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兵变【续】
第302章兵变【续】
南书房内,光绪帝听了李盛铎的禀报后,气得将一昂贵的青花茶盏摔成碎片。
“好你个假洋鬼子宋哲!拿了山东还不够,居然还想要两广总督!!!”
肃亲王善耆也怒火中烧的附和道:“没有错,这两广总督万万不能够给宋哲!我大清全国税收不过是九千多万两而已,广东一省一年岁入就有二千七百多万两了!再加上广西。这两省岁入占据全国近三分之一收入,如此国家财政重地,岂可交给野心勃勃的人!”
李盛铎脸色却有些不以为然,他沉默了半响,问道:“陛下,臣有不同的意见。”
肃亲王善耆闻言,登时仿佛被踩到尾巴一样。“果然是汉人,居然想着帮假洋鬼子说话!”
“够了!”光绪帝对肃亲王善耆轻轻呵斥了一句,不过也就仅仅如此。
自从戊戌清君侧宋哲入京,再加上其后东南各省的听调不听宣,光绪帝对于汉人的信任明显降低了不少。这一点从光绪帝的南书房中人比例就可以看出来了。
南书房的侍讲学士中除却李盛铎和梁启超外,其他四名侍讲学士都是满洲人。
而梁启超又另外有职务,南书房侍讲学士更倾向于名誉性质的情况下,实际上的汉人侍讲学士只有李盛铎一人而已。
“爱卿,你有什么话想说呢?”光绪帝看着李盛铎。
李盛铎心中微微一叹,压住心底刚刚涌起的悲哀情绪,说道:“臣只是想到一见事情,如果宋哲强行推荐某人为两广总督,陛下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光绪帝脸色微微一变,有些愤怒。却又不太敢发作,沉默了半响说道:“这事情朕自然是能够拒绝就会拒绝!”
“现在陛下可以拒绝吗?”李盛铎反问道:“别的不说,甘肃军哗变一事发生后。朝廷却没有办法尽快平息哗变一事。陛下认为朝廷还剩下多少威信?”
光绪帝脸上肌肉一抽,仿佛被甩了一巴掌。
光绪帝有些恼羞成怒了:“朕就不信自己平息不了这哗变。朕在天津驻扎的武毅军难道就平息不了这哗变!”
李盛铎平静的说道:“陛下,现在电报局已经被哗变士兵所封锁了,陛下你准备怎么通知聂军门发兵呢?”
肃亲王善耆很是不爽李盛铎这说话的语气,他硬邦邦的反驳道:“一匹快马即可!”
李盛铎微微一笑,似乎有些嘲讽的意味在里面。“别说信使能不能出得了北京城,即使能够出得了北京城,找到聂军门,武毅军过得了通州吗?”
通州是天津到北京之间的必经之路。不过这里却是由宋哲心腹龙俊迩率领装甲旅亲自驻守的重镇。
当初宋哲南下山东也没有带装甲旅,固然这里面有装甲旅燃油不足的原因在里面,却未尝没有在光绪帝头顶悬挂一把利剑的意思。
“再退一步说,陛下你认为武毅军可以轻松平定甘肃军吗?须知甘肃军兵力也有一万多人,哪怕不是所有士兵都参加哗变,但怎么也有七八千人。一旦战火爆发,恐怕北京城内很多民房都会被波及,成为废墟,朝廷威望更是直接跌到谷底。”
光绪帝不甘心的说道:“朕难道就不得不受到宋哲的威胁吗?”
李盛铎露出一抹苦笑,说道:“陛下难道有更好的办法吗?”
一向对主张对宋哲态度强硬的肃亲王善耆此时也不得不软下态度。说道:“陛下,臣虽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但现在似乎唯有答应将两广总督交给宋哲了。不过臣认为。绝对不能够如此轻易把两广总督交给宋哲。”
光绪帝无力的坐回椅子上,有气无力的说道:“王爷有什么好提议?”
