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真正的黄金之国
王德发临出海去山东半岛前对张国安岛主说:“那个胜利王拜巴尔斯也是在利用我们反鞑靼……要不然不会这般容易帮我们。”
张国安岛主笑了,说:“差不多是这样,他反十字军,更反鞑靼人势力,但是,他至少是真诚推动商贸,保护商路,而且懂得远交近攻,那么,就是我们可以交往或者互通有无的势力。”
确实是这样,他与十字军的矛盾是宗教的利害冲突,与鞑靼人势力的矛盾是生存权的利害冲突,这两者都是不可能调和矛盾,更不可能谈和。
他绝对不会像大宋的那条老狗那样讲实用主义……所以,胜利王拜巴尔斯在某种程度上是更合适的合作者。
王德发听到张国安岛主的回答后,满意地走了,他知道自己的朋友会处理眼下的局面。
山东半岛的局势因为多了大宋送来的支援而多了变数。
大宋的支援,他们是欢迎的,但是,他们会不会掺沙子搞小动作,这不得不让人担心。
所以王德发不顾辛苦前往那里的要求,他的朋友不得不同意。
现在,青岛港、登州港和流求岛之间的海路都快要比上与大宋临安、明州和泉州、广州的海路繁忙了。
事实上,也确实都相隔不远。
流求的相关产品促进了海运事业的发展。
利益,是科学技术传播的第一推动力。
以吕氏集团为例。
张国安岛主得到的那支骑兵队伍,简直让京湖制置副使吕文焕彻夜难眠!
一百来万贯的钱钞就能买到五百名全副武装的骑兵……这太让人想不到了。
那全是高头大马啊,鞑靼马和它比起来,简直就是驴了。
他看着那些骑兵的适应性训练,口水都流出来了,那些安什么马好像又听话又能冲锋!
襄阳地区不适合骑兵的长途行进,但是短途冲锋时,那会无人可挡的。
他们为何要倚城而防?就是怕鞑靼人千辛万苦运来的骑兵!
要想有这样的战马就得去买,要去买就得有合适的海船。
他带着这里的掌事吕雄专门去认真观察了他们的五桅运输型海船。
他首先就被船帆迷住了。
前文说过,这个时空所有海船都主要以船帆为原动力,但是,船帆的材料却千奇百怪。
在大宋,有的海船用多层棉布的,有用桐油浸过的,甚至还有用丝绸的……这一切不仅使船帆价格昂,不结实,还使它们的自重增加到让人发指的地步。
还有用干草的,那简直是笑话了。
棉麻布问世后,有人直接称呼它为帆布,这就直接说明了它更大的用处。
连鞑靼强盗集团的大头目忽必列都明白这个,何况经常接触船的人。
大宋的船帆帆肋条也有讲究,完全用压合力来充当,这降低了整体的重量。
压合木用的胶体是酪素胶,这是一种粘合力好,而且防水的胶体。
这是张国安岛主亲自带人调制出来的。
他先将定量的水分成三份,一份用于浸泡酪素,使其溶胀;一份和氢氧化钙混合,调成石灰**;另一份水用于溶解氢氧化钠。
在使用前将上述三种成分混合配制成胶液。
配制用水的温度为20~25℃,然后用40目筛过滤后使用。
那酪素也简单,直接用动物的胶发酵而成。
还有升船帆和吊运货物的吊杆上的各种定动滑轮组……操控船舵的齿轮组。
独特的组合式船舱……吕文焕一看就明白了,这船舱完全还可以改成运兵啊!
吕文焕马上下命令说:“你派人回去,挑出五百名船匠来,好好和他们学造船!先学造这种船!!”
事实上,如果比起总产量,大宋的棉布和棉麻布轻轻松松落下流求岛产出好几个身位,就算他用了近现代的技术也不行。
不要说是因为有人学会了这里的纺棉纱麻纱用的珍妮机,或是他的人工纺棉纺棉麻布的机器……大宋一共有一亿多人,大小手工作坊真是无数了。
流求岛引发的换帆运动,人家大宋的产出却是世界第一,这也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种需求几近无穷的,因为棉麻还可以制衣制裤制鞋制帽制包制帐篷……
他们上一次的远航经商行为,又为他们的产品找到了一个出口商路
据王征和小二的汇报,他们当然也在红海遇到过海盗,他们几乎是玩笑一般的开上了几炮,打上了几枪,那些海盗跑的比来时还快。
小二说:“他们太脏了,我怕有传染病……要不抓一些回来了。”
王征马上说:“不要,不要,说话也听不懂,而且太臭了!”
