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人情债
阿萨姆是哪里?缅甸?哪怎么又说是印度?伍绍荣听的满头雾水,却不敢乱问,倒是伍长青开口问道:“阿爷,阿萨姆在什么地方?”
“在云南与印度、缅甸接壤的地方。”伍秉鉴缓声道:“据说是大理人的后裔建立的一个小国,后来被傣族人占领,是大清的藩属国,英缅战争后,被英国人占领。”
英国人占领了能够生长野生茶树的阿萨姆,这意味着什么?伍绍荣眉头一跳,沉声道:“易知足毕竟年少,若是口风不严……再则,那易知足既然敢要挟一次,就敢要挟二次,孩儿担心他得寸进尺。”
听的这话,伍秉鉴暗叹了一声,心里充满了无奈,老五心性凉薄,猜疑太重,还真不适宜做行商,稍稍沉吟,他才道:“英国人偷偷在阿萨姆移植茶树,开辟茶园,这是何等机密?能传到易知足耳中,只有一个可能,英国人已经成功了。”
伍绍荣、伍长青听的都是一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十三行倚为支柱的茶叶贸易用不了几年就会大幅的缩减,这对十三行而言,绝对是个致命的打击!
半晌,伍绍荣才不解的道:“既是如此,父亲何以还要扶持孚泰行?”
“还债。”伍秉鉴声音有些漂浮的道。
还债?伍绍荣、伍长青两人不由得大眼瞪小眼,伍家富可敌国,怎会欠孚泰行的债?这还的是什么债?
稍顷,伍长青大着胆子道:“阿爷还的是什么债?”
“人情债。”伍秉鉴说着身子一仰,靠在椅背上,仰着脸不胜感概的道:“当年总商陈焘洋无意间救下潘振承,对其大加赏识,这才有了潘家的同文行,又是潘振承赏识你爷爷,数次施救,这才有了咱伍家的怡和行,如今,咱伍家也该还这个人情了。”
说到这里,他长叹了一声,道:“这些年,我一直在物色能够接替咱们伍家十三行总商的人选,却始终没碰上中意的,原本已经没做指望了,总算是老天开眼,能让我在有生之年看到一点希望。
孚泰行易允昌谨慎有余,开拓不足,但易家三小子易知足却是眼光独到,胆识过人,且能隐忍,知进退,是难得的行商人才,伍家要想卸下这十三行总商的头衔,怕是只能指靠他了。”
听的这话,伍绍荣、伍长青两人不由的面面相觑,仅仅只是经过一翻短暂的交谈,伍秉鉴居然对易知足评价如此之高,并且对他抱有如此大的期望,这是两人都所料不及的,要知道历来十三行总商,都是十三行首富担当,那易知足有如此大的能耐?
不过两人都不敢接这话茬,两人都清楚,十三行总商已成为伍秉鉴的一块心病,当年他任总商之时,为了退出行商,卸下总商的头衔,前前后后为此花费了五六十万两银子上下打点,耗时十余年。
结果,朝廷只允许他本人退出,却不允许伍家退出行商,总商头衔依然落在了他的四子——年轻的伍元华头上,精明能干,善于经营的伍元华担任了七年时间的总商,饱受摧残,惊吓过度,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即便如此,伍家仍然未能推掉总商的头衔,更为年轻的伍绍荣又继任总商接管怡和行。
这十三行的总商就象是一颗烧的通红的火炭,陈家、潘家、卢家、伍家,家家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千方百计的推让躲避,潘家更是直言不讳的说,“宁为一条狗,不为行商首。”这行商首,指的就是十三行总商。
见两人不吭声,伍秉鉴瞥了二人一眼,道:“孚泰行的情况,你们平日多留意,能帮衬尽量帮衬,算是为伍家结一段善缘,咱们伍家的怡和行在创立之初,可没少得到潘家同文行的帮衬。”
伍绍荣哪敢多言,连忙点头道:“是,孩儿记下了。”
“长青与易知足年纪相仿,性情似乎也合的来,你要尽量结交他。”伍秉鉴接着道:“他要办报纸,建义学,你尽可以掺和,我叫账房给你准备一万大洋,你斟酌着安排,我琢磨着,这两件事不象是为了赚钱,也不象是为了沽名钓誉,他似乎是想办大型作坊……。”
伍长青本就不喜呆在怡和行,觉的太过乏味,听的这话不由暗喜,不管是办报纸还是建义学,都比呆在怡和行有趣多了,更何况易知足那小子似乎也挺好玩,他忙道:“是,孙儿明白。”
次日一早,易知足起床就感觉比昨日精神多了,看来恢复的挺快,俩丫鬟刚刚帮他收拾利索,就听的李旺在门外禀报:“少爷,严公子来了,在府门外,说是请少爷您去喝早茶。”
“这么早喝早茶?”易知足嘀咕了一句,才道:“知道了。”
去正房给父母问安之后,易知足才出府,见他出来,严世宽快步迎上来,嬉笑着道:“怎的这半晌才出来?”
