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清巨鳄

第八百九十三章 灾害频发

    议员是官职还是爵位?啥品级?燕扬天差点被这话呛到,不过一想这杨秀清本身就是烧炭出身大字不识的几个,而且一直混迹于东南亚和倭国,不了解宪政也是情理中事,“议员不是爵位,是官员又不是官员。”

    什么叫是官员又不是官员?杨秀清本就不明白,这一下听的更糊涂了,“皇帝钦定的还不是官?”

    得,这一时半会怕是没法解释清楚了,燕扬天沉吟了下,才道:“路上再慢慢细说罢。”

    对于什么宪政之类的杨秀清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推行宪政之后爵位还有没有价值,此番吞并倭国是开疆拓土之功,他希望能为自己为下面的兄弟们捞点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过,他更为关心的还是易知足打算如何安置新六军。

    燕扬天是总参谋部的参谋长,在他看来这个官职与兵部尚大致相当,他当即就试探着道:“新六军在福冈要整训多长时间?”

    “这得问大掌柜。”燕扬天说着很是客气的伸手礼让道:“请。”

    马车抵达镇南王府,杨秀清总算是对宪政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下车之后进入大门,他才轻声道:“这算是以不流血的方式夺取满人的江山?”

    看的倒是透彻,燕扬天放缓脚步,“算是吧,一直以来大掌柜都是极力避国内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真真是好手段!”杨秀清不由的感叹了一句,元奇实力雄厚,却是引而不发,不费一兵一卒轻轻松松就夺了满人江山,与之一比,太平天国简直就是儿戏,不佩服都不行!

    “推行宪政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夺取满人江山。”燕扬天瞥了他一眼,缓声道:“大掌柜眼光之长远,无人能及,推行宪政之目的乃是为了让我国从此摆脱王朝更替,治乱循环的宿命。”

    从此摆脱王朝更替,治乱循环的宿命?杨秀清登时说不话来,半晌,他才迟疑着道:“那满人皇帝岂非是跟倭国一样?”

    “傀儡而已,世世代代又如何?”燕扬天轻笑道:“再则,一俟时机成熟,宪法也是可以修改的,毕竟汉族才是中华民族的主体。”

    杨秀清脚步一顿随即又跟了上去,这话虽没明说,意思却很清楚,终究还是要废黜满人皇帝!

    进的院子,抬头见的易知足站在房门外的台阶上迎接,燕扬天、杨秀清连忙加快脚步,到的跟前齐齐敬礼道:“属下燕扬天、杨秀清见过大掌柜。”

    易知足满面笑容的看向杨秀清,“此番灭倭,新六军功不可没!”

    “属下不敢居功。”杨秀清连忙道:“全赖大掌柜调度有方,指挥得当。”

    “不用谦逊。”易知足笑道,随即热情的道:“进屋说。”

    三人进屋落座,易知足径直道:“明年,元奇将大举用兵西北,新六军可愿再建新功?”

    杨秀清连忙起身立正敬礼,朗声道:“新六军上下,坚决服从安排,听从指挥!”

    “坐。”易知足伸手虚按了按,微笑着道:“灭倭之战,新六军表现不俗,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是以才安排在福冈整训。”顿了顿,他接着道:“元奇新军纪律严明,军规森严,新六军不少军官怕是难以适应,再则,新六军官兵也征战多年,应该有不少官兵厌倦了四方征战,允许他们自由退役,退役待遇一视同仁。”

    新六军都是杨秀清旧部,从广西到湖广再到东南亚继而又到倭国,确实是长期转战,要说没有官兵厌倦,那是扯淡,尤其是被元奇诏安之后,不少官兵都渴望能够归故乡,杨秀清微微欠身道:“谢大掌柜体恤,不过,新六军缺额?”

    “放心。”易知足笑道:“官兵缺额我都给你补齐。”

    “谢大掌柜。”

    “你呢?”易知足径直问道:“愿做富家翁还是继续领兵征伐西北?”

