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李鸿章归新朝
第318章李鸿章归新朝
华夏军在兰州捕获了光绪皇帝和他的一后二妃,并且歼灭了清军最后的主力及其西北的割据势力,已经奠定了统一华夏的大好局面,剩下的就是华夏军走路向西北新疆、**、蒙古等边疆进军便可完成最后的统一了。
此时的西南方向,汉人占据优势人口数量的省区,基本上没费多大周折,那些原清廷的官吏和清兵,早就全部倒向财大气粗的华夏军。
至此,在内部统一整个华夏已经是没什么障碍了,华夏军和华夏公会的内部,急着要胡震赶快登基的呼声高涨起来。
但胡震似乎并不是很着急,他将登基的事情交给华夏公会的李浩然等一大帮老头子去准备,他这几天要一一接见清廷中的几个大官僚,如果能够延揽他们为新朝服务那将是最好不过的,毕竟现在能协助胡震治理国家的人才实在不多。
胡震一个人走进囚禁李鸿章的房间,只见一个须发全白的七旬枯瘦老头子木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在进房间之前,华夏军战士已经向胡震保证,此人就是李鸿章,胡震拱手对他说:“李中堂,你好啊!”
李鸿章并不认识面前这个青年是谁,甚是奇怪他一个青年人怎么就能孤身一人走进华夏军囚禁自己的房间里来,从看守士兵对他的神态,似乎地位不低,便问道:“请问你是……?”
胡震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话,反而问道:“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堂大人打算日后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能在这里了此残生了!”
“中堂大人当年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豪气到哪里去了?”
李鸿章年少时赴京赶考的时候,曾写下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诵,胡震信手拈来嘲讽他。
“这只是老夫年少轻狂写下的语句!”李鸿章表面上虽然好像没什么,甚至表现得很是谦虚,但内心里却觉得面前这个青年知道自己写下的诗篇,稍有点得意。
“不过,中堂大人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当年的志向和理想了,只可惜这大清帝国宛如风雨中的一个纸糊房子,已经非人力所能救得了的,中堂大人裱得了左边,右边破了,裱了右边,前面却破了,裱了前面,后面又破了……”
李鸿章听了默默无语。
胡震决定告诉李鸿章一个重磅消息:“中堂大人大概还以为大清帝国能咸鱼翻生吧,这里有一个消息告诉中堂大人的,光绪和他的皇后、妃子已经在兰州被我们俘虏了,慈禧西太后下落不明,估计她的日子也不会很长了……”
尽管李鸿章早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但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声音还是有点止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什么?皇上被你们生俘了?你们打算怎么处置皇上和他的后宫?”
“随着大部清军的覆灭,光绪已经失去所有的权力,就算清军主力还在,那也是慈禧西太后说了算,他只是个傀儡而已,又能做得什么事情?华夏军杀了他又有什么用?他被俘虏了,对他来说,没准是个最好的结局,只要他耐得住寂寞,也许可以和他最宠爱的珍妃在琴棋书画中度过余生的!”
胡震对于光绪这个有心无力办大事的小青年没有什么恶感,将他囚禁起来,也许日后还有什么用处都说不定。于是,已经决定将他皇帝名号废去之后,就囚禁在京城郊外的某处隐秘地点,如果他愿意和三个老婆一起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就这样让他过下去了。
李鸿章忍不住问道:“华夏军打算终生囚禁皇上?”
胡震平静地点头,仿佛这件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停了一阵才感慨道:“从崇祯十七年大清帝国趁大明内乱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入主中原,至今天甲午年整整两百五十年,大清帝国算是寿终正寝了,华夏大地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李鸿章再次默默无语。
“中堂大人,如果放下成见,和华夏军合作,未必不能创造更大的丰功伟绩!”
