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三十九节 金融会议

    第90张推荐票加更。

    ————————————

    “可是,杨先生,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汇丰银行没有股份!”

    汇丰银行有罗斯柴尔德家族支持,这是金融圈子中谁都知道的事情,因此他们也不肯轻易放弃这个银行的控制权。

    杨潮笑道:“这就是条件,你们自己考虑吧,你们家族不是跟沙逊家族是姻亲吗,沙逊可是有大股的股份的。”

    杨潮不给罗氏扯皮的机会,直接站起来,伸出手来跟他握了握,送客的态度很明显。

    沃尔特这才感觉杨潮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

    但是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想要抵制住摩根、洛克菲勒等华尔街巨鳄渗透欧洲,他就很需要杨潮的黄金,与欧洲利益相比,汇丰的利益就是可以牺牲的了,毕竟这只是印度和中国的一个机构,对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只是他们利益链条的最边缘。

    至于沙逊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认为他们不会在这种问题上不给罗氏面子,甚至如果没有罗氏的坚持,没准沙逊家族早就对杨子银行团投降了,被杨潮控股加入杨子银行集团,就可以分享杨子银行团的利益,对汇丰银行的发展更有利。

    汇丰作为一个被上海杨子金融势力排挤的一个边缘金融势力,这几年虽然还在赚钱,但是地位上却日薄西山,日趋没落,空有比那些中国钱庄和银行更强的实力,更高明的经营,更广泛的网络,却就是无法从这些实力手里分到一杯羹,只能自己在边边角角捡拾一些残羹剩饭,而中国各种债券的承销、企业的上市运作,都跟汇丰没有半点关系。

    沙逊家族没有罗斯柴尔德家族那么大的野心,所以他们更愿意跟杨子金融财团合作。

    沃尔特很明白这一点。发现杨潮不给他选择的机会后,他只能答应下来。

    “我相信沙逊先生很乐意跟您合作的。”

    沃尔特叹道。

    杨潮笑道:“但愿如此吧。”

    就在杨潮跟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人在北京秘议的时候,在意大利的热na亚正在召开一场激烈的国际会议,这是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之后。第三次世界性国际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英、中、法、意、比、日等29个国家,连苏俄都受到邀请参加了,可是美国人却没有参加,只是派了一个观察员前往,这很不可思议。

    因为这场会议的目的是讨论国际经济体系。是英国人发起召开的,目的是维持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恢复战前的金本位制度。原本的历史上,美国一直在忽悠英国人恢复英镑金本位,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拥有最多的黄金储备,一旦英国恢复金本位就必须受制于美国,美国为此甚至提出愿意给英国提供5亿美元黄金的保证。

    但是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英国组建一个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所以美国人这次没有参加,他们不愿意为英国捧场。为英镑体系摇旗呐喊。

    “苏俄必须偿还沙皇时代欠下的180多亿金卢布债务。”

    邀请苏俄来开会的目的,就是要苏俄承诺偿还沙皇欠下的债务,英国人态度十分坚决。

    但是苏俄代表契切林坚决反对:“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和封锁给苏俄造成的损失超过390亿金卢布,要赔偿也该是协约国赔偿我国的损失。”

    这就有些强词夺理的味道了。

    所以英国为首的各国没有接受,凡尔赛条约中有明文规定,除非苏俄肯赔偿债务,否则各国不得承认苏俄的合法性。

    契切林还表示,苏俄愿意和其他国家和平共处,甚至进行经济合作。但双方必须在平等互利、互相承认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苏俄愿意把一部分耕地、森林和矿产资源租让给外国经营开发。提议各国普遍裁军。坚决拒绝任何不平等交易。

    显然苏俄的算盘打的很好,弗拉基米尔已经开始了新经济政策。急于想要恢复经济,可是他们杀了太多善于耕地的富农,大量抛荒的耕地无人耕种,粮食供给不足。外国资产被查封之后,大量矿山荒废,俄国又没有能力经营,所以他们现在想在让西方国家来经营,只是租界给他们,而产权属于苏俄。

    西方国家没有那么容易上当。不仅英国人不答应,法国人也不答应,英国损失的是债务利益,而法国还损失了大量资产。

    苏俄没收了一切国内国外资本家的资产,法国人受损是最大的,此前三十年间,由于英国有自己大量殖民地可以投资,而德国出于地缘zheng治,不想支持俄国的发展,法国为了支持俄国,拉拢俄国跟自己一起对抗德国,因此提供了俄国绝大多数的发展资金。

    战前俄国铁产量的55%,煤产量的74%,石油产量的18%,都是属于法国资本经营的,占据法国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结果弗拉基米尔做了无本买卖,全都没收了,法国人能答应才怪。

