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忙碌农村
可是当他们真真看到十几个野牛和驯鹿躺在牛栏里一边眯着眼睛咀嚼嘴里的枯草、满嘴嚼的冒口水的时候,大家才相信眼前这一切是真的,而牛栏跟前的那些野牛尸骨早已经不见了,好像这个世上就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事一样。
大家知道,这就是刚才的那些野人在帮忙,虽然感到稀奇,却也不奇怪。
牛栏里的牲口回来后,整个山谷的生活又回归了原样,大家的心也安静下来了。
父亲不想让大伯他们担心,让那边的几个孩子第二天回去,告诉他们这边的情况,同时也叮嘱他们回去后,经常要在一起学字认字,不要忘记了,有事情就过来。
按照往常的想法,一般冬天都要带着几家子的人出去打猎,一来熟悉周围的环境,遇到什么事情心里好有个准备,二来也是锻炼大家的野外生存能力和艰难困苦的精神,即便山外是乱世,大家也可以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可是今年不行了,这几年连续遇到好几个事情,不敢再到山里去打猎了,这里好像还有很多很多小秘密,这些秘密不远,就在大家的身边,说不定一次出猎就把这些秘密带出来了,有些事情不知道还好一些,而有些事情,知道了很有可能带来一场灾难。
真是基于这个考虑,大儿子想今年冬天还是不出去打猎了,大家就把家里收拾收拾,也顺便休息一个冬天,这些年大家太辛苦了,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一些,不用那么辛苦,至于吃的、用的。把家里这附近的地方务好,有菜吃,有衣穿,有饭吃,就足够了。
当然,冬天猫在家里。也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干,作为农人,即便呆在家里,不出远门,也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比如冬天可以烧炭,可以砍柴,可以挖沙翻地犁田,可以纺纱织布。可以织箩筐簸箕,可以做桌椅板凳,可以修整院坝围墙,也可以挑粪淤田,为来年春耕备足底肥,还要放牛、割草、喂猪。
这些事情想想都头皮发麻,农人只要人在,就不可能有一天的空闲。就不可能一天放得下、舍得了⑥◆⑥◆,功夫去纯粹的玩乐。
在农家,只要一睁眼。就有干不完的活,只不过一件活与一件活可能辛苦程度不一样而已。
用老太太的话说,就是“人只有闭眼了才松活了。”
而婆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真是前世修!”
说的都是农家里忙不完的事情,干不完的活。
在老家的时候,那时候家里没有接上泉水。井水比院子要低好多,只能每天去挑水,三五个人的家庭,加上人喝水、吃菜、洗脸、洗澡、洗衣服用水,以及猪、牛、羊等牲口喝的水。每天最少要去挑六担水,人多、牲口多的家庭,还需要更多的水,每天光挑水喝水用水的事情就是一件大事、费力费劲的事,更不用说别的了。
所以,大儿子安排说不出去出猎了,并不是说让大家在家里休息,而是让大家把家里的事情好好做一做,因为有些事情耽搁得厉害了,比如簸箕和箩筐就烂得不成样子了,而这些东西不仅平时用,开春以后就更用得多,再有担粪缥箕和担尿的尿桶也是好几年前的了,到大忙的时候经常不够用,大家都喊了好多次了,只是经常没时间弄,正好可以借这个时间把这些活好好补一补。
大儿子还记得,家里的犁也不够用了,铁做的犁口磨损得厉害,要是大家都在家里的话,还要打几张犁口,要不来年春上犁田的活干起来不得劲。
父亲说,家里现在用的牛缆藤也是好几年前找的,有些绳子都朽了,用起来的时候不敢用劲,也需要找几副新的。
就这么简单一说,整个冬天的活已经堆得满满的,要想干好,不出乱子,或者基本能完成,还需要好好安排安排。
不说不知道,一想还真吓一跳,想不到家里还有这么多事情等着做。
这天吃过夜饭后,大儿子把大家叫到一起,搜罗了一下整个冬天家里需要做的事情,哪些急一些,哪些可以缓一缓,那些可以明年再做,哪些比较费时费工,哪些又简单好办些,都一一商量清楚,并在黑板上写出来,防止遗漏。
这样算下来,整个冬天需要做的事情有大大小小将近二十项,具体有:
1.烧四窑炭,这是一个冬天基本的用量,如果不够,可能还要再烧一两窑。
