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犹豫不决
强烈推荐:
元奇这些年下来究竟赚了多少银子?赵烈文很想问一问,却终究是没问出口他知道这事犯忌讳,不过,易知足既然敢如此说,积累的资金必然极其庞大,想想也是,仅是垄断茶叶、生丝、棉花等大宗商品的对外贸易,一年下来的利润就极为惊人,再说了,元奇染指的哪一种生意不是暴利?
再想想俄国近乎掠夺一般的农奴制改革,或许真的应该是庆幸有元奇,否则朝廷要么不推行工业化,要么也会学俄国对农民进行洗劫,真要逼急了,朝廷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俄国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略微沉吟,他才道:“教育也是发展工业的需要?”
“当然。否则元奇为何不惜耗费巨额资金普及教育。”易知足颌首道:“教育是发展工业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工业化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科技人才,一国人才储备发直接决定一国工业化成就的高低。”
难怪元奇从创办之初就开始着手创办西式学堂,选派留学生,这是从一开始就计划发展工业,元奇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发展到令世人侧目的地步,并非是侥幸,实在是因为有易知足这位大掌柜的高瞻远瞩。
赵烈文暗自感慨了一番,试探着道:“推行工业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吧?”
“不错,工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则数十年,长则百年之上。”易知足说着轻叹了一声,“咱们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短则数十年,长则百年之上!这至少需要四五代人,赵烈文不由的暗自咋舌,这可不是一般的漫长,见的对方心生感慨,他连忙宽慰道:“元奇的工业发展速度快,不过二十年光景就已经初具规模,大掌柜春秋正盛,必然能看到那一天。”
易知足听的一笑,知道对方不了解工业化的含义,也懒的解释,工业化不是没有捷径可走,以他的见识,以元奇雄厚的资金财力和庞大的势力,确实可以加快大清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只是加快而已,毕竟发展工业还是重在积累。
见他笑而不语,赵烈文转移了话题道:“目前土地兼并情况严重,土地高度集中,大都掌握在官僚士绅以及地主手中,尤其是官僚为甚,三品以上大员占地数万亩数十万亩者比比皆是。
学生窃以为,即便减租的举措甚为温和,对于拥有田地数量庞大的官僚士绅来说,损失依然不小,朝中大员必然会极力阻扰,仅是以移民威胁,怕是难以达到目的。”
减租,易知足这是仿效gmd在台湾的土地改革措施三七五减租,也就是佃农只须缴交收获的农作物的37.5%给地主,15%作种,其余可以自用,这一举措,佃农可以自由支配将近一半的收成。
正常情况下业主和佃农的分成是对半,租重的则是业六佃四,扣除作种的15%,佃农能自由支配只有三成半或者是二成半。
‘三七五减租’减租的幅度不算小,官僚士绅地主抵触也是在所难免,赵烈文如此说算得上是很委婉。
易知足却是不太在意,“让朝廷先尝试在直隶推行,阻力不小这是肯定的,毕竟是口中夺食之举,不过以肃顺的强势,应该问题不会大,咱们暂且观望。”
话才落音,曹根生快步进来禀报道:“大掌柜,京师肃顺来电。”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念。”
曹根生打开文件夹念道:“皇庄三五七减租,元奇可能补贴?”
肃顺居然打算从皇庄减租?赵烈文暗自咋舌,难怪大掌柜如此看好肃顺,还真是不乏魄力,首先就拿皇庄开刀!
易知足沉吟了下,才道:“回电,三七五减租乃是利于绵延大清国祚之举,皇上理应为表率,元奇不会给予减租补贴。”
听他如此说,赵烈文登时有些急了,连忙道:“大掌柜三思,皇庄率先减租,利于顺利推行三五七减租,何必在意那点银子.......?”
“不是银子的事。”易知足不为所动,“天下无不透风的墙,皇庄减租,元奇补贴,一旦传开,三七五减租根本就无法推行,肃顺这是昏了头了!”
听的他骂肃顺,赵烈文脸上也有些讪讪的,确实,一旦京师宗室勋贵王公大臣得知皇庄减租的真相,三七五减租势必无法推行。
京师,肃顺收到回电,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他何尝不知道这是昏招,可皇上年幼,监国的是慈安皇太后一介女流,不暗中给予补贴,焉肯同意以皇庄为表率?这些年宫里本就紧紧巴巴的,再推行减租,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若是皇庄不为表率,率先进行减租,京师那些个宗室勋戚王公大臣由如何会乖乖的割肉?这些人不减租,直隶那些个地方官员士绅又如何减租?
