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前夜派对
和林西蕾的意外相遇,为丹尼尔的温哥华生活带来一些计划外的惊喜,按部就班的片场生活,尽管丹尼尔已经习以为常,但仍然需要强大的自我控制,才能够避免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枯燥、重复、熟悉这些特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工作当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博物馆奇妙夜》的拍摄计划应当在四月份中旬结束,随后还有长达两三个月的后期制作——这是维塔数码的一笔小生意,因为《博物馆》的特效要求,完全不是《魔戒三部曲》那个档次的。这是部小成本的喜剧电影,重要的是喜剧效果,而不是华丽的特效场面,你把一直史前恐龙做的纤毛毕现,对于电影本身来说,没有那么重要的意义,但预算却会迅速飞涨,毕竟,《魔戒》《加勒比海盗》这种电影的特效花费,最后每一分钟的镜头都能摊到数十万美金上下。这就是特效时代的价格,中国人在电影特效上常常被嘲笑,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数十万美金,几百万人民币,只为了一分钟的效果,还不包括除此之外的其它所有花费,这在十年后仍然是绝大部分中国电影拿不出来的手笔。好莱坞电影往往在北美也无法在票房上取得回本,但在全球的名声却能够帮助他们获得盈利,而且完善而丰富的其它利润渠道,也能够大大地减轻成本压力——中国电影却没有这个条件。
奥斯卡颁奖典礼前夜派对在3月4日的比弗利希尔顿酒店举办,今年的最盛大前夜派对是《纽约时报》主办的,通常来说,电影公司、大型媒体、经纪公司等等是这些活动的主要举办方。DD影业其实也在计划要举办一场,不能说这真正代表了什么,但当人们试图去理解一个公司的地位的时候,往往又确实会考虑这些。最显著的一个代表是,《名利场》杂志因为举办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后的庆功派对,获得了相当大的品牌加持。
奥斯卡绝对不是3月5日晚上在柯达剧院的一次孤零零的颁奖典礼,就可以概括的。它事实上至少还需要包括近百场各类之前之后的派对。米拉麦克斯每年都会为自己的入围影片举办预热派对。请来众多圈内明星、制片人助阵,年年都非常吸引眼球。四大经纪公司,尤以CAA公司的派对最为受关注,CAA旗下的众多明星、导演都会济济一堂。重要的是,如果你希望在这里,找到一个陪伴你度过漫漫长夜的美丽女士或者健壮男士,拿出你的钱、地位、知名度。你就很容易可以如愿以偿。CAA的派对每年都能吸引到众多希望加入其中的模特、年轻演员,他们往往无孔不入。小到CAA的普通工作人员,大到那些声名鼎盛的经纪人——比如库萨.达蒙,他如果想要背着琼斯开戒,绝对能够三个月不重样地尝遍全球各色美人,不论年龄、性别。
一些慈善组织,也会藉此机会,为自己吸引足够的知名度。他们和明星往往存在共生关系,明星希望借此获得舆论的好评,而慈善组织则希望获得知名度。从而能够吸引捐款——一个有丹尼尔.桑德勒参加的慈善派对,能够吸引到的捐款肯定远远超过只有一些三流明星的慈善派对。不过遗憾的是,拥有“科技惠泽众生”基金会的丹尼尔,从来不举办也不参加类似派对,因为他的基金会集合了硅谷最具潜力的那些高科技公司——谷歌、F2F、MB、贝宝、微软、苹果等等。和联合有密切合作的“科技惠泽众生”也远远不是那些玩噱头的各类组织能够相比的。
这些林林总总的派对,各有特色,老年白人在豪华酒店主导的派对。和年轻的黑人影星包下一家小公园的狂欢场,两者肯定是不一样的。
《纽约时报》的这场派对,则相当亲民,希尔顿没有将会场布置的金碧辉煌,一个小厅加上花园,为受邀的三百多位客人。提供了有别于其它高级派对的享受。大家的穿着也大多平民化,长可曳地的晚礼服很少见,短礼服是主流选择。男士们也不全都是西服领带,穿着休闲自然的不止一两个,彼得.杰克逊就穿了一件厚实的皮外套,带着穿紫色小礼服的弗朗西斯在会场里游刃有余。《金刚》让他们成为了整个颁奖季各个典礼和派对的常客,尽管没得到什么主流奖项的认可。但作为导演,他总得为自己的作品站台。
丹尼尔.桑德勒依旧是毫无瑕疵的红毯装扮,发型、妆容、衣服、鞋子、手表——希尔姆把今晚当成明天的一次预演。事实上,在准备奥斯卡颁奖典礼行头的时候,前夜派对的衣服也早就一起准备好了。
《娱乐周刊》在前几天做了一个2005年的年度总结,评选2005年最辛苦的好莱坞演员。
丹尼尔毫无疑问的名列第一!