2.这一项由父亲和舅老倌、表弟三个人做,一个人砍柴,两个人挖窑,挖好窑以后,一个人看火,两个人砍柴、出窑、担炭。
烧一窑炭需要五天左右,这样下来可能要二十天。
2.砍五堆柴,家里天天烧火做饭、煮猪草、晚上站岗烧火向,都需要大量的柴火。
表弟和父亲负责,就用烧炭剩余的零碎柴火,不需要专门的人去准备,只需要把砍好的柴抽空用车子拉回家就行。
如果实在忙不过来,满妹、表妹她们也可以往回家拉柴。
3.把十几丘沙地全部翻挖一遍,翻过来的目的是把夏秋之际深藏在泥巴里面的虫子翻出来,暴露在寒冬里冻死,这样第二年就不会祸害庄家了。
这个事情有点意思,老辈人都坚持用锄头挖沙,而年轻人就喜欢用牛犁,把沙地当田犁,这样既快又深,牛犁的沙,比用锄头挖出来的沙能深一倍,深挖以后沙地里的产量高,还能省时间,何况挖沙这个季节牛也没什么事,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让他们干点活。
老辈人在年轻时也是这个想法,可是随着年岁慢慢增长,都不肯用牛犁了,仍然传承老辈人的用锄头一锄头一锄头地辛苦地挖。
刚开始时,老辈人不肯说为什么要这样,等到问急了。就骂起来:“要是把牛累坏了,看你明年吃泥巴去!”原来老辈人是爱惜牛力,害怕把牛累坏了。
毕竟,牛在春耕的时候非常辛苦,人还可以轮班干活,可是牛就不行了。忙起来的时候,除了吃草时间,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半天连着黑夜干,不这样的话,等田里的水干了再去犁田,那一切就都白搭了。
春雨以来,农人半晚上就要出去堵水口,搭田脚。天不亮就要牵着牛去犁田,因为没有犁开泡软的田土,到处是秋天和冬天干晒出来的裂缝,犁田稍慢一点,刚刚落到田里的雨水,就有可能从缝隙里流走。
如果人家日子困难,是几家子共用一个牛的话,那牛就更辛苦了。连吃草都只能一边拉着犁口走,一边忙里偷闲吃几口。老牛经常这样也就习惯了,知道坚持坚持就过去了,要是小牛崽根本受不了这个劳累,遇上不知道爱惜牛力的后生,不累坏才怪呢。
一般来说,春水田从第一场春雨下来开始。到泡田、垫肥、深犁,再到栽田前的一遍,就要犁四遍,你说牛累不累。春耕过去后,夏天牛能休息休息。到秋天,又是要犁秋田,不过这次只需要犁一次就行,个别懒汉连一次也不想犁。
更重要的是,用牛在平路上拉车跟犁田相比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平地上拉车,一个牛能拉动一二十担重的东西;而犁田的话,是牛站在软土里,用犁口将已经板结硬化的土层犁开一个口子,完全翻一遍,需要的力气是完全不一样的,遇到刚开始学犁田的后生,如果犁口后屁股抬得太高的话,犁口得就有可能插得很深,这样也就需要犁开更深的土层了,这时候就有可能把一张好好的大腿粗细的犁辕硬生生拉断,你想这需要多大的力气啊。而如果是拉车的话,除非车轮子被沟坎卡住了,一般很少会出现牛拉断车辕的情况。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犁水田的又比犁旱田费力,一个是犁旱田的话,比如秋田犁田,牛虽然站在软土里,但这些土层基本还是比较硬,也比较平的,牛腿不会陷进泥巴里面去,而旱田的土层也相对脆一些,好犁一些,犁水田就不一样了,牛的四个腿完全站在水里,没进泥巴里,踩下去要防止滑到,拔腿出来要费很大的劲。
如果是第一场春雨后的水田,泥巴还不会泡得很软,踩上去也不会没得太深,而如果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犁田的话,是一次比一次难。
其实,还有一种垄田,这是比较平的山谷里的水田,也叫冬水田,因为地势低,所以一年四季哪怕是最干旱的冬天,都泡着水,及时防水也放不干,那这样的田,就是所有田里面牛犁起来最费事最吃力的了,垄田里面的泥巴一年四季泡在水里,都烂透了,形成黑乎乎的败泥,人一脚踩下去,败泥往往能没到人的大腿这里,遇上个子矮的人,根本不敢去干这个活。
如果是牛的话,有时候半个肚子都能没到败泥里面去,更不用说腿了。
你想,如果是用牛犁这样的田,那牛费的功夫、牛受的累,岂止是用言语能说得清楚的?在这里,由于山谷里的田层次分明,一层一层的,虽然没有败泥田,但犁几次水田也不是个小事情。
经过父亲和大伯他们好几次责骂后,年轻人慢慢也接受了父辈们的认识。
是啊,农人没有牛,开春的田谁去犁?
不犁田,吃什么?
