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亲国戚
“谢尔瓦诺夫,用七种以上密码进行随机组合,让我们在英国的同志接收,抹掉痕迹之后把信件放在预定地点,有人会自己去取的!”谢洛夫把谢尔瓦索夫找进来郑重的说道。
剑桥五杰这种间谍暴漏一个都是莫大的损失,他们给苏联带来的好处早已经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如果这些人想要钱的话,谢洛夫一亿都愿意给,目前在苏联的剑桥五杰之二的伯吉斯和麦克莱,在克格勃的照顾下几乎忘记了金钱的概念,两个人所有的需要都用钱,只要两个人开口,克格勃都会为他们做到。
剑桥五杰并不是指五个人,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最终暴漏出来四个,而第五个没有人知道是谁,实际上剑桥五杰各自的交际圈严格来算,很多人都算是为苏联服务的间谍。这个圈子还有凯恩斯、斯特拉奇、福斯特、戴斯门德?麦卡锡、撒克逊?斯德尼-特纳等人。这些人的格言是“如果我需要在背叛我的国家和背叛我的朋友之间选择,我希望我有勇气背叛我的国家”
谢洛夫根本就不想要动用这些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但安东尼?布兰特贵族身份和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才能让伊丽莎白泰勒真正进入到伦敦的上流社会。上流社会可不仅仅是影后的身份就进得去的,英国在这方面还是比美国要保守一些。
今天后在家中的安东尼?布兰特拆开了谢洛夫的信,虽然上面没有具体的说什么,但安东尼?布兰特还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我的朋友,如果你拒绝我的求助,我不会强迫你帮助我!”安东尼?布兰特喃喃自语,安东尼?布兰特还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艺术顾问,他有着最为光辉的背景,完全可以不用继续为苏联工作,谢洛夫在和他取得联系之后也很多次表明,双方只是朋友间的友谊,只要觉得自己有风险,可以拒绝克格勃任何的命令。
安东尼?布兰特此时的局面不能说好,他自己也能感受到被怀疑。不过却没有历史上这么严重,因为相关清除痕迹的工作第一总局一直在做,想了半天安东尼?布兰特站起来,取出了自己大学时候照片,上面有很多自己的朋友,还包括已经流亡苏联的伯吉斯和麦克莱,定定的看着照片上面的人,安东尼?布兰特一只手深情的抚摸着照片,在空荡荡的卧室轻声道,“为了我的朋友我可以背叛祖国,为了我们年少时候的理想,我绝不回头……”
当伊丽莎白泰勒和自己返回欧洲的好莱坞朋友聚会的时候,公寓外面一辆漂亮的马车停留在门口,一身得体西装的安东尼?布兰特拄着文明棍,有礼貌的敲门,进入了公寓当中。
安东尼?布兰特的到来让伊丽莎白泰勒倍感惊讶,回到伦敦之后她就邀请过很多英国影视界和艺术界的大师,但后者很少露面,没想到今天竟然安东尼?布兰特会上门。
“伊丽莎白泰勒小姐,能在美国成为影后并不容易,你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其实完全可以不必回来打拼!”安东尼?布兰特坐下之后含笑说道,已经五十岁的安东尼?布兰特举手投足之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之一,大英帝国一些特质在他的身上表现的分外明显,出身普通阶层的伊丽莎白泰勒以前非常讨厌这种守旧的贵族气质,但现在不同了,她希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美国目前不知道出了什么原因,对文化界的压制突然加强了,我觉得其实在艺术上的自由远远没有欧洲要开放!”伊丽莎白泰勒拿出影后的演技,说了一下最近美国的情况。从表面上看完全无懈可击。
但安东尼?布兰特是什么人?在克格勃那里安东尼?布兰特他们这批人受到的信任程度远远不是伊丽莎白泰勒可以相比,不要说他知道这个女人也是间谍了。反过来伊丽莎白泰勒却不知道眼前女王的艺术顾问也为克格勃工作。因为就算是脑洞最大的人也不能想象皇亲国戚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何况伊丽莎白泰勒脑子里面完全没有理想这个概念。
“哦,这么看来其实英国可以在文化上发挥一下我们的优势,这样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维持住我们大英帝国的影响力,也是不错的事情!”安东尼?布兰特漠视着眼前的女人演戏也不说破,顺着话接着往下说道,“维持影响力不一定是用武力,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工作来进行,这种叫做软实力!”