胡震觉得劝说这样的老头子,还是有点困难的,但无论如何都要试试的,毕竟李鸿章是大清朝中最熟悉国情的一个高层官僚,如果他愿意为新成立的华夏帝国服务,那将是华夏帝国建设的一大助力。
“你们不是有人经常说老夫丧权辱国出卖民族利益吗?还要老夫作甚?”
南洋华夏公会作为一个突然崛起的华夏人势力,李鸿章平时对于其报刊媒体书籍上的观点很关注的,因此对自己的评价还是知道一些的。
“那只是中堂大人不得不为**无能、国力凋敝的大清朝承担了无尽骂名!说得不好听的,中堂大人只是一个替罪羊罢了!”
“老夫……”李鸿章听了,对胡震的话语大有知己的感觉,但他又不想表现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欲言又止。
胡震察觉到李鸿章细微变化,趁热打铁道:“如果中堂大人愿意洗刷这个不好的名声,新朝会给这个机会的。怎么样?中堂大人是不是要考虑一下!”
李鸿章似乎心动了:“新朝皇帝登基,老夫还能做什么?”
“中堂大人熟悉国情,从政经验丰富,且长期与各国打交道,新朝的陆地疆域横跨太平洋,领土面积已经超过一千六百万平方公里,如果算上海洋领土,是地球当之无愧的领土第一大国,但要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还需要很漫长的历程,现在百废待兴、万事待举,以中堂大人的能耐和本事,可做的事情多了去了!”
老头子李鸿章听到这里,明显是心动了,他盯着年轻的胡震,满腹疑惑地问:“你究竟是谁?是谁派你来劝说老夫的?”
“我刚才就说过,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堂大人自己要作出选择!”胡震顿了一下,见李鸿章更加疑惑了,便告诉他:“我就是胡震!”
“胡震?!”李鸿章心里对于这个名字,不知道念叨了多少遍,现在听到胡震亲口对他说,却又觉得非常的陌生、非常的不可思议。
胡震看着李鸿章震惊和有点无措的神态,轻轻地笑起来:“怎么,中堂大人没听说过我这个名字吗?”
华夏军在兰州捕获了光绪皇帝和他的一后二妃,并且歼灭了清军最后的主力及其西北的割据势力,已经奠定了统一华夏的大好局面,剩下的就是华夏军走路向西北新疆、**、蒙古等边疆进军便可完成最后的统一了。
此时的西南方向,汉人占据优势人口数量的省区,基本上没费多大周折,那些原清廷的官吏和清兵,早就全部倒向财大气粗的华夏军。
至此,在内部统一整个华夏已经是没什么障碍了,华夏军和华夏公会的内部,急着要胡震赶快登基的呼声高涨起来。
但胡震似乎并不是很着急,他将登基的事情交给华夏公会的李浩然等一大帮老头子去准备,他这几天要一一接见清廷中的几个大官僚,如果能够延揽他们为新朝服务那将是最好不过的,毕竟现在能协助胡震治理国家的人才实在不多。
胡震一个人走进囚禁李鸿章的房间,只见一个须发全白的七旬枯瘦老头子木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在进房间之前,华夏军战士已经向胡震保证,此人就是李鸿章,胡震拱手对他说:“李中堂,你好啊!”
李鸿章并不认识面前这个青年是谁,甚是奇怪他一个青年人怎么就能孤身一人走进华夏军囚禁自己的房间里来,从看守士兵对他的神态,似乎地位不低,便问道:“请问你是……?”
胡震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话,反而问道:“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堂大人打算日后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能在这里了此残生了!”
“中堂大人当年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豪气到哪里去了?”
