官方立场了,不过,乔治-布什依旧拒绝对此发表任何言论,在高尔夫球场被记者围堵时,他表示,“我对电影不感兴趣,但听说过了。”类似的言论与去年“断背山”相差无几,但这次,他却陷入了争议漩涡。
与同性恋不同,为了消除性别歧视,近年来国际上一直在努力,美国国内也十分重视,即使在总统大选之中,女性的投票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巴拉克-奥巴马能够赢得选举,女性和同性恋的票数毫无疑问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当乔治再一次以官方说辞推脱时,激发了美国民众的强烈反弹,人们纷纷指责乔治对人民的基本权益没有任何诚意,整个社会都在讨论热点的情况下,乔治居然还有心思去打高尔夫,这不仅仅是对社会热点的忽略,更是总统工作的失职。
撇开陷入争议漩涡的乔治不说,白宫的官方立场还是为事情真正的盖棺定论。
争议,依旧不会消失,就如同克里夫在专题之中所说,消灭歧视依旧任重道远,但这却意味着“狂暴之路”终于洗刷了争议,男权主义也好,女权主义也罢,暂时都消停了一些,不仅仅是还了兰斯一个清白,更重要的是对电影进行了全新解读,让人们又有了重新认识。
在此之前,“狂暴之路”的媒体综评创造了商业电影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度,但那仅仅只是“专业观点”,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很难有直接的代入感,毕竟那些艺术、那些深度还是太过遥远了。可是现在经过跌宕起伏、好戏连台的争议大战之后,几乎每个人都产生了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看法,此时再回过头去阅读那些专业评论,“好莱坞报道者”、“综艺”、“芝加哥太阳报”、“纽约时报”等等,每个人都将会有不同的领悟。
细细咀嚼之后,人们这才真正地明白了,为什么“洛杉矶时报”认为“狂暴之路”是一部将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关于自由、关于人性的探讨不是强行说教,而是伴随着每一个角色的饱满和立体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废土末世背景之下的残酷和真实完美地延续了犯罪三部曲的发展轨迹,一部商业巨作能够做到精彩程度与艺术诉求如此高度的结合、如此准确的平衡,着实了得。更为出色的是,角色形象立体,不管戏份多寡,出场角色都让人过目不忘,这也让人们真正地明白了,为什么诸多专业影评人都认为“狂暴之路”是一部足以载入史册的经典佳作。
真正的经典,从来不害怕时间的检验和人们的拷问,IMDB之上高达九点八的评分,足以体现出观众们的澎湃心情。在这场争议平复下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狂暴之路”在IMDB的评分还是高高挂在了九点八分,根本看不到回落的迹象,即使后来逐渐滑落到了九点四分,但依旧无法动摇其影史最佳的地位,真正地取代了“肖申克的救赎”,成就霸主王座。
谁又能预料到,看似一场公关危机,却成就了“狂暴之路”的历史地位,就连华纳兄弟、迪斯尼都沦为了垫脚石。
汹涌澎湃的争议逐渐平复了下来,但人们的关注度却始终没有冷却,在群起追捧的狂热之中,进入上映第三周的“狂暴之路”,依旧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强大统治力,在这一周的北美票房排行榜之中,“狂暴之路”依旧是当之无愧的绝对王者。
热议狂潮的追捧下,七月第四周,“狂暴之路”交出了逆天级别的百分之三十五跌幅,对于上映第三周的商业作品来说,低于百分之五十就可以称之为胜利,可是“狂暴之路”的跌幅居然是百分之三十五?即使人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摧枯拉朽的票房上升势头,但这组数据还是连续第三周惊世骇俗地将所有感叹词都掐断在了喉咙里,任何语言都不足以形容“狂暴之路”创造历史的脚步。
五千五百九十万,“狂暴之路”以百分之三十五的逆天跌幅,取得了第三周周末五千五百九十万的票房成绩,这一数据甚至比“超人归来”的首映周末还要更加出色——虽然这部作品此时早就已经被遗忘在角落里了,但依旧不影响人们的震撼,只有对比之后,才能明白这场热烈炒作的暑期档对决到底有多么荒诞不羁。
轻轻松松打破了“蜘蛛侠”在2002年创造的第三周四千五百万周末票房记录,“狂暴之路”毫无悬念地以连续三周创造历史新高的强势表现,加冕本周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成为2006年以来的第一个三连冠!