易知足瞥了一眼门外的两顶青布小轿,道:“这一早就颠颠的跑来请吃早茶,昨日得彩头了?”
“那是……。”严世宽笑道:“你不知道,家父昨晚可将你夸上天了。”
“得,夸上天了就只请个早茶?”
“你能不能不那么市侩?”
“市侩吗?我怎么不觉的。”易知足说着下巴一扬,道:“走罢,不坐轿了,咱们安步当车。”
不坐轿?严世宽眨巴着小眼睛,道:“三哥想去哪里喝早茶?”
“去江边罢,我喜欢看江景。”易知足说着抬腿就走。
“江——边?你是说省河?”严世宽愁眉苦脸的道:“那得走半个多时辰,你是成心的吧?”
西关街道多,大大小小的街道密密麻麻犹如蛛网一般,漫步其间仿佛是置身一个巨大的迷宫,街道大多不宽,三五米不等,有的是石板铺砌,有的干脆就是土路。
虽然天才放亮不久,但街上却一点不显冷清,有不少人在忙活,不时能够听见小商小贩们各具特色的吆喝声,这一切都让易知足觉的新鲜,他刻意放缓了步子,一路张望而行。
严世宽跟他并排而行,抱怨着道:“这般走法,太阳出来,咱们也未必能到的河边。”
“左右无事,你急的什么?”易知足斜了他一眼,道:“多走走,你就不会那么胖了。”
“胖有什么不好?胖是身份的象征。”严世宽翻了他一眼,“你看看这大街上,有几个胖子?”
这年头胖子那么吃香?一眼扫过去,大街上还真的很难看到胖子,一转念,易知足便笑道:“少臭美,一大早就起来忙活的人,能胖?”
说笑间,一阵刺鼻的烟草味飘入鼻端,乍一闻到烟味,易知足的烟瘾不由得被勾了上来,停下脚步看过去,见是个中年人蹲在门外街檐上抽雪茄,他不由的大觉奇怪,雪茄烟那么早就流行开来了?
</br>
“在云南与印度、缅甸接壤的地方。”伍秉鉴缓声道:“据说是大理人的后裔建立的一个小国,后来被傣族人占领,是大清的藩属国,英缅战争后,被英国人占领。”
英国人占领了能够生长野生茶树的阿萨姆,这意味着什么?伍绍荣眉头一跳,沉声道:“易知足毕竟年少,若是口风不严……再则,那易知足既然敢要挟一次,就敢要挟二次,孩儿担心他得寸进尺。”
听的这话,伍秉鉴暗叹了一声,心里充满了无奈,老五心性凉薄,猜疑太重,还真不适宜做行商,稍稍沉吟,他才道:“英国人偷偷在阿萨姆移植茶树,开辟茶园,这是何等机密?能传到易知足耳中,只有一个可能,英国人已经成功了。”
伍绍荣、伍长青听的都是一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十三行倚为支柱的茶叶贸易用不了几年就会大幅的缩减,这对十三行而言,绝对是个致命的打击!
半晌,伍绍荣才不解的道:“既是如此,父亲何以还要扶持孚泰行?”
“还债。”伍秉鉴声音有些漂浮的道。
还债?伍绍荣、伍长青两人不由得大眼瞪小眼,伍家富可敌国,怎会欠孚泰行的债?这还的是什么债?
稍顷,伍长青大着胆子道:“阿爷还的是什么债?”
“人情债。”伍秉鉴说着身子一仰,靠在椅背上,仰着脸不胜感概的道:“当年总商陈焘洋无意间救下潘振承,对其大加赏识,这才有了潘家的同文行,又是潘振承赏识你爷爷,数次施救,这才有了咱伍家的怡和行,如今,咱伍家也该还这个人情了。”
说到这里,他长叹了一声,道:“这些年,我一直在物色能够接替咱们伍家十三行总商的人选,却始终没碰上中意的,原本已经没做指望了,总算是老天开眼,能让我在有生之年看到一点希望。
孚泰行易允昌谨慎有余,开拓不足,但易家三小子易知足却是眼光独到,胆识过人,且能隐忍,知进退,是难得的行商人才,伍家要想卸下这十三行总商的头衔,怕是只能指靠他了。”
听的这话,伍绍荣、伍长青两人不由的面面相觑,仅仅只是经过一翻短暂的交谈,伍秉鉴居然对易知足评价如此之高,并且对他抱有如此大的期望,这是两人都所料不及的,要知道历来十三行总商,都是十三行首富担当,那易知足有如此大的能耐?
