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回 来人来信
“孙策死了!?”
陆信来信的开头就让陆仁愣了老半天才回过神来,心说孙策怎么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因为如果是按照原有的进程,孙策根本就没有到徐州来,然后就因为自恃武勇、疏而无备,一个人去打猎的时候被许贡的门客所暗算。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孙策来了一趟徐州,最后还被自己用断箭火枪给打伤了,回江东之后就该好好的在府里养伤,不怎么出来玩才对。这样一来从大致的时间上来算,刚好是把孙策原本孤身行猎的那个时间给顶替掉了,也就是说孙策没能再去孤身行猎而遭人暗算,可怎么还是死了?
想到这里陆仁赶紧的往下看,心说你孙策该不会是死在了我那两枪的伤口之下吧?真要是那样的话,孙氏和陆氏恐怕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说起来孙权今年才十七、八岁,会有点什么样的举动还不太好说,可周瑜却肯定会一门心思的为孙策报仇,那陆逊那头不就完了蛋了?
再往下一看,陆仁却又觉得有些哭笑不得。其实自己的那两枪断箭,一枪是打在左肩,一枪是打在右肋,虽然有个寸许深的伤口,但都不是什么致命的伤。而且孙策是属于骁勇型的战将,仗从来就没少打,受些类似的伤也是常有的事,陆仁给孙策弄出来的这点伤对孙策来说其实很平常。孙策当时如果不是考虑到他是属于孤军深入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而选择了马上撤退,那么与陆仁之间的这场仗还有得打。
不管怎么说,孙策是选择了开溜之后回江东养伤,也的确是如陆仁最初所设想的那样没能去孤身行猎。但陆仁在某些方面却低诂了许贡门客的能量,他们既然是想暗杀孙策,就肯定会是千方百计。孙策原有的孤身行猎,不过是被他们找到了一个机会而已,孙策不孤身行猎。难道他们就不会想别的办法?
再按陆信来信中的说法,据说是孙策在某个别院养伤的时候,别院被人放火引发骚乱,孙策出来指挥灭火的时候被人用冷箭射中,之后便因伤重而亡。而当时所杀的刺客,据说足有四、五十号人。如果不是有孙策的卫士拼死挡住,孙策被冷箭射中之后,当场就被刺客们乱刃分尸的可能性都有。
看到这里陆仁也忍不住摇头叹息。孙坚和孙策这对父子吧,绝对是汉末三国这段历史中令人感到可惜的人物之一。而相比起徐庶,这对父子作为一方诸候。其所能造成的影响力更大,绝对有着能够改写时局的能力和机会。
不过这时陆仁却又想起了郭嘉说过的“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后来有人曾评价说郭嘉这刚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但陆仁在有了自己参与的这些经历之后,却认为孙策之死或许有着其必然性吧?
又摇了摇头。陆仁再接着往下看,想看看陆逊那边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千万别被孙氏家族的人给记恨上才好。现在自己这头的人正在往夷州跑,陆逊的吴郡那头要是出了什么事。虽说不会受到什么致命性的影响,可是少了吴郡这么个中转补给站实在是很不方便。
这封信上当然有写陆逊那头是什么反应。事实上,这封信原本是陆逊写给陆仁的,因为陆逊在陆仁击退孙策之后就回了吴郡。而由于当时的交通信息不畅的原故,陆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还不知道陆仁已经被调回了许昌,所以这封信是落在了陆信的手里。陆信则是在整合了一下相关的信息之后。再写了这封信给陆仁。
这么说吧,孙策死后由孙权继位,而这时的孙氏集团在江东地头上本身根基未稳,孙策突然遇刺身亡的事更是使孙氏集团有如碰上了大地震。为求稳固下来,孙权对江东地区的那些豪族世家仍只能采用怀柔政策。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孙权根本就不敢对吴郡陆氏有点什么动作,不但不敢有什么动作,还马上派人去与陆逊、陆绩讲和……这样一来大体上到是和原有的进程没多大的分别。而陆逊与陆绩见了这样的情形,也自然不愿和孙氏去拼个鱼死网破。用陆仁的话来形容,就是当时人们的乡土情节太浓重,既然可以保全自家宗族的乡土祖业,也不想再节外生枝。
陆仁对此只能是连连摇头,心说陆逊和陆绩也称得上是典型的善为他人谋而不善为己谋,等孙权觉得你没利用价值了,可以对你动手了,陆逊和陆绩绝讨不了好。不过这种事也只能是在心里面想想,再说孙权在江东想成事就不得不倚靠江东各族,怎么说也得利用上个二、三十年,吴郡陆氏有一大段的好日子可过,又哪里愿去拼?而陆逊也许就是看中了这二、三十年呢?
