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清巨鳄

第三四九章 各谋其政

    没有武器弹药,人再多也是于事无补,在天津见识过英军舰队威力的琦善对此是深以为然,他不由的暗叹了一声,看来,扩大团练规模这条路根本走不通,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之前只是钦差大臣,广州防务轮不到他来操心,如今他接任两广总督,主客易位,广州防务登时就成了他的第一要务。

    深悉道光秉性的他心里十分清楚,广州万不能有失,否则他这个两广总督怕是凳子都没坐热就会被锁拿进京问罪,在广州几个月,他对广州的情况大致也有所了解,广州真正可以倚重的力量就只有元奇团练,水师的两场大捷,完全都是依仗元奇团练。

    偏偏易知足这节骨眼上被实授上海道,要带走元奇团练一半兵力,他如何能不急?英军大举增兵,若是攻击广州,如何守得住?

    见他不吭声,易知足缓声道:“大人,广州除了元奇团练,还有一万多义勇,眼下一则是时间来不及,再则是武器弹药供应不上,与其另建团练,不如从义勇中选拔青壮,组建成营,义勇手中并不缺火枪。”

    对于总督府和水师组建的义勇,琦善还真没上心过,在他印象中,义勇不过是一群临时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听闻义勇手中有火枪,他大为意外,道:“义勇手中何来的火枪?”

    “总督府和水师组建义勇,也是元奇出的银子,包括义勇手中的火枪,都是元奇从花旗商手中采买的。”易知足不急不缓的说道:“水师官兵之前纵容鸦.片走私,在下倡议组建义勇,并捐输了一千多枝花旗火枪,前番磨刀洋、定海大捷,缴获英军火枪近五千枝,也分给义勇一千余枝。”

    琦善眼睛一亮,道:“义勇训练情况如何?”

    义勇的训练自然与元奇团练不能相提并论,充其量也就是民兵的档次,元奇团练借助训练义勇的机会对义勇的渗透力度不小,易知足对义勇的情况可说是了如指掌,但他不敢如实说,略微沉吟才道:“义勇的训练都是仿照元奇团练,采用西式训练,应该不比元奇团练差,只是没经过战阵,协助防守广州,应不在话下。”

    听他左一个应该,右一个应该,琦善哂笑道:“知足心里也没底气,一万多义勇,两千枝火枪,能济得什么事,不如留下精锐,其他解散,以免空耗粮饷。”

    “万万不可。”易知足连忙道,没人比他更清楚,英军里还掺杂有天地会,这些义勇一旦解散,弄不好就可能被天地会给网罗过去,要是如此,可就是一大麻烦。

    琦善一脸不解的看着他,不明白他反应为何如此大,义勇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值得如此上心?

    天地会的事情,易知足可不敢乱说,略微沉吟,他才解释道:“义勇都是从广州城及其附近的县、镇招募来的,还有不少是长常年生活在水上的疍民,虽说要耗费些钱粮,但却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利于发动民众齐心协力抗击英军。

    英军舰队大规模远征,后勤补给是硬伤,若是能够发动民众,坚壁清野,英军必然不能长期作战......。”

    听他如此一说,琦善微微颌首道:“发动民众,坚壁清野,是林大人提出的抗击英夷的策略罢。”说着,他稍稍一顿,接着问道:“元奇团练抽调一半去上海,林大人就不担心广州的安全?”

