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投机债券
在门房管事的带领下一路逶迤而行,李鸿章心里既有几分紧张也有几分兴奋,在前来上海的火车上他一直都在琢磨却是怎么也琢磨不透,他家老爷子虽说与恩师曾国藩是同科进士,但仕途不顺,一直是个小京官,官秩低,声望浅,与元奇更无半点纠葛。
与元奇有瓜葛的就是恩师,偏偏曾国藩又没向易知足举荐过他,那他又是如何入了易知足的法眼?要知道京师象他这样积极支持变法革新,支持立宪的低品官员多了去了,不少官员还都有元奇背景,易知足怎的就偏偏看中了他?
他也不是钻牛角尖的性子,琢磨不透索性也就搁开了手,一路前行,他刻意留意了一下,这镇南王府占地广阔,景色优美,一草一木,一亭一阁都颇具匠心,与京师的众多王府、公侯府邸有着极大的差别,更象是一个园子而不是王府,在很多规格方面,都还是侯府的规格,想来是易知足晋升公爵王爵,一直未曾改建。
身为元奇大掌柜的易知足不可能没银子,也不可能因为顾忌而不敢僭越,看来应该是不屑或者是不喜!
一路边走边看边琢磨,到的一个院子门口,一个身材高挑,容貌姣好,穿着一身西式洋装的女人看了他一眼,道:“李抚台请跟我来。”
李抚台?李鸿章楞了下才反应过来是称呼他,连忙目不斜视的跟了进去,进的房间,他一眼就瞅见一个看着不过三十多岁,不蓄胡须,相貌俊朗的男子似笑非笑的打量着他,他连忙紧趋几步,一撩下摆跪下道:“下官李鸿章拜见王爷。”
“我这里没那么多繁文缛节。”易知足微笑着道:“渐甫无须多礼,坐。”
“谢王爷。”李鸿章利落的起身,躬身一揖道:“王爷擢拔之恩,下官没齿难忘。”
易知足含笑点了点头,伸手让坐,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对方,如果没有他没有元奇,李鸿章这个时候应该拉起了淮军,位列一方督抚了,安西建省,增设巡抚,他第一个就想到了这位被埋没的人才。
后世对于李鸿章的争议颇大,但有一点是不容抹杀的,李鸿章的思想和观念都颇为超前,积极倡导洋务运动,原本历史上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都是在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下修建和创办的。
虽然眼下的大清早已因为元奇的横空出世而变的面目全非,但对于象李鸿章这样的人才,易知足却是不忍心埋没,朝廷不重用,他自然犯不着客气。
待的李鸿章落落大方的在下首落座,易知足径直问道:“对于西北在大清的地位以及元奇在西北的持续扩张,渐甫是何看法?”
见他问的如此直接,李鸿章迟疑了下,才道:“回王爷,本朝立国以来,最大的边患便是来自西北,屡剿不靖,降而复叛,循环不止,且西北用兵开支浩巨,巩固西北,可解大清后顾之忧。”
顿了顿,他接着道:“王爷雄才大略,下官愚钝,不解西北持续扩张之目的。”
“西北持续扩张的目的不仅在于开拓疆域,也是为了遏制英俄两国势力对西北进行渗透,是为了确保西北的安全,彻底的巩固西北。”
易知足说着看了他一眼,“渐甫就任安西巡抚,对于西北各族以及西亚各国的情况必须了如指掌,对于英俄两国在亚洲的势力扩张,对于欧洲的格局也都应该了然于胸。
如今的西北已经不是大后方,而是最前沿,随着我国在西北的持续扩张,欧洲各强国的注意力都会转向西亚,安西行省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渐甫就任,主要任务有三点,一则是积极配合西北军的扩张,一则是极力巩固打下的地盘,要力争做到打下一地,巩固一地,不能让西北军的血白流,也不能让元奇的银子打了水漂。再则,新疆左制台正在勘定绘制西北地图,勘探矿藏,安西要全力协助。”
李鸿章连忙拱手道:“下官必定竭心尽力,定然不负王爷厚爱。”
易知足微微颌首道:“安西建省,暂定五府二十八县,渐甫有合适人选可以举荐。”
这是什么意思?李鸿章有些纳闷,安西尽管偏远,但大清从来不缺官员,元奇这些年也没少从新学毕业生中选拔官员,不可能是无人愿去安西,为什么让他举荐官员?这是有意让他在安西培植自己的势力?是为了制衡安西总督吗?