“算了不管他了,反正他能帮我保证一下吴郡这个中转补给点就行。二、三十年?我也不可能会在这个时代呆那么久吧?袁尚一死,婉儿的仇一报,我还是回自己的时代去吧。”
想完这些,陆仁就把信里的内容大致的和在场的四个人说了一下,至于得到了四个人什么样的回应,陆仁都懒得去理会了。当然了,少不了还要安顿一下甄氏姐妹。
除此之外,陆仁还得考虑一下把孙策之死的这个消息转告给曹操的事。以曹操的战略布署,为保证两淮一线的安定,自然会对孙权进行拉拢,封官加爵之类的事肯定是少不了的。若是事有可能,陆仁到是想在这件事上挂个名,也就说是由陆仁出面向曹操求情,封给孙权官职爵位,这样说出去也算是陆仁卖了个面子给孙氏集团,那么孙氏集团碍着这份面子,就不太好向吴郡陆氏有些什么发难之举。总的来说,能不闹僵的事还是别闹得太僵的好,另一方面陆仁也算是向陆逊有所反应。别让陆逊觉得自己这个“贤兄”什么都不懂。
————————————————————
稀哩糊涂的闹了这么一通,天就黑了下来,陆仁也就没打算急着回许昌城去。本来是想请云哥喝上几杯的,一问才知道云哥只带了几个随从也不知道上哪儿玩去了。说是玩,陆仁却猜得到赵云可能是和关羽在暗中有什么约定,这会儿应该是上哪儿打探消息去了才对。
既然如此,陆仁就随意的吃完了晚饭之后便一头钻进了萌村府坻中的书房,盘算起了自己这里的那点事。仔细的查阅了一下资料,陆仁手中把玩着毛笔,沉思道:
“按史料上的记载。许攸是在建安五年的冬十月投奔的曹操,而现在还只是在建安五年的七月底,还差着两、三个月。混了这么几年,有些事我还是很清楚的,比如说我现在就去跟曹操说乌巢烧粮根本就没用,因为秋收一般是在七、八月间,袁绍那边肯定是要收齐了粮草之后才送往乌巢。我现在如果就去跟曹操说,人家袁绍今年的大批粮草都还没有送到乌巢,那老曹去烧了又有个毛线的用处。
“另外按以前的经验。有些事会因为蝴蝶效应的缘故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有些事却不见得能影响得到什么。许攸投奔曹操是因为审配查出了许攸收取贿赂的事并拘捕了许攸家人,而在这件事上我应该影响不到什么才对,因为审配与许攸之间的这场事里面好像有着很浓的彼此陷害争利味道。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管怎么样我都得想办法再到官渡战场上去。万一许攸没有来投奔曹操,那么这个修正的事还是得由我自己来做。
“要去官渡战场的事我想应该不难,上次从荀彧的口气中不难听出,荀彧其实有意的在成全我、帮我。而现在已经是七月底。曹操属领内的粮草调集已经开始,只要调集的粮草到位,我再和荀彧打个招呼就可以以运粮为由赶去官渡。但在此之前我还是咬紧牙先忍一忍吧。这段时间里正好把家里的事好好的安排一下。哎,家里的事……”
一想到所谓的“家里的事”,陆仁却又是一阵阵的头痛:“还真他妹的是‘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谁会想得到甄氏姐妹在这个时候会跑到我这里来?我都已经在作闪人的准备了,这俩姐妹跑来我这里干嘛?如果是在以前到也罢了,我也乐得笑纳,可现在我哪有那个心情?而且这俩姐妹都不是省油的灯,我要是碰了她们基本上就等于是被口香糖给粘上,事情只会没完没了。
