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清巨鳄

第七百八十八章 学会妥协

    强烈推荐:

    让元奇投资俄国境内段的欧亚大铁路?易知足心里暗自好笑,有种风水轮流转的感慨,晚清欧洲列强纷纷前来大清投资铁路以攫取大清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如今俄国却主动要求元奇投资境内的铁路。值得您收藏

    对于连接清俄横跨欧亚大陆的这条铁路,他同样是高度重视,在他看来,这条铁路的军事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价值,清俄两国的商贸是次要的,西北铁路的开通才是最主要的,一旦西北铁路开通,大清就能牢牢的掌控西北,进而掌控中亚。虽然与俄国勘定了边界,签订互不侵犯协定,但这些东西都不可靠,真正可靠的是自身的军事实力和军事基础。

    虽然重视这条欧亚大铁路铁路,不过,元奇没有给俄国投资铁路的打算,一则的元奇没那么多钱投资,再则,他也希望大清抢先开通至西北的铁路以赢得时间巩固西北和中亚。

    这条铁路对于俄国来说同样是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他相信没有元奇的投资,俄国就算是勒紧裤袋也会修建这条铁路,要知道当年俄国可是修建了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从莫斯科至海参崴。

    略微沉吟,他才缓声道:“这条横贯欧亚的铁路对于贵我两国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元奇也希望能够尽快的开通这条铁路以促进两国的经济贸易,不过,我国国内如今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工业基础建设,无法抽调资金协助贵国。”

    见的以铁路经营权作为抵押也无法打动对方,哥尔查可夫也是没撤了,对于急于发展经济的俄国来说,清国不仅拥有巨大无比的市场还是最为重要的原料产地,这条连接清俄两国的铁路对于俄国来说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另外,清国对中亚的扩张野心已是暴露无疑,紧锣密鼓的修建连通中亚的铁路也让俄国压力倍增,二百年来俄国向东方的扩张就是采取逐步渗透和蚕食的政策,他们也担心清国反过来向哈萨克草原不断的渗透和蚕食,对于这个已经露出獠牙的邻居,他们同样是不放心。

    这都促使俄国必须加快修建这条铁路的进度,但偏偏俄国目前根本抽调不出巨额的资金投入这个浩大的工程。

    见的哥尔查可夫不吭声,普提雅廷开口道:“这条连接贵我两国的大铁路对于咱们两国来说意义非凡,但对于欧洲各国来说,无异于是噩梦,一旦消息走漏,欧洲各国必然百般阻拦,以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若无元奇的大力支持,二十年也难以完成。”

    “有关这条铁路的消息根本无法封锁。”易知足沉声道:“贵国实则可以去法兰克福金融中心募集资金。”

    他这话自然不是信口开河,要说反对清俄铁路,英吉利和法兰西当是欧洲所有国家中反对力度最大的,因为这条铁路一旦开通,势必对东西方海上贸易造成沉重的打击,而且还会壮大俄国的经济实力,提高俄国在欧洲的经济地位。

    欧洲四大金融中心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和阿姆斯特丹,俄国能够进行融资的也只有法兰克福,当然,他如此建议也不是纯粹出于好心,从莫斯科距离哈萨克草原颇为遥远,铁路修建需要耗费巨额资金。

    俄国在英法等欧洲大多数金融势力反对的情况下在法兰克福募集资金,必然不可能是低息,巨额的利息会严重影响俄国的发展,估计俄国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来找元奇投资。

    果然,听的翻译,普提雅廷露出一丝苦笑,“到法兰克福融资我国不是没有考虑过,但在大多欧洲金融势力的反对的情况下,想募集如此大一笔资金,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刻意沉吟了下,易知足才道:“抱歉,此事,元奇也无能为力。”

    听他如此说,哥尔查可夫心知这事怕是连斡旋的余地都没有,心里不由的大失所望,不过他却抓住这个机会道:“陆路商贸不比海上,陆路遥远,损耗也不小,利润远不及海贸,贵国能否给予一些优惠,诸如降低关税.......。”

    这家伙是个谈判高手,知道在他拒绝投资俄国铁路的时候提出这个要求,他甚至怀疑这才是主要的目的,不过,对方说的是实情,陆贸利润远不及海贸,适当调整关税是很有必要的,况且,三国结盟,他本就有优惠的打算。

    牵扯到关税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过易知足本身就是行商子弟出身,对于这方面十分熟悉,当即就与对方将两国商贸的几种主要大宗商品关税一一洽谈敲定。

    不知不觉日头已是偏西,待的目送哥尔查可夫一行出了园子,易知足缓缓的点了支香烟,这种外事谈判最是累人,将近一个时辰的长谈,他也累的够呛,这才返回书房,赵烈文就快步进来禀报道:“大掌柜,恭王来了。”

    奕又来上海了?易知足一转念就明白过来,对方肯定是因为三国结盟一事而来,他不由的一笑,“看来恭王此番是打擂台来了,请他进来。”说着,他缓步踱了出去迎接,对方亲自来上海更好,省得他咬文嚼字写信。

    在院子门口迎上奕,两人免不了一番寒暄见礼,进入书房落座之后,奕毫不客气的径直问道:“当世强国乃是英法,国城兄何以选择与美俄结盟?”

    果然是打擂台来了,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与美俄结盟,乃是为大清谋长远,不错,当世强国确是首推英法,美俄与英法不足以相提并论。

    但这只是当前,长远来看,美俄必然反超英法,时间不会太长,数十年间,美俄就必然超越英法!”