    听的这话,杨秀清心里一沉,他一时间有些琢磨不透对方的意图,是想解除他的兵权?还是希望他继续领兵征伐西北?他没敢多想,试探着道:“但凭大掌柜做主。”

    易知足笑了笑,语气诚恳的道:“杨军长正当壮年,军事才干卓越,我自然是希望你能领兵征伐西北,不过军旅艰苦,我尊重你的选择。”

    杨秀清听的一喜,连忙起身道:“属下愿意领兵出征西北。”

    微微点了点头,易知足才缓声道:“西北扩张,关乎我国百年国运,事关重大,你先参与参谋部制定西北扩张的详细计划。”

    “属下遵命。”杨秀清说着瞥了燕扬天一眼,迟疑了下才道:“对倭战事已经结束,朝廷的封赏何时能下来?”

    “无需着急。”易知足笑道:“灭倭是开疆拓土之功,朝廷还能少了封赏,待的对倭战事全部结束,我再奏请朝廷封赏。”

    1970年,祺祥九年,春,二月十六。

    京师,宣武门西城墙北,在喧天的锣鼓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在原驯象所基础上改建的资政院大楼正式揭幕挂牌在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之后,资政院在京师正式成立,次日,朝廷裁撤军机处,成立内阁,指定恭亲王奕成为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同时任命的还有十三名国务大臣。

    对于大清朝野上下而言,内阁实则就是等同于军机处和六部的综合体,十三国务大臣,元奇占据六个名额协理大臣伍长青、度支大臣解修元、学务冯桂芳、陆军大臣燕扬天、海军大臣肖明亮、司法大臣唐季昆。

    尽管对此早有预料,国务大臣名额一公布还是引起朝野轰动,原因很简单,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度支大臣全部是元奇的人,这意味着军权和财权尽皆掌控在元奇之手。

    朝野上下对此议论纷纷,不过,朝廷和元奇却都是心知肚明,这不过是表象,作为陆军大臣的燕扬天不可能指挥调动得了八旗新军,北洋水师也依然保持中立,静观局势的发展。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屋。

    “八旗新军不宜操之过急,但北洋水师却不可拖延。”赵烈文缓声道:“学生窃以为,必须尽快将北洋水师纳入囊中,荣禄在朝廷和元奇之间似乎是有些摇摆不定,估摸着恭王也在极力争取。”

    “同样不能操之过急。”易知足夹着香烟摆了摆手,“现阶段北洋水师能够保持中立,就是倾向于元奇,操之过急,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不论慈安太后还是荣禄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做出正确的选择。”

    赵烈文道:“太后会支持北洋水师并入元奇海军?

    “当然。”易知足颌首道:“太后虽然是被逼推行宪政,但她同样不愿意看都到恭王的实力快速膨胀,对于权力被架空的帝后而言,这是极为危险的。”

    赵烈文点了点头,确实是危险,恭王野心勃勃,一旦整合了北洋水师和八旗新军,就有可能与元奇抗衡,对于帝后而言,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论恭王输赢,都是一场灾难!略微沉吟,他才道:“既然太后支持,为何还要等。”

    “等到虚君立宪那天,太后才会真正的支持。”易知足缓声道:“当务之急,不是国内而是西北。”

    赵烈文道:“何时虚君立宪?”

    “推迟一年罢。”易知足道:“资政院、内阁都是新近才成立,需要时间磨合,西北出兵也快了,这个时候,没必要节外生枝。”

    “欧洲似乎没什么动静。”赵烈文斟酌着道:“今年真会爆发战争?”

    易知足点了点头,“战争的导火索早就埋下了,很快就会点燃。沉住气!”

    导火索?赵烈文这段时间可没少关注欧洲的局势,思索了一阵依然不得要领,忍不住道:“大掌柜说的导火索是指?”

    易知足却卖起了关子,“时间到了,惠甫就知道了。”

    见他不肯说,赵烈文也不再问,转而道:”英法两国如今关系密切,普法战争若是爆发,英国会不会参战?”

