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惹恼莫斯科的下场
第一更
普卡洛夫刚想抬头,就被其中一个苏军士兵用枪托狠狠的砸中脑袋,疼的他说不出话来。作为阶下囚,他没有任何的资格讨价还价。
“老实点。”空降伞兵瞪了他一眼,随即抬手扬了扬枪口,示意对方别轻举妄动,否则随时在你脑袋上开出几个血窟窿。
看着卡拉什尼柯夫步枪的枪口,普卡洛夫很识趣的缩着脖子,默不作声。
“该死的,为什么苏联军队的速度这么快。”被枪托砸中后他眼前的景象变得模糊了起来,摇摇晃晃都是重叠的影子,刚才那一枪托狠狠砸下去让他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普卡洛夫只能跪在地上,和其他的同僚一样看着苏联空降部队在机场上来回走动,戒备着周围的情况。作为最后一批撤出马尔涅乌利机场的士兵,普卡洛夫这个倒霉蛋显然不够幸运。苏军在空降后迅速占领了机场,现在就剩下他和一帮倒霉的同僚们成为了苏联军队的俘虏。伞兵部队占领机场之后迅速开始修复被轰炸之后的跑道,清扫残骸,为苏联战斗机的起降做好准备。随即58集团军使用米8直升机,然后在米35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运输工兵和工程机械抵达机场,对跑道进行修复。
空降部队将红色的信号棒丢到阵地上,指引着运输直升机的降落。
耳边开始出现嗡鸣,从刚开始的蚊子般细微的声音越来越大,普卡洛夫下意识地抬起头,不禁瞳孔皱缩。
数十架的直升机如同猎鹰一般的出现在自己上空,当他抬起头时,巨大的黑影遮拦了光线,在眼前留下一片阴影。机身上的瞩目的红星标志印刻在他的瞳孔之中。
米8直升机在米35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之下出现在马尔涅乌利机场的上空。站在空地上的伞兵挥舞着信号棒指挥部队的米8直升机降落,随即运输工兵从机舱里走出来。
米8直升机还没完全停下,运输工兵就已经将工程机械搬了出来。
联合作战部的命令是必须在12小时之内完成跑道的修复,并且能够起降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利用大型运输机将T72坦克直接空运到机场,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投放到战场上。
源源不断伊尔大型运输机开始在机场上降落,舱门打开之后,已经做好准备的T72坦克从机舱尾部中缓缓驶出。到时候装甲部队将会以三条不同的方向朝第比利斯进攻。歼灭敌方的有生力量。
在将格鲁吉亚的绝大多数武装力量歼灭之后,特罗舍夫就开始在高加索地区投放装甲部队,以最短的时间内与东线进攻的装甲部队以钳击的形势围向第比利斯。港口和机场都被占领之后,格鲁吉亚叛军已经没有能力阻止苏联军队在西线方面的深入了,他们将会会师成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像利剑一样直接插入第比利斯的心脏。
不过在彻底解决掉第比利斯的问题之前,弗拉基米尔还要做一件事。就是先解决掉这次事件的另外一位幕后黑手,土耳其总统塞泽尔。
至于为什么要成为大型战略轰炸机的中途站,南方联合战略司令部一直保持着沉默。这本来就是一次展现苏维埃军事力量和震慑土耳其的军事行动,大型轰炸机不过是为了在外高加索山区进行战略威慑。阻止任何试图援救溃兵的可能性。不过就连特罗舍夫都认为莫斯科出动战略轰炸机有些小题大做了。但是弗拉基米尔同志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小题大做,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完全震慑住蠢蠢欲动的南方奥斯曼。让战略轰炸机在外高加索地区巡航也是他提出来的。
土耳其想要跨过那道边境线?那也得问问苏联的战术核武器答不答应!