为了让安东尼?布兰特拜托被暗中怀疑的状态,谢洛夫想了半天对策,最终拿出了他一直不屑一顾的软实力论调,在这个年代软实力的论调简直就是为了英国这个在持续衰落的前世界霸主量身定做的。
为此还专门把软实力是什么东西写出来,给安东尼?布兰特进行参考。其中还加上了很多的注解,比如英语文化圈的优势,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特殊关系等等。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
这种东西谢洛夫完全不相信,他还是比较看重军事和经济这种硬实力,软实力其实就是硬实力不足所以出现的安慰论调,本质上说就是没实力。如果克格勃主席完全为苏联的考虑的话,绝对不会让这种论调在苏联流传,但英国就不一样了,持续衰落的英国需要心灵鸡汤,谢洛夫可知道软实力这种论调的欺骗性,所以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拿出来给安东尼?布兰特,让他安慰安慰英国人民。
安东尼?布兰特几乎同时接到了关于软实力想法的介绍,读了之后觉得很不错,一旦取得轰动自己就可以轻松摆脱现在的嫌疑,没准还可以成为在文化大师的领域上更进一步。
软实力和伊丽莎白泰勒看起来是两件事,可安东尼?布兰特仔细想了之后,对莫斯科的新任克格勃主席十分欣赏,没错,是欣赏不是佩服,因为他和谢洛夫的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软实力论将成为伊丽莎白泰勒动作的支撑理论,加上安东尼?布兰特的摇旗呐喊就是在完美不过的理论支持。在欧洲形成美国和苏联都对文化进行压制的共同认识,好莱坞也就不具备吸引力了,按照谢洛夫的说法,好莱坞那时候只是美国人自己的电影,不再具备文化侵略性。
在这座公寓内安东尼?布兰特和伊丽莎白泰勒进行了详谈,最后都十分满意对方的想法,只不过比起安东尼?布兰特的知根知底,伊丽莎白泰勒完全被蒙在鼓里,还觉得自己运气很好。
“那个傻女人还以为自己藏的很严密?哼!”做在轿车中的谢洛夫直勾勾的看着外面不断倒退的景色,时间不长轿车停下,下车站在了一座学校面前。
随后另外一辆轿车停下,谢洛夫就满腻歪了,就看见人模狗样的季库诺夫施施然的下车,走到谢洛夫的身边道,“尤里,似乎对我的到来,你不是很高兴!”