看样子,光绪帝也不指望肃亲王善耆提出什么好建议了。
然而当你认为不可能的时候,世界偏偏给了你一个惊喜。
肃亲王善耆不知道是不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次说话带了几分条理。“两广如此重要,每年赋税就三千四百多万两。广东人口二千八百万人,广西七十八万人,两地加在一起人口近三千六百万人。如此巨大的利益,宋哲肯定是极为重视的。”
光绪帝抬头看了一眼肃亲王善耆。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在说废话吗?还不明白宋哲都弄个哗变出来。既是敲山震虎,又是要两广总督吗?哪里是极为重视。简直就是势在必得。
肃亲王善耆继续说道:“虽然朝廷最后不得不答应宋哲的强求,然而我们却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些小要求。相信宋哲为了更加迅速的达成自己的目的,不会在小问题上和我纠缠。”
光绪帝脸色稍微好一些,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也好,总比一无所得要强。只是提出什么要求呢?朕已经不希望类似甘肃军哗变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李盛铎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光绪帝,发现光绪帝脸色发白,两眼无神,脸上蕴含着着几分又怒又惧之色。他知道,光绪帝已经不想再和宋哲爆发冲突了,他怕了!这是君主害怕臣子的这样的事情,光绪帝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或许意识到了却不愿意承认。
陛下真的可以中兴大清吗?
李盛铎在心底的疑问没有答案,大概唯有时间才可以回答李盛铎。
肃亲王善耆和李盛铎商议一番后,认为可以提出三个小要求。
第一个小要求,瀛台的值班由大内侍卫副都统肃亲王善耆全权负责。
虽然现在光绪帝大部分时间是在紫禁城内居住,但紫禁城已经成为宋哲的势力范围,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和耳朵看着、听着光绪帝的一举一动,所以光绪帝有心离开紫禁城。而瀛台所在的西苑靠近紫禁城,历朝历代君王没有少在西苑居住,上早朝才去紫禁城的例子。
故而光绪帝才趁机提出这个要求。哪怕回到他曾经的伤心地瀛台居住,也在所不惜,只是为了摆脱宋哲日日夜夜的监视。
当然了。无论是宋哲也好,还是光绪帝也好。他们都知道完全摆脱监视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哪怕是由肃亲王善耆安排值班侍卫,里面难道真的没有可以收买的人吗?光绪帝此举,只是让宋哲对他的监视力度没有那么强而已。
要不然光绪帝真的完全摆脱监视,宋哲怎么可能答应呢?
第二个小要求:保证明年内务府拨款不低于三百五十万两。
虽然古代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说。不论天下的土地也好,还是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群也罢,无一不是归皇帝所有。
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的,哪怕是没有宋哲,光绪帝也不能够随便用钱的。但皇帝支出也很大啊,比如说皇后一个月有多少用度、贵妃一个月多少用度等等,逢年过节皇帝还得拿钱赏赐文武百官。这些钱总不能够天天往户部哪里要吧?
赏赐文武百官还好说,皇后、贵妃的用度都户部给。这皇后贵妃是谁的啊?是户部尚书的,还是皇帝的啊?