整个机场开始了24小时不间断的运作,运输工兵为了保障机场的运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机场跑道设施的修复工作。在十二小时之后将会不断有战斗机降落到格鲁吉亚,参与第比利斯的轰炸行动之中。
而另外一部分战略轰炸机将会执行不同的任务,以强大的武力威慑周边国家。南方联合作战指挥部只针对格鲁吉亚的动乱,至于某些带着政治要挟意味的行动则有莫斯科方面直接负责。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分工明细。
而相比起第58集团军稳扎稳打的作风,弗拉基米尔的威慑就显得简单而粗暴,完全凭靠着苏维埃的战略优势,直接威胁对方。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
既然美国人敢将舰队驶入黑海地区,那么弗拉基米尔就敢让图95大型战略轰炸机携带战术核弹头巡视土耳其与苏联之间的边境线。等到机场完全修复之后,将会有不断的有轰炸机开始往三个机场的方向部署,与此同时还有苏27为图95战略轰炸机进行护航。
“格鲁吉亚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控制了下来,叛军开始蜷缩到第比利斯等中心城市,换句话来讲,我们的作战已经完成了一半。”特罗舍夫在电话里向弗拉基米尔同志汇报这个好消息。不过他还是对弗拉基米尔利用战略轰炸机巡视格鲁吉亚边境线的做法感到不妥,“但是我们现在有必要在这样敏感的时期拉仇恨吗?如果土耳其将我们的挑衅视为战争行为的话,只会让格鲁吉亚的形势更加糟糕恶化吧?”
“不会的,土耳其还没有这个本事向苏联宣战。”弗拉基米尔肯定的说道,莫斯科方面已经算准了塞泽尔的软弱,他认为土耳其已经沦落到要美国舰队的庇护了,足以说明在之前的那场核威胁中,塞泽尔遭受到了多严重的打击,都已经成为了惊弓之鸟,在莫斯科的威胁下瑟瑟发抖。
“现在我们只会需要在格鲁吉亚的边境线上为土耳其添一把火,让他彻底明白,惹恼了莫斯科是怎样的下场!”()
本书来自
普卡洛夫刚想抬头,就被其中一个苏军士兵用枪托狠狠的砸中脑袋,疼的他说不出话来。作为阶下囚,他没有任何的资格讨价还价。
“老实点。”空降伞兵瞪了他一眼,随即抬手扬了扬枪口,示意对方别轻举妄动,否则随时在你脑袋上开出几个血窟窿。
看着卡拉什尼柯夫步枪的枪口,普卡洛夫很识趣的缩着脖子,默不作声。
“该死的,为什么苏联军队的速度这么快。”被枪托砸中后他眼前的景象变得模糊了起来,摇摇晃晃都是重叠的影子,刚才那一枪托狠狠砸下去让他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普卡洛夫只能跪在地上,和其他的同僚一样看着苏联空降部队在机场上来回走动,戒备着周围的情况。作为最后一批撤出马尔涅乌利机场的士兵,普卡洛夫这个倒霉蛋显然不够幸运。苏军在空降后迅速占领了机场,现在就剩下他和一帮倒霉的同僚们成为了苏联军队的俘虏。伞兵部队占领机场之后迅速开始修复被轰炸之后的跑道,清扫残骸,为苏联战斗机的起降做好准备。随即58集团军使用米8直升机,然后在米35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运输工兵和工程机械抵达机场,对跑道进行修复。
空降部队将红色的信号棒丢到阵地上,指引着运输直升机的降落。
耳边开始出现嗡鸣,从刚开始的蚊子般细微的声音越来越大,普卡洛夫下意识地抬起头,不禁瞳孔皱缩。
数十架的直升机如同猎鹰一般的出现在自己上空,当他抬起头时,巨大的黑影遮拦了光线,在眼前留下一片阴影。机身上的瞩目的红星标志印刻在他的瞳孔之中。
米8直升机在米35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之下出现在马尔涅乌利机场的上空。站在空地上的伞兵挥舞着信号棒指挥部队的米8直升机降落,随即运输工兵从机舱里走出来。
米8直升机还没完全停下,运输工兵就已经将工程机械搬了出来。
