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质问(续)
临近午时,瓢泼大雨中,西阳王宇文温在涡阳城头巡视,此时他位于城池东北角,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挽起裤脚、足蹬木屐,看着城外水位暴涨的涡水,看着在汹涌河水中起伏的浮桥。
这条浮桥以许多木船为“桥墩”,用六道跨河铁索串起,桥面是木板铺成,用大量铁钉固定,每日都有车马借助浮桥过河,将大量粮草辎重运往东面。
现在是雨季,雨水越来越多,涡水水位比夏初明显高了一截,虽然水涨船高,但在强劲的河水冲击下,如果浮桥的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出问题。
淮北地区连日大雨,涡水上游自然会发大水,随之而来的洪峰肯定会一波波向下游涌来,基于安全考虑,这种时候应该把浮桥拆散,避过洪峰之后再重新搭建。
但东面战事紧,粮草运输不可能因为涡水水位暴涨而中断,毕竟这种时候乘船过河很容易翻船,但往来东西两岸的信使却不能因此停下脚步。
所以无论是汝阴城外的颖水浮桥,还是涡阳城外的涡水浮桥,都不能为了避洪峰而拆掉,即便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也得维持浮桥通畅。
为此,工匠们花了很多功夫来加固浮桥,基于安全考虑宇文温此次未能亲自上桥检查,所以是由军吏冒雨在浮桥上检查各部分有无隐患。
雨很大,宇文温用千里镜观看浮桥,视野里却是一片白茫茫,浮桥上的详细情形看不清楚,所以他在城头待了一会便打算离开。
涡阳城没有城门楼,箭楼破败还未修葺完毕,城头有哨兵躲雨用的雨棚,宇文温并没有进去,因为他一行人进去了,哨兵们就得打伞在外面等,身上戎服、铠甲难免会被雨水弄湿。
宇文温在城头转一圈就回去,即便身上衣物湿了也无所谓,而哨兵们在城头一站就是半天,衣物湿了又在城头吹风很容易感冒。
他考虑到这点,就没去雨棚。
正要下城,却见大雨之中涡水对岸有数骑疾驰而来,这几骑放慢速度通过浮桥之后,径直向城门而来,城头上的宇文温见着这几位背后插着三支靠旗,不由得心中一动。
传令兵、哨骑背上会插着靠旗,靠旗越多,表明所传消息越紧急,一般来说,背插三支靠旗的骑兵,带来的消息要么是大捷,要么是极度恶化的军情。
。。。。。。
涡阳官署,议事厅内文武官员们一片欢腾,人人喜形于色,因为刚入城的信使,给大家带来好消息:继行军总管韩擒虎攻拔下邳之后,行军总管杨素攻占了徐州州治彭城。
这距离官军击败尉迟佑耆大军,还不到一个月时间。
喜上眉梢的宇文温拿着报捷文书,再次仔细看了一遍,交给长史卫玄,由其撰写捷报、派人送去长安,战事进展如此顺利,宇文温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之前,在宇文温的授意下,坐镇淮西的行军开始搞事,行军总管长史王頍亲自领兵在寿春城外‘武装游行’,弄得淮南陈军鸡飞狗跳。
而宇文温又在“偶然”间获得了一些罪证,那是尉迟氏和陈国勾结的“铁证”,他随后写信质问陈国天子是不是要背盟,措辞严厉,态度强硬。
此举让元帅长史卫玄十分担心,生怕弄出大事,有许多将领也持相同态度,认为此时根本就没必要去折腾陈国。
有没有必要,反正事情已经做了,骂也骂了,宇文温就等着用效果来说服大家。
现在看来,淮南陈军被这么一折腾变得更加老实,连在淮水南岸的烽燧都不敢派船在河上巡逻,更别说派细作过河刺探军情。
正是因为宇文温的“神助攻”,行军总管韩擒虎和杨素才能放开手脚来个速攻。
韩擒虎所部兵马,直取徐州彭城南侧屏障下邳,距离下邳还有数日路程时,恰逢连日大雨,下邳守军以为韩擒虎会因为道路泥泞而延缓行程,于是有些松懈。
结果韩擒虎亲率骑兵先行赶路,昼夜兼程冒雨抵达下邳城外,趁着夜间大雨、守军麻痹大意的良机,派精锐攀墙入城打开城门,随后一战而下。
下邳易主,彭城震动,守将试图以坚城和来袭的杨素所部兵马对耗,拖延时间以待援兵。
尉迟佑耆那一场大败,导致尉迟氏的野战兵力伤亡殆尽,徐州本来就已经没多少兵马可以用于野战,为了抵抗来袭的宇文氏军队,彭城守将采取了“聚兵守彭城”的对策。
