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甲午后

第281章 各怀鬼胎

    第281章各怀鬼胎

    李经方确定道:“虽然不知道什么缘故,但孩儿这还有来电肯定是真的,他还不至于用这消息骗孩儿。”

    “嗯,”李鸿章有些含糊的应了一声,站起来踱步,不知道想什么。

    过了好半响李鸿章还没有说话,李经方忍不住问道:“爹据儿子在北京的好友来电,陛下已经对爹你很是不满,之前就曾经一度想用张之洞代替爹你。假如继续拖下去,怕这领班军机大臣会有变故。现在宋哲离开北京,正好是爹你北上的时机,没有宋哲制肘,谁还能够阻止爹你重掌大权?”

    李鸿章冷笑一声,说道:“你真的当爹是神仙了?没有人能够阻止爹重掌大权?多的是!就那醇亲王载沣,他会坐视老夫重掌大权吗?即使是陛下,也不见得希望老夫北上。别忘记,老夫是出身。”

    李鸿章一直被认为是后党的中坚人物,这一点无论李鸿章如何想,朝野上下也如此认为。

    李经方眼巴巴的看着父亲,问道:“但爹,你说等等,到已经这个情况了,难道还要继续等下去吗?”

    李鸿章叹了口气说道:“罢了,发电报朝廷,就说老夫三天后动身北上。”

    李经方忙不迭的点头说道:“是!”

    由李经方带发的这一封电报,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广州电报局朝两广总督府往返的官吏多了不少。

    如刘坤一就对李鸿章来电报:“少荃兄。此次北上,于东北事,望慎之。再慎之。”

    张之洞来电,只有八个字。“力挽狂澜,拨乱反正。”

    也有人邀请李鸿章一晤,如闽浙总督边宝泉,他就来电,希望李鸿章坐船经过福州的时候,能够停船。与之会晤。

    顺便说一句这边宝泉和李鸿章还有旧怨,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献瑞表。恭维慈禧,边宝泉就公开弹劾李鸿章,这事情当时在京师还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官场中还有传言,边宝泉和康有为私交不错。而历史上的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就是在边宝泉的辖地上逃出国的。

    对于这些电报,李鸿章一一回复,态度含糊。

    如刘坤一和张之洞的回电,李鸿章就三个字,“共勉之”。有些没头没脑。

    对于边宝泉则是回电:“时间上若不急,自当拜访。”

    不过有些人,李鸿章就没有办法如此含糊的回复了。

    …………

    “父亲,刘学洵在外面求见。”李经方敲了敲书房的雕花木门,如此说道。

    李鸿章摘下老花镜。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说道:“让他进来了,看来英国人那里来消息了。”

    没有多长时间,李经方就推门进入书房。后面跟着一名低眉顺目的人,正是李鸿章的幕僚刘学洵。

    进门行礼过后,刘学洵说道:“东翁,香港总督卜力来电,邀请东翁你经过香港的时候,停泊一下。不知道东翁意下如何?”

    李鸿章拿起手帕。擦着老花镜片上的灰尘,说道:“除了这句话。卜力还有什么话说?比如之前说的东南互保?”

    刘学洵说道:“大家现在都在观望中,想看看京师的实力如何,再作下一步打算。”

    李鸿章微微眯起眼睛说道:“是想看宋哲这假洋鬼子在山东打的怎么样吗?说来真的可笑,陛下天天防备宋哲,却不知道现在他最大的依靠就是宋哲。”

    刘学洵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就此发表意见。

    李鸿章说道:“回电香港,就说老夫期待抵达香港和卜力阁下会面之时。”

    “是!”刘学洵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喜色,他极力促成李鸿章和卜力的会面,这里面自然有他的利益了。

    刘学洵离开两广总督府后,坐上马车。车上的马夫问道:“老爷,我们现在去哪里?”

    刘学洵拿起放在马车内的包袱,一边检查包袱里面的衣物,一边说道:“先去电报局后,在电报局外等一刻钟后,你自己驾车离开,明白没有?”