专题之中,克里夫-罗宾森以好莱坞为起点,对这次“狂暴之路”争议事件进行了剖析。纵观历史轨迹,封建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沉淀和发展,形成了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父系社会在这个阶段真正达到了巅峰,当代闻名虽然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但国家机器、宗教信仰、社会意识等框架却都留有封建社会的深刻烙印。
撇开其他不说,在欧洲各国里,贵族文化的遗留依旧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阶层,精英文化和贵族文化所导致的阶级差异也是欧洲在发展之中必须面对的桎梏,即使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阶级观念依旧难以消除。关于性别的压制也是如此。
男性在社会发展之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这也直接导致了性别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为了树立绝对权威,甚至发动了魔女审判,女性的社会地位达到了绝对低谷。经历过数个世纪的发展,女性在消除性别歧视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一直到1909年的三月八日,芝加哥女工团才第一次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而这一权益的真正发展却在漫长岁月沉淀之后才艰难地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许多人都认为,比起种族歧视来说,性别歧视已经基本消失了。
但经过“狂暴之路”的争议,人们才意识到,其实所谓的歧视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漫长历史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通过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深入灵魂,想要扭转甚至是改变,就必须通过教育的熏陶、媒体的传播和社会的肯定,力量一点一点地汇聚起来,在年轻一代身上见证时代的变迁。
克里夫在文章之中表示,“狂暴之路”引爆的争议十分具有代表性。
好莱坞电影可以说是目前影响最为广泛的艺术手段之一,辐射范围可以覆盖全球,即使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可以感受到电影的力量,但好莱坞却恰恰是性别歧视的重灾区,男女演员片酬不平等,男女演员在电影中的角色分量,男女演员在剧组的话语权,尤其是男女演员的公众定位——大部分女演员都还是被广泛定义为花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根深在文化血液之中的性别歧视。
人们为什么对“狂暴之路”如此敏/感?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地打破了好莱坞的固定模式,正如“综艺”杂志所说,从来没有一部电影真正的尊重女性,将女性放在和男性平起平坐的高度,从剧本到角色,从剧情到台词,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这对于整个好莱坞来说,无疑是石破天惊的,就好像去年的“断背山”。
但“狂暴之路”比“断背山”更近一步,后者只是艺术电影而已,前者却是商业电影,而且还依靠着前期宣传的火热,在首映周末就创造了历史,这才使得争议犹如火山一般爆发了出来。深入追究的话,华纳兄弟、索尼影业和迪斯尼的推波助澜,让所有焦点成功地聚集在了“狂暴之路”身上,这也间接造就了争议的沸沸扬扬。
见微知著,“狂暴之路”所引发的争议,恰恰让人们感觉到了社会的进步似乎远远没有达到普遍观点所达到的高度。
“洛杉矶时报”的专题,分为了三个部分,克里夫仅仅只是撰写了其中电影产业的一部分,另外两个部分则分别由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进行深度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性别歧视问题在当代社会的不同体现,比如说女性在职场上遇到的歧视,再比如说绯闻之中社会对女性的苛刻态度。脱离了“狂暴之路”之后,这场争议真正地成为了社会问题。
随后,“纽约时报”也设计了一个系列专题,在整整两周时间之内,每天更新一篇,采访各行各业的现状,剖析性别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比起“洛杉矶时报”来说,“纽约时报”显然又更近一步。
