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节 都不满意
辽阳沸腾了。
杨潮宣布了俄国退出东北的决定,当然只是简答的表示我们赢了,俄国人要撤出东北,我们收回了整个东北国土。
这样的结局,让这些来自各个大城市,放下书本拿起钢枪的学生们,怎么能不高兴。
杨潮又向他们表示了敬意,通过报纸把这些青年捧成了爱国英雄,他们又怎能不骄傲。
接下来杨潮专门找载沣要了一笔运作资金,开始在报纸上不断的宣传,宣传此次清政府收回国土的意义,这是第一次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收回了被列强夺走的国土。
当然俄国人在他们国内会进行另一种宣传,比如他们得到了中国东北大量的经济利益,这是俄罗斯帝国数十万军人在东北作战最大的回报,俄罗斯的帝国永远不会忘记为帝国荣誉做出贡献的军人。
当然双方的民众都不满意。
这是杨潮最怕的事情,已经做到了最好的结果,可是愚昧、贪心不足的百姓是不会接受的,中国人跟俄国人一样,其实都没有学会妥协和退让,胜利的时候表现的嫉妒贪婪和自私,胜利了就要占有一切,总以为政治斗争是一个零和游戏,胜者通吃。
其实全世界的民族都一样,日本人每次战争后,都会狮子大开口就是这个道理,恨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这一点上,英国鬼子就做的很好,他们懂得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妥协和让步,换取长久的利益,而不是局限在眼前那一点点得失。
因此杨潮通过军事冒险、欺诈、威逼利诱,才达成了目前的成果,却被一些人认定这是卖国行为,明明能够打败俄国,将旅顺也收复了,却跟俄国人签订了这样的条约,难道不是卖国吗。
俄国人则认为这又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无耻失败。叫嚣着,俄罗斯的大军,在愚蠢的辫子军面前也开始撤退了,这已经堕落成了什么样子。
当然双方国内的反对舆论背后,站着的那群人是谁,也不言自明。俄国是弗拉基米尔同志们,中国吗,则是一些擅长煽动、蛊惑激进青年的家伙。
只是被骂的不是杨潮,虽然幕后的一切,包括谈判都是杨潮在秘密决定,可是最后签订条约的时候,却是奕劻去的,奕劻才是外务大臣,而杨潮此时的身份,那是奉天巡抚。
再说在这一段时间,为了给俄国,或者说给法国压力,杨潮在报纸上的态度一直都很强硬,不停的叫嚣要把战争打下去,要血战到底云云,早给人留下了一副鹰派的形象,就是奕劻告诉别人一切都是杨潮运作的,他不过即使签个字而已,别人也没人会信。
目前的主流舆论,都是认定杨潮是坚定的主战派,而杨潮取得的辉煌军事成果,被奕劻这样无耻的投降派,卑鄙的出卖了。
好吧,杨潮不是有意让奕劻背这个黑锅的,虽然杨潮是一个要脸的人,但是必要的时候,他还是会不要脸一把,只要给的利益足够,但这次他真的没想到,好处都让自己得到了,而黑锅都让奕劻背了,当然如果李鸿章活着,肯定是李鸿章来背。不过李鸿章活着,也许就不会打起来。
面对这个局面,杨潮虽然觉得奕劻有点冤,也不会站出来给他说话。
杨潮现在面对的是另一个难题。
军队的问题。
十五万大军,还有五万听话的土匪和十万不听话的土匪,这三十万的军事力量该怎么办?