大宋人确实是这个时空最干净的人,没有哪个民族像他们这样酷爱洗澡。
这当然使张国安岛主推行洗澡文化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其它海商也高兴这条海路的通行,他们当然上升不了更高的层次,看不出运送战马的好处来,对他们来说运输这样的牲畜,利润太低了。
他们看中的是埃及地区的黄金。
埃及的历史虽然说不上最古老,但它却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黄金大国。
据考证,在公元前3900一前2100,埃及的采金量就达到700吨。
同时,其他地方虽有所获,但无论如何不能与它相比。
比如光是努比亚地区与阿拉伯地区就出产大约20吨,塞浦路斯与小亚细亚大约有10吨,天竺地区大约有70吨,巴克特里亚大约有30吨。
据说,古埃及人原本不认识黄金,是努比亚人教他们的,因为努比亚出产黄金,努比亚这个地名就是“黄金国”的意思。
顺便讲一下,非洲许多地名都与黄金有关.比如赞比西河意即“黄金河”。
埃及建国之初.当第一位法老王美尼斯统治之时,埃及就出现了重14克的金条。
其时约当公元前3200年左右。
由此推算,金币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这些金币不仅有法老王的尊号,还有其他文字。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不仅在西奈半岛上从矿石中开采绿松石,还以同样的方式开采黄金……这比寻找天然金块和筛金砂进了一大步。
他们在公元前21世纪发明的分离金银的方法使提纯黄金成为可能,这对于以后提纯金属和制造合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铁器时代前期的公元前1580一前1090则是古埃及的极盛时期,黄金事业非常兴盛。
那时的法老王开福拓土,军队打到哪里,寻金人员就跟到哪里。
法老王拉姆热斯二世当年向努比亚荒原进军时,担心将来拥到那里去淘金的人会渴死在半路上,于是下令在沙漠上寻源掘井,当成预先安排。
在他们国强民富之时,埃及不仅本国采金业发达,还成了整个非洲黄金的集聚地。
同时这也正是采金的热潮促使人们远走他乡,四处找寻,疯狂的积累黄金。
发展到了现在,估计光是开罗地区,大概就有千吨的黄金!
大宋的海商们惊喜的发现,那里才是真正的黄金之地,他们用自己的瓷器和丝绸,同样疯狂的交换着黄金……要不然,王征和小二能不有点嫉妒之心嘛。
跟着他们走的大宋海商们发财了。
张国安岛主笑了,说:“差不多是这样,他反十字军,更反鞑靼人势力,但是,他至少是真诚推动商贸,保护商路,而且懂得远交近攻,那么,就是我们可以交往或者互通有无的势力。”
确实是这样,他与十字军的矛盾是宗教的利害冲突,与鞑靼人势力的矛盾是生存权的利害冲突,这两者都是不可能调和矛盾,更不可能谈和。
他绝对不会像大宋的那条老狗那样讲实用主义……所以,胜利王拜巴尔斯在某种程度上是更合适的合作者。
王德发听到张国安岛主的回答后,满意地走了,他知道自己的朋友会处理眼下的局面。
山东半岛的局势因为多了大宋送来的支援而多了变数。
大宋的支援,他们是欢迎的,但是,他们会不会掺沙子搞小动作,这不得不让人担心。
所以王德发不顾辛苦前往那里的要求,他的朋友不得不同意。
现在,青岛港、登州港和流求岛之间的海路都快要比上与大宋临安、明州和泉州、广州的海路繁忙了。
事实上,也确实都相隔不远。
流求的相关产品促进了海运事业的发展。
利益,是科学技术传播的第一推动力。
以吕氏集团为例。
张国安岛主得到的那支骑兵队伍,简直让京湖制置副使吕文焕彻夜难眠!
一百来万贯的钱钞就能买到五百名全副武装的骑兵……这太让人想不到了。
那全是高头大马啊,鞑靼马和它比起来,简直就是驴了。
他看着那些骑兵的适应性训练,口水都流出来了,那些安什么马好像又听话又能冲锋!
襄阳地区不适合骑兵的长途行进,但是短途冲锋时,那会无人可挡的。
他们为何要倚城而防?就是怕鞑靼人千辛万苦运来的骑兵!