他们将周边驻军都调入彭城,还征发各地青壮入城协助防守,全军要变成一只乌龟,缩在壳里不出。
对方这一安排,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却被杨素抓住破绽:守城的许多士兵、青壮,本来是彭城周边郡县的当地人,本人随着队伍入彭城,家人都还在家乡,来不及入城。
所以对策很简单,杨素放着彭城不攻,分兵进攻周边郡县,抓获大量彭城守城士兵、青壮的亲属,押到彭城城外,让守军自己做选择。
守军士兵、青壮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被敌人押到城外,脖子上横着利刃。
他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就在城下,如果不开城门,敌军就会杀人,看着此情此景,军心瞬间大乱。
彭城守将原本打算派兵弹压,但见着群情激奋,而外援近期肯定不会有,知道大势已去,只能开门投降,于是杨素所部兵马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淮北重镇彭城。
虽然徐州总管府治下还有几个州郡尚在尉迟氏控制之下,但既然宇文氏一方拿下彭城,其他州郡迟早也能拿下。
至此,东南道行军已经接近收复淮北州郡,而尉迟氏在河南的野战主力,就只剩下尉迟顺手里的大军,亳州总管府、青州总管府自保都来不及,无法联手对抗淮北的宇文温大军。
可以说,亳州总管府和青州总管府,此时在宇文温的面前,算是“玉体横陈”的两个美人,身上几乎没有什么衣物,反抗的力气好像也不大了。
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宇文温不敢擅自欧珠,他必须派人去长安向朝廷请示才行,不过宇文温不会闲着,因为接下来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
就在宇文温看着捷报喜形于色的时候,有陈国来人入城,向他通传一个消息:陈国使节奉天子之命出使涡阳,如今使团已抵达钟离,不日就要到涡阳。
率先向宇文温通报这一消息的陈国来人,对于使节的来意也不隐瞒:使节是要当面质问宇文温,质问他为何编造所谓“罪证”,恶意挑起两国争端!
这条浮桥以许多木船为“桥墩”,用六道跨河铁索串起,桥面是木板铺成,用大量铁钉固定,每日都有车马借助浮桥过河,将大量粮草辎重运往东面。
现在是雨季,雨水越来越多,涡水水位比夏初明显高了一截,虽然水涨船高,但在强劲的河水冲击下,如果浮桥的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出问题。
淮北地区连日大雨,涡水上游自然会发大水,随之而来的洪峰肯定会一波波向下游涌来,基于安全考虑,这种时候应该把浮桥拆散,避过洪峰之后再重新搭建。
但东面战事紧,粮草运输不可能因为涡水水位暴涨而中断,毕竟这种时候乘船过河很容易翻船,但往来东西两岸的信使却不能因此停下脚步。
所以无论是汝阴城外的颖水浮桥,还是涡阳城外的涡水浮桥,都不能为了避洪峰而拆掉,即便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也得维持浮桥通畅。
为此,工匠们花了很多功夫来加固浮桥,基于安全考虑宇文温此次未能亲自上桥检查,所以是由军吏冒雨在浮桥上检查各部分有无隐患。
雨很大,宇文温用千里镜观看浮桥,视野里却是一片白茫茫,浮桥上的详细情形看不清楚,所以他在城头待了一会便打算离开。
涡阳城没有城门楼,箭楼破败还未修葺完毕,城头有哨兵躲雨用的雨棚,宇文温并没有进去,因为他一行人进去了,哨兵们就得打伞在外面等,身上戎服、铠甲难免会被雨水弄湿。
宇文温在城头转一圈就回去,即便身上衣物湿了也无所谓,而哨兵们在城头一站就是半天,衣物湿了又在城头吹风很容易感冒。
他考虑到这点,就没去雨棚。
正要下城,却见大雨之中涡水对岸有数骑疾驰而来,这几骑放慢速度通过浮桥之后,径直向城门而来,城头上的宇文温见着这几位背后插着三支靠旗,不由得心中一动。
传令兵、哨骑背上会插着靠旗,靠旗越多,表明所传消息越紧急,一般来说,背插三支靠旗的骑兵,带来的消息要么是大捷,要么是极度恶化的军情。
。。。。。。