他有心去找奕,让恭王奕出面去游说慈安,却又拉不下脸来,况且,奕会不会诚心帮忙也难说,毕竟土地改革这事有抢功的嫌疑,变法革新本就是奕极力主导的。
犹豫再三,他拿起电报径直出了军机值房往养心殿而去,只能是试试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看看能不能说服慈安。
养心殿,东暖阁,慈安有些心不在焉的翻看着军机处送来的折子,闻报肃顺求见,她沉吟了下才道:“让他进来吧。”
内心里她有点不想见肃顺,她很清楚,肃顺前来必然是为了土地改革一事,这事情她思虑了很长时间,虽不反对,却也不支持,她只想平平安安的让小皇帝成长起来,不想折腾,但易知足却偏偏折腾个不停,先是预备立宪,如今又是土地改革,没完没了的让她心烦。
对于奕和肃顺,她心里也有些不待见,她看的很清楚奕和肃顺对易知足言听计从是希望争取得到元奇的支持以便朝廷立宪之后能够成为摄政之首相。
肃顺进的暖阁见礼之后,便径直道:“土地高度集中,历来是民变之根源,土地改革,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利于稳固江山社稷,乃是难得的利国利民之举,微臣窃以为,推行减租,皇庄当为天下之表率,是以致电易知足,希望元奇暗中补贴皇庄之损失.......。”说着,他躬身呈上电报,“这是易知足的回电。”
皇庄带头减租以为天下之表率,元奇再暗自补贴皇庄的损失,这个主意听起来似乎不错,慈安虽然对土地改革不反对也不支持,但却在意她和小皇帝的名声,此举显然颇合她心意。
不过,在看过易知足的回电之后,慈安的脸色登时就有些难看,心中暗恨,皇庄减租的损失对于元奇来说可谓是九牛一毛,易知足居然直接拒绝了!
肃顺跪在地上等了一阵见的没有动静,便开口道:“易知足拒绝暗中补贴,是担心走漏消息,难以顺利推行减租,还请皇太后细看电文,易知足说的很清楚,不会给予减租补贴。
以微臣愚见,这句话乃是暗指,可以给予其他的补贴,这些年来,元奇每年给予的朝廷补贴并不少,另立一个名目进行补贴,非是难事。”
听的这话,慈安不由的有些心动,元奇对于朝廷的各种补贴确实是不少,仅是她知晓的就有废除捐纳补贴、河道补贴,港口建设补贴,东北移民补贴,教育补贴等,林林总总加起来,元奇一年给朝廷上千万两白银之多,另立个名目补贴皇庄的损失真不算什么事。
不过,她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皇庄带头减租以为天下之表率,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减租此举,利国利民,却不利天下官员士绅地主,略微沉吟,她才道:“跪安罢。”
跪安?肃顺心里一沉,一时间也琢磨不透这女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只得是闷闷不乐的行礼躬身退下。
就在清廷对于土地改革举棋不定的时候,美利坚南北双方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奇卡莫加战役。
北军在取得了接连两场胜利之后,乘胜攻占了南方铁路枢纽查塔努加,为收复这一铁路枢纽,南军组织了七万兵力发起反攻,北军六万人,由威廉罗斯克兰斯指挥,沿着查塔努加城外的奇卡莫加小溪集结防守。
一场大战,南方双方都损失惨重,各自伤亡二万人左右,但北军终究是守住了铁路枢纽查塔努加。
看过电报,解修元颇有些紧张,“这一战,北军虽说是伤亡惨重,但却是守住了查塔努加,应该算是胜利吧。”
“当然。”易知足颌首道:“这一战北军在兵力处于劣势,而且南军在战术上也是可圈可点,但最终北军却能守住查塔努加,堪称是完胜,从这一战可以看出,北军越战越勇,而且已经牢牢掌握主动权。”
说到这里,他略微一顿,“放心,这一战不会影响欧洲棉花的价格,要说影响,则是好的影响。”
听的这话,解修元暗松了口气,眼下大量的棉花已经起运前往欧洲,若是棉花价格大幅下跌,这棉花的利润也势必大幅缩水,既然棉花价格不会受影响,那么,今年对于元奇来说又将是一个大丰收,“北军这一两个月时间,要是能够再取得一场大捷就更好了。”
“贪心不足。”易知足笑骂了一句,“如今大宗棉花交易价格已在四十美分以上,不必奢求太高。”
“这棉花贸易跟一锤子买卖差不多,自然要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解修元笑道,顿了顿,他接着道:“北方连接获胜,占据开始明显的倒向北方,战争会不会在明年结束?明年的棉花种植是继续扩大规模?还是收缩规模?”