于是很早的时候,皇帝就设立了一个名为左藏库的衙门。俗称左藏。这个衙门专门负责皇庄租税、地方进贡、附属国进贡以及宫廷主持的专卖收益这些皇帝的收入。这些钱主要用来给京官发补贴,给御前侍卫发饷,给太子、公主、后妃们发生活费。以及给皇帝日常花销。
到了清朝,这个左藏也换了个牌子,没有错,就是内务府这牌子了。
不过自从宋哲掌权后,别的权力还好说,但两个权力却努力捉住。一个是军权,另外一个则是财政大权。
特别是财政大权,只要宋哲能够拦截得了的赋税,绝对不会到户部那里去。为此朝廷的收入其实非常少。乃至于为了增强武毅军,光绪帝也节衣缩食。每个月的钱银也很少。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光绪帝想拿这些钱去增强武毅军的实力。
第三个小要求:任命陈宝箴为河南巡抚。
陈宝箴以举人出仕,一般这样的人物在满清官场上很难有进步的机会,知府这个位置往往就是举人出身官员的终点,而往往更多人都一辈子临老才混个贫困县知县当当。
不过陈宝箴的文才、韬略和办事能力却得到了当时的两湖总督曾国藩的认可。因此获得曾国藩的提拔,先后任浙江及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抚。
甲午战争后,陈宝箴认为必须变发图强,于是极力支持光绪帝的政治主张。他当时担任湖南巡抚,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人联手办新政,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是著名维新派骨干,也是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
不过戊戌变法时候陈宝箴混的不怎么样,在内受到湖南守旧派王先谦、叶德辉的攻讦,在外有湖广总督张之洞这尊大神压着,故而一直没有办法站出来通电全国,表示湖南对光绪帝的支持。
即使如此,也不能够改变陈宝箴在光绪帝心目中的地位。这是一个唯一在行动上支持自己的大臣。
山西巡抚胡聘之虽然在戊戌清君侧后对光绪帝极力支持,然而光绪帝认为胡聘之对自己的感激之情是有的,但其中不少的因素恐怕是因为宋哲的兵威。因为胡聘之在戊戌变法的时候态度暧昧,并没有在山西推行什么新政。
而将陈宝箴调任河南,一方面填补前任反对光绪帝的河南巡抚景星的缺,另外一方面是光绪帝有意在直隶外围培养忠心自己的势力,以抗衡宋哲。
听得这三个小要求后,光绪帝心情也好了一些,他也不指望宋哲全答应了,哪怕答应其中一两条,也胜过白白将两广总督之位拱手奉送给宋哲要强。
李盛铎告辞道:“时间已经耽误得有些多了,微臣也应该前往醇亲王府了。”
光绪帝站起来说道:“好,爱卿一路上小心。”
等李盛铎离开了后,肃亲王善耆连忙走到窗户、木门处检查一番。
光绪帝有些惊奇,肃亲王善耆这是想干什么呢?
不等光绪帝发问,肃亲王善耆已经给光绪帝解惑道:“陛下,刚才臣说的只是计策的一部分。”
光绪帝闻言精神一振,道:“王爷可是还有什么妙计没有提出来?只是为什么刚才不说呢?”
肃亲王善耆并没有掩饰,直接一脸不信任的说道:“臣,信不过哪些汉人。”
光绪帝苦笑一声,没有说话,但他心里面并不完全认可肃亲王善耆的话。虽然光绪帝已经没有百日维新时候对汉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那般言听计从,但他更加知道治理偌大的中国,不倚重汉人是万万不能的。
肃亲王善耆:“陛下可听说过广州湾一事?”
光绪帝想了想,这才记起来这事情。“是不是法国人霸占了的港湾?法国人好像一直想逼朝廷签订不平等条约,好像英国人之于香港、德国人之于胶州湾那般租借广州湾。”
肃亲王善耆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没有错,只是朝廷一直不愿意再签订这样的不平等条约,这事情就拖着。不过现在两广总督既然给了宋哲,我们得不到的,也宋哲也别想得到,陛下尽快派人签订了租借条约,正好让宋哲去头痛这事情。”
“这……不太好吧?”光绪帝还有点节操,不想割让国土。
如果换了慈禧在,恐怕直接就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或者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肃亲王善耆劝说道:“陛下,虽然割了广州湾,但却可以得到法国人的欢心,又给宋哲添堵,何必犹豫呢?而且陛下想要除去宋哲这权臣,现在非列强支持不可。”
光绪帝闭上眼睛,沉默了半响,这才一脸叹息的说道:“广州湾和法国人的事情就交给王爷你处理。朕累了,王爷跪安吧。”
“喳!”()
南书房内,光绪帝听了李盛铎的禀报后,气得将一昂贵的青花茶盏摔成碎片。
“好你个假洋鬼子宋哲!拿了山东还不够,居然还想要两广总督!!!”