    “不会。”易知足语气十分笃定,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英国对于欧洲大陆一直奉行的是均衡政策,防止一个独霸欧洲的强权出现。

    法国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更是一个有领土野心的国家,而且有称霸欧洲的历史,英法两国虽然关系密切,但英国对法国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警惕,不可能再放任法国的强大。对于英国来说,欧洲出现一个可以制衡法国的强国,这无疑是件大好事。”

    京师,天空乌云低垂,细雨绵绵,慈安一动不动的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雨景,去年随着各省咨议局的相继成立,她就渐渐的懈怠政务,资政院和内阁成立之后,一般的政务她都丢给了内阁,尽管易知足来电明言延迟虚君立宪,她依然心灰意冷。

    “禀皇太后。”当值太监躬身禀报道:“恭王在外递牌子求见。”

    又有什么事情?慈安清楚,一般的政务奕根本不会来烦她,“让他进来罢。”说着,她有些慵懒的站起身来。

    奕进的暖阁,态度恭谨的叩请圣安之后,依例在珠帘前的军机毯上跪下,道:“禀皇太后,一连四年,永定河连年决堤漫淹,今夏以来京津连日阴雨,水患可能甚于往年。”

    慈安有些不悦的蹙了下眉头,‘些许小事,皇叔也要来烦扰哀家?要银子去找元奇。”

    奕暗自腹诽,却不得不硬着头皮道:“皇太后,元奇去年的河工银子已经划拨。”

    他这一提醒,慈安才反应过来,这两年的河工银子已经被她用来向英吉利购买军火了,她有些恼火的道:“哀家也拿不出银子来!新的度支大臣不是已经任命了?跟他去商量。”

    奕一阵无语,度支大臣解修元不是省油的灯,而且对他这个总理大臣压根就不卖帐,他已经在那里碰了一鼻子灰。

    见他不吭声,慈安满心不耐的的道:“跪安罢。”

    从养心殿出来,奕正琢磨着是不是直接跟易知足去电,抬眼就瞥见肃顺急匆匆的快步而来,到的跟前,肃顺急促的道:“决堤了!”

    永定河再次决堤,汹涌的河水四处泛滥,仅仅过了两日,大清河,滹沱河水位同时暴涨漫堤,顺天、保定、天津、河间境内一片汪洋,保定至京师需乘船,灾情之重,乃百年罕见。

    上海,易知足放下电报轻叹了一声,这几年大清不太平,尤其是北方,几乎就没消停过,水灾、旱灾、虫灾、雹灾、震灾、疫灾,轮番上阵,有时候是一年数灾,“又到灾害频发高峰期了。”

    赵烈文看了他一眼,道:“这种灾害频发的情况会持续多少年?”

    会持续多少年?易知足不清楚,不过他知道大清最为有名的‘丁戊奇荒’北方各高官达四年的罕见大灾已经不远了,那是一场震惊世界的罕见大灾,饿死人口上千万,想到这里,他心情有些沉重,默然半晌,他才道:“眼下正是推行宪政的节骨眼上,全力赈灾,组织移民。”

    天津作为水陆交通枢纽,既是各种赈灾物质的聚散地,也是灾民的聚散地,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灾民涌入天津城,由此也造就了天津的畸形繁华很多灾民不愿意移民海外,长期逗留在天津城,各种人口买卖和拐骗幼儿蔚然成风。

    元奇如今名声在外,在天津设立收容院专门收容离散的流量的婴幼儿,天津的各个教堂也抓住这个机会大量的收容婴幼儿,元奇的名声自然不是各国西洋教堂可以媲美的,那些个教堂不得不走当年元奇的路子,花钱买!

    这一来无疑的极大的刺激了天津的人口买卖和拐骗人人口之风,不少婴幼儿被拐骗或者是买卖然后坐再转手送进了各个教堂。

    对于这一情况,元奇也有所察觉,但却没在意,毕竟那些个教堂也是打着赈济和慈善的名义。nt

    :。:

    【手机看书不花一分钱】百度搜索書掌柜或直接访问网址h5.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