易知足很清楚,南北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五个年头,从1861年到1865年,明年,该是北军节节胜利,高歌猛进的一年,这也就意味着战场主要在南方,对于南方的棉花种植园将是巨大的破坏。
略微沉吟,他才道:“美利坚这场内战明年结束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南方如今才是初露败象,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南方不会轻易放弃,不出意外,明年必然是北方大规模反攻的一年。”顿了顿,他才道:“明年的棉花种植规模维持现状,不必扩大,也无须缩小。”
这是什么意思,解修元感觉自己有些没听明白,“既然战争不会结束,为什么不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这种机会可是难得。”
“战争贸易,利润高,风险也大,一旦战争结束,国际棉花价格必然暴跌。”易知足缓声道:“再则,今年棉花持续高价,战局又明显偏向北军,其他国家也必然继续扩大棉花种植规模,咱们没必要与他们争,维持现状就好,摊子铺的太大,不利于收手。”
不利于收手?解修元试探着道:“大掌柜的意思,战争明后年可能结束?”
“打仗打的是经济。”易知足幽幽的道:“南方种植园经济本就脆弱,一旦战局不利,欧洲各国的态度发生转变,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是无法长久坚持的。”
待的解修元脚步轻快的离开。易知足点了支烟,南北战争距离结束已经不远,棉花贸易要及时收手,军火药品也要及时收缩规模进行转型,在他的印象中,南北战争之后,下一场大战,应该就是标志着德意志崛起的普法战争,那得到1870年,还有六七年之久,再则,普法战争,元奇的军火贸易怕是没有市场,不过,药品生意倒是可以做的。
他正琢磨着,赵烈文夹着一份报纸走进来,拱手道:“大掌柜,最近报纸上的争论有偃旗息鼓的架势,朝廷却又迟迟没有动静,想来应该是对土地改革犹豫不决......。”
易知足看向他道:“惠甫的意思,咱们帮朝廷下决心?”
“原来大掌柜早有准备。”赵烈文笑道:“可是准备一锤定音?”
元奇这些年下来究竟赚了多少银子?赵烈文很想问一问,却终究是没问出口他知道这事犯忌讳,不过,易知足既然敢如此说,积累的资金必然极其庞大,想想也是,仅是垄断茶叶、生丝、棉花等大宗商品的对外贸易,一年下来的利润就极为惊人,再说了,元奇染指的哪一种生意不是暴利?
再想想俄国近乎掠夺一般的农奴制改革,或许真的应该是庆幸有元奇,否则朝廷要么不推行工业化,要么也会学俄国对农民进行洗劫,真要逼急了,朝廷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俄国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略微沉吟,他才道:“教育也是发展工业的需要?”
“当然。否则元奇为何不惜耗费巨额资金普及教育。”易知足颌首道:“教育是发展工业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工业化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科技人才,一国人才储备发直接决定一国工业化成就的高低。”
难怪元奇从创办之初就开始着手创办西式学堂,选派留学生,这是从一开始就计划发展工业,元奇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发展到令世人侧目的地步,并非是侥幸,实在是因为有易知足这位大掌柜的高瞻远瞩。
赵烈文暗自感慨了一番,试探着道:“推行工业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吧?”
“不错,工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则数十年,长则百年之上。”易知足说着轻叹了一声,“咱们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短则数十年,长则百年之上!这至少需要四五代人,赵烈文不由的暗自咋舌,这可不是一般的漫长,见的对方心生感慨,他连忙宽慰道:“元奇的工业发展速度快,不过二十年光景就已经初具规模,大掌柜春秋正盛,必然能看到那一天。”
易知足听的一笑,知道对方不了解工业化的含义,也懒的解释,工业化不是没有捷径可走,以他的见识,以元奇雄厚的资金财力和庞大的势力,确实可以加快大清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只是加快而已,毕竟发展工业还是重在积累。
见他笑而不语,赵烈文转移了话题道:“目前土地兼并情况严重,土地高度集中,大都掌握在官僚士绅以及地主手中,尤其是官僚为甚,三品以上大员占地数万亩数十万亩者比比皆是。
学生窃以为,即便减租的举措甚为温和,对于拥有田地数量庞大的官僚士绅来说,损失依然不小,朝中大员必然会极力阻扰,仅是以移民威胁,怕是难以达到目的。”
减租,易知足这是仿效gmd在台湾的土地改革措施三七五减租,也就是佃农只须缴交收获的农作物的37.5%给地主,15%作种,其余可以自用,这一举措,佃农可以自由支配将近一半的收成。
正常情况下业主和佃农的分成是对半,租重的则是业六佃四,扣除作种的15%,佃农能自由支配只有三成半或者是二成半。
‘三七五减租’减租的幅度不算小,官僚士绅地主抵触也是在所难免,赵烈文如此说算得上是很委婉。
易知足却是不太在意,“让朝廷先尝试在直隶推行,阻力不小这是肯定的,毕竟是口中夺食之举,不过以肃顺的强势,应该问题不会大,咱们暂且观望。”
话才落音,曹根生快步进来禀报道:“大掌柜,京师肃顺来电。”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念。”
曹根生打开文件夹念道:“皇庄三五七减租,元奇可能补贴?”