想到冯仁轩也是元奇出身,而且在西北统兵多年,他赶紧熄灭了这个念头,微微欠身,含糊的道:“下官谢王爷体贴。”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朝廷已经明发谕旨,成立安西行省,已实授渐甫安西巡抚,回京办理交接之后,开年之后赴任,此去安西,路途遥远,三五载不得归返,家中一应事宜须的妥善安置,若有困难,可径直提出,元奇会酌情援助。”
“下官遵命。”李鸿章站起身微微躬身道,心里却是有些奇怪,难不成西北为官都是这规矩?大清官员采取的是回避制,哪个不是千里为官。
打发走李鸿章,易知足点了支烟,晚清四大中兴之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已有两人被元奇招揽,张之洞如今才中进士在翰林院,未曾暂露头角,并不着急,曾国藩却是若即若离,不好招揽,他倒也不太在意,对于曾国藩那种人,太过刻意,反而不美。
他正思忖着,刚刚离开的解修元去而复返,进门便道:“大掌柜,纽约分号来电,如今纽约黄金交易所黄金价格已经跌至低位,是否再次吃进?”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你觉的呢?”
“目前的战争,北方联邦已经占据绝对的优势,势必再难有反复,况且大掌柜也判断战争明年就会结束。”解修元从容说道:“继续投资纽约黄金,已无获利的可能,依属下之见,没有吃进的必要。”
“咱们当初投资纽约黄金,可不只是为了赚钱。”易知足缓声道:“咱们的目的是为了套换美利坚的黄金,吃进,大量吃进!”
听的这话,解修元有些急了,“大掌柜,元奇这几年与美利坚的军火药品贸易数额巨大,目前为止,美利坚还拖欠着咱们高达六百万两黄金的货款,继续大量吃进黄金,只怕也未必能够套现。”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缓声道:“那就吃进六百万两黄金,另外,大量套换美元,用于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北方发行的战争债券,也别太贪了,购买一千万两黄金的战争债券就收手。”
购买战争债券?解修元发觉自己是真的跟不上对方的思维,在纽约黄金交易所吃进与欠款等额的黄金,这好理解,无非与是要套现这六百万黄金,可购买战争债券做什么?
迟疑了下,他才道:“大掌柜,如今北方胜局已定,北方发行的债券涨势良好,这个时候吃进,似乎并无多大利润空间。”
“我需要的不是利润,而是黄金!再说了,谁说没有利润空间?”易知足轻轻磕了下烟灰,不急不缓的道:“因为这场战争,美利坚物价飞涨,纸币贬值,这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负面问题。”
说到这里,他看向解修元,“这一系列负面问题中,对于北方联邦政府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解修元被他问的一楞,心里却是暗自叹服,这就是差距!他就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略微琢磨,他才道:“属下以为,最重要的是稳定纸币!”
易知足听的一笑,“怎么稳定?美利坚在战争期间发行的纸币是没有真金白银担保的,就跟咱们明朝时的大明宝钞是一个性质,要稳定纸币,只有回收!”
顿了顿,他才接着道:“战争胜利后,面对物价飞涨,纸币贬值,北方联邦政府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护战争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是那些战争债券持有人在战争期间提供贷款给政府、为联邦军队获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战争胜利后,如果不能保证债券持有人的利益,那么政府的信用将荡然无存,将会引发新的动荡,而且以后再遭遇类似的情况,政府将无法获得支持!”
他这一说,解修元登时明白的不能再明白,虽然战争债券有利息,因为纸币贬值,获得的利息远远赶不上贬值的幅度,也就是说,当初购买战争债券的人不仅不能获得战争红利,反而还会亏损,而且亏损幅度不小!
迟疑了下,他才道:“北方联邦会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话一问完,他就反应过来,“用黄金?”
“除了黄金,我想不出他们还能用什么来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易知足缓声道:“这是美利坚战争最后的一道盛宴,投机债券!”
投机债券!这不仅是要赚钱,还要套换黄金!解修元登时就兴奋起来,“是否叮嘱他们分散吃进?”
“这是自然。”易知足颌首道:“考虑到最后可能以黄金支付债券,咱们不能引人注目,否则吃相未免有些难看。”
李鸿章对于西北的情况平素不太关心,毕竟朝廷对于西北甚少插手,也插不上手,他不过一个五品的督办处章京哪会关注到万里之遥的西北去,易知足着他举荐安西官员之事着实是让他有些费解,这事不弄明白,他就有可能弄巧成拙。
回到京师,他也没去衙门办理交接,他很清楚,一进衙门必然是没完没了的恭贺没完没了的宴请,而最让他烦的还是荐人,长随,幕僚都有人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索性躲着,还能落得个清净。
等到晚上天黑,他才匆匆赶往曾府,见了曾国藩,他将易知足接见他时的谈话简洁的叙述了下,这才问道:“王爷着学生举荐官员,此事究竟是何意?”