肃亲王善耆也怒火中烧的附和道:“没有错,这两广总督万万不能够给宋哲!我大清全国税收不过是九千多万两而已,广东一省一年岁入就有二千七百多万两了!再加上广西。这两省岁入占据全国近三分之一收入,如此国家财政重地,岂可交给野心勃勃的人!”
李盛铎脸色却有些不以为然,他沉默了半响,问道:“陛下,臣有不同的意见。”
肃亲王善耆闻言,登时仿佛被踩到尾巴一样。“果然是汉人,居然想着帮假洋鬼子说话!”
“够了!”光绪帝对肃亲王善耆轻轻呵斥了一句,不过也就仅仅如此。
自从戊戌清君侧宋哲入京,再加上其后东南各省的听调不听宣,光绪帝对于汉人的信任明显降低了不少。这一点从光绪帝的南书房中人比例就可以看出来了。
南书房的侍讲学士中除却李盛铎和梁启超外,其他四名侍讲学士都是满洲人。
而梁启超又另外有职务,南书房侍讲学士更倾向于名誉性质的情况下,实际上的汉人侍讲学士只有李盛铎一人而已。
“爱卿,你有什么话想说呢?”光绪帝看着李盛铎。
李盛铎心中微微一叹,压住心底刚刚涌起的悲哀情绪,说道:“臣只是想到一见事情,如果宋哲强行推荐某人为两广总督,陛下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光绪帝脸色微微一变,有些愤怒。却又不太敢发作,沉默了半响说道:“这事情朕自然是能够拒绝就会拒绝!”
“现在陛下可以拒绝吗?”李盛铎反问道:“别的不说,甘肃军哗变一事发生后。朝廷却没有办法尽快平息哗变一事。陛下认为朝廷还剩下多少威信?”
光绪帝脸上肌肉一抽,仿佛被甩了一巴掌。
光绪帝有些恼羞成怒了:“朕就不信自己平息不了这哗变。朕在天津驻扎的武毅军难道就平息不了这哗变!”
李盛铎平静的说道:“陛下,现在电报局已经被哗变士兵所封锁了,陛下你准备怎么通知聂军门发兵呢?”
肃亲王善耆很是不爽李盛铎这说话的语气,他硬邦邦的反驳道:“一匹快马即可!”
李盛铎微微一笑,似乎有些嘲讽的意味在里面。“别说信使能不能出得了北京城,即使能够出得了北京城,找到聂军门,武毅军过得了通州吗?”
通州是天津到北京之间的必经之路。不过这里却是由宋哲心腹龙俊迩率领装甲旅亲自驻守的重镇。
当初宋哲南下山东也没有带装甲旅,固然这里面有装甲旅燃油不足的原因在里面,却未尝没有在光绪帝头顶悬挂一把利剑的意思。
“再退一步说,陛下你认为武毅军可以轻松平定甘肃军吗?须知甘肃军兵力也有一万多人,哪怕不是所有士兵都参加哗变,但怎么也有七八千人。一旦战火爆发,恐怕北京城内很多民房都会被波及,成为废墟,朝廷威望更是直接跌到谷底。”
光绪帝不甘心的说道:“朕难道就不得不受到宋哲的威胁吗?”
李盛铎露出一抹苦笑,说道:“陛下难道有更好的办法吗?”
一向对主张对宋哲态度强硬的肃亲王善耆此时也不得不软下态度。说道:“陛下,臣虽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但现在似乎唯有答应将两广总督交给宋哲了。不过臣认为。绝对不能够如此轻易把两广总督交给宋哲。”
光绪帝无力的坐回椅子上,有气无力的说道:“王爷有什么好提议?”