他在不同领域的公司和投资,他还出演了《不朽的园丁》和《加勒比海盗》,他在联合国难民署的大使职责——所有这些,构成了好莱坞最疯狂忙碌的丹尼尔.桑德勒,《周刊》称他有“所有人都羡慕不已的充沛精力和天赋智慧”。在他的评点最后,编辑半是玩笑地写到,“除了所有这些正式的,甚至是伟大的工作之外,丹尼尔还有一项辛苦的工作,那就是在所有场合保持一个全球超级偶像的风貌,是的,你从来看不到狼狈的丹尼尔出街,在红毯上也从来看不到丹尼尔失败的造型。他的笑容永远露出八颗牙齿,抬头纹被扼杀在摇篮之中,眼神一如既往地迷人,时时刻刻地注视着镜头或者客人——数年如一日。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悄悄的想象一下,也许丹尼尔是从实验室里跑出来的机器人,拥有超高的智能,完美的外壳,不需要休息的机制,所有的行为受到一套编码程序的指挥,除此之外,我们实在想不到,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现在这一切的。”
《周刊》的问题,恐怕全世界只有丹尼尔自己能够回答。有时候丹尼尔也会问自己,人生回档,在一个新的重新开始,为什么要生活的如此疲累,如果他接受一个略微平庸一点的丹尼尔,或许现在每天的时间,应该花费在去热带岛屿度假。去法国吃些顶级料理,找几个维密天使逛逛街探讨一下人生。而不是像现在。从片场到颁奖典礼,从颁奖典礼到谈判的会议室,从会议室又到董事长办公室……从来没有停歇的时候。丹尼尔给自己的回答其实很简单:既然上帝给了他一个新的机会,他就应该看看自己究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用尽自己的精力、智慧、优势、毅力,所有这些被重新赋予他的东西。
这是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而且愿意做到这些的原因。
……
《纽约时报》的执行主编珍妮特.鲁滨逊,站在门口迎接丹尼尔的到来。
作为新闻行业的标杆,《纽约时报》的执掌者珍妮特在全美都名声赫赫、权力巨大。
丹尼尔和她并不熟悉。但在特里弗的人脉网络里,这是个相当重要的节点,算不上是自己人,但也不是敌人。《时报》有时候会给丹尼尔造成一些麻烦,有时候也会为他提供一些帮助,基本上取决于这家报纸的价值观——连共和党都没能把它从民主派系里拉拢过去,丹尼尔也不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
“嗨。很高兴在今晚见到你。”
珍妮特快走了几步,也许在另外一个场合,她没有必要对丹尼尔如此热情,但在《纽约时报》主办的前夜派对上,丹尼尔肯定是他们最尊贵的客人之一。珍妮特和丹尼尔拥抱之后,还和他后面的梅丽莎.莱恩双手紧握。看似感情不错。
这一点丹尼尔并不意外,梅丽莎作为DD影业的首席内容官,瞄准的一个重要的版权群体就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尽管版权并不属于《纽约时报》本身,但是梅丽莎还是无法避免和《时报》有密切的沟通,加之她还是丹尼尔的经纪团队一员,愿意和她保持更为密切关系的人也很多。
《时报》看似相当重视今天的派对。董事长小阿兹.索兹贝格亲自出席。丹尼尔步入会场的时候,他正在和学院主席皮尔森交谈,很快就一脸笑容地走了过来。
当然,他的行走是相当缓慢的,和珍妮特不同。
丹尼尔也加快了几步,两人正好在路上相遇。
“欢迎你,丹尼尔。”
“谢谢您的邀请。”
“梅丽莎,你今天晚上真美。”
“谢谢您,晚上好。”