李鸿章年少时赴京赶考的时候,曾写下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诵,胡震信手拈来嘲讽他。
“这只是老夫年少轻狂写下的语句!”李鸿章表面上虽然好像没什么,甚至表现得很是谦虚,但内心里却觉得面前这个青年知道自己写下的诗篇,稍有点得意。
“不过,中堂大人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当年的志向和理想了,只可惜这大清帝国宛如风雨中的一个纸糊房子,已经非人力所能救得了的,中堂大人裱得了左边,右边破了,裱了右边,前面却破了,裱了前面,后面又破了……”
李鸿章听了默默无语。
胡震决定告诉李鸿章一个重磅消息:“中堂大人大概还以为大清帝国能咸鱼翻生吧,这里有一个消息告诉中堂大人的,光绪和他的皇后、妃子已经在兰州被我们俘虏了,慈禧西太后下落不明,估计她的日子也不会很长了……”
尽管李鸿章早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但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声音还是有点止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什么?皇上被你们生俘了?你们打算怎么处置皇上和他的后宫?”
“随着大部清军的覆灭,光绪已经失去所有的权力,就算清军主力还在,那也是慈禧西太后说了算,他只是个傀儡而已,又能做得什么事情?华夏军杀了他又有什么用?他被俘虏了,对他来说,没准是个最好的结局,只要他耐得住寂寞,也许可以和他最宠爱的珍妃在琴棋书画中度过余生的!”
胡震对于光绪这个有心无力办大事的小青年没有什么恶感,将他囚禁起来,也许日后还有什么用处都说不定。于是,已经决定将他皇帝名号废去之后,就囚禁在京城郊外的某处隐秘地点,如果他愿意和三个老婆一起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就这样让他过下去了。
李鸿章忍不住问道:“华夏军打算终生囚禁皇上?”
胡震平静地点头,仿佛这件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停了一阵才感慨道:“从崇祯十七年大清帝国趁大明内乱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入主中原,至今天甲午年整整两百五十年,大清帝国算是寿终正寝了,华夏大地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李鸿章再次默默无语。
“中堂大人,如果放下成见,和华夏军合作,未必不能创造更大的丰功伟绩!”
胡震觉得劝说这样的老头子,还是有点困难的,但无论如何都要试试的,毕竟李鸿章是大清朝中最熟悉国情的一个高层官僚,如果他愿意为新成立的华夏帝国服务,那将是华夏帝国建设的一大助力。
“你们不是有人经常说老夫丧权辱国出卖民族利益吗?还要老夫作甚?”
南洋华夏公会作为一个突然崛起的华夏人势力,李鸿章平时对于其报刊媒体书籍上的观点很关注的,因此对自己的评价还是知道一些的。
“那只是中堂大人不得不为**无能、国力凋敝的大清朝承担了无尽骂名!说得不好听的,中堂大人只是一个替罪羊罢了!”
“老夫……”李鸿章听了,对胡震的话语大有知己的感觉,但他又不想表现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欲言又止。
胡震察觉到李鸿章细微变化,趁热打铁道:“如果中堂大人愿意洗刷这个不好的名声,新朝会给这个机会的。怎么样?中堂大人是不是要考虑一下!”
李鸿章似乎心动了:“新朝皇帝登基,老夫还能做什么?”
“中堂大人熟悉国情,从政经验丰富,且长期与各国打交道,新朝的陆地疆域横跨太平洋,领土面积已经超过一千六百万平方公里,如果算上海洋领土,是地球当之无愧的领土第一大国,但要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还需要很漫长的历程,现在百废待兴、万事待举,以中堂大人的能耐和本事,可做的事情多了去了!”
老头子李鸿章听到这里,明显是心动了,他盯着年轻的胡震,满腹疑惑地问:“你究竟是谁?是谁派你来劝说老夫的?”
“我刚才就说过,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堂大人自己要作出选择!”胡震顿了一下,见李鸿章更加疑惑了,便告诉他:“我就是胡震!”
“胡震?!”李鸿章心里对于这个名字,不知道念叨了多少遍,现在听到胡震亲口对他说,却又觉得非常的陌生、非常的不可思议。
胡震看着李鸿章震惊和有点无措的神态,轻轻地笑起来:“怎么,中堂大人没听说过我这个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