看样子,光绪帝也不指望肃亲王善耆提出什么好建议了。
然而当你认为不可能的时候,世界偏偏给了你一个惊喜。
肃亲王善耆不知道是不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次说话带了几分条理。“两广如此重要,每年赋税就三千四百多万两。广东人口二千八百万人,广西七十八万人,两地加在一起人口近三千六百万人。如此巨大的利益,宋哲肯定是极为重视的。”
光绪帝抬头看了一眼肃亲王善耆。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在说废话吗?还不明白宋哲都弄个哗变出来。既是敲山震虎,又是要两广总督吗?哪里是极为重视。简直就是势在必得。
肃亲王善耆继续说道:“虽然朝廷最后不得不答应宋哲的强求,然而我们却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些小要求。相信宋哲为了更加迅速的达成自己的目的,不会在小问题上和我纠缠。”
光绪帝脸色稍微好一些,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也好,总比一无所得要强。只是提出什么要求呢?朕已经不希望类似甘肃军哗变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李盛铎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光绪帝,发现光绪帝脸色发白,两眼无神,脸上蕴含着着几分又怒又惧之色。他知道,光绪帝已经不想再和宋哲爆发冲突了,他怕了!这是君主害怕臣子的这样的事情,光绪帝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或许意识到了却不愿意承认。
陛下真的可以中兴大清吗?
李盛铎在心底的疑问没有答案,大概唯有时间才可以回答李盛铎。
肃亲王善耆和李盛铎商议一番后,认为可以提出三个小要求。
第一个小要求,瀛台的值班由大内侍卫副都统肃亲王善耆全权负责。
虽然现在光绪帝大部分时间是在紫禁城内居住,但紫禁城已经成为宋哲的势力范围,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和耳朵看着、听着光绪帝的一举一动,所以光绪帝有心离开紫禁城。而瀛台所在的西苑靠近紫禁城,历朝历代君王没有少在西苑居住,上早朝才去紫禁城的例子。
故而光绪帝才趁机提出这个要求。哪怕回到他曾经的伤心地瀛台居住,也在所不惜,只是为了摆脱宋哲日日夜夜的监视。
当然了。无论是宋哲也好,还是光绪帝也好。他们都知道完全摆脱监视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哪怕是由肃亲王善耆安排值班侍卫,里面难道真的没有可以收买的人吗?光绪帝此举,只是让宋哲对他的监视力度没有那么强而已。
要不然光绪帝真的完全摆脱监视,宋哲怎么可能答应呢?
第二个小要求:保证明年内务府拨款不低于三百五十万两。
虽然古代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说。不论天下的土地也好,还是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群也罢,无一不是归皇帝所有。
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的,哪怕是没有宋哲,光绪帝也不能够随便用钱的。但皇帝支出也很大啊,比如说皇后一个月有多少用度、贵妃一个月多少用度等等,逢年过节皇帝还得拿钱赏赐文武百官。这些钱总不能够天天往户部哪里要吧?
赏赐文武百官还好说,皇后、贵妃的用度都户部给。这皇后贵妃是谁的啊?是户部尚书的,还是皇帝的啊?