索德伯格像个老朋友一样搭着丹尼尔的手臂,“皮尔森就在那边,我们一起聊一聊。”
丹尼尔当然不会拒绝,尽管奥斯卡的结果已经尘埃落定,但学院主席仍然是任何演员都不想得罪的人物。梅丽莎则跟着珍妮特前往其他地方交际。丹尼尔在成名之后,或者说成为好莱坞的顶级人物之后,一直缺少女伴,柯林斯往往不在美国,也不喜欢出席这些活动。而其他的女星,丹尼尔则不愿意产生没有必要的绯闻。所以,要么是独来独往,要么就是梅丽莎.莱恩充当女伴。所以,梅丽莎在好莱坞,其实也非常有知名度,比前一步到达的库萨.达蒙并不逊色很多。
在皮尔森和索兹贝格谈话的时候,丹尼尔的眼神扫了一下整个会场,和金球奖并没有太大的出入。一些没有入围奥斯卡的明星也出现在这里,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相当的耀眼,这对新情侣在彼此的结合里,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度和权力,约翰尼.德普和凡妮莎同样吸引人的眼球。当然,金球奖的熟人也有没出席的,罗素.克劳失落奥斯卡影帝提名,听说早就回到了澳洲农场里。
除了这些明星之外,丹尼尔也看到了不少西装笔挺的男男女女,这些人大多数手握项目的电影基金经理。想要寻找一二大明星,沟通一下合作事宜——往往他们不能提供高昂的片酬,“天真”的希望剧本能够打动演员——不是说没有,但凤毛麟角。
“丹尼尔比我们忙碌的多。”
听到自己的名字,丹尼尔迅速收回四顾的眼神,他一直面向皮尔森和索兹贝格,面带笑容,现在收回注意力,两位老人家当然毫无所觉。
“丹尼尔,你应该好好享受你的生活。”
“你是说不要妄想奥斯卡了是么?”丹尼尔对皮尔森说笑道,“说实话,皮尔森,最近我确实奥斯卡伤透了脑筋。”
其他两人都笑了起来,显然,他们明白丹尼尔的意思。
《太阳时报》的罗伊.斯坦掀起的争论,时断时停的,随着奥斯卡的临近,这些言论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又有所提升,丹尼尔团队仍然三缄其口,罗伊的关注者却越来越多,这有点让人感到不爽。
“这就是奥斯卡的魅力,不是么?除非你不再是个演员,不再站到台前,不然你总归是要忍受这些麻烦的。”皮尔森自得地笑道,这是他的荣耀所在。奥斯卡的,就是学院的,就是他的。他没道理不为这些事情感到骄傲。尽管学院也面对一些非议,但非议就是影响力,他们会重视,却不会担心和厌恶。
……
在这个派对上最有权力的三位男士的交谈圈子不远处。
本届奥斯卡影后的提名者凯拉.奈特利和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者蕾切尔.薇姿,两位炙手可热的英伦女星此时正站在一起,看向那边。
“凯拉,如果我是你,我就会想办法拿下丹尼尔。”蕾切尔说道,身边的同胞比她小15岁,正是最娇嫩的年纪,“如果不是我比他大10岁,而且还有了孩子,我绝对会下手的。”
凯拉看着远处侃侃而谈的丹尼尔,她不再是刚刚加盟《加勒比海盗》时的那个青涩的凯拉.奈特利了,她深切明白在好莱坞,丹尼尔意味着什么。
可是,“这件事情,并不是我可以决定的,不是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