肃顺居然打算从皇庄减租?赵烈文暗自咋舌,难怪大掌柜如此看好肃顺,还真是不乏魄力,首先就拿皇庄开刀!
易知足沉吟了下,才道:“回电,三七五减租乃是利于绵延大清国祚之举,皇上理应为表率,元奇不会给予减租补贴。”
听他如此说,赵烈文登时有些急了,连忙道:“大掌柜三思,皇庄率先减租,利于顺利推行三五七减租,何必在意那点银子.......?”
“不是银子的事。”易知足不为所动,“天下无不透风的墙,皇庄减租,元奇补贴,一旦传开,三七五减租根本就无法推行,肃顺这是昏了头了!”
听的他骂肃顺,赵烈文脸上也有些讪讪的,确实,一旦京师宗室勋贵王公大臣得知皇庄减租的真相,三七五减租势必无法推行。
京师,肃顺收到回电,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他何尝不知道这是昏招,可皇上年幼,监国的是慈安皇太后一介女流,不暗中给予补贴,焉肯同意以皇庄为表率?这些年宫里本就紧紧巴巴的,再推行减租,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若是皇庄不为表率,率先进行减租,京师那些个宗室勋戚王公大臣由如何会乖乖的割肉?这些人不减租,直隶那些个地方官员士绅又如何减租?
他有心去找奕,让恭王奕出面去游说慈安,却又拉不下脸来,况且,奕会不会诚心帮忙也难说,毕竟土地改革这事有抢功的嫌疑,变法革新本就是奕极力主导的。
犹豫再三,他拿起电报径直出了军机值房往养心殿而去,只能是试试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看看能不能说服慈安。
养心殿,东暖阁,慈安有些心不在焉的翻看着军机处送来的折子,闻报肃顺求见,她沉吟了下才道:“让他进来吧。”
内心里她有点不想见肃顺,她很清楚,肃顺前来必然是为了土地改革一事,这事情她思虑了很长时间,虽不反对,却也不支持,她只想平平安安的让小皇帝成长起来,不想折腾,但易知足却偏偏折腾个不停,先是预备立宪,如今又是土地改革,没完没了的让她心烦。
对于奕和肃顺,她心里也有些不待见,她看的很清楚奕和肃顺对易知足言听计从是希望争取得到元奇的支持以便朝廷立宪之后能够成为摄政之首相。
肃顺进的暖阁见礼之后,便径直道:“土地高度集中,历来是民变之根源,土地改革,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利于稳固江山社稷,乃是难得的利国利民之举,微臣窃以为,推行减租,皇庄当为天下之表率,是以致电易知足,希望元奇暗中补贴皇庄之损失.......。”说着,他躬身呈上电报,“这是易知足的回电。”
皇庄带头减租以为天下之表率,元奇再暗自补贴皇庄的损失,这个主意听起来似乎不错,慈安虽然对土地改革不反对也不支持,但却在意她和小皇帝的名声,此举显然颇合她心意。
不过,在看过易知足的回电之后,慈安的脸色登时就有些难看,心中暗恨,皇庄减租的损失对于元奇来说可谓是九牛一毛,易知足居然直接拒绝了!