沉吟了一阵,曾国藩才看向他道:“渐甫以为是何意?”
“冯制台可是元奇团练的元老,在西北也是统兵多年,堪称是王爷的心腹大将。”李鸿章斟酌着道:“再则,王爷对于西北极度重视,若非心腹,岂会让其一直坐镇西北?”
“渐甫未曾身居高位,不知制衡之道。”曾国藩缓声道:“左季高身为新疆总督,其督标规模高达二万兵力,冠于大清所有督标,不出意外,渐甫的抚标兵力也会不少,渐甫是庐州人,西北军中就有一部是当初的捻匪招安过去的。”
还真是为了制衡安西总督冯仁轩?李鸿章心里不由一沉,脸色神情不由的有几分凝重,见他神情,曾国藩捻着颌下长须慢条斯理的道:“这是防范于未然,避免安西割据。”
对于冯仁轩,李鸿章只是有所耳闻,知之甚少,听的这话,急切的道:“冯制台有割据之心?”由不得他不急,若真是冯仁轩有割据称王之心,他这个安西巡抚可就是羊入虎口。
“渐甫无须担心。”曾国藩缓缓摇了摇头,道:“镇南王是何许人?若无绝对的把握,岂能放任冯仁轩坐镇新疆统领西北军那么多年?
着渐甫为安西巡抚,分兵制衡,只是为了避免冯仁轩独揽安西军政大权,新疆当初不也是如此?
西北扩张,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冯仁轩若是独揽安西军政大权,时日一久,未免不会滋生野心,制衡之举,既是防范也未尝不是爱惜,另外,镇南王必然还另有制衡之举措,渐甫大可放心!”
听的这番话,李鸿章不由的暗松了口气,同时隐隐有几分兴奋,若是他的抚标也能有两万兵力,也就意味着他在安西还有建立军功的机会!“恩师的意思,学生可以大胆荐人?”
“大胆举荐,大胆抓权!”曾国藩颌首道:“这是渐甫难得的机遇。”
与元奇有瓜葛的就是恩师,偏偏曾国藩又没向易知足举荐过他,那他又是如何入了易知足的法眼?要知道京师象他这样积极支持变法革新,支持立宪的低品官员多了去了,不少官员还都有元奇背景,易知足怎的就偏偏看中了他?
他也不是钻牛角尖的性子,琢磨不透索性也就搁开了手,一路前行,他刻意留意了一下,这镇南王府占地广阔,景色优美,一草一木,一亭一阁都颇具匠心,与京师的众多王府、公侯府邸有着极大的差别,更象是一个园子而不是王府,在很多规格方面,都还是侯府的规格,想来是易知足晋升公爵王爵,一直未曾改建。
身为元奇大掌柜的易知足不可能没银子,也不可能因为顾忌而不敢僭越,看来应该是不屑或者是不喜!
一路边走边看边琢磨,到的一个院子门口,一个身材高挑,容貌姣好,穿着一身西式洋装的女人看了他一眼,道:“李抚台请跟我来。”
李抚台?李鸿章楞了下才反应过来是称呼他,连忙目不斜视的跟了进去,进的房间,他一眼就瞅见一个看着不过三十多岁,不蓄胡须,相貌俊朗的男子似笑非笑的打量着他,他连忙紧趋几步,一撩下摆跪下道:“下官李鸿章拜见王爷。”
“我这里没那么多繁文缛节。”易知足微笑着道:“渐甫无须多礼,坐。”
“谢王爷。”李鸿章利落的起身,躬身一揖道:“王爷擢拔之恩,下官没齿难忘。”
易知足含笑点了点头,伸手让坐,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对方,如果没有他没有元奇,李鸿章这个时候应该拉起了淮军,位列一方督抚了,安西建省,增设巡抚,他第一个就想到了这位被埋没的人才。
后世对于李鸿章的争议颇大,但有一点是不容抹杀的,李鸿章的思想和观念都颇为超前,积极倡导洋务运动,原本历史上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都是在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下修建和创办的。
虽然眼下的大清早已因为元奇的横空出世而变的面目全非,但对于象李鸿章这样的人才,易知足却是不忍心埋没,朝廷不重用,他自然犯不着客气。
待的李鸿章落落大方的在下首落座,易知足径直问道:“对于西北在大清的地位以及元奇在西北的持续扩张,渐甫是何看法?”
