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拜 见王阳明
冯牧带着小雀儿来到江西之时,江西的山贼土匪基本上已经被王守仁肃清。来往的客商也多了起来,冯牧两个小孩倒也没有遇到剪径的强人。
不用打听,因为王巡抚的盛名已经传遍了江西境内,冯牧跟随着一些仰慕王巡抚的武林豪杰,一同前去拜见王守仁,这些人是为了一睹贤者的风采,而冯牧则是为了拜师。
见到王守仁之后,冯牧有些意外,因为这个中年男子,并不高大英挺,比起那些江湖豪客要显得瘦弱许多。
即便如此,他的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冯牧只看了那双眼睛一眼,便感觉他被彻底看穿了一般,有些不自在。
王巡抚安排人招待了这些武林人士、稷下学子乃至一些平头百姓。众人想要上前去与王巡抚攀谈,被两名执戟郎挡在外面,王巡抚拱手说自己事务繁忙,不便于众豪杰干杯云云,众人失落之下,又能够体谅。
在平定江西匪患的过程中,许多江湖人士钦慕王大人的为人和胆识,不求回报的给他提供情报,才让剿匪的过程异常顺利。
众人来得兴然,去得飘然,倒也爽快洒脱。原本闹哄哄的校场中,只剩下王巡抚和他的亲兵护卫,冯牧带着小雀儿远远的看着,他还没有看到这个王阳明先生的本事,总有些不甘心。
可是许爷爷和徐大哥都推崇备至的人,又能差到哪去?冯牧想要走近,将背在后背的字画交给王巡抚,而在他迈开步伐的那刻,又硬生生停了下来。
只见校场中,王大人张弓搭箭,飞箭“嗖”的一声划破长空,正中靶心。他的亲兵护卫并没有惊讶的表情,神态不变,似乎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小雀儿不知道牧哥哥呆在这里偷看王大人射箭是为了什么,轻轻地推了推他,冯牧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小雀儿懂事的没有出声。
再见王守仁,只见他这一次同时搭上两只箭,飞箭再次击中靶心,分毫不差。冯牧心中暗暗佩服,若说第一次有运气的成分,那么第二次就能见真章,王巡抚不愧文武双全的当世豪杰。
就在冯牧想要带着小雀儿走上前去的时候,王守仁再次张弓搭箭,他先是射出一箭,然后极速射出第二箭,第二支箭力道更猛,快速追上前一支箭,在空中将它穿破,击中靶心,直接将靶心洞穿。
“好强劲的力道。”冯牧心中感叹,他瞧得出来,这功夫没有十几年的苦练不行,就算找来以力量著称的韩通,也未必在那么远的距离洞穿靶心,且做到百发百中。
冯牧心中更加认定王阳明先生怀有高深武功,不论多大的艰难险阻,他也要拜他为师,完成许爷爷的遗愿,为自己将来行走江湖打下牢固的基础。
看着背着一个竹筒,牵着一个小女孩手的冯牧,几个士兵阻止了他的去路。冯牧大喊:“放我过去,我要见王大人,我有很重要的东西要交给他。”
冯牧的大喊大叫,最直接的效果便是王守仁放下弓箭,往这边看了过来,冯牧躬身行了一礼,小雀儿学着冯牧的样子,也行了一礼。
王守仁让人将两个孩子带过去,冯牧一见到王守仁,便当即跪倒,嘴里说道:“老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说完便磕头,王守仁连忙拉起他,说道:“且慢,我可不曾答应过要做你的老师。”
冯牧取下背上的字画,恭敬地递给王守仁,王守仁接过去,打开一看是王摩诘珍贵的字画,面露喜色,饶是如此,他也不会因此动容,要做他的弟子,最重要的是机缘。
冯牧如实说道:“这是徐曰仁大哥让我带来给老师的,他说老师会很喜欢,另外这是他毕生的感悟,都记录在这本小册子上,小子不敢据为己有,一并向老师奉上。”
冯牧说着,便从怀里掏出徐爱临死前赠送给他的那本小册子,王守仁似乎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微皱着眉头问道:“曰仁呢,他让你送来,他是不是出事了?”