《博物馆奇妙夜》的拍摄计划应当在四月份中旬结束,随后还有长达两三个月的后期制作——这是维塔数码的一笔小生意,因为《博物馆》的特效要求,完全不是《魔戒三部曲》那个档次的。这是部小成本的喜剧电影,重要的是喜剧效果,而不是华丽的特效场面,你把一直史前恐龙做的纤毛毕现,对于电影本身来说,没有那么重要的意义,但预算却会迅速飞涨,毕竟,《魔戒》《加勒比海盗》这种电影的特效花费,最后每一分钟的镜头都能摊到数十万美金上下。这就是特效时代的价格,中国人在电影特效上常常被嘲笑,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数十万美金,几百万人民币,只为了一分钟的效果,还不包括除此之外的其它所有花费,这在十年后仍然是绝大部分中国电影拿不出来的手笔。好莱坞电影往往在北美也无法在票房上取得回本,但在全球的名声却能够帮助他们获得盈利,而且完善而丰富的其它利润渠道,也能够大大地减轻成本压力——中国电影却没有这个条件。
奥斯卡颁奖典礼前夜派对在3月4日的比弗利希尔顿酒店举办,今年的最盛大前夜派对是《纽约时报》主办的,通常来说,电影公司、大型媒体、经纪公司等等是这些活动的主要举办方。DD影业其实也在计划要举办一场,不能说这真正代表了什么,但当人们试图去理解一个公司的地位的时候,往往又确实会考虑这些。最显著的一个代表是,《名利场》杂志因为举办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后的庆功派对,获得了相当大的品牌加持。
奥斯卡绝对不是3月5日晚上在柯达剧院的一次孤零零的颁奖典礼,就可以概括的。它事实上至少还需要包括近百场各类之前之后的派对。米拉麦克斯每年都会为自己的入围影片举办预热派对。请来众多圈内明星、制片人助阵,年年都非常吸引眼球。四大经纪公司,尤以CAA公司的派对最为受关注,CAA旗下的众多明星、导演都会济济一堂。重要的是,如果你希望在这里,找到一个陪伴你度过漫漫长夜的美丽女士或者健壮男士,拿出你的钱、地位、知名度。你就很容易可以如愿以偿。CAA的派对每年都能吸引到众多希望加入其中的模特、年轻演员,他们往往无孔不入。小到CAA的普通工作人员,大到那些声名鼎盛的经纪人——比如库萨.达蒙,他如果想要背着琼斯开戒,绝对能够三个月不重样地尝遍全球各色美人,不论年龄、性别。
一些慈善组织,也会藉此机会,为自己吸引足够的知名度。他们和明星往往存在共生关系,明星希望借此获得舆论的好评,而慈善组织则希望获得知名度。从而能够吸引捐款——一个有丹尼尔.桑德勒参加的慈善派对,能够吸引到的捐款肯定远远超过只有一些三流明星的慈善派对。不过遗憾的是,拥有“科技惠泽众生”基金会的丹尼尔,从来不举办也不参加类似派对,因为他的基金会集合了硅谷最具潜力的那些高科技公司——谷歌、F2F、MB、贝宝、微软、苹果等等。和联合有密切合作的“科技惠泽众生”也远远不是那些玩噱头的各类组织能够相比的。
这些林林总总的派对,各有特色,老年白人在豪华酒店主导的派对。和年轻的黑人影星包下一家小公园的狂欢场,两者肯定是不一样的。
《纽约时报》的这场派对,则相当亲民,希尔顿没有将会场布置的金碧辉煌,一个小厅加上花园,为受邀的三百多位客人。提供了有别于其它高级派对的享受。大家的穿着也大多平民化,长可曳地的晚礼服很少见,短礼服是主流选择。男士们也不全都是西服领带,穿着休闲自然的不止一两个,彼得.杰克逊就穿了一件厚实的皮外套,带着穿紫色小礼服的弗朗西斯在会场里游刃有余。《金刚》让他们成为了整个颁奖季各个典礼和派对的常客,尽管没得到什么主流奖项的认可。但作为导演,他总得为自己的作品站台。
丹尼尔.桑德勒依旧是毫无瑕疵的红毯装扮,发型、妆容、衣服、鞋子、手表——希尔姆把今晚当成明天的一次预演。事实上,在准备奥斯卡颁奖典礼行头的时候,前夜派对的衣服也早就一起准备好了。
《娱乐周刊》在前几天做了一个2005年的年度总结,评选2005年最辛苦的好莱坞演员。
丹尼尔毫无疑问的名列第一!