“你这个油老虎过来干什么?里面都是一些第三世界的学员,和你有什么关系?”谢洛夫一脸无奈的边走边抱怨,本来他进来是过来看看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怎么样,这座大学专为第三世界国家培训年青共产党员,里面大部分人都是非洲国家的学员。
卢蒙巴是刚果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刚果宣布独立后,任共和国总理兼国防部长。主张国家独立和统一,奉行反帝反殖和不结盟政策。后来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蒙博托政变杀害,蒙博托这个人就是后世的非洲三大暴君之一。
“这几天比较清闲,正好得知你准备过来参观一下友谊大学就过来了!”季库诺夫和谢洛夫并肩而行,轻描淡写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非洲我们的势力还不稳固,你还是在等等吧!”谢洛夫哼哼一笑,他还不知道季库诺夫的意思么?明明是准备组织人手去非洲勘探一下,所以才过来和自己拉一下关系。
不过季库诺夫注定失望,非洲的资源远远没有预估中这么多,这指的是石油资源,也是季库诺夫这个石油工业部部长最关心的地方,非洲的石油好像就阿尔及利亚、苏丹和尼日利亚集中一点,阿尔及利亚被法国控制,尼日利亚太远,苏联够得到的只有苏丹。()
本书来自
剑桥五杰这种间谍暴漏一个都是莫大的损失,他们给苏联带来的好处早已经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如果这些人想要钱的话,谢洛夫一亿都愿意给,目前在苏联的剑桥五杰之二的伯吉斯和麦克莱,在克格勃的照顾下几乎忘记了金钱的概念,两个人所有的需要都用钱,只要两个人开口,克格勃都会为他们做到。
剑桥五杰并不是指五个人,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最终暴漏出来四个,而第五个没有人知道是谁,实际上剑桥五杰各自的交际圈严格来算,很多人都算是为苏联服务的间谍。这个圈子还有凯恩斯、斯特拉奇、福斯特、戴斯门德?麦卡锡、撒克逊?斯德尼-特纳等人。这些人的格言是“如果我需要在背叛我的国家和背叛我的朋友之间选择,我希望我有勇气背叛我的国家”
谢洛夫根本就不想要动用这些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但安东尼?布兰特贵族身份和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才能让伊丽莎白泰勒真正进入到伦敦的上流社会。上流社会可不仅仅是影后的身份就进得去的,英国在这方面还是比美国要保守一些。
今天后在家中的安东尼?布兰特拆开了谢洛夫的信,虽然上面没有具体的说什么,但安东尼?布兰特还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我的朋友,如果你拒绝我的求助,我不会强迫你帮助我!”安东尼?布兰特喃喃自语,安东尼?布兰特还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艺术顾问,他有着最为光辉的背景,完全可以不用继续为苏联工作,谢洛夫在和他取得联系之后也很多次表明,双方只是朋友间的友谊,只要觉得自己有风险,可以拒绝克格勃任何的命令。
安东尼?布兰特此时的局面不能说好,他自己也能感受到被怀疑。不过却没有历史上这么严重,因为相关清除痕迹的工作第一总局一直在做,想了半天安东尼?布兰特站起来,取出了自己大学时候照片,上面有很多自己的朋友,还包括已经流亡苏联的伯吉斯和麦克莱,定定的看着照片上面的人,安东尼?布兰特一只手深情的抚摸着照片,在空荡荡的卧室轻声道,“为了我的朋友我可以背叛祖国,为了我们年少时候的理想,我绝不回头……”
当伊丽莎白泰勒和自己返回欧洲的好莱坞朋友聚会的时候,公寓外面一辆漂亮的马车停留在门口,一身得体西装的安东尼?布兰特拄着文明棍,有礼貌的敲门,进入了公寓当中。
安东尼?布兰特的到来让伊丽莎白泰勒倍感惊讶,回到伦敦之后她就邀请过很多英国影视界和艺术界的大师,但后者很少露面,没想到今天竟然安东尼?布兰特会上门。
“伊丽莎白泰勒小姐,能在美国成为影后并不容易,你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其实完全可以不必回来打拼!”安东尼?布兰特坐下之后含笑说道,已经五十岁的安东尼?布兰特举手投足之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之一,大英帝国一些特质在他的身上表现的分外明显,出身普通阶层的伊丽莎白泰勒以前非常讨厌这种守旧的贵族气质,但现在不同了,她希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美国目前不知道出了什么原因,对文化界的压制突然加强了,我觉得其实在艺术上的自由远远没有欧洲要开放!”伊丽莎白泰勒拿出影后的演技,说了一下最近美国的情况。从表面上看完全无懈可击。
但安东尼?布兰特是什么人?在克格勃那里安东尼?布兰特他们这批人受到的信任程度远远不是伊丽莎白泰勒可以相比,不要说他知道这个女人也是间谍了。反过来伊丽莎白泰勒却不知道眼前女王的艺术顾问也为克格勃工作。因为就算是脑洞最大的人也不能想象皇亲国戚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何况伊丽莎白泰勒脑子里面完全没有理想这个概念。
“哦,这么看来其实英国可以在文化上发挥一下我们的优势,这样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维持住我们大英帝国的影响力,也是不错的事情!”安东尼?布兰特漠视着眼前的女人演戏也不说破,顺着话接着往下说道,“维持影响力不一定是用武力,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工作来进行,这种叫做软实力!”