    “这是经过仔细权衡的。”易知足从容说道:“磨刀洋、定海两战两捷,水师官兵已是重振信心,虎门炮台更换了清一色的西洋火炮,购买的和缴获的西洋火枪也大量装备,还有二十余艘西式风帆战船,如今水师上下可说是焕然一新,非昔日可比,一众官兵都摩拳擦掌期待与英夷交战再立战功,以获得朝廷封赏。

    再则,虎门炮台的防御工事经过这半年时间的修建已经基本完善,攻防一体,堪称要塞,再加上五千元奇团练协助,英军即便全力进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陷虎门。另外,虎门地方不大,兵力再多,也展不开,一万多人防守已经是极限。”

    琦善在虎门呆的时间不短,各个炮台也都一一视察过,听他这一说,倒也确实是如此,虎门那地方确实展不开太多兵力,虽说心里仍然是不放心,但眼下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前往上海的那五千团勇,他是不敢有异议的,万一道光南巡江宁,必然会过问此事。

    见他沉吟不语,易知足接着道:“广州与上海,海上航程并不远,以飞剪船的航速,五日之内就能抵达,风帆商船队速度慢些,七日内也能抵达,英夷分兵攻击的可能不大,两地之间可以互为增援,至于报讯,两地之间可以使用飞鸽传书,这方面在下早已做手准备。”

    “互为增援?”琦善大为意外的道:“从海路增援不怕英军舰队拦截?”

    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不一定非要进入广州和上海的海口,在附近登陆,英军舰队根本无法拦截。”

    见他计划的如此周详,琦善虽然仍是有些不放心,却也不好再说什么,转身迈步,道:“知足实授上海道,要长驻上海,元奇这一摊子事,交给谁打理?”

    “伍家的伍长青。”

    总督府,后院,花园。

    林则徐背着双手沿着小颗卵石铺砌的小径缓步踱着,朝廷再次调他接任两江,着实是让他有些意外,早在他为钦差在广州禁烟有成之时,就委任他两江总督,随即又改任两广总督,他自然明白这中间有蹊跷,不仅仅是为了贯彻禁烟,不想这才过了一年,他又转回了两江,看来这回道光是乾纲独断,决意与英吉利开战了。

    不消说,道光态度的转变,应该是受了易知足的影响,不过,如今的两江可不是善地,从易知足所说的情况来看,道光极有可能是采纳了在江宁伏击英军的建言,真要如此,江宁就是风口浪尖,比广州更为凶险。

    尤为棘手的是时间,距离海贸旺季也就是英军援兵抵达,已经不到半年时间,英军若是兵锋直指江宁,这时间可就紧迫的很,要下年关将近,朝廷以及地方大小衙门都封印在即,等到开印,已经是正月月底,剩下的时间不过三四个月。

    “老爷。”一个小丫鬟快步赶了上来,蹲身道:“门外长随禀报,有位易大人求见。”

    来的正好,林则徐吩咐道:“着人带他去书房。”

    从越华书院出来,易知足就径直赶了过来,他如今是上海道,林则徐调任两江总督,又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他自然的第一时间赶来拜见,这是官场规矩,撇开官场规矩不谈,林则徐调任两江,也肯定会召见他,他可不想明儿又进城跑一趟,年关将近,他又即将赶赴上海,事情多的很,他可不想浪费时间一趟一趟的往城里跑。

    进的书房落座,待的下人奉上茶来,他也不管那些个规矩,端起茶杯就喝,喝了点酒,他有些口干,才呷了几口,就见林则徐缓步走了进来,他连忙放下茶杯,起身拱手笑道:“恭喜部堂大人接任两江。”

    “知足的信息倒是灵通。”林则徐说着伸手道:“坐,无须拘礼。”说着,他径直在座位上落座,接着道:“飞剪船前往江宁需要几日?今日十六,可能赶在衙门封印之前抵达江宁?”

    “到上海须的五日。”易知足试探着道:“大人是想令两江衙门过年照常开衙办差?”

    林则徐缓声道:“这一封印,便要耽搁一月时间,如今还真是耽搁不起。”

    “大人无须担心。”易知足道:“皇上既是有心与英夷一战,调兵遣将应该早已展开,至于江宁,无须做任何准备,也不能有异动,大人开印之日抵达江宁即可。”

    “知足是担心走漏风声?”

    易知足点头道:“既要引诱英军攻击江宁,就不能让英夷察觉到丝毫异常,唯有江宁防备空虚,英夷才会大胆冒进。”

    林则徐道:“江宁若不做防备,岂非有破城之危?”