见他问的如此直接,李鸿章迟疑了下,才道:“回王爷,本朝立国以来,最大的边患便是来自西北,屡剿不靖,降而复叛,循环不止,且西北用兵开支浩巨,巩固西北,可解大清后顾之忧。”
顿了顿,他接着道:“王爷雄才大略,下官愚钝,不解西北持续扩张之目的。”
“西北持续扩张的目的不仅在于开拓疆域,也是为了遏制英俄两国势力对西北进行渗透,是为了确保西北的安全,彻底的巩固西北。”
易知足说着看了他一眼,“渐甫就任安西巡抚,对于西北各族以及西亚各国的情况必须了如指掌,对于英俄两国在亚洲的势力扩张,对于欧洲的格局也都应该了然于胸。
如今的西北已经不是大后方,而是最前沿,随着我国在西北的持续扩张,欧洲各强国的注意力都会转向西亚,安西行省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渐甫就任,主要任务有三点,一则是积极配合西北军的扩张,一则是极力巩固打下的地盘,要力争做到打下一地,巩固一地,不能让西北军的血白流,也不能让元奇的银子打了水漂。再则,新疆左制台正在勘定绘制西北地图,勘探矿藏,安西要全力协助。”
李鸿章连忙拱手道:“下官必定竭心尽力,定然不负王爷厚爱。”
易知足微微颌首道:“安西建省,暂定五府二十八县,渐甫有合适人选可以举荐。”
这是什么意思?李鸿章有些纳闷,安西尽管偏远,但大清从来不缺官员,元奇这些年也没少从新学毕业生中选拔官员,不可能是无人愿去安西,为什么让他举荐官员?这是有意让他在安西培植自己的势力?是为了制衡安西总督吗?
想到冯仁轩也是元奇出身,而且在西北统兵多年,他赶紧熄灭了这个念头,微微欠身,含糊的道:“下官谢王爷体贴。”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朝廷已经明发谕旨,成立安西行省,已实授渐甫安西巡抚,回京办理交接之后,开年之后赴任,此去安西,路途遥远,三五载不得归返,家中一应事宜须的妥善安置,若有困难,可径直提出,元奇会酌情援助。”
“下官遵命。”李鸿章站起身微微躬身道,心里却是有些奇怪,难不成西北为官都是这规矩?大清官员采取的是回避制,哪个不是千里为官。
打发走李鸿章,易知足点了支烟,晚清四大中兴之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已有两人被元奇招揽,张之洞如今才中进士在翰林院,未曾暂露头角,并不着急,曾国藩却是若即若离,不好招揽,他倒也不太在意,对于曾国藩那种人,太过刻意,反而不美。
他正思忖着,刚刚离开的解修元去而复返,进门便道:“大掌柜,纽约分号来电,如今纽约黄金交易所黄金价格已经跌至低位,是否再次吃进?”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你觉的呢?”
“目前的战争,北方联邦已经占据绝对的优势,势必再难有反复,况且大掌柜也判断战争明年就会结束。”解修元从容说道:“继续投资纽约黄金,已无获利的可能,依属下之见,没有吃进的必要。”
“咱们当初投资纽约黄金,可不只是为了赚钱。”易知足缓声道:“咱们的目的是为了套换美利坚的黄金,吃进,大量吃进!”
听的这话,解修元有些急了,“大掌柜,元奇这几年与美利坚的军火药品贸易数额巨大,目前为止,美利坚还拖欠着咱们高达六百万两黄金的货款,继续大量吃进黄金,只怕也未必能够套现。”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缓声道:“那就吃进六百万两黄金,另外,大量套换美元,用于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北方发行的战争债券,也别太贪了,购买一千万两黄金的战争债券就收手。”
购买战争债券?解修元发觉自己是真的跟不上对方的思维,在纽约黄金交易所吃进与欠款等额的黄金,这好理解,无非与是要套现这六百万黄金,可购买战争债券做什么?