“唉,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故意在耍我,我失去了一个婉儿,却意外的凑齐了我自己口中的汉末三美。记得我在穿越之初,这是我连想都不敢去想的事……不对,也只能是在脑子里想想,却没想到真的会有这么一天。我说老天爷,你是不是想让我心中的牵挂越来越重、**也越来越大,最后在报了仇之后却舍不得离开这个时代?亦或是说,老天爷你在考验我对婉儿的感情?老天爷,这种诱惑我真的有些抵挡不了,我其实只是个很普通也很贪心的的男人……不过婉儿在我心中的地位,只怕没有哪个女人能够取代得了的了。”
想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陆仁甩了甩头,认真的思索了起来:“甄宓在我这里的事只怕绝对不能让曹操知道,不然指不定会引发出什么样的变故。要不我和糜贞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别的什么方法来安顿一下甄氏姐妹?要不我干脆把甄宓送给曹丕好了?
“不行吧?其实真论起来,甄宓的遭遇虽然比不上蔡琰,可是也挺可怜的,四十来岁就被曹丕赐死,临死前的几年还根本就是在守活寡。我现在只当是可怜她一下,给她安排下另一条路去走吧。说不定让她作为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子平淡但是快乐的过完一生?唉……我这算是什么?是所谓的心软、还是怜香惜玉?还是说我的下半身又在代替上半身思考了?”(未完待续。。)u
陆信来信的开头就让陆仁愣了老半天才回过神来,心说孙策怎么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因为如果是按照原有的进程,孙策根本就没有到徐州来,然后就因为自恃武勇、疏而无备,一个人去打猎的时候被许贡的门客所暗算。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孙策来了一趟徐州,最后还被自己用断箭火枪给打伤了,回江东之后就该好好的在府里养伤,不怎么出来玩才对。这样一来从大致的时间上来算,刚好是把孙策原本孤身行猎的那个时间给顶替掉了,也就是说孙策没能再去孤身行猎而遭人暗算,可怎么还是死了?
想到这里陆仁赶紧的往下看,心说你孙策该不会是死在了我那两枪的伤口之下吧?真要是那样的话,孙氏和陆氏恐怕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说起来孙权今年才十七、八岁,会有点什么样的举动还不太好说,可周瑜却肯定会一门心思的为孙策报仇,那陆逊那头不就完了蛋了?
再往下一看,陆仁却又觉得有些哭笑不得。其实自己的那两枪断箭,一枪是打在左肩,一枪是打在右肋,虽然有个寸许深的伤口,但都不是什么致命的伤。而且孙策是属于骁勇型的战将,仗从来就没少打,受些类似的伤也是常有的事,陆仁给孙策弄出来的这点伤对孙策来说其实很平常。孙策当时如果不是考虑到他是属于孤军深入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而选择了马上撤退,那么与陆仁之间的这场仗还有得打。
不管怎么说,孙策是选择了开溜之后回江东养伤,也的确是如陆仁最初所设想的那样没能去孤身行猎。但陆仁在某些方面却低诂了许贡门客的能量,他们既然是想暗杀孙策,就肯定会是千方百计。孙策原有的孤身行猎,不过是被他们找到了一个机会而已,孙策不孤身行猎。难道他们就不会想别的办法?