“老师料想得不错,徐大哥他积劳成疾,心脾衰竭,汤药无济,已然驾鹤西去。”
听到冯牧说徐爱英年早逝,王阳明拿在手中的书本字画颓然落地,身子往后倾斜,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冯牧再看王守仁,只见他已经泪流满面,悲呼道:“天丧我,天丧我曰仁。”
徐爱作为王守仁早期的弟子,情谊非同一般,两者亦师亦友,还结有姻亲关系,面对徐爱英年早逝的噩耗,王守仁又怎能不悲恸心酸。
“曰仁曾言在山间遇一和尚,和尚预言他‘与颜回同德,亦与颜回同寿。’不料竟然一语成箴,世间事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听着王守仁的话,冯牧心中颇感吃惊,那名和尚若不是武学大师,就一定精通药理,他肯定早就看出徐爱身体的衰竭了,竟然袖手旁观,出家人不是讲究慈悲为怀的吗?
“请您节哀。”冯牧无法夺情,因为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面对至亲之人的死亡,谁也无法熟视无睹,冯牧难以说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之类的话,最后只简单的说出这四个字。
王守仁看着冯牧,出声问道:“是曰仁让你来拜师的?”
冯牧轻轻点头,又微微摇头,说道:“徐大哥只是说替我引荐,是我自己决定拜师的,我想做国之栋梁,希望先生能够不吝赐教。”
“既然来了,就先住下吧,拜师的事过些天再说,我要先看看你是否与我有缘。”
冯牧一听王守仁语调有了些缓和,当下作揖道:“一切听从先生安排。”
王守仁招手,让两名亲兵领着冯牧和小雀儿去他府中住下。
冯牧和小雀儿走进巡抚的府邸,没有想象中气派雄壮,府中的布置也很简单。
直到进了屋子,还是那简单朴素的布置,冯牧的敬意油然而生,王阳明先生作为巡抚,朝廷正二品,地方的军政大员,却如此质朴,可见其为人的坦荡与敦厚。
</br>
不用打听,因为王巡抚的盛名已经传遍了江西境内,冯牧跟随着一些仰慕王巡抚的武林豪杰,一同前去拜见王守仁,这些人是为了一睹贤者的风采,而冯牧则是为了拜师。
见到王守仁之后,冯牧有些意外,因为这个中年男子,并不高大英挺,比起那些江湖豪客要显得瘦弱许多。
即便如此,他的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冯牧只看了那双眼睛一眼,便感觉他被彻底看穿了一般,有些不自在。
王巡抚安排人招待了这些武林人士、稷下学子乃至一些平头百姓。众人想要上前去与王巡抚攀谈,被两名执戟郎挡在外面,王巡抚拱手说自己事务繁忙,不便于众豪杰干杯云云,众人失落之下,又能够体谅。
在平定江西匪患的过程中,许多江湖人士钦慕王大人的为人和胆识,不求回报的给他提供情报,才让剿匪的过程异常顺利。
众人来得兴然,去得飘然,倒也爽快洒脱。原本闹哄哄的校场中,只剩下王巡抚和他的亲兵护卫,冯牧带着小雀儿远远的看着,他还没有看到这个王阳明先生的本事,总有些不甘心。
可是许爷爷和徐大哥都推崇备至的人,又能差到哪去?冯牧想要走近,将背在后背的字画交给王巡抚,而在他迈开步伐的那刻,又硬生生停了下来。
只见校场中,王大人张弓搭箭,飞箭“嗖”的一声划破长空,正中靶心。他的亲兵护卫并没有惊讶的表情,神态不变,似乎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小雀儿不知道牧哥哥呆在这里偷看王大人射箭是为了什么,轻轻地推了推他,冯牧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小雀儿懂事的没有出声。
再见王守仁,只见他这一次同时搭上两只箭,飞箭再次击中靶心,分毫不差。冯牧心中暗暗佩服,若说第一次有运气的成分,那么第二次就能见真章,王巡抚不愧文武双全的当世豪杰。