于是很早的时候,皇帝就设立了一个名为左藏库的衙门。俗称左藏。这个衙门专门负责皇庄租税、地方进贡、附属国进贡以及宫廷主持的专卖收益这些皇帝的收入。这些钱主要用来给京官发补贴,给御前侍卫发饷,给太子、公主、后妃们发生活费。以及给皇帝日常花销。
到了清朝,这个左藏也换了个牌子,没有错,就是内务府这牌子了。
不过自从宋哲掌权后,别的权力还好说,但两个权力却努力捉住。一个是军权,另外一个则是财政大权。
特别是财政大权,只要宋哲能够拦截得了的赋税,绝对不会到户部那里去。为此朝廷的收入其实非常少。乃至于为了增强武毅军,光绪帝也节衣缩食。每个月的钱银也很少。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光绪帝想拿这些钱去增强武毅军的实力。
第三个小要求:任命陈宝箴为河南巡抚。
陈宝箴以举人出仕,一般这样的人物在满清官场上很难有进步的机会,知府这个位置往往就是举人出身官员的终点,而往往更多人都一辈子临老才混个贫困县知县当当。
不过陈宝箴的文才、韬略和办事能力却得到了当时的两湖总督曾国藩的认可。因此获得曾国藩的提拔,先后任浙江及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抚。
甲午战争后,陈宝箴认为必须变发图强,于是极力支持光绪帝的政治主张。他当时担任湖南巡抚,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人联手办新政,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是著名维新派骨干,也是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
不过戊戌变法时候陈宝箴混的不怎么样,在内受到湖南守旧派王先谦、叶德辉的攻讦,在外有湖广总督张之洞这尊大神压着,故而一直没有办法站出来通电全国,表示湖南对光绪帝的支持。
即使如此,也不能够改变陈宝箴在光绪帝心目中的地位。这是一个唯一在行动上支持自己的大臣。
山西巡抚胡聘之虽然在戊戌清君侧后对光绪帝极力支持,然而光绪帝认为胡聘之对自己的感激之情是有的,但其中不少的因素恐怕是因为宋哲的兵威。因为胡聘之在戊戌变法的时候态度暧昧,并没有在山西推行什么新政。
而将陈宝箴调任河南,一方面填补前任反对光绪帝的河南巡抚景星的缺,另外一方面是光绪帝有意在直隶外围培养忠心自己的势力,以抗衡宋哲。
听得这三个小要求后,光绪帝心情也好了一些,他也不指望宋哲全答应了,哪怕答应其中一两条,也胜过白白将两广总督之位拱手奉送给宋哲要强。
李盛铎告辞道:“时间已经耽误得有些多了,微臣也应该前往醇亲王府了。”
光绪帝站起来说道:“好,爱卿一路上小心。”
等李盛铎离开了后,肃亲王善耆连忙走到窗户、木门处检查一番。
光绪帝有些惊奇,肃亲王善耆这是想干什么呢?
不等光绪帝发问,肃亲王善耆已经给光绪帝解惑道:“陛下,刚才臣说的只是计策的一部分。”
光绪帝闻言精神一振,道:“王爷可是还有什么妙计没有提出来?只是为什么刚才不说呢?”
肃亲王善耆并没有掩饰,直接一脸不信任的说道:“臣,信不过哪些汉人。”
光绪帝苦笑一声,没有说话,但他心里面并不完全认可肃亲王善耆的话。虽然光绪帝已经没有百日维新时候对汉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那般言听计从,但他更加知道治理偌大的中国,不倚重汉人是万万不能的。
肃亲王善耆:“陛下可听说过广州湾一事?”
光绪帝想了想,这才记起来这事情。“是不是法国人霸占了的港湾?法国人好像一直想逼朝廷签订不平等条约,好像英国人之于香港、德国人之于胶州湾那般租借广州湾。”
肃亲王善耆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没有错,只是朝廷一直不愿意再签订这样的不平等条约,这事情就拖着。不过现在两广总督既然给了宋哲,我们得不到的,也宋哲也别想得到,陛下尽快派人签订了租借条约,正好让宋哲去头痛这事情。”
“这……不太好吧?”光绪帝还有点节操,不想割让国土。
如果换了慈禧在,恐怕直接就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或者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肃亲王善耆劝说道:“陛下,虽然割了广州湾,但却可以得到法国人的欢心,又给宋哲添堵,何必犹豫呢?而且陛下想要除去宋哲这权臣,现在非列强支持不可。”
光绪帝闭上眼睛,沉默了半响,这才一脸叹息的说道:“广州湾和法国人的事情就交给王爷你处理。朕累了,王爷跪安吧。”
“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