他在不同领域的公司和投资,他还出演了《不朽的园丁》和《加勒比海盗》,他在联合国难民署的大使职责——所有这些,构成了好莱坞最疯狂忙碌的丹尼尔.桑德勒,《周刊》称他有“所有人都羡慕不已的充沛精力和天赋智慧”。在他的评点最后,编辑半是玩笑地写到,“除了所有这些正式的,甚至是伟大的工作之外,丹尼尔还有一项辛苦的工作,那就是在所有场合保持一个全球超级偶像的风貌,是的,你从来看不到狼狈的丹尼尔出街,在红毯上也从来看不到丹尼尔失败的造型。他的笑容永远露出八颗牙齿,抬头纹被扼杀在摇篮之中,眼神一如既往地迷人,时时刻刻地注视着镜头或者客人——数年如一日。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悄悄的想象一下,也许丹尼尔是从实验室里跑出来的机器人,拥有超高的智能,完美的外壳,不需要休息的机制,所有的行为受到一套编码程序的指挥,除此之外,我们实在想不到,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现在这一切的。”
《周刊》的问题,恐怕全世界只有丹尼尔自己能够回答。有时候丹尼尔也会问自己,人生回档,在一个新的重新开始,为什么要生活的如此疲累,如果他接受一个略微平庸一点的丹尼尔,或许现在每天的时间,应该花费在去热带岛屿度假。去法国吃些顶级料理,找几个维密天使逛逛街探讨一下人生。而不是像现在。从片场到颁奖典礼,从颁奖典礼到谈判的会议室,从会议室又到董事长办公室……从来没有停歇的时候。丹尼尔给自己的回答其实很简单:既然上帝给了他一个新的机会,他就应该看看自己究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用尽自己的精力、智慧、优势、毅力,所有这些被重新赋予他的东西。
这是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而且愿意做到这些的原因。
……
《纽约时报》的执行主编珍妮特.鲁滨逊,站在门口迎接丹尼尔的到来。
作为新闻行业的标杆,《纽约时报》的执掌者珍妮特在全美都名声赫赫、权力巨大。
丹尼尔和她并不熟悉。但在特里弗的人脉网络里,这是个相当重要的节点,算不上是自己人,但也不是敌人。《时报》有时候会给丹尼尔造成一些麻烦,有时候也会为他提供一些帮助,基本上取决于这家报纸的价值观——连共和党都没能把它从民主派系里拉拢过去,丹尼尔也不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
“嗨。很高兴在今晚见到你。”
珍妮特快走了几步,也许在另外一个场合,她没有必要对丹尼尔如此热情,但在《纽约时报》主办的前夜派对上,丹尼尔肯定是他们最尊贵的客人之一。珍妮特和丹尼尔拥抱之后,还和他后面的梅丽莎.莱恩双手紧握。看似感情不错。
这一点丹尼尔并不意外,梅丽莎作为DD影业的首席内容官,瞄准的一个重要的版权群体就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尽管版权并不属于《纽约时报》本身,但是梅丽莎还是无法避免和《时报》有密切的沟通,加之她还是丹尼尔的经纪团队一员,愿意和她保持更为密切关系的人也很多。
《时报》看似相当重视今天的派对。董事长小阿兹.索兹贝格亲自出席。丹尼尔步入会场的时候,他正在和学院主席皮尔森交谈,很快就一脸笑容地走了过来。
当然,他的行走是相当缓慢的,和珍妮特不同。