东西两岸的领袖媒体齐齐发声,这也基本奠定了事情走向。随后,白宫新闻发布会之上,采访环节再次提到了“狂暴之路”的相关问题,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刚刚观看完这部作品,兰斯洛特-施特雷洛先生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值得细细品味。我相信,那些所谓的争论都是铸就这部作品成为经典的最佳证明。”
这也就是白宫的官方立场了,不过,乔治-布什依旧拒绝对此发表任何言论,在高尔夫球场被记者围堵时,他表示,“我对电影不感兴趣,但听说过了。”类似的言论与去年“断背山”相差无几,但这次,他却陷入了争议漩涡。
与同性恋不同,为了消除性别歧视,近年来国际上一直在努力,美国国内也十分重视,即使在总统大选之中,女性的投票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巴拉克-奥巴马能够赢得选举,女性和同性恋的票数毫无疑问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当乔治再一次以官方说辞推脱时,激发了美国民众的强烈反弹,人们纷纷指责乔治对人民的基本权益没有任何诚意,整个社会都在讨论热点的情况下,乔治居然还有心思去打高尔夫,这不仅仅是对社会热点的忽略,更是总统工作的失职。
撇开陷入争议漩涡的乔治不说,白宫的官方立场还是为事情真正的盖棺定论。
争议,依旧不会消失,就如同克里夫在专题之中所说,消灭歧视依旧任重道远,但这却意味着“狂暴之路”终于洗刷了争议,男权主义也好,女权主义也罢,暂时都消停了一些,不仅仅是还了兰斯一个清白,更重要的是对电影进行了全新解读,让人们又有了重新认识。
在此之前,“狂暴之路”的媒体综评创造了商业电影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度,但那仅仅只是“专业观点”,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很难有直接的代入感,毕竟那些艺术、那些深度还是太过遥远了。可是现在经过跌宕起伏、好戏连台的争议大战之后,几乎每个人都产生了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看法,此时再回过头去阅读那些专业评论,“好莱坞报道者”、“综艺”、“芝加哥太阳报”、“纽约时报”等等,每个人都将会有不同的领悟。
细细咀嚼之后,人们这才真正地明白了,为什么“洛杉矶时报”认为“狂暴之路”是一部将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关于自由、关于人性的探讨不是强行说教,而是伴随着每一个角色的饱满和立体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废土末世背景之下的残酷和真实完美地延续了犯罪三部曲的发展轨迹,一部商业巨作能够做到精彩程度与艺术诉求如此高度的结合、如此准确的平衡,着实了得。更为出色的是,角色形象立体,不管戏份多寡,出场角色都让人过目不忘,这也让人们真正地明白了,为什么诸多专业影评人都认为“狂暴之路”是一部足以载入史册的经典佳作。
真正的经典,从来不害怕时间的检验和人们的拷问,IMDB之上高达九点八的评分,足以体现出观众们的澎湃心情。在这场争议平复下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狂暴之路”在IMDB的评分还是高高挂在了九点八分,根本看不到回落的迹象,即使后来逐渐滑落到了九点四分,但依旧无法动摇其影史最佳的地位,真正地取代了“肖申克的救赎”,成就霸主王座。
谁又能预料到,看似一场公关危机,却成就了“狂暴之路”的历史地位,就连华纳兄弟、迪斯尼都沦为了垫脚石。
汹涌澎湃的争议逐渐平复了下来,但人们的关注度却始终没有冷却,在群起追捧的狂热之中,进入上映第三周的“狂暴之路”,依旧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强大统治力,在这一周的北美票房排行榜之中,“狂暴之路”依旧是当之无愧的绝对王者。
热议狂潮的追捧下,七月第四周,“狂暴之路”交出了逆天级别的百分之三十五跌幅,对于上映第三周的商业作品来说,低于百分之五十就可以称之为胜利,可是“狂暴之路”的跌幅居然是百分之三十五?即使人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摧枯拉朽的票房上升势头,但这组数据还是连续第三周惊世骇俗地将所有感叹词都掐断在了喉咙里,任何语言都不足以形容“狂暴之路”创造历史的脚步。
五千五百九十万,“狂暴之路”以百分之三十五的逆天跌幅,取得了第三周周末五千五百九十万的票房成绩,这一数据甚至比“超人归来”的首映周末还要更加出色——虽然这部作品此时早就已经被遗忘在角落里了,但依旧不影响人们的震撼,只有对比之后,才能明白这场热烈炒作的暑期档对决到底有多么荒诞不羁。
轻轻松松打破了“蜘蛛侠”在2002年创造的第三周四千五百万周末票房记录,“狂暴之路”毫无悬念地以连续三周创造历史新高的强势表现,加冕本周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成为2006年以来的第一个三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