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苏联1991

第八百五十二章 支离破碎的新东方政策

    苏联访问德国特使多勃雷宁是亚纳耶夫打出的第一张牌,他需要知道德意志民主复兴党对于苏联的态度。(广告)直接的友好和平访问不会让苏联得出真正的答案,需要在某些问题上试探对方才能得出结论。

    这种事情必须由外交经验丰富的人来担当,有着苏联驻美国大使几十年经验的多勃雷宁自然成为了亚纳耶夫的不二人选。

    担任亚纳耶夫特别外交顾问的多勃雷宁有一种肩负重任的使命感,不但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命令,也让多勃雷宁想起1940年莫洛托夫与希特勒的那场会面,即便判断出对方的开战意图,也没有拿捏好准确的时间,从而导致战略上的失误。

    不过克伦茨的战术却更加高明,巧妙的利用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旁敲侧击的引起狼群效应。克里姆林宫想知道对方到底要做到哪几步。

    在大选刚刚结束的第四个星期,原本逐渐平静的柏林又迎来了新一轮的不安。

    此时已是寒冬之末,天空透过干枯的树枝流露出阴郁的蓝色,配合着还未散去的白色积雪,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积郁在天空的阴沉已经散尽,人们的脸上却并没有流露出欣慰的神情。反而变得更加凝重。

    坠入黑暗之前的最后一抹余晖。

    一场更加可怕的暴风雪正在靠近。

    柏林火车站的站台和通道已经戒严,国宾车队的梅赛德斯奔驰桥车停靠在外面等待柏林的客人,还有一群身着西装的政治高层人物,除了德国外交部长之外,还有另外一位位高权重的人物,国会议长乔尼什基斯。

    按照克伦茨的安排,他们在这里迎接普里马科夫这位特殊的客人。

    专列进站之后,黑色的车窗挡住了乔尼什基斯的视线。等到列车停稳,一堆人从车厢里出来。紧跟在一位随员身后。身形不高不胖,典型的斯拉夫人面孔,一副模样文质彬彬。(小说)

    多勃雷宁缓步向乔尼什基斯靠近,一声浅灰色的西装让他看起来更像是某个温和的大学教授。但是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能在美苏之间睥睨平衡局势这么多年的人,总不是简单的角色。

    那张平淡无奇的脸,却感觉比柏林冬天的积雪还要寒冷。

    抛开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乔尼什基斯上前一步,向他伸出了手,友善的说道,“多勃雷宁先生,你好。我是国会议长乔尼什基斯。”

    多勃雷宁楞了一下,没有立刻伸出手,对着乔尼什基斯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这一幕有些让人尴尬,然而多勃雷宁一上来就略带嘲讽的说道,“没想到连国会议长都来了,德国这是在做什么?是对自己所作所为心虚吗?”

    乔尼什基斯皱了皱眉头,毕竟是军人出身,对于多勃雷宁的这种嘲讽感到有些不快。而站在一边的外交部长楞了一下,见势不妙,担心乔尼什基斯会坏了大事,于是恰到好处的补充了一句。

    “不是的,您误会了,这是为了重复表达对苏联和德国之间合作关系的尊重,毕竟我们是统一战线的盟友。难道不是吗?”

    强调了统一战线盟友的关系,对方自然不可能再说一些过分的话。

    望着外交部长微笑自若的回答,多勃雷宁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外交部长和国会议长都不是重点,所以对于对方的吹嘘表现出不冷不热的态度,他关心的是与克伦茨之间的会谈,以及他提出亚纳耶夫交代的问题时,会做出何种反应。

    现在还能表现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等到原形毕露的时候,苏联可不会因为阶级友情而手下留情。克伦茨的反应将决定亚纳耶夫下一步棋怎么走。

    是摧毁掉克伦茨,还是毁掉整个德意志民主复兴党,反正苏联还有另外一枚棋子隐藏在德国内阁高层之中。

    接到了多勃雷宁之后,国宾车队的目的地是德国总理府。

    一路上乔尼什基斯都向多勃雷宁表达苏德友好的观点,甚至是关于瓜分东欧政策的后续,比如让德国与波兰等中欧国家组建的联盟和苏联联合东欧国家组建的轴心进行整合,将东欧变成双方利用石油,经济,资源等可控制的圈养肥羊。

    “我可以保证,苏联与德国合作是最正确的做法,如果你们选择了其他人,那么这是莫斯科的损失。我希望双方不要因为某些流言蜚语而产生关系破裂。”

    尽管竭力的转移话题,多勃雷宁却对乔尼什基斯的陈述不以为然,他单刀直入的反问对方,“对了,您还记得联邦德国的哈尔斯坦外交政策吗?”

    乔尼什基斯奇怪的望了对方一眼。

    哈尔斯坦主义由联邦德国国务秘书华特·哈尔斯坦制定,他声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单独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但是作为四个战胜国之一而对德国统一负有责任的苏联除外。

    “当然,我并不会忘记德国那一困难的时期。”

    乔尼什基斯听到多勃雷宁语气有变,却不知道对方他准备要干什么。

    多勃雷宁摘下眼镜,自顾自的说道,“哈尔斯坦主义的本质就是联邦德国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当时的民主德国,因此不能同任何与东德建交的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哈尔斯坦主义也是你们的阿登纳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但后来难堪的事实表明,实行哈尔斯坦主义只能束缚联邦德国自己的外交活动能力,反而使自己被孤立起来。不是吗?”

    乔尼什基斯一下子不知道回复什么,只能说了一句“嗯。”

    “接下来就是新东方政策的时代,后来的勃兰特政府积极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之间的关系,在1972年你们签署《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目的是实现了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改善与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然后在1973年12月分别与波兰、捷克斯洛代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缓和了德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的冷淡关系,并且利用德国突飞猛进的经济状况成功的拉拢了当时绝大多数的国家。”

    捧得越高摔得越惨,多勃雷宁说话喜欢先扬后抑。

    “但是现在呢?”

    苏联特使抬起头,反击总算开始了,他一项一项的数落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出尔反尔。

    “德国对东欧国家所做的一切,不是正在从新东方政策重返哈尔斯坦主义的时代?你们想尽一切办法阻拦东欧国家,掠夺东欧国家,将他们当做是德国市场倾销的附属,罗马尼亚,捷克等国家的制造业垮台了,失业的人民不得不前往欧洲刷盘子和洗马桶。也难怪亚纳耶夫提出瓜分政策时,会欣然的答应。你们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对方敲骨食髓吧。”

    乔尼什基斯的神色有些不自然,克伦茨上台之后的确放弃了某些既定的外交政策,转而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例如材料原产地的掠夺,为了保证西欧资本家们顺利的控制市场,直接垄断掉某一行业的龌龊内幕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德国的经济问题决定了右翼上台之后,东欧国家不会有好日子过。新东方政策变成了某种混合了哈尔斯坦主义的激进做法。

    最后旁敲侧击的补充了一句必杀,“像这样的政策,我们也很难保证,你们不会在苏联进行东欧问题时,不会做出某些阴暗的手段。比如美国国务卿访问东欧的事件问题,这难道是巧合吗?”

    说完之后,多勃雷宁非常平静的望向脸色苍白的对方,还有一脸无害的微笑。

    “你说是吗?”()

    本书来自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