为了让安东尼?布兰特拜托被暗中怀疑的状态,谢洛夫想了半天对策,最终拿出了他一直不屑一顾的软实力论调,在这个年代软实力的论调简直就是为了英国这个在持续衰落的前世界霸主量身定做的。
为此还专门把软实力是什么东西写出来,给安东尼?布兰特进行参考。其中还加上了很多的注解,比如英语文化圈的优势,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特殊关系等等。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
这种东西谢洛夫完全不相信,他还是比较看重军事和经济这种硬实力,软实力其实就是硬实力不足所以出现的安慰论调,本质上说就是没实力。如果克格勃主席完全为苏联的考虑的话,绝对不会让这种论调在苏联流传,但英国就不一样了,持续衰落的英国需要心灵鸡汤,谢洛夫可知道软实力这种论调的欺骗性,所以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拿出来给安东尼?布兰特,让他安慰安慰英国人民。
安东尼?布兰特几乎同时接到了关于软实力想法的介绍,读了之后觉得很不错,一旦取得轰动自己就可以轻松摆脱现在的嫌疑,没准还可以成为在文化大师的领域上更进一步。
软实力和伊丽莎白泰勒看起来是两件事,可安东尼?布兰特仔细想了之后,对莫斯科的新任克格勃主席十分欣赏,没错,是欣赏不是佩服,因为他和谢洛夫的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软实力论将成为伊丽莎白泰勒动作的支撑理论,加上安东尼?布兰特的摇旗呐喊就是在完美不过的理论支持。在欧洲形成美国和苏联都对文化进行压制的共同认识,好莱坞也就不具备吸引力了,按照谢洛夫的说法,好莱坞那时候只是美国人自己的电影,不再具备文化侵略性。
在这座公寓内安东尼?布兰特和伊丽莎白泰勒进行了详谈,最后都十分满意对方的想法,只不过比起安东尼?布兰特的知根知底,伊丽莎白泰勒完全被蒙在鼓里,还觉得自己运气很好。
“那个傻女人还以为自己藏的很严密?哼!”做在轿车中的谢洛夫直勾勾的看着外面不断倒退的景色,时间不长轿车停下,下车站在了一座学校面前。
随后另外一辆轿车停下,谢洛夫就满腻歪了,就看见人模狗样的季库诺夫施施然的下车,走到谢洛夫的身边道,“尤里,似乎对我的到来,你不是很高兴!”
“你这个油老虎过来干什么?里面都是一些第三世界的学员,和你有什么关系?”谢洛夫一脸无奈的边走边抱怨,本来他进来是过来看看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怎么样,这座大学专为第三世界国家培训年青共产党员,里面大部分人都是非洲国家的学员。
卢蒙巴是刚果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刚果宣布独立后,任共和国总理兼国防部长。主张国家独立和统一,奉行反帝反殖和不结盟政策。后来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蒙博托政变杀害,蒙博托这个人就是后世的非洲三大暴君之一。
“这几天比较清闲,正好得知你准备过来参观一下友谊大学就过来了!”季库诺夫和谢洛夫并肩而行,轻描淡写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非洲我们的势力还不稳固,你还是在等等吧!”谢洛夫哼哼一笑,他还不知道季库诺夫的意思么?明明是准备组织人手去非洲勘探一下,所以才过来和自己拉一下关系。
不过季库诺夫注定失望,非洲的资源远远没有预估中这么多,这指的是石油资源,也是季库诺夫这个石油工业部部长最关心的地方,非洲的石油好像就阿尔及利亚、苏丹和尼日利亚集中一点,阿尔及利亚被法国控制,尼日利亚太远,苏联够得到的只有苏丹。()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