不过两人都不敢接这话茬,两人都清楚,十三行总商已成为伍秉鉴的一块心病,当年他任总商之时,为了退出行商,卸下总商的头衔,前前后后为此花费了五六十万两银子上下打点,耗时十余年。
结果,朝廷只允许他本人退出,却不允许伍家退出行商,总商头衔依然落在了他的四子——年轻的伍元华头上,精明能干,善于经营的伍元华担任了七年时间的总商,饱受摧残,惊吓过度,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即便如此,伍家仍然未能推掉总商的头衔,更为年轻的伍绍荣又继任总商接管怡和行。
这十三行的总商就象是一颗烧的通红的火炭,陈家、潘家、卢家、伍家,家家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千方百计的推让躲避,潘家更是直言不讳的说,“宁为一条狗,不为行商首。”这行商首,指的就是十三行总商。
见两人不吭声,伍秉鉴瞥了二人一眼,道:“孚泰行的情况,你们平日多留意,能帮衬尽量帮衬,算是为伍家结一段善缘,咱们伍家的怡和行在创立之初,可没少得到潘家同文行的帮衬。”
伍绍荣哪敢多言,连忙点头道:“是,孩儿记下了。”
“长青与易知足年纪相仿,性情似乎也合的来,你要尽量结交他。”伍秉鉴接着道:“他要办报纸,建义学,你尽可以掺和,我叫账房给你准备一万大洋,你斟酌着安排,我琢磨着,这两件事不象是为了赚钱,也不象是为了沽名钓誉,他似乎是想办大型作坊……。”
伍长青本就不喜呆在怡和行,觉的太过乏味,听的这话不由暗喜,不管是办报纸还是建义学,都比呆在怡和行有趣多了,更何况易知足那小子似乎也挺好玩,他忙道:“是,孙儿明白。”
次日一早,易知足起床就感觉比昨日精神多了,看来恢复的挺快,俩丫鬟刚刚帮他收拾利索,就听的李旺在门外禀报:“少爷,严公子来了,在府门外,说是请少爷您去喝早茶。”
“这么早喝早茶?”易知足嘀咕了一句,才道:“知道了。”
去正房给父母问安之后,易知足才出府,见他出来,严世宽快步迎上来,嬉笑着道:“怎的这半晌才出来?”
易知足瞥了一眼门外的两顶青布小轿,道:“这一早就颠颠的跑来请吃早茶,昨日得彩头了?”
“那是……。”严世宽笑道:“你不知道,家父昨晚可将你夸上天了。”
“得,夸上天了就只请个早茶?”
“你能不能不那么市侩?”
“市侩吗?我怎么不觉的。”易知足说着下巴一扬,道:“走罢,不坐轿了,咱们安步当车。”
不坐轿?严世宽眨巴着小眼睛,道:“三哥想去哪里喝早茶?”
“去江边罢,我喜欢看江景。”易知足说着抬腿就走。
“江——边?你是说省河?”严世宽愁眉苦脸的道:“那得走半个多时辰,你是成心的吧?”
西关街道多,大大小小的街道密密麻麻犹如蛛网一般,漫步其间仿佛是置身一个巨大的迷宫,街道大多不宽,三五米不等,有的是石板铺砌,有的干脆就是土路。
虽然天才放亮不久,但街上却一点不显冷清,有不少人在忙活,不时能够听见小商小贩们各具特色的吆喝声,这一切都让易知足觉的新鲜,他刻意放缓了步子,一路张望而行。
严世宽跟他并排而行,抱怨着道:“这般走法,太阳出来,咱们也未必能到的河边。”
“左右无事,你急的什么?”易知足斜了他一眼,道:“多走走,你就不会那么胖了。”
“胖有什么不好?胖是身份的象征。”严世宽翻了他一眼,“你看看这大街上,有几个胖子?”
这年头胖子那么吃香?一眼扫过去,大街上还真的很难看到胖子,一转念,易知足便笑道:“少臭美,一大早就起来忙活的人,能胖?”
说笑间,一阵刺鼻的烟草味飘入鼻端,乍一闻到烟味,易知足的烟瘾不由得被勾了上来,停下脚步看过去,见是个中年人蹲在门外街檐上抽雪茄,他不由的大觉奇怪,雪茄烟那么早就流行开来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