丹尼尔也加快了几步,两人正好在路上相遇。
“欢迎你,丹尼尔。”
“谢谢您的邀请。”
“梅丽莎,你今天晚上真美。”
“谢谢您,晚上好。”
索德伯格像个老朋友一样搭着丹尼尔的手臂,“皮尔森就在那边,我们一起聊一聊。”
丹尼尔当然不会拒绝,尽管奥斯卡的结果已经尘埃落定,但学院主席仍然是任何演员都不想得罪的人物。梅丽莎则跟着珍妮特前往其他地方交际。丹尼尔在成名之后,或者说成为好莱坞的顶级人物之后,一直缺少女伴,柯林斯往往不在美国,也不喜欢出席这些活动。而其他的女星,丹尼尔则不愿意产生没有必要的绯闻。所以,要么是独来独往,要么就是梅丽莎.莱恩充当女伴。所以,梅丽莎在好莱坞,其实也非常有知名度,比前一步到达的库萨.达蒙并不逊色很多。
在皮尔森和索兹贝格谈话的时候,丹尼尔的眼神扫了一下整个会场,和金球奖并没有太大的出入。一些没有入围奥斯卡的明星也出现在这里,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相当的耀眼,这对新情侣在彼此的结合里,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度和权力,约翰尼.德普和凡妮莎同样吸引人的眼球。当然,金球奖的熟人也有没出席的,罗素.克劳失落奥斯卡影帝提名,听说早就回到了澳洲农场里。
除了这些明星之外,丹尼尔也看到了不少西装笔挺的男男女女,这些人大多数手握项目的电影基金经理。想要寻找一二大明星,沟通一下合作事宜——往往他们不能提供高昂的片酬,“天真”的希望剧本能够打动演员——不是说没有,但凤毛麟角。
“丹尼尔比我们忙碌的多。”
听到自己的名字,丹尼尔迅速收回四顾的眼神,他一直面向皮尔森和索兹贝格,面带笑容,现在收回注意力,两位老人家当然毫无所觉。
“丹尼尔,你应该好好享受你的生活。”
“你是说不要妄想奥斯卡了是么?”丹尼尔对皮尔森说笑道,“说实话,皮尔森,最近我确实奥斯卡伤透了脑筋。”
其他两人都笑了起来,显然,他们明白丹尼尔的意思。
《太阳时报》的罗伊.斯坦掀起的争论,时断时停的,随着奥斯卡的临近,这些言论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又有所提升,丹尼尔团队仍然三缄其口,罗伊的关注者却越来越多,这有点让人感到不爽。
“这就是奥斯卡的魅力,不是么?除非你不再是个演员,不再站到台前,不然你总归是要忍受这些麻烦的。”皮尔森自得地笑道,这是他的荣耀所在。奥斯卡的,就是学院的,就是他的。他没道理不为这些事情感到骄傲。尽管学院也面对一些非议,但非议就是影响力,他们会重视,却不会担心和厌恶。
……
在这个派对上最有权力的三位男士的交谈圈子不远处。
本届奥斯卡影后的提名者凯拉.奈特利和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者蕾切尔.薇姿,两位炙手可热的英伦女星此时正站在一起,看向那边。
“凯拉,如果我是你,我就会想办法拿下丹尼尔。”蕾切尔说道,身边的同胞比她小15岁,正是最娇嫩的年纪,“如果不是我比他大10岁,而且还有了孩子,我绝对会下手的。”
凯拉看着远处侃侃而谈的丹尼尔,她不再是刚刚加盟《加勒比海盗》时的那个青涩的凯拉.奈特利了,她深切明白在好莱坞,丹尼尔意味着什么。
可是,“这件事情,并不是我可以决定的,不是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