要想有这样的战马就得去买,要去买就得有合适的海船。
他带着这里的掌事吕雄专门去认真观察了他们的五桅运输型海船。
他首先就被船帆迷住了。
前文说过,这个时空所有海船都主要以船帆为原动力,但是,船帆的材料却千奇百怪。
在大宋,有的海船用多层棉布的,有用桐油浸过的,甚至还有用丝绸的……这一切不仅使船帆价格昂,不结实,还使它们的自重增加到让人发指的地步。
还有用干草的,那简直是笑话了。
棉麻布问世后,有人直接称呼它为帆布,这就直接说明了它更大的用处。
连鞑靼强盗集团的大头目忽必列都明白这个,何况经常接触船的人。
大宋的船帆帆肋条也有讲究,完全用压合力来充当,这降低了整体的重量。
压合木用的胶体是酪素胶,这是一种粘合力好,而且防水的胶体。
这是张国安岛主亲自带人调制出来的。
他先将定量的水分成三份,一份用于浸泡酪素,使其溶胀;一份和氢氧化钙混合,调成石灰**;另一份水用于溶解氢氧化钠。
在使用前将上述三种成分混合配制成胶液。
配制用水的温度为20~25℃,然后用40目筛过滤后使用。
那酪素也简单,直接用动物的胶发酵而成。
还有升船帆和吊运货物的吊杆上的各种定动滑轮组……操控船舵的齿轮组。
独特的组合式船舱……吕文焕一看就明白了,这船舱完全还可以改成运兵啊!
吕文焕马上下命令说:“你派人回去,挑出五百名船匠来,好好和他们学造船!先学造这种船!!”
事实上,如果比起总产量,大宋的棉布和棉麻布轻轻松松落下流求岛产出好几个身位,就算他用了近现代的技术也不行。
不要说是因为有人学会了这里的纺棉纱麻纱用的珍妮机,或是他的人工纺棉纺棉麻布的机器……大宋一共有一亿多人,大小手工作坊真是无数了。
流求岛引发的换帆运动,人家大宋的产出却是世界第一,这也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种需求几近无穷的,因为棉麻还可以制衣制裤制鞋制帽制包制帐篷……
他们上一次的远航经商行为,又为他们的产品找到了一个出口商路
据王征和小二的汇报,他们当然也在红海遇到过海盗,他们几乎是玩笑一般的开上了几炮,打上了几枪,那些海盗跑的比来时还快。
小二说:“他们太脏了,我怕有传染病……要不抓一些回来了。”
王征马上说:“不要,不要,说话也听不懂,而且太臭了!”
大宋人确实是这个时空最干净的人,没有哪个民族像他们这样酷爱洗澡。
这当然使张国安岛主推行洗澡文化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其它海商也高兴这条海路的通行,他们当然上升不了更高的层次,看不出运送战马的好处来,对他们来说运输这样的牲畜,利润太低了。
他们看中的是埃及地区的黄金。
埃及的历史虽然说不上最古老,但它却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黄金大国。
据考证,在公元前3900一前2100,埃及的采金量就达到700吨。
同时,其他地方虽有所获,但无论如何不能与它相比。
比如光是努比亚地区与阿拉伯地区就出产大约20吨,塞浦路斯与小亚细亚大约有10吨,天竺地区大约有70吨,巴克特里亚大约有30吨。
据说,古埃及人原本不认识黄金,是努比亚人教他们的,因为努比亚出产黄金,努比亚这个地名就是“黄金国”的意思。
顺便讲一下,非洲许多地名都与黄金有关.比如赞比西河意即“黄金河”。
埃及建国之初.当第一位法老王美尼斯统治之时,埃及就出现了重14克的金条。
其时约当公元前3200年左右。
由此推算,金币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这些金币不仅有法老王的尊号,还有其他文字。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不仅在西奈半岛上从矿石中开采绿松石,还以同样的方式开采黄金……这比寻找天然金块和筛金砂进了一大步。
他们在公元前21世纪发明的分离金银的方法使提纯黄金成为可能,这对于以后提纯金属和制造合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铁器时代前期的公元前1580一前1090则是古埃及的极盛时期,黄金事业非常兴盛。
那时的法老王开福拓土,军队打到哪里,寻金人员就跟到哪里。
法老王拉姆热斯二世当年向努比亚荒原进军时,担心将来拥到那里去淘金的人会渴死在半路上,于是下令在沙漠上寻源掘井,当成预先安排。
在他们国强民富之时,埃及不仅本国采金业发达,还成了整个非洲黄金的集聚地。
同时这也正是采金的热潮促使人们远走他乡,四处找寻,疯狂的积累黄金。
发展到了现在,估计光是开罗地区,大概就有千吨的黄金!
大宋的海商们惊喜的发现,那里才是真正的黄金之地,他们用自己的瓷器和丝绸,同样疯狂的交换着黄金……要不然,王征和小二能不有点嫉妒之心嘛。
跟着他们走的大宋海商们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