    “明白。”马夫应诺了一声。

    到电报局发了电报后,刘学洵就到茅房换了包袱里面的衣服,头上还戴着黑色的帽子,不走近仔细看,怕没有几个人可以认出刘学洵来。

    刘学洵静悄悄的来到了一家茶楼前,抬头看了一眼。云江茶楼,没有错,就是这里。

    刘学洵抬步走进里面,才刚刚迈过门槛,就有小二迎上来,一脸灿烂笑容的说道:“这位客官,不知道你是几位?”

    刘学洵抬手拉低一下帽檐,让小二不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貌:“我是来找中山先生的。”

    被满清政府通缉后,孙闻为了躲避追捕,到了日本后改了一个化名——中山樵。

    小二眼中闪过一抹警惕,问道:“不知道你怎么称呼?”

    刘学洵平静的说道:“你就说陈三来访即可。”

    小二仔细的打量了刘学洵上下一眼,点头说道:“好,这位客人到这里坐一下,我这就去问问中山先生。”

    过来一会儿,小二就一脸笑容的回来,带了刘学洵到后院,敲了敲门。木门微微开了一个口子,露出门后浑身透着精干的汉子,看到只有小二和刘学洵二人。汉子点了点头,这才将木门完全打开。

    刚刚进入院子里面,刘学洵就看到孙闻坐在院子那颗大榕树下,榕树盘根错节,枝叶茂盛,倒是遮住了不少寒风。

    “学洵兄。”

    孙闻微笑着和刘学洵打着招呼。用的是带着乡音的粤语。

    李鸿章有一点不知道的是,刘学洵和孙闻不仅仅关系好,他们还是同乡。不过因为刘学洵常年在广州一带活动。故而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孙老弟。”刘学洵摘下帽子,笑呵呵的对孙闻打着招呼。

    孙闻听到这称,心里面暗暗皱了皱眉,但外面却没有表露出来,笑呵呵的和刘学洵谈话。

    如果李鸿章在场,肯定会惊出一身冷汗。

    因为他这个因为包办“闱姓”(赌.博的一类),从此成为腰缠万贯富翁。声名鹊起,被人称为“刘三国”。即“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的心腹幕僚刘学洵,他的心可不是一般的大。

    刘学询自诩是名将后裔。有财有势后,他不甘心一辈子就当个满清奴才,于是他打上了反清复明的主意,由自己来当皇帝。这自然和孙闻倡导的民主共和实属南辕北辙,可他俩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想推翻满清,因而两位香山同乡便在政治上结成了联盟。

    不过刘学询自命为朱元璋、洪秀全,并视孙闻为徐达、杨秀清。显然孙闻并不鸟刘学洵,现在不发作,仅仅是因为孙闻需要刘学洵的钱财和人脉支援。

    刘学洵和孙闻这次会面。却是筹谋发动起义。

    趁李鸿章北上,朝廷纷乱之际,在广州发动起义。

    他们两打了一手好算盘。李鸿章走了,两广就没有能够真正主持大局的人了。而周围的总督、巡抚现在正人心惶惶,自然不敢插手广东的事情,免得被光绪帝猜忌。

    两人说得兴起的时候,不时还发出哈哈大笑。

    …………

    十一月四日,广州码头。李鸿章和友人同僚道别后,登上了英国轮船平安号。

    平安号刚刚出发。就有人发了电报到香港。

    香港总督卜力接到电报后,不顾寒冷的海风,早早就来到码头上等候李鸿章。

    卜力此时的心情和他的举动一样迫切。

    卜力最近呈给英国政府殖民部一封电报,他在电报中分析:由于清朝两个统治者的对立,现在清朝已经实际上分割为三块,明确支持老太后的东北三省和山东,明确支持皇帝的山西、直隶、台湾,还有各地态度暧昧的地方大臣。现在清朝已经陷入到非常危险的地步,特别是南方的大臣,可能会演变为割据状态。