学生军肯定是要裁撤的,这些学生可都是好容易培养起来的,有国家观念和爱国热情的青年子弟,还是得让他们回到学校去,能上一次战场,接受一下战争洗礼,增强一下国家观念,就当是给他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接下来国家需要他们好好读书,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甚至送他们出过学习先进科技和理论,回国报效祖国,让他们继续当兵,尤其是可以预知未来十年都不会发生战争的情况下,杨潮觉得很没必要。
而且裁军还能为杨潮捞一点政治资本。
果然他一上书朝廷,立刻就让载沣再次感叹忠臣难得。
多少年了,甚至包括清朝以前的朝代,像曾国藩这样,手握着可以推翻政权的军事力量,却在功成名就之后,主动要求裁撤兵力的武将,还真的不多。
但是载沣却密令杨潮,暂且不要裁撤军队,而是除了必要的武力之外,将大军调往锦州一带。
杨潮接到命令之后,当即头痛起来。
“皇帝是要向袁世凯摊牌了啊,大头哥啊大头哥,你出卖来出卖去,连我都出卖了,报应来了吧,你说我是拉你一把呢,还是推你一把呢。”
杨潮不由的感叹,心想袁世凯这报应来的还真是快。
只是载沣怎么会挑到这么好的时机,按说他不该有这么高明的眼光。
这时机抓的太好了,完全是大阴谋家的水平,就跟袁世凯在杨潮最急的时候,要抢要钱一样,那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时刻。
杨潮不知道的是,此时在紫禁城中,有几个秘密的来客。
康保皇和梁启超。
显然保皇党首领有为哥和他的大弟子超哥挑了个好时机。
他们对载沣说:“皇上啊,事不宜迟,此时不除袁世凯,还待何时?”
就在朝廷和俄国人达成谅解的时候,康梁二人冒险秘密回到了北京,并且一头就扎进了紫禁城里。
他们就是要杨潮手里握有重兵的时候,将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收拾掉,给光绪皇帝报仇,同时也为载沣除去这个心头之患。
两人如此隐秘,以致当袁世凯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两人被皇帝留在皇宫中一步不出,袁世凯此时完全懵了。
杨潮在关外有十五万大军,虽然以前他还看不上,可是这只军队神奇的把俄国人打败了,袁世凯就是对北洋军再有信心,他也不敢保证能打败杨潮这只大军。
而皇帝让杨潮调军到锦州,很容易就能过山海关到天津,这自然是针对他袁世凯的,就算他猜不到,皇宫里的消息他还是能掌握的。
皇帝真的要动他袁世凯了,这可怎么办?
“好吧,大头哥,这个命令我无法拒绝,你自求多福吧。虽然你阴了我一把,但其实到最后是把你自己阴了,自食恶果的滋味,想必会让你刻骨铭心,记着这个教训,以后别想着老是阴人了!”
杨潮叹了口气,随即命令吴佩孚,先调动五万军队回锦州。
</br>
杨潮宣布了俄国退出东北的决定,当然只是简答的表示我们赢了,俄国人要撤出东北,我们收回了整个东北国土。
这样的结局,让这些来自各个大城市,放下书本拿起钢枪的学生们,怎么能不高兴。
杨潮又向他们表示了敬意,通过报纸把这些青年捧成了爱国英雄,他们又怎能不骄傲。
接下来杨潮专门找载沣要了一笔运作资金,开始在报纸上不断的宣传,宣传此次清政府收回国土的意义,这是第一次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收回了被列强夺走的国土。
当然俄国人在他们国内会进行另一种宣传,比如他们得到了中国东北大量的经济利益,这是俄罗斯帝国数十万军人在东北作战最大的回报,俄罗斯的帝国永远不会忘记为帝国荣誉做出贡献的军人。
当然双方的民众都不满意。
这是杨潮最怕的事情,已经做到了最好的结果,可是愚昧、贪心不足的百姓是不会接受的,中国人跟俄国人一样,其实都没有学会妥协和退让,胜利的时候表现的嫉妒贪婪和自私,胜利了就要占有一切,总以为政治斗争是一个零和游戏,胜者通吃。
其实全世界的民族都一样,日本人每次战争后,都会狮子大开口就是这个道理,恨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这一点上,英国鬼子就做的很好,他们懂得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妥协和让步,换取长久的利益,而不是局限在眼前那一点点得失。
因此杨潮通过军事冒险、欺诈、威逼利诱,才达成了目前的成果,却被一些人认定这是卖国行为,明明能够打败俄国,将旅顺也收复了,却跟俄国人签订了这样的条约,难道不是卖国吗。