迟疑了下,他才道:“大掌柜,如今北方胜局已定,北方发行的债券涨势良好,这个时候吃进,似乎并无多大利润空间。”
“我需要的不是利润,而是黄金!再说了,谁说没有利润空间?”易知足轻轻磕了下烟灰,不急不缓的道:“因为这场战争,美利坚物价飞涨,纸币贬值,这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负面问题。”
说到这里,他看向解修元,“这一系列负面问题中,对于北方联邦政府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解修元被他问的一楞,心里却是暗自叹服,这就是差距!他就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略微琢磨,他才道:“属下以为,最重要的是稳定纸币!”
易知足听的一笑,“怎么稳定?美利坚在战争期间发行的纸币是没有真金白银担保的,就跟咱们明朝时的大明宝钞是一个性质,要稳定纸币,只有回收!”
顿了顿,他才接着道:“战争胜利后,面对物价飞涨,纸币贬值,北方联邦政府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护战争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是那些战争债券持有人在战争期间提供贷款给政府、为联邦军队获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战争胜利后,如果不能保证债券持有人的利益,那么政府的信用将荡然无存,将会引发新的动荡,而且以后再遭遇类似的情况,政府将无法获得支持!”
他这一说,解修元登时明白的不能再明白,虽然战争债券有利息,因为纸币贬值,获得的利息远远赶不上贬值的幅度,也就是说,当初购买战争债券的人不仅不能获得战争红利,反而还会亏损,而且亏损幅度不小!
迟疑了下,他才道:“北方联邦会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话一问完,他就反应过来,“用黄金?”
“除了黄金,我想不出他们还能用什么来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易知足缓声道:“这是美利坚战争最后的一道盛宴,投机债券!”
投机债券!这不仅是要赚钱,还要套换黄金!解修元登时就兴奋起来,“是否叮嘱他们分散吃进?”
“这是自然。”易知足颌首道:“考虑到最后可能以黄金支付债券,咱们不能引人注目,否则吃相未免有些难看。”
李鸿章对于西北的情况平素不太关心,毕竟朝廷对于西北甚少插手,也插不上手,他不过一个五品的督办处章京哪会关注到万里之遥的西北去,易知足着他举荐安西官员之事着实是让他有些费解,这事不弄明白,他就有可能弄巧成拙。
回到京师,他也没去衙门办理交接,他很清楚,一进衙门必然是没完没了的恭贺没完没了的宴请,而最让他烦的还是荐人,长随,幕僚都有人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索性躲着,还能落得个清净。
等到晚上天黑,他才匆匆赶往曾府,见了曾国藩,他将易知足接见他时的谈话简洁的叙述了下,这才问道:“王爷着学生举荐官员,此事究竟是何意?”
沉吟了一阵,曾国藩才看向他道:“渐甫以为是何意?”
“冯制台可是元奇团练的元老,在西北也是统兵多年,堪称是王爷的心腹大将。”李鸿章斟酌着道:“再则,王爷对于西北极度重视,若非心腹,岂会让其一直坐镇西北?”
“渐甫未曾身居高位,不知制衡之道。”曾国藩缓声道:“左季高身为新疆总督,其督标规模高达二万兵力,冠于大清所有督标,不出意外,渐甫的抚标兵力也会不少,渐甫是庐州人,西北军中就有一部是当初的捻匪招安过去的。”
还真是为了制衡安西总督冯仁轩?李鸿章心里不由一沉,脸色神情不由的有几分凝重,见他神情,曾国藩捻着颌下长须慢条斯理的道:“这是防范于未然,避免安西割据。”
对于冯仁轩,李鸿章只是有所耳闻,知之甚少,听的这话,急切的道:“冯制台有割据之心?”由不得他不急,若真是冯仁轩有割据称王之心,他这个安西巡抚可就是羊入虎口。
“渐甫无须担心。”曾国藩缓缓摇了摇头,道:“镇南王是何许人?若无绝对的把握,岂能放任冯仁轩坐镇新疆统领西北军那么多年?
着渐甫为安西巡抚,分兵制衡,只是为了避免冯仁轩独揽安西军政大权,新疆当初不也是如此?
西北扩张,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冯仁轩若是独揽安西军政大权,时日一久,未免不会滋生野心,制衡之举,既是防范也未尝不是爱惜,另外,镇南王必然还另有制衡之举措,渐甫大可放心!”
听的这番话,李鸿章不由的暗松了口气,同时隐隐有几分兴奋,若是他的抚标也能有两万兵力,也就意味着他在安西还有建立军功的机会!“恩师的意思,学生可以大胆荐人?”
“大胆举荐,大胆抓权!”曾国藩颌首道:“这是渐甫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