联合作战部的命令是必须在12小时之内完成跑道的修复,并且能够起降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利用大型运输机将T72坦克直接空运到机场,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投放到战场上。
源源不断伊尔大型运输机开始在机场上降落,舱门打开之后,已经做好准备的T72坦克从机舱尾部中缓缓驶出。到时候装甲部队将会以三条不同的方向朝第比利斯进攻。歼灭敌方的有生力量。
在将格鲁吉亚的绝大多数武装力量歼灭之后,特罗舍夫就开始在高加索地区投放装甲部队,以最短的时间内与东线进攻的装甲部队以钳击的形势围向第比利斯。港口和机场都被占领之后,格鲁吉亚叛军已经没有能力阻止苏联军队在西线方面的深入了,他们将会会师成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像利剑一样直接插入第比利斯的心脏。
不过在彻底解决掉第比利斯的问题之前,弗拉基米尔还要做一件事。就是先解决掉这次事件的另外一位幕后黑手,土耳其总统塞泽尔。
至于为什么要成为大型战略轰炸机的中途站,南方联合战略司令部一直保持着沉默。这本来就是一次展现苏维埃军事力量和震慑土耳其的军事行动,大型轰炸机不过是为了在外高加索山区进行战略威慑。阻止任何试图援救溃兵的可能性。不过就连特罗舍夫都认为莫斯科出动战略轰炸机有些小题大做了。但是弗拉基米尔同志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小题大做,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完全震慑住蠢蠢欲动的南方奥斯曼。让战略轰炸机在外高加索地区巡航也是他提出来的。
土耳其想要跨过那道边境线?那也得问问苏联的战术核武器答不答应!
整个机场开始了24小时不间断的运作,运输工兵为了保障机场的运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机场跑道设施的修复工作。在十二小时之后将会不断有战斗机降落到格鲁吉亚,参与第比利斯的轰炸行动之中。
而另外一部分战略轰炸机将会执行不同的任务,以强大的武力威慑周边国家。南方联合作战指挥部只针对格鲁吉亚的动乱,至于某些带着政治要挟意味的行动则有莫斯科方面直接负责。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分工明细。
而相比起第58集团军稳扎稳打的作风,弗拉基米尔的威慑就显得简单而粗暴,完全凭靠着苏维埃的战略优势,直接威胁对方。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
既然美国人敢将舰队驶入黑海地区,那么弗拉基米尔就敢让图95大型战略轰炸机携带战术核弹头巡视土耳其与苏联之间的边境线。等到机场完全修复之后,将会有不断的有轰炸机开始往三个机场的方向部署,与此同时还有苏27为图95战略轰炸机进行护航。
“格鲁吉亚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控制了下来,叛军开始蜷缩到第比利斯等中心城市,换句话来讲,我们的作战已经完成了一半。”特罗舍夫在电话里向弗拉基米尔同志汇报这个好消息。不过他还是对弗拉基米尔利用战略轰炸机巡视格鲁吉亚边境线的做法感到不妥,“但是我们现在有必要在这样敏感的时期拉仇恨吗?如果土耳其将我们的挑衅视为战争行为的话,只会让格鲁吉亚的形势更加糟糕恶化吧?”
“不会的,土耳其还没有这个本事向苏联宣战。”弗拉基米尔肯定的说道,莫斯科方面已经算准了塞泽尔的软弱,他认为土耳其已经沦落到要美国舰队的庇护了,足以说明在之前的那场核威胁中,塞泽尔遭受到了多严重的打击,都已经成为了惊弓之鸟,在莫斯科的威胁下瑟瑟发抖。
“现在我们只会需要在格鲁吉亚的边境线上为土耳其添一把火,让他彻底明白,惹恼了莫斯科是怎样的下场!”()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