所以,宁愿让牛歇着不干事,也不能把它们累着,明年的辛苦还等着它们呢。
也正因如此,这些沙地,要用锄头一点一点挖出来,费时费力费工,还很枯燥。
没挖过沙的人,即便是农人,挖第一天沙就能让人累得腰酸背痛,胳膊肿胀,五六天才能消下去。
这个活年轻人有力气,但坚持不住,大儿子就安排给了父亲、舅老倌、母亲和他自己。要等到其它所有事情忙得差不多了在挖,因为挖沙只要不落雨,哪怕是刮风下雪、天寒地冻都没关系。
锄头一扬、膀子抡圆、大喊一声,根本冷不起来,挖过五六锄,保管是一身的汗,绝对冷不着。
挖沙最费时间,老家有句古话,叫作“一担薯棒,一天活。”
也就是说,挖能产一担薯棒地方大小的一块沙,就需要整整一天。全家里每年要收三五十担薯棒,这个活也清不了。
4.把二十几丘干田犁一遍,这个用处也跟把沙地翻挖一遍差不多,就是为冻死泥巴里的虫子。
这个事情,完全由大儿子、二儿子来干,他们也该到了学着犁田的年纪了,再有,父亲、舅老倌他们年纪都不小了,腿脚不是很灵便,去年犁田的时候,因为父亲一只脚插在败泥里拔不出来,而牛又不知道,继续往前使劲拉犁,父亲就硬生生被拉倒在水田里,犁口从胳膊划过去划了手指头那么深、那么宽的一个口子,过了两个月才好利索。
一丘五六担谷子的田,犁一次就要一天的样子,这个活也要个把月才能干完。
5.把十几丘水田放水晾干,主要是水田长年累月都泡在水里,也容易滋生一些虫子和病害,冬天放掉水以后,那些虫子病害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水也就死掉了,尤其是在寒冬岁月里。
这个事情简单,大儿子安排表妹去做。
快的话,一个上午就放完了,不过在放水的时候,要修好水圳,防止水把田边的路冲坏。
放水的时候,还有一件事情要干,老人们往往会同时背一个背篓。
可能大家有点奇怪,放水就放水,背背篓做什么用啊,难道还要装什么东西?还真猜对了,背篓真是用来背东西的。不过,它既不是用来背干活的时候的吃食和水,也不是用来背工具的。
不是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初了专门的一个水塘用来养荷花莲藕以外,父亲在水稻田里每年都要养一些鱼。(未完待续。)uw
</br>
大家知道,这就是刚才的那些野人在帮忙,虽然感到稀奇,却也不奇怪。
牛栏里的牲口回来后,整个山谷的生活又回归了原样,大家的心也安静下来了。
父亲不想让大伯他们担心,让那边的几个孩子第二天回去,告诉他们这边的情况,同时也叮嘱他们回去后,经常要在一起学字认字,不要忘记了,有事情就过来。
按照往常的想法,一般冬天都要带着几家子的人出去打猎,一来熟悉周围的环境,遇到什么事情心里好有个准备,二来也是锻炼大家的野外生存能力和艰难困苦的精神,即便山外是乱世,大家也可以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可是今年不行了,这几年连续遇到好几个事情,不敢再到山里去打猎了,这里好像还有很多很多小秘密,这些秘密不远,就在大家的身边,说不定一次出猎就把这些秘密带出来了,有些事情不知道还好一些,而有些事情,知道了很有可能带来一场灾难。
真是基于这个考虑,大儿子想今年冬天还是不出去打猎了,大家就把家里收拾收拾,也顺便休息一个冬天,这些年大家太辛苦了,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一些,不用那么辛苦,至于吃的、用的。把家里这附近的地方务好,有菜吃,有衣穿,有饭吃,就足够了。
当然,冬天猫在家里。也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干,作为农人,即便呆在家里,不出远门,也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比如冬天可以烧炭,可以砍柴,可以挖沙翻地犁田,可以纺纱织布。可以织箩筐簸箕,可以做桌椅板凳,可以修整院坝围墙,也可以挑粪淤田,为来年春耕备足底肥,还要放牛、割草、喂猪。
这些事情想想都头皮发麻,农人只要人在,就不可能有一天的空闲。就不可能一天放得下、舍得了⑥◆⑥◆,功夫去纯粹的玩乐。
在农家,只要一睁眼。就有干不完的活,只不过一件活与一件活可能辛苦程度不一样而已。
用老太太的话说,就是“人只有闭眼了才松活了。”
而婆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真是前世修!”