    因此这次会议,苏俄注定得不到西方的承认,唯一的外交收获是德国。

    作为同辈压迫的难兄难弟,德国的外交形式也不乐观,因此不挑食,他们跟苏俄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了《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法律上互相承认,恢复外交关系。双方承诺相互放弃赔偿要求,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贸易并进行经济合作。

    但德国和苏俄两国现在已经被视作二流国家了,他们的合作没人当回事。

    英国人更关心的是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问题,尤其是得到了杨潮的黄金支持,又有石油出口的大笔进项,对英镑重新确立国际货币地位雄心勃勃。

    法国则因为始终不肯恢复金本位,法郎被英美两国抵制,币值很不稳定,不利于法国的进出口买,因此法国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

    两大国利益一致,于是在英法主导之下,很快达成了一些意见。

    英国承诺。本国将尽快恢复金本位,不再限制黄金在伦敦的自由进出。

    英国希望其他欧洲国家放弃本国货币和黄金的直接挂钩,而改成跟英镑挂钩,方便进行贸易结算。这就是金汇兑本位,也是二战后美国人的模式,其实英国人早就提出来了,只可惜英国人没能维持住他们的霸权,否则哪里有美元上位的机会。

    英国希望通过建立金汇兑本位。消除欧洲各国的外汇管制,让英镑而非美元作为各国的外汇储备,英国的这套设想得到了不少欧洲国家的赞同,但美国坚决拒绝英国的计划。

    法国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金融安全寄放在英镑身上,所以他们也承诺恢复金本位,只可惜法国没有英国雄厚的实力,既没有英国覆盖全球的贸易网络、金融网络,也没有英国的黄金储备丰厚,所以最后也没能成功。

    只不过英国人的发现各国货币跟英镑挂钩之后,英镑需求量大增。相应就需要更多的黄金储备,而英国的经济模式又引起了大量贸易逆差,英国决定节省黄金,并没有完全开放黄金的流通。

    最后形成的金本位是,英国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规定英镑的含金量,英镑在国内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兑换一定重量的金块,所以称为金块本位制。

    不过这种金本位,对兑换黄金有限制。比如英国规定只有1700英镑纸币才可以兑换,而1700英镑刚好兑换400盎司的金块,为此英国人铸造的这种400盎司的99%金块成了黄金交割的标准,创造了伦敦金这个金融词汇。

    限制黄金之后。彻底让黄金退出了流通,黄金储备大量储存在央行之中,造成二战前英格兰银行储备了一万多吨黄金。

    法国的限制比英国稍大,400盎司大概相当于12公斤,而法国规定20万法郎以上的纸币才能兑换金块,公斤。只可惜法国的金融势力不强,即便是一样的制度,伦敦就是现货黄金的最大市场,伦敦金成了现货黄金的代名词,而法国金就默默无闻了。

    其他国家则不流通黄金,货币也不直接跟黄金挂钩,而是跟英镑和法郎挂钩,在外贸汇兑结算的时候,才会进行黄金流动,因此是金汇兑本位制。

    美国对这种制度不予认可,但是另一个黄金储存大国,中国则支持这种制度。

    中国央行行长张家傲在热na亚大会上承诺,中国金元券坚持跟黄金挂钩,实行完全自由的金本位,这跟美国的政策一致,只有在别的国家无法坚持金本位的时候,中国还坚持金本位,这才能取得货币优势地位。

    不过中国的金元券只是外贸币,当年发行出来是为了跟洋人银行竞争外汇市场的,算是典型的外汇券,还不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中国的法定货币制度还是银本位,所以才敢大量向英法借款,因为中国需要的是白银,而是不是黄金。

    因此金元券实行金本位,依然没有美国那种金本位坚挺,此时还竞争不过英国人,所以张家傲有承诺,中国在欧洲的贸易将在伦敦进行结算,此举等于是拿中国的黄金,又给英镑注入了一股强大的信用,让英镑变得更加坚挺。

    结果就是,金元券越坚挺,英镑则越稳定,让英镑现在有更强的实力来跟美元竞争。

    张家傲同时宣布,中国将继续坚持银本位制度,但是宣布将维持金银比例为1比20的价位,英国同意支持中国维护金银价格的努力,很显然在货币问题上,中英两个国家进行了利益交换。

    这几年银价的持续增长,已经让中国吃尽了苦头,货币增长意味着货币升值,对出口是极端不利的。所以维持一个稳定的货币价值,是张家傲这些年最大的目的,但是杨潮一次次抛出巨额黄金,让白银想不增值都很难。

    有了英国的支持那就不一样了,两个国家还是有能力维持世界金银价格的。

    但是这个利益交换,英国人显然占了便宜,因为这对他们是绝对有利的,因为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实行的也是银本位,稳定金银价格也有利于印度的出口。

    所以英国人付出的还不够,他们还得有其他付出,但那不是在热na亚会议上能说的事。(未完待续。)

    </br>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