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全送给你们
第一更,今天四更
克格勃和人民组织的效率远远高过联邦警察局,很快他们就搞清楚这份录像带到底来自哪里。正如乔尼什基斯猜想的那样,一群披着民族主义外衣的种族主义者借助这场动乱来伺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对于东德而言,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东德人民组织一直在强调着反抗暴政,追求自由,尤其是强调东德人民的“新普鲁士精神”,以恢复德意志荣光的民族主义来否定联邦德国矫枉过正的普世价值观。东德人民认为推崇德意志精神跟推崇纳粹精神之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连他们都不愿意站出来为自己说话,那么就没有人能为他们说话了。
东德人民主张的是德国民族的权力和正义,借助民族的凝聚力来推进族群的发展。而种族主义往往是以否定别的种族的平等权利为手段到达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们并没有反对其他民族在德国土地上的生存,但是我们只反对不受欢迎的宗教主义者。是的,就是那群在地中海上将基督难民抛下海的伊斯蓝难民,就是在德国的土地上对我们颐指气使的这群人,他们才是造成东德混乱的罪魁祸首。
乔尼什基斯上校不希望东德的独立最终演变成法国大革命那样,热月党,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保皇党等等,他需要鉴定统一的声音,推翻联邦德国在东德的暴政,建立真正的民主自由政权。
于是一场秘密的,针对东德各方势力的清洗开始了。由东德退役军人组建起来的,同时也是势力最大的东德人民组织向一些小型的纳粹团伙发起了进攻,他们号召民众打压这些危害东德革命果实的蛀虫,并且将这些试图破坏东德人民团结的人从队伍中驱逐出去。
乔尼什基斯上校在德国东部之声电视台上表述了自己的观diǎn,从破坏德国团结的罪魁祸首和煽动德国分裂的罪犯,到现在东德人民英雄,也就短短几十天的时间而已。
乔尼什基斯上校已经是非常普通的打扮,甚至走在街上也没有人会认为他是一个民间组织的领袖,因为与太多的政府精英相比,乔尼什基斯上校显得有些寒酸。
现在东德人民组织正处于宣传时期,所以乔尼什基斯上校必须博得民众的同情,将他塑造成一个追求自由,反抗暴政,并且重塑德意志精神的领袖人物。
“在世界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德国的背叛者,但是他们搞错了一件事,我们才是德国的拯救者。真正摧毁德国的并不是德意志精神,而是科尔一直强调的博爱普世价值观。德国政府现在在干什么?在强迫东德人民用自己创造的劳动价值来喂养一群蛀虫,是的,真正的蛀虫。他们不会工作,不懂交际,甚至还要我们‘强行’尊重他们的意愿。在座祷告时我们要安静闭嘴,在他们居住的地方要尊重他们的意愿,不准贩卖任何不清正的食品。”
乔尼什基斯对着镜头,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与政治正确这东西背道而驰,“然而这群疯狂扩张的蛀虫在干什么?他们在屠杀我们的同胞,他们在侵占我们的福利,我们的资源,甚至还要击垮我们的社会。如果连最后一群有良知的人都不心动的话,德国就崩溃了。”
“但是很多主流媒体认为你们是在将事件扩大化,现实情况并没有你们所说的那么糟糕。而且还指责你们故意将极端化教徒和温和派教徒混为一谈,违反了人道主义和人权主义。”
乔尼什基斯笑了一下,他说道,“我打个有趣的彼方,或许电视机前的观众会明白他们的辩解是一件多么强词夺理的事情。”
主持人做出一个洗耳恭听的手势,他想看看乔尼什基斯会怎样语出惊人。
“选任意一个中东教派教徒,他同时处于极端和温和两种状态,你没有办法确定他的具体状态,除非他开枪或自爆。这叫幕斯林的极端或者温的二象性。当他手里有枪的时候,他会表现出极端的一面,当他势单力孤的时候,他就表现出温和的一面。”
“比如两个相距遥远距离的中东教派教徒,一个号召发动圣战,另一个立即受到影响随之变得极端,这种鬼魅似的远距作用叫做幕斯林的量子纠缠。”
“一名幕中东教派开枪或自爆前,人类无法确定这名幕斯林是极端的或温和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薛定谔的幕斯林,也叫做买买提测不准原理。”
“广大信教群众觉得在全世界都受到迫害,这叫被迫害妄想清正综合症。”
“而且恐怖分子的袭击频率是不规则的,是永不停歇的,当白人佐翼圣母的势力越大,频率越高,这就是赛义德布朗运动。”
在场的人听到乔尼什基斯的说法都嘴角微微翘起,显然他们很赞同乔尼什基斯所说的内容,这些打着人权旗号却在背地里干着肮脏勾当的难民不但讨厌,简直就是恶心。
乔尼什基斯上校摊了摊手,说道,“再联系一下现实中的情况,我所举的例子有哪个是错误的?”
如果说这个玩笑看起来略带歧视性,但是乔尼什基斯上校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
“或许联邦德国的民众如何水生火热我们管不着,也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如果你在东德的土地上为非作歹,那么对不起,我们会将你们全部驱逐出去。假如换成是纳粹那些人执政,他们可能早就变成一块块的肥皂了。”
乔尼什基斯一本正经的回答道,“对于朋友,德国人民会用美酒和食物相迎。”
“但是那些想要抢夺我们生存空间的罪恶教徒,会将你们全部消灭,一个不留。东德人民驱逐难民的决心是坚定的,既然联邦德国想要展现你们的博爱?”