说的都是农家里忙不完的事情,干不完的活。
在老家的时候,那时候家里没有接上泉水。井水比院子要低好多,只能每天去挑水,三五个人的家庭,加上人喝水、吃菜、洗脸、洗澡、洗衣服用水,以及猪、牛、羊等牲口喝的水。每天最少要去挑六担水,人多、牲口多的家庭,还需要更多的水,每天光挑水喝水用水的事情就是一件大事、费力费劲的事,更不用说别的了。
所以,大儿子安排说不出去出猎了,并不是说让大家在家里休息,而是让大家把家里的事情好好做一做,因为有些事情耽搁得厉害了,比如簸箕和箩筐就烂得不成样子了,而这些东西不仅平时用,开春以后就更用得多,再有担粪缥箕和担尿的尿桶也是好几年前的了,到大忙的时候经常不够用,大家都喊了好多次了,只是经常没时间弄,正好可以借这个时间把这些活好好补一补。
大儿子还记得,家里的犁也不够用了,铁做的犁口磨损得厉害,要是大家都在家里的话,还要打几张犁口,要不来年春上犁田的活干起来不得劲。
父亲说,家里现在用的牛缆藤也是好几年前找的,有些绳子都朽了,用起来的时候不敢用劲,也需要找几副新的。
就这么简单一说,整个冬天的活已经堆得满满的,要想干好,不出乱子,或者基本能完成,还需要好好安排安排。
不说不知道,一想还真吓一跳,想不到家里还有这么多事情等着做。
这天吃过夜饭后,大儿子把大家叫到一起,搜罗了一下整个冬天家里需要做的事情,哪些急一些,哪些可以缓一缓,那些可以明年再做,哪些比较费时费工,哪些又简单好办些,都一一商量清楚,并在黑板上写出来,防止遗漏。
这样算下来,整个冬天需要做的事情有大大小小将近二十项,具体有:
1.烧四窑炭,这是一个冬天基本的用量,如果不够,可能还要再烧一两窑。
2.这一项由父亲和舅老倌、表弟三个人做,一个人砍柴,两个人挖窑,挖好窑以后,一个人看火,两个人砍柴、出窑、担炭。
烧一窑炭需要五天左右,这样下来可能要二十天。
2.砍五堆柴,家里天天烧火做饭、煮猪草、晚上站岗烧火向,都需要大量的柴火。
表弟和父亲负责,就用烧炭剩余的零碎柴火,不需要专门的人去准备,只需要把砍好的柴抽空用车子拉回家就行。
如果实在忙不过来,满妹、表妹她们也可以往回家拉柴。
3.把十几丘沙地全部翻挖一遍,翻过来的目的是把夏秋之际深藏在泥巴里面的虫子翻出来,暴露在寒冬里冻死,这样第二年就不会祸害庄家了。
这个事情有点意思,老辈人都坚持用锄头挖沙,而年轻人就喜欢用牛犁,把沙地当田犁,这样既快又深,牛犁的沙,比用锄头挖出来的沙能深一倍,深挖以后沙地里的产量高,还能省时间,何况挖沙这个季节牛也没什么事,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让他们干点活。
老辈人在年轻时也是这个想法,可是随着年岁慢慢增长,都不肯用牛犁了,仍然传承老辈人的用锄头一锄头一锄头地辛苦地挖。
刚开始时,老辈人不肯说为什么要这样,等到问急了。就骂起来:“要是把牛累坏了,看你明年吃泥巴去!”原来老辈人是爱惜牛力,害怕把牛累坏了。
毕竟,牛在春耕的时候非常辛苦,人还可以轮班干活,可是牛就不行了。忙起来的时候,除了吃草时间,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半天连着黑夜干,不这样的话,等田里的水干了再去犁田,那一切就都白搭了。
春雨以来,农人半晚上就要出去堵水口,搭田脚。天不亮就要牵着牛去犁田,因为没有犁开泡软的田土,到处是秋天和冬天干晒出来的裂缝,犁田稍慢一点,刚刚落到田里的雨水,就有可能从缝隙里流走。
如果人家日子困难,是几家子共用一个牛的话,那牛就更辛苦了。连吃草都只能一边拉着犁口走,一边忙里偷闲吃几口。老牛经常这样也就习惯了,知道坚持坚持就过去了,要是小牛崽根本受不了这个劳累,遇上不知道爱惜牛力的后生,不累坏才怪呢。
一般来说,春水田从第一场春雨下来开始。到泡田、垫肥、深犁,再到栽田前的一遍,就要犁四遍,你说牛累不累。春耕过去后,夏天牛能休息休息。到秋天,又是要犁秋田,不过这次只需要犁一次就行,个别懒汉连一次也不想犁。