肃顺跪在地上等了一阵见的没有动静,便开口道:“易知足拒绝暗中补贴,是担心走漏消息,难以顺利推行减租,还请皇太后细看电文,易知足说的很清楚,不会给予减租补贴。
以微臣愚见,这句话乃是暗指,可以给予其他的补贴,这些年来,元奇每年给予的朝廷补贴并不少,另立一个名目进行补贴,非是难事。”
听的这话,慈安不由的有些心动,元奇对于朝廷的各种补贴确实是不少,仅是她知晓的就有废除捐纳补贴、河道补贴,港口建设补贴,东北移民补贴,教育补贴等,林林总总加起来,元奇一年给朝廷上千万两白银之多,另立个名目补贴皇庄的损失真不算什么事。
不过,她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皇庄带头减租以为天下之表率,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减租此举,利国利民,却不利天下官员士绅地主,略微沉吟,她才道:“跪安罢。”
跪安?肃顺心里一沉,一时间也琢磨不透这女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只得是闷闷不乐的行礼躬身退下。
就在清廷对于土地改革举棋不定的时候,美利坚南北双方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奇卡莫加战役。
北军在取得了接连两场胜利之后,乘胜攻占了南方铁路枢纽查塔努加,为收复这一铁路枢纽,南军组织了七万兵力发起反攻,北军六万人,由威廉罗斯克兰斯指挥,沿着查塔努加城外的奇卡莫加小溪集结防守。
一场大战,南方双方都损失惨重,各自伤亡二万人左右,但北军终究是守住了铁路枢纽查塔努加。
看过电报,解修元颇有些紧张,“这一战,北军虽说是伤亡惨重,但却是守住了查塔努加,应该算是胜利吧。”
“当然。”易知足颌首道:“这一战北军在兵力处于劣势,而且南军在战术上也是可圈可点,但最终北军却能守住查塔努加,堪称是完胜,从这一战可以看出,北军越战越勇,而且已经牢牢掌握主动权。”
说到这里,他略微一顿,“放心,这一战不会影响欧洲棉花的价格,要说影响,则是好的影响。”
听的这话,解修元暗松了口气,眼下大量的棉花已经起运前往欧洲,若是棉花价格大幅下跌,这棉花的利润也势必大幅缩水,既然棉花价格不会受影响,那么,今年对于元奇来说又将是一个大丰收,“北军这一两个月时间,要是能够再取得一场大捷就更好了。”
“贪心不足。”易知足笑骂了一句,“如今大宗棉花交易价格已在四十美分以上,不必奢求太高。”
“这棉花贸易跟一锤子买卖差不多,自然要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解修元笑道,顿了顿,他接着道:“北方连接获胜,占据开始明显的倒向北方,战争会不会在明年结束?明年的棉花种植是继续扩大规模?还是收缩规模?”
易知足很清楚,南北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五个年头,从1861年到1865年,明年,该是北军节节胜利,高歌猛进的一年,这也就意味着战场主要在南方,对于南方的棉花种植园将是巨大的破坏。
略微沉吟,他才道:“美利坚这场内战明年结束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南方如今才是初露败象,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南方不会轻易放弃,不出意外,明年必然是北方大规模反攻的一年。”顿了顿,他才道:“明年的棉花种植规模维持现状,不必扩大,也无须缩小。”
这是什么意思,解修元感觉自己有些没听明白,“既然战争不会结束,为什么不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这种机会可是难得。”
“战争贸易,利润高,风险也大,一旦战争结束,国际棉花价格必然暴跌。”易知足缓声道:“再则,今年棉花持续高价,战局又明显偏向北军,其他国家也必然继续扩大棉花种植规模,咱们没必要与他们争,维持现状就好,摊子铺的太大,不利于收手。”
不利于收手?解修元试探着道:“大掌柜的意思,战争明后年可能结束?”
“打仗打的是经济。”易知足幽幽的道:“南方种植园经济本就脆弱,一旦战局不利,欧洲各国的态度发生转变,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是无法长久坚持的。”
待的解修元脚步轻快的离开。易知足点了支烟,南北战争距离结束已经不远,棉花贸易要及时收手,军火药品也要及时收缩规模进行转型,在他的印象中,南北战争之后,下一场大战,应该就是标志着德意志崛起的普法战争,那得到1870年,还有六七年之久,再则,普法战争,元奇的军火贸易怕是没有市场,不过,药品生意倒是可以做的。
他正琢磨着,赵烈文夹着一份报纸走进来,拱手道:“大掌柜,最近报纸上的争论有偃旗息鼓的架势,朝廷却又迟迟没有动静,想来应该是对土地改革犹豫不决......。”
易知足看向他道:“惠甫的意思,咱们帮朝廷下决心?”
“原来大掌柜早有准备。”赵烈文笑道:“可是准备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