    “若能以江宁破城的代价换取全歼英夷,在下以为千值万值。”

    “若是江宁失陷,英夷又获大胜,又当如何?”

    易知足抬起头平视着他,沉声道:“若是这个结果,唯有签订城下之盟。”

    林则徐沉声道:“如此军国大事,岂容儿戏?”

    “在下岂敢视大清百年国运为儿戏?”易知足毫不相让的道:“适合并且值得英夷舰队深入内河攻击的城池,唯有广州、江宁、天津三城,广州防备森严,偏处一隅,未必是英军的主要攻击目标,若是不引诱英军攻击江宁,难道让英军攻击天津?

    再退一万步说,江宁、天津,皆重兵云集,防备森严,英军无隙可乘,又将是何反应?庞大的舰队必然沿海攻击所有港口城池,甚至是兵分两路,北上南下,沿途攻击劫掠,这将导致什么结果?朝廷依然得跟英夷签订城下之盟!

    与其如此,引诱英军舰队深入大江攻击江宁,主动寻找战机,放手一搏,咱们还有一丝赢的机会,即便是输,也能赢得英夷的些许尊重,利于日后与英夷谈判。”

    林则徐摆了摆手,道:“本部堂不是反对引诱英军攻击江宁,而是反对江宁不做任何防备,江宁乃东南首屈一指之大城,城内外居民过百万,岂能如此轻率?”

    易知足暗松了口气,他还担心林则徐为自身仕途前程考虑而极力反对引诱英军攻击江宁,略微沉吟,他才道:“在下具体不清楚从大江入海口到江宁有多长的水路,少说也得有六七百里吧?英军舰队从入海口抵达江宁,两日总是要的,足够疏散临江百姓,若是时间不够,还可以派出兵船在半途拖延迟滞英军舰队速度。”

    听他如此说,林则徐也不再说什么,转而问道:“知足打算何时前往上海?”

    易知足道:“转眼就是年关,衙门封印在即,在下打算正月初五,佛广铁路通车典礼之后便赶赴上海,部堂大人若是不怕晕船......。”

    “晕船也得乘船前往。”林则徐道:“那就初六动身罢。”

    “谨遵大人吩咐。”易知足连忙欠身道。

    “元奇团练呢?”林则徐道:“也一道乘船前往?”

    “那不妥。”易知足道:“五千团勇乘船前出海,目标太大,况且,元奇团练前往广州,在下还想隐藏行迹。”

    林则徐有些惊讶的道:“隐藏行迹?”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定海一战,英军在元奇团练手中吃了亏,必然会重视元奇团练,若是得知元奇团练前往上海,必然有所警惕。再则,元奇团练抽调五千人前往上海,无异于是削弱了广州的防守实力,消息传开,不利于稳定,当然,最主要的,元奇团练突然出现在江宁,能打英军一个措手不及。”

    “好主意。”林则徐颌首道:“知足打算如何瞒天过海?”

    “在下打算,将五千团勇化整为零,以连为单位分头分批出发,化装成商队离开广州,走陆路前往江宁。”易知足沉吟着道:“至于大营,则招两三千义勇进来,****操练,足以混淆视听。”

    略微沉吟,林则徐才道:“是个好法子,不过,团勇携带的枪支弹药怕是过不了关防,两广之内,不会出什么纰漏,但沿途还要经过福建浙江......。”

    易知足含笑道:“闽浙总督是邓部堂,大人修书一封加以说明,邓部堂必然会大力支持。”

    林则徐笑道:“看来知足是早就谋算好了,成,本部堂这就修书一封,三百里加急送往福州。”

    “谢部堂大人。”易知足说着略微犹豫了下,才道:“琦中堂颇为担心广州的防务,若是江宁需要广东水师大力援助.......。”

    “知足放心。”林则徐道:“调动广东水师,本部堂会向皇上请旨。”()

    本书来自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