再按陆信来信中的说法,据说是孙策在某个别院养伤的时候,别院被人放火引发骚乱,孙策出来指挥灭火的时候被人用冷箭射中,之后便因伤重而亡。而当时所杀的刺客,据说足有四、五十号人。如果不是有孙策的卫士拼死挡住,孙策被冷箭射中之后,当场就被刺客们乱刃分尸的可能性都有。
看到这里陆仁也忍不住摇头叹息。孙坚和孙策这对父子吧,绝对是汉末三国这段历史中令人感到可惜的人物之一。而相比起徐庶,这对父子作为一方诸候。其所能造成的影响力更大,绝对有着能够改写时局的能力和机会。
不过这时陆仁却又想起了郭嘉说过的“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后来有人曾评价说郭嘉这刚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但陆仁在有了自己参与的这些经历之后,却认为孙策之死或许有着其必然性吧?
又摇了摇头。陆仁再接着往下看,想看看陆逊那边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千万别被孙氏家族的人给记恨上才好。现在自己这头的人正在往夷州跑,陆逊的吴郡那头要是出了什么事。虽说不会受到什么致命性的影响,可是少了吴郡这么个中转补给站实在是很不方便。
这封信上当然有写陆逊那头是什么反应。事实上,这封信原本是陆逊写给陆仁的,因为陆逊在陆仁击退孙策之后就回了吴郡。而由于当时的交通信息不畅的原故,陆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还不知道陆仁已经被调回了许昌,所以这封信是落在了陆信的手里。陆信则是在整合了一下相关的信息之后。再写了这封信给陆仁。
这么说吧,孙策死后由孙权继位,而这时的孙氏集团在江东地头上本身根基未稳,孙策突然遇刺身亡的事更是使孙氏集团有如碰上了大地震。为求稳固下来,孙权对江东地区的那些豪族世家仍只能采用怀柔政策。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孙权根本就不敢对吴郡陆氏有点什么动作,不但不敢有什么动作,还马上派人去与陆逊、陆绩讲和……这样一来大体上到是和原有的进程没多大的分别。而陆逊与陆绩见了这样的情形,也自然不愿和孙氏去拼个鱼死网破。用陆仁的话来形容,就是当时人们的乡土情节太浓重,既然可以保全自家宗族的乡土祖业,也不想再节外生枝。
陆仁对此只能是连连摇头,心说陆逊和陆绩也称得上是典型的善为他人谋而不善为己谋,等孙权觉得你没利用价值了,可以对你动手了,陆逊和陆绩绝讨不了好。不过这种事也只能是在心里面想想,再说孙权在江东想成事就不得不倚靠江东各族,怎么说也得利用上个二、三十年,吴郡陆氏有一大段的好日子可过,又哪里愿去拼?而陆逊也许就是看中了这二、三十年呢?