俄国人则认为这又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无耻失败。叫嚣着,俄罗斯的大军,在愚蠢的辫子军面前也开始撤退了,这已经堕落成了什么样子。
当然双方国内的反对舆论背后,站着的那群人是谁,也不言自明。俄国是弗拉基米尔同志们,中国吗,则是一些擅长煽动、蛊惑激进青年的家伙。
只是被骂的不是杨潮,虽然幕后的一切,包括谈判都是杨潮在秘密决定,可是最后签订条约的时候,却是奕劻去的,奕劻才是外务大臣,而杨潮此时的身份,那是奉天巡抚。
再说在这一段时间,为了给俄国,或者说给法国压力,杨潮在报纸上的态度一直都很强硬,不停的叫嚣要把战争打下去,要血战到底云云,早给人留下了一副鹰派的形象,就是奕劻告诉别人一切都是杨潮运作的,他不过即使签个字而已,别人也没人会信。
目前的主流舆论,都是认定杨潮是坚定的主战派,而杨潮取得的辉煌军事成果,被奕劻这样无耻的投降派,卑鄙的出卖了。
好吧,杨潮不是有意让奕劻背这个黑锅的,虽然杨潮是一个要脸的人,但是必要的时候,他还是会不要脸一把,只要给的利益足够,但这次他真的没想到,好处都让自己得到了,而黑锅都让奕劻背了,当然如果李鸿章活着,肯定是李鸿章来背。不过李鸿章活着,也许就不会打起来。
面对这个局面,杨潮虽然觉得奕劻有点冤,也不会站出来给他说话。
杨潮现在面对的是另一个难题。
军队的问题。
十五万大军,还有五万听话的土匪和十万不听话的土匪,这三十万的军事力量该怎么办?
学生军肯定是要裁撤的,这些学生可都是好容易培养起来的,有国家观念和爱国热情的青年子弟,还是得让他们回到学校去,能上一次战场,接受一下战争洗礼,增强一下国家观念,就当是给他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接下来国家需要他们好好读书,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甚至送他们出过学习先进科技和理论,回国报效祖国,让他们继续当兵,尤其是可以预知未来十年都不会发生战争的情况下,杨潮觉得很没必要。
而且裁军还能为杨潮捞一点政治资本。
果然他一上书朝廷,立刻就让载沣再次感叹忠臣难得。
多少年了,甚至包括清朝以前的朝代,像曾国藩这样,手握着可以推翻政权的军事力量,却在功成名就之后,主动要求裁撤兵力的武将,还真的不多。
但是载沣却密令杨潮,暂且不要裁撤军队,而是除了必要的武力之外,将大军调往锦州一带。
杨潮接到命令之后,当即头痛起来。
“皇帝是要向袁世凯摊牌了啊,大头哥啊大头哥,你出卖来出卖去,连我都出卖了,报应来了吧,你说我是拉你一把呢,还是推你一把呢。”
杨潮不由的感叹,心想袁世凯这报应来的还真是快。
只是载沣怎么会挑到这么好的时机,按说他不该有这么高明的眼光。
这时机抓的太好了,完全是大阴谋家的水平,就跟袁世凯在杨潮最急的时候,要抢要钱一样,那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时刻。
杨潮不知道的是,此时在紫禁城中,有几个秘密的来客。
康保皇和梁启超。
显然保皇党首领有为哥和他的大弟子超哥挑了个好时机。
他们对载沣说:“皇上啊,事不宜迟,此时不除袁世凯,还待何时?”
就在朝廷和俄国人达成谅解的时候,康梁二人冒险秘密回到了北京,并且一头就扎进了紫禁城里。
他们就是要杨潮手里握有重兵的时候,将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收拾掉,给光绪皇帝报仇,同时也为载沣除去这个心头之患。
两人如此隐秘,以致当袁世凯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两人被皇帝留在皇宫中一步不出,袁世凯此时完全懵了。
杨潮在关外有十五万大军,虽然以前他还看不上,可是这只军队神奇的把俄国人打败了,袁世凯就是对北洋军再有信心,他也不敢保证能打败杨潮这只大军。
而皇帝让杨潮调军到锦州,很容易就能过山海关到天津,这自然是针对他袁世凯的,就算他猜不到,皇宫里的消息他还是能掌握的。
皇帝真的要动他袁世凯了,这可怎么办?
“好吧,大头哥,这个命令我无法拒绝,你自求多福吧。虽然你阴了我一把,但其实到最后是把你自己阴了,自食恶果的滋味,想必会让你刻骨铭心,记着这个教训,以后别想着老是阴人了!”
杨潮叹了口气,随即命令吴佩孚,先调动五万军队回锦州。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