更重要的是,用牛在平路上拉车跟犁田相比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平地上拉车,一个牛能拉动一二十担重的东西;而犁田的话,是牛站在软土里,用犁口将已经板结硬化的土层犁开一个口子,完全翻一遍,需要的力气是完全不一样的,遇到刚开始学犁田的后生,如果犁口后屁股抬得太高的话,犁口得就有可能插得很深,这样也就需要犁开更深的土层了,这时候就有可能把一张好好的大腿粗细的犁辕硬生生拉断,你想这需要多大的力气啊。而如果是拉车的话,除非车轮子被沟坎卡住了,一般很少会出现牛拉断车辕的情况。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犁水田的又比犁旱田费力,一个是犁旱田的话,比如秋田犁田,牛虽然站在软土里,但这些土层基本还是比较硬,也比较平的,牛腿不会陷进泥巴里面去,而旱田的土层也相对脆一些,好犁一些,犁水田就不一样了,牛的四个腿完全站在水里,没进泥巴里,踩下去要防止滑到,拔腿出来要费很大的劲。
如果是第一场春雨后的水田,泥巴还不会泡得很软,踩上去也不会没得太深,而如果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犁田的话,是一次比一次难。
其实,还有一种垄田,这是比较平的山谷里的水田,也叫冬水田,因为地势低,所以一年四季哪怕是最干旱的冬天,都泡着水,及时防水也放不干,那这样的田,就是所有田里面牛犁起来最费事最吃力的了,垄田里面的泥巴一年四季泡在水里,都烂透了,形成黑乎乎的败泥,人一脚踩下去,败泥往往能没到人的大腿这里,遇上个子矮的人,根本不敢去干这个活。
如果是牛的话,有时候半个肚子都能没到败泥里面去,更不用说腿了。
你想,如果是用牛犁这样的田,那牛费的功夫、牛受的累,岂止是用言语能说得清楚的?在这里,由于山谷里的田层次分明,一层一层的,虽然没有败泥田,但犁几次水田也不是个小事情。
经过父亲和大伯他们好几次责骂后,年轻人慢慢也接受了父辈们的认识。
是啊,农人没有牛,开春的田谁去犁?
不犁田,吃什么?
所以,宁愿让牛歇着不干事,也不能把它们累着,明年的辛苦还等着它们呢。
也正因如此,这些沙地,要用锄头一点一点挖出来,费时费力费工,还很枯燥。
没挖过沙的人,即便是农人,挖第一天沙就能让人累得腰酸背痛,胳膊肿胀,五六天才能消下去。
这个活年轻人有力气,但坚持不住,大儿子就安排给了父亲、舅老倌、母亲和他自己。要等到其它所有事情忙得差不多了在挖,因为挖沙只要不落雨,哪怕是刮风下雪、天寒地冻都没关系。
锄头一扬、膀子抡圆、大喊一声,根本冷不起来,挖过五六锄,保管是一身的汗,绝对冷不着。
挖沙最费时间,老家有句古话,叫作“一担薯棒,一天活。”
也就是说,挖能产一担薯棒地方大小的一块沙,就需要整整一天。全家里每年要收三五十担薯棒,这个活也清不了。
4.把二十几丘干田犁一遍,这个用处也跟把沙地翻挖一遍差不多,就是为冻死泥巴里的虫子。
这个事情,完全由大儿子、二儿子来干,他们也该到了学着犁田的年纪了,再有,父亲、舅老倌他们年纪都不小了,腿脚不是很灵便,去年犁田的时候,因为父亲一只脚插在败泥里拔不出来,而牛又不知道,继续往前使劲拉犁,父亲就硬生生被拉倒在水田里,犁口从胳膊划过去划了手指头那么深、那么宽的一个口子,过了两个月才好利索。
一丘五六担谷子的田,犁一次就要一天的样子,这个活也要个把月才能干完。
5.把十几丘水田放水晾干,主要是水田长年累月都泡在水里,也容易滋生一些虫子和病害,冬天放掉水以后,那些虫子病害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水也就死掉了,尤其是在寒冬岁月里。
这个事情简单,大儿子安排表妹去做。
快的话,一个上午就放完了,不过在放水的时候,要修好水圳,防止水把田边的路冲坏。
放水的时候,还有一件事情要干,老人们往往会同时背一个背篓。
可能大家有点奇怪,放水就放水,背背篓做什么用啊,难道还要装什么东西?还真猜对了,背篓真是用来背东西的。不过,它既不是用来背干活的时候的吃食和水,也不是用来背工具的。
不是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初了专门的一个水塘用来养荷花莲藕以外,父亲在水稻田里每年都要养一些鱼。(未完待续。)uw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