    英吉利如今是号称‘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海军实力之强,即便是合欧洲几大强国也无法与之抗衡,乃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法兰西也是欧首屈一指的强国,易知足居然言之凿凿不过数十年,美俄就会超越英法。

    奕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虽然易知足对世界格局的预判能力已是名闻遐迩,但这事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略微沉吟,他才道:“国城兄何以如此判断?”

    易知足一副老神在在的神情,“愿意很简单,英法虽强,但却处于欧洲这个大旋涡之中,其国力会不断的消耗,美利坚地处北美洲,一旦南北战争结束国家一统,北美霸主的地位便再难动摇,可以从容发展。

    俄国虽是地处欧洲,却是处于北欧,远离欧洲中心,况且,经历过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俄国正积极变法革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而且刻意的避免战争以埋头发展,出售西伯利亚,西北边界勘定的大幅让步,波兰发生大规模起义,俄国调集三十万大军进驻波兰,并将波罗的海舰队远远遣至美利坚等等,都证明了这一点。”

    顿了顿,他加重语气道:“此消彼长,数十年间,足够美俄超越英法!”

    沉吟了一阵,奕才迟疑着道:“国城兄的意思,欧洲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不错,欧洲如今正逐步进入群雄并起,争霸欧洲的时代,战争将会连绵不绝,英法两国都将不可避免的卷入战争,意大利已经完成统一,下一个应该就是德意志。

    德意志的统一,必然会与法兰西爆发战争,六爷不妨拭目以待,无须几年,战争就会爆发!”

    奕听暗暗心惊,对于欧洲各国的局势,他一直也是颇为关注,却是一点也看不出有爆发战争的迹象,波兰大规模暴动,英法虽有干涉之意,最后不是也不了了之,这说明欧洲各国都还是极为理智极为克制的。

    可易知足言之凿凿,语气极为肯定,而且还说无须几年就会爆发战争,由不得他不心惊,如果真象他判断的一样,欧洲战火不断,英法相继卷入战争,被美俄超越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也就是说,三国结盟,易知足完全是从大清的长远考虑,而不是他揣度的那样,是为了离间朝廷与英法的关系,既是如此,这事倒也不是无解的死结。

    稍一沉吟,他才以一副诚恳的语气道:“国城兄对于朝局了如指掌,应该很清楚,慈安皇太后对于西洋的局势缺乏足够全面的了解,只是一心为皇上着想,朝廷如今与英法关系密切.....,与美俄结盟之事,即便有本王与肃相的首肯,皇太后也定然不会同意。”

    说到这里,他觉的也没必要遮遮掩掩,朝廷那点心思,对方不可能不知道,顿了顿,他索性如实说道:“朝廷倚重英法,是因为英法帮着朝廷建立军工厂,朝廷希望能自行生产枪支弹药。

    皇太后虽然对西洋之事不甚了解,但英法与美俄之间的对立关系,她还是知晓的,为之后皇上着想为着朝廷着想,她不会同意因为与美俄结盟而开罪英法,除非是元奇能积极协助朝廷的创办军工厂。”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慢条斯理的道:“美俄欲结盟的对象并不是朝廷,而是元奇,这一点六爷应该清楚罢,让朝廷与两国缔约结盟,我是为朝廷着想,朝廷若是为难,元奇与美俄缔约便是,还能省不少事。”

    听的这话,奕不由的一脸苦笑,元奇与美俄缔约,以什么名义?总不会是以一个公司或者是商帮商团的名义与美俄两国缔约吧,真要逼的元奇如此做,无异于是逼迫元奇自立割据。

    “国城兄这是为难本王和肃相.......。”奕一脸的苦涩,轻叹了一声,他才接着道:“皇太后是女人,心里只有小皇上,国城兄又是斤斤计较,国事如此,本王还不如让贤,做个逍遥王爷。”

    见他如此作态,易知足不由的暗笑,他要真愿意做一个逍遥王爷还用等到今天?慢条斯理的点了支烟,他才缓声道:“非是本王不愿意协助朝廷,元奇既能让英法协助朝廷筹建军工体系,就说明元奇对此并在乎,出人甚至是出钱帮着朝廷建立一个军工体系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朝中诸位应该学会妥协,不能什么事情都让元奇妥协,长此以往,元奇终有一天不会妥协,届时一拍两散,反目成敌?

    慈安皇太后一心为小皇上着想无可厚非,但她必须学会顾全大局,必须学会妥协,否则等不到立宪那天,朝廷就会乱的一发不可收拾。”

    迟疑了下,奕才道:“国城兄的意思,是先跟皇太后商议......?”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不管事情发生什么地步,元奇给六爷兜底!”

    听的这话,奕大喜过望,当即拱手笑道:“本王这里就先谢过国城兄了。”

    奕满意离去,赵烈文却是有些看不明白了,目送奕离开,他才试探着道:“大掌柜这是打算向朝廷妥协?”

    “不然还能怎的?”易知足看向他道:“该妥协的时候必须妥协,三国结盟,利于大清长期稳定的发展,利于大清在中亚以及西亚的扩张,朝廷不妥协,咱们就的妥协,总有一方得妥协,否则就会破坏现有的局面。”

    说到这里,他举步折回书房,边走边道:“多头政治是宪政民主的基础,在西方很容易形成多头政治也就是多个派别并存,没有哪一个派别有足够的实力消灭其他派别。

    宪政民主其实就是多种力量或者派别相互角逐,最后达成平衡,以协商订立协约的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咱们东方却是容易形成一头政治,也即是一派独大,一家独大,容不得其他派别的存在,更喜欢以武力以高压来解决问题。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其实不是很适合实行宪政,不过,目前的格局到是给大清提供了一个实行宪政的机会,前提是他们要能改变观念学会妥协,不会妥协,即便实行宪政也只会是昙花一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