    在海外的革命党人士也纷纷返回国内,反清起义预计将于两周内在南方爆发,信任卜力的中国绅士向卜力保证,造反者并不排外,并且希望在取得一定的胜利之后得到英国的保护。

    卜力还说:“如果赞成孙闻和李鸿章总督缔结一项盟约,对英国的利益将是再好不过了”

    在李鸿章是否会“背叛”满清政府这个问题上,卜力的判断是:“这个李总督正向这个运动卖弄风情,谣传他想自立为皇帝或是当总统。很多南方大臣在彷徨中,也希望李总督站出来,成为他们的旗帜。”

    刚刚下了轮船,李鸿章就被卜力请到码头附近的一座洋楼二楼上。除了李鸿章和卜力外,这二楼空无一人。下面是洋人士兵在把手各处进出要害通道,任何想偷听对话的人,都很难实现他们的目的。

    卜力对李鸿章寒暄道:“一路奔波了,李,喝一杯咖啡暖身吧。”

    “谢谢!”李鸿章坐下来,抿了一口咖啡。

    卜力还酝酿着如何将话题不经意的引导到自己希望的话题上,李鸿章突然不做任何铺垫,直截了当地问卜力:“英国希望谁做皇帝?”

    这个皇帝有很多个,有革命党,有光绪帝,有被慈禧册封的大阿哥溥儁,有李鸿章,甚至有宋哲。

    卜力说:“如果光绪皇帝能够处理好现在中国的事情,英国对他在一定条件下继续统治不会特别反对。”

    李鸿章继续逼问:“我听说洋人们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北京不能够稳定现在中国的局势,并把中国拉入战争的泥潭中,列强准备进行武力干预,并宣布‘我们要立一个皇帝’。如果事情真的要变成这样,你们将会选择谁?”

    停顿了一下,李鸿章又补充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许是个汉人?”

    类似于“反清复明”的情感最近其实一直出现在李鸿章脑海中,也是对李鸿章一种煎熬的存在。

    李鸿章曾经位极人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他也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差点跌落凡尘,也跌的遍体鳞伤。乃至于现在李鸿章的权势,也不复全盛时候的十分之一。

    李鸿章怕不怕再一次从军机大臣这个位置上跌下来?怕!肯定怕!

    然而李鸿章一天是臣子,他就不得不一天面临自己的危机。

    而且李鸿章还是一个汉人,他想不想成就前人没有能够完成的事业,从而名留青史!誉满天下!成为四万万汉人崇拜的人物!

    没有人知道此事的李鸿章,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大概李鸿章自己也很矛盾,一方面做了数十年的大清忠臣,另外一方面也想成为历史的弄潮儿。

    此事的卜力不知道是没有听懂李鸿章的弦外之音,还是在装傻充愣。至少他的答复很难令人满意:“西方大概会征求他们所能找到的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然后作出决定。”

    李鸿章眯起了眼睛,卜力觉得李鸿章是在对他微笑。

    似乎是在整理内心起起伏伏的情绪,够了好半响,李鸿章才缓缓睁开眼睛,用一种缓慢而沉稳的语调,对卜力说道:“慈禧皇太后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

    顿了顿,李鸿章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补充道:“至少现在是如此。”

    李鸿章似乎有另外一个答案,但他并不准备说出来。

    最擅长破译中国人的外交辞令的卜力也弄不清楚李鸿章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李鸿章)他不是要去北京任职吗?而后面的话,是指什么?指他到了北京后,光绪帝势力变得强大?还是宋哲拿下山东后,权势滔天?

    不等卜力想明白,李鸿章已经站起来说道:“时间不早了,我应该告辞了。”

    卜力挽留李鸿章,但没有成功。李鸿章的态度非常坚决,卜力只能够站在洋楼的窗户前,目视李鸿章离开,登上了平安号,踏上了北上的路途。

    其实卜力在李鸿章离开的时候,心里面还曾经想要不要动用那个后备计划。

    将李鸿章扣留在香港,然后联合刘学洵和孙闻,宣布两广独立。

    当然了,卜力的如意算盘是:趁势将两广划入他的治下。(未完待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