就在冯牧想要带着小雀儿走上前去的时候,王守仁再次张弓搭箭,他先是射出一箭,然后极速射出第二箭,第二支箭力道更猛,快速追上前一支箭,在空中将它穿破,击中靶心,直接将靶心洞穿。
“好强劲的力道。”冯牧心中感叹,他瞧得出来,这功夫没有十几年的苦练不行,就算找来以力量著称的韩通,也未必在那么远的距离洞穿靶心,且做到百发百中。
冯牧心中更加认定王阳明先生怀有高深武功,不论多大的艰难险阻,他也要拜他为师,完成许爷爷的遗愿,为自己将来行走江湖打下牢固的基础。
看着背着一个竹筒,牵着一个小女孩手的冯牧,几个士兵阻止了他的去路。冯牧大喊:“放我过去,我要见王大人,我有很重要的东西要交给他。”
冯牧的大喊大叫,最直接的效果便是王守仁放下弓箭,往这边看了过来,冯牧躬身行了一礼,小雀儿学着冯牧的样子,也行了一礼。
王守仁让人将两个孩子带过去,冯牧一见到王守仁,便当即跪倒,嘴里说道:“老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说完便磕头,王守仁连忙拉起他,说道:“且慢,我可不曾答应过要做你的老师。”
冯牧取下背上的字画,恭敬地递给王守仁,王守仁接过去,打开一看是王摩诘珍贵的字画,面露喜色,饶是如此,他也不会因此动容,要做他的弟子,最重要的是机缘。
冯牧如实说道:“这是徐曰仁大哥让我带来给老师的,他说老师会很喜欢,另外这是他毕生的感悟,都记录在这本小册子上,小子不敢据为己有,一并向老师奉上。”
冯牧说着,便从怀里掏出徐爱临死前赠送给他的那本小册子,王守仁似乎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微皱着眉头问道:“曰仁呢,他让你送来,他是不是出事了?”
“老师料想得不错,徐大哥他积劳成疾,心脾衰竭,汤药无济,已然驾鹤西去。”
听到冯牧说徐爱英年早逝,王阳明拿在手中的书本字画颓然落地,身子往后倾斜,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冯牧再看王守仁,只见他已经泪流满面,悲呼道:“天丧我,天丧我曰仁。”
徐爱作为王守仁早期的弟子,情谊非同一般,两者亦师亦友,还结有姻亲关系,面对徐爱英年早逝的噩耗,王守仁又怎能不悲恸心酸。
“曰仁曾言在山间遇一和尚,和尚预言他‘与颜回同德,亦与颜回同寿。’不料竟然一语成箴,世间事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听着王守仁的话,冯牧心中颇感吃惊,那名和尚若不是武学大师,就一定精通药理,他肯定早就看出徐爱身体的衰竭了,竟然袖手旁观,出家人不是讲究慈悲为怀的吗?
“请您节哀。”冯牧无法夺情,因为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面对至亲之人的死亡,谁也无法熟视无睹,冯牧难以说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之类的话,最后只简单的说出这四个字。
王守仁看着冯牧,出声问道:“是曰仁让你来拜师的?”
冯牧轻轻点头,又微微摇头,说道:“徐大哥只是说替我引荐,是我自己决定拜师的,我想做国之栋梁,希望先生能够不吝赐教。”
“既然来了,就先住下吧,拜师的事过些天再说,我要先看看你是否与我有缘。”
冯牧一听王守仁语调有了些缓和,当下作揖道:“一切听从先生安排。”
王守仁招手,让两名亲兵领着冯牧和小雀儿去他府中住下。
冯牧和小雀儿走进巡抚的府邸,没有想象中气派雄壮,府中的布置也很简单。
直到进了屋子,还是那简单朴素的布置,冯牧的敬意油然而生,王阳明先生作为巡抚,朝廷正二品,地方的军政大员,却如此质朴,可见其为人的坦荡与敦厚。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