涡阳官署,议事厅内文武官员们一片欢腾,人人喜形于色,因为刚入城的信使,给大家带来好消息:继行军总管韩擒虎攻拔下邳之后,行军总管杨素攻占了徐州州治彭城。
这距离官军击败尉迟佑耆大军,还不到一个月时间。
喜上眉梢的宇文温拿着报捷文书,再次仔细看了一遍,交给长史卫玄,由其撰写捷报、派人送去长安,战事进展如此顺利,宇文温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之前,在宇文温的授意下,坐镇淮西的行军开始搞事,行军总管长史王頍亲自领兵在寿春城外‘武装游行’,弄得淮南陈军鸡飞狗跳。
而宇文温又在“偶然”间获得了一些罪证,那是尉迟氏和陈国勾结的“铁证”,他随后写信质问陈国天子是不是要背盟,措辞严厉,态度强硬。
此举让元帅长史卫玄十分担心,生怕弄出大事,有许多将领也持相同态度,认为此时根本就没必要去折腾陈国。
有没有必要,反正事情已经做了,骂也骂了,宇文温就等着用效果来说服大家。
现在看来,淮南陈军被这么一折腾变得更加老实,连在淮水南岸的烽燧都不敢派船在河上巡逻,更别说派细作过河刺探军情。
正是因为宇文温的“神助攻”,行军总管韩擒虎和杨素才能放开手脚来个速攻。
韩擒虎所部兵马,直取徐州彭城南侧屏障下邳,距离下邳还有数日路程时,恰逢连日大雨,下邳守军以为韩擒虎会因为道路泥泞而延缓行程,于是有些松懈。
结果韩擒虎亲率骑兵先行赶路,昼夜兼程冒雨抵达下邳城外,趁着夜间大雨、守军麻痹大意的良机,派精锐攀墙入城打开城门,随后一战而下。
下邳易主,彭城震动,守将试图以坚城和来袭的杨素所部兵马对耗,拖延时间以待援兵。
尉迟佑耆那一场大败,导致尉迟氏的野战兵力伤亡殆尽,徐州本来就已经没多少兵马可以用于野战,为了抵抗来袭的宇文氏军队,彭城守将采取了“聚兵守彭城”的对策。
他们将周边驻军都调入彭城,还征发各地青壮入城协助防守,全军要变成一只乌龟,缩在壳里不出。
对方这一安排,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却被杨素抓住破绽:守城的许多士兵、青壮,本来是彭城周边郡县的当地人,本人随着队伍入彭城,家人都还在家乡,来不及入城。
所以对策很简单,杨素放着彭城不攻,分兵进攻周边郡县,抓获大量彭城守城士兵、青壮的亲属,押到彭城城外,让守军自己做选择。
守军士兵、青壮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被敌人押到城外,脖子上横着利刃。
他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就在城下,如果不开城门,敌军就会杀人,看着此情此景,军心瞬间大乱。
彭城守将原本打算派兵弹压,但见着群情激奋,而外援近期肯定不会有,知道大势已去,只能开门投降,于是杨素所部兵马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淮北重镇彭城。
虽然徐州总管府治下还有几个州郡尚在尉迟氏控制之下,但既然宇文氏一方拿下彭城,其他州郡迟早也能拿下。
至此,东南道行军已经接近收复淮北州郡,而尉迟氏在河南的野战主力,就只剩下尉迟顺手里的大军,亳州总管府、青州总管府自保都来不及,无法联手对抗淮北的宇文温大军。
可以说,亳州总管府和青州总管府,此时在宇文温的面前,算是“玉体横陈”的两个美人,身上几乎没有什么衣物,反抗的力气好像也不大了。
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宇文温不敢擅自欧珠,他必须派人去长安向朝廷请示才行,不过宇文温不会闲着,因为接下来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
就在宇文温看着捷报喜形于色的时候,有陈国来人入城,向他通传一个消息:陈国使节奉天子之命出使涡阳,如今使团已抵达钟离,不日就要到涡阳。
率先向宇文温通报这一消息的陈国来人,对于使节的来意也不隐瞒:使节是要当面质问宇文温,质问他为何编造所谓“罪证”,恶意挑起两国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