乔尼什基斯指着电视说道,“那我们就把他们全部送给你们。”()
本书来自
克格勃和人民组织的效率远远高过联邦警察局,很快他们就搞清楚这份录像带到底来自哪里。正如乔尼什基斯猜想的那样,一群披着民族主义外衣的种族主义者借助这场动乱来伺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对于东德而言,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东德人民组织一直在强调着反抗暴政,追求自由,尤其是强调东德人民的“新普鲁士精神”,以恢复德意志荣光的民族主义来否定联邦德国矫枉过正的普世价值观。东德人民认为推崇德意志精神跟推崇纳粹精神之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连他们都不愿意站出来为自己说话,那么就没有人能为他们说话了。
东德人民主张的是德国民族的权力和正义,借助民族的凝聚力来推进族群的发展。而种族主义往往是以否定别的种族的平等权利为手段到达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们并没有反对其他民族在德国土地上的生存,但是我们只反对不受欢迎的宗教主义者。是的,就是那群在地中海上将基督难民抛下海的伊斯蓝难民,就是在德国的土地上对我们颐指气使的这群人,他们才是造成东德混乱的罪魁祸首。
乔尼什基斯上校不希望东德的独立最终演变成法国大革命那样,热月党,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保皇党等等,他需要鉴定统一的声音,推翻联邦德国在东德的暴政,建立真正的民主自由政权。
于是一场秘密的,针对东德各方势力的清洗开始了。由东德退役军人组建起来的,同时也是势力最大的东德人民组织向一些小型的纳粹团伙发起了进攻,他们号召民众打压这些危害东德革命果实的蛀虫,并且将这些试图破坏东德人民团结的人从队伍中驱逐出去。
乔尼什基斯上校在德国东部之声电视台上表述了自己的观diǎn,从破坏德国团结的罪魁祸首和煽动德国分裂的罪犯,到现在东德人民英雄,也就短短几十天的时间而已。
乔尼什基斯上校已经是非常普通的打扮,甚至走在街上也没有人会认为他是一个民间组织的领袖,因为与太多的政府精英相比,乔尼什基斯上校显得有些寒酸。
现在东德人民组织正处于宣传时期,所以乔尼什基斯上校必须博得民众的同情,将他塑造成一个追求自由,反抗暴政,并且重塑德意志精神的领袖人物。
“在世界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德国的背叛者,但是他们搞错了一件事,我们才是德国的拯救者。真正摧毁德国的并不是德意志精神,而是科尔一直强调的博爱普世价值观。德国政府现在在干什么?在强迫东德人民用自己创造的劳动价值来喂养一群蛀虫,是的,真正的蛀虫。他们不会工作,不懂交际,甚至还要我们‘强行’尊重他们的意愿。在座祷告时我们要安静闭嘴,在他们居住的地方要尊重他们的意愿,不准贩卖任何不清正的食品。”
乔尼什基斯对着镜头,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与政治正确这东西背道而驰,“然而这群疯狂扩张的蛀虫在干什么?他们在屠杀我们的同胞,他们在侵占我们的福利,我们的资源,甚至还要击垮我们的社会。如果连最后一群有良知的人都不心动的话,德国就崩溃了。”
“但是很多主流媒体认为你们是在将事件扩大化,现实情况并没有你们所说的那么糟糕。而且还指责你们故意将极端化教徒和温和派教徒混为一谈,违反了人道主义和人权主义。”
乔尼什基斯笑了一下,他说道,“我打个有趣的彼方,或许电视机前的观众会明白他们的辩解是一件多么强词夺理的事情。”
主持人做出一个洗耳恭听的手势,他想看看乔尼什基斯会怎样语出惊人。
“选任意一个中东教派教徒,他同时处于极端和温和两种状态,你没有办法确定他的具体状态,除非他开枪或自爆。这叫幕斯林的极端或者温的二象性。当他手里有枪的时候,他会表现出极端的一面,当他势单力孤的时候,他就表现出温和的一面。”
“比如两个相距遥远距离的中东教派教徒,一个号召发动圣战,另一个立即受到影响随之变得极端,这种鬼魅似的远距作用叫做幕斯林的量子纠缠。”
“一名幕中东教派开枪或自爆前,人类无法确定这名幕斯林是极端的或温和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薛定谔的幕斯林,也叫做买买提测不准原理。”
“广大信教群众觉得在全世界都受到迫害,这叫被迫害妄想清正综合症。”
“而且恐怖分子的袭击频率是不规则的,是永不停歇的,当白人佐翼圣母的势力越大,频率越高,这就是赛义德布朗运动。”
在场的人听到乔尼什基斯的说法都嘴角微微翘起,显然他们很赞同乔尼什基斯所说的内容,这些打着人权旗号却在背地里干着肮脏勾当的难民不但讨厌,简直就是恶心。
乔尼什基斯上校摊了摊手,说道,“再联系一下现实中的情况,我所举的例子有哪个是错误的?”
如果说这个玩笑看起来略带歧视性,但是乔尼什基斯上校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
“或许联邦德国的民众如何水生火热我们管不着,也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如果你在东德的土地上为非作歹,那么对不起,我们会将你们全部驱逐出去。假如换成是纳粹那些人执政,他们可能早就变成一块块的肥皂了。”
乔尼什基斯一本正经的回答道,“对于朋友,德国人民会用美酒和食物相迎。”
“但是那些想要抢夺我们生存空间的罪恶教徒,会将你们全部消灭,一个不留。东德人民驱逐难民的决心是坚定的,既然联邦德国想要展现你们的博爱?”
乔尼什基斯指着电视说道,“那我们就把他们全部送给你们。”()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