“算了不管他了,反正他能帮我保证一下吴郡这个中转补给点就行。二、三十年?我也不可能会在这个时代呆那么久吧?袁尚一死,婉儿的仇一报,我还是回自己的时代去吧。”
想完这些,陆仁就把信里的内容大致的和在场的四个人说了一下,至于得到了四个人什么样的回应,陆仁都懒得去理会了。当然了,少不了还要安顿一下甄氏姐妹。
除此之外,陆仁还得考虑一下把孙策之死的这个消息转告给曹操的事。以曹操的战略布署,为保证两淮一线的安定,自然会对孙权进行拉拢,封官加爵之类的事肯定是少不了的。若是事有可能,陆仁到是想在这件事上挂个名,也就说是由陆仁出面向曹操求情,封给孙权官职爵位,这样说出去也算是陆仁卖了个面子给孙氏集团,那么孙氏集团碍着这份面子,就不太好向吴郡陆氏有些什么发难之举。总的来说,能不闹僵的事还是别闹得太僵的好,另一方面陆仁也算是向陆逊有所反应。别让陆逊觉得自己这个“贤兄”什么都不懂。
————————————————————
稀哩糊涂的闹了这么一通,天就黑了下来,陆仁也就没打算急着回许昌城去。本来是想请云哥喝上几杯的,一问才知道云哥只带了几个随从也不知道上哪儿玩去了。说是玩,陆仁却猜得到赵云可能是和关羽在暗中有什么约定,这会儿应该是上哪儿打探消息去了才对。
既然如此,陆仁就随意的吃完了晚饭之后便一头钻进了萌村府坻中的书房,盘算起了自己这里的那点事。仔细的查阅了一下资料,陆仁手中把玩着毛笔,沉思道:
“按史料上的记载。许攸是在建安五年的冬十月投奔的曹操,而现在还只是在建安五年的七月底,还差着两、三个月。混了这么几年,有些事我还是很清楚的,比如说我现在就去跟曹操说乌巢烧粮根本就没用,因为秋收一般是在七、八月间,袁绍那边肯定是要收齐了粮草之后才送往乌巢。我现在如果就去跟曹操说,人家袁绍今年的大批粮草都还没有送到乌巢,那老曹去烧了又有个毛线的用处。
“另外按以前的经验。有些事会因为蝴蝶效应的缘故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有些事却不见得能影响得到什么。许攸投奔曹操是因为审配查出了许攸收取贿赂的事并拘捕了许攸家人,而在这件事上我应该影响不到什么才对,因为审配与许攸之间的这场事里面好像有着很浓的彼此陷害争利味道。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管怎么样我都得想办法再到官渡战场上去。万一许攸没有来投奔曹操,那么这个修正的事还是得由我自己来做。
“要去官渡战场的事我想应该不难,上次从荀彧的口气中不难听出,荀彧其实有意的在成全我、帮我。而现在已经是七月底。曹操属领内的粮草调集已经开始,只要调集的粮草到位,我再和荀彧打个招呼就可以以运粮为由赶去官渡。但在此之前我还是咬紧牙先忍一忍吧。这段时间里正好把家里的事好好的安排一下。哎,家里的事……”
一想到所谓的“家里的事”,陆仁却又是一阵阵的头痛:“还真他妹的是‘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谁会想得到甄氏姐妹在这个时候会跑到我这里来?我都已经在作闪人的准备了,这俩姐妹跑来我这里干嘛?如果是在以前到也罢了,我也乐得笑纳,可现在我哪有那个心情?而且这俩姐妹都不是省油的灯,我要是碰了她们基本上就等于是被口香糖给粘上,事情只会没完没了。
“唉,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故意在耍我,我失去了一个婉儿,却意外的凑齐了我自己口中的汉末三美。记得我在穿越之初,这是我连想都不敢去想的事……不对,也只能是在脑子里想想,却没想到真的会有这么一天。我说老天爷,你是不是想让我心中的牵挂越来越重、**也越来越大,最后在报了仇之后却舍不得离开这个时代?亦或是说,老天爷你在考验我对婉儿的感情?老天爷,这种诱惑我真的有些抵挡不了,我其实只是个很普通也很贪心的的男人……不过婉儿在我心中的地位,只怕没有哪个女人能够取代得了的了。”
想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陆仁甩了甩头,认真的思索了起来:“甄宓在我这里的事只怕绝对不能让曹操知道,不然指不定会引发出什么样的变故。要不我和糜贞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别的什么方法来安顿一下甄氏姐妹?要不我干脆把甄宓送给曹丕好了?
“不行吧?其实真论起来,甄宓的遭遇虽然比不上蔡琰,可是也挺可怜的,四十来岁就被曹丕赐死,临死前的几年还根本就是在守活寡。我现在只当是可怜她一下,给她安排下另一条路去走吧。说不定让她作为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子平淡但是快乐的过完一生?唉……我这算是什么?是所谓的心软、还是怜香惜玉?还是说我的下半身又在代替上半身思考了?”(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