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回援邺城
“殿下,信都守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如果再强攻几日,必可拿下信都,如果此时撤兵的话,势必将前功尽弃。”文鸯并不同意撤围信都,为了拿下信都,晋军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旦撤围,先前的所有努力势必会付之东流。
司马骏冷哼了一声,道:“你以为本王愿意吗,但邺城要比信都重要的多,蜀人偷袭邺城,如果被其得手,我们的后路就都没了,如何能弃之不顾,孰轻孰重,还不是一目了然?”
说实话,司马骏对文鸯还是抱着仇视的心理,毕竟他兄长司马师是因文鸯而亡的,尽管后来司马昭赦免了文鸯之罪,但对于司马家的人而言,还是无法做到平静面对,所以此次司马骏就任讨逆大都督,着实看手下的文鸯不顺眼,言辞之间总是冷冷淡淡。
文鸯何尝不知司马骏的心思,但这些年他在洛阳受得最多的就是冷眼,早就习以为常了,这次受到起用和重视,文鸯还是非常珍惜这个机会的,每次打仗他都会亲临战阵,身先士卒,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努力,还是有机会获得重用的。
“殿下,末将认为刘胤这次用的不过是围魏救赵之计,他真正的意图还是要解信都之围,如果我军撤回邺城,岂不是正中其计?”为了不让此次的行动虎头蛇尾,文鸯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司马骏冷冷地道:“文将军,本王也读过兵法,知道什么是围魏救赵,这一点也用不着你来教。虽然是计,但如果我们弃之不理的话,刘胤未必不会真的去攻打邺城,一旦邺城失守,那可就真的是弄假成真了。”
文鸯道:“邺城城防坚固,远非一般城池可比,何况邺城尚有一万守军,蜀军轻骑而进,并无大型的攻城器械,想要拿下邺城绝非易事,只要邺城守军能坚持个三五日,等我军攻破信都之后,便可挥师西进,斩断蜀军归路,令其首尾不得相顾,一战可平冀州。”
司马骏冷笑道:“文将军是不知道蜀军火器的厉害,当年长安城何其地坚固,弹指间墙倾城陷,邺城能挡得了蜀军的火器吗?如果邺城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啊!”
司马骏对于蜀军的火器,那可是有着亲身的体验,那惊天动地的威力,让司马骏至今还心有余悸,所以司马骏丝毫不怀疑一旦蜀军动用火器,邺城的失守只不过是在须臾之间。想要保住邺城,指望那一万多的守军根本就不现实,司马骏必须率大军回援,在兵马的数量上,取得压倒性的多数,这样才能确保邺城的无虞。
相反的,守信都的蜀军只有一万多人,却能抵敌得住晋军十余万的大军,同样的军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文鸯也只是听闻过火器的厉害,并未亲眼见识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司马骏自己亲眼所见,自然知晓其中的厉害,邺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如何也不容有失,所以司马骏没有采纳文鸯的建议,从信都前线撤下七万大军来,亲自率领,回援邺城。
留给文鸯继续围困信都,只剩下了半数的军队,数量的锐减让晋军的气势也弱了许多,攻势自然也是大不如前,原本已近乎强弩之末的蜀军也赢得了一些喘息之机,让文鸯本来希望可以在几天之内拿下的信都城又变得遥遥无期了。
这一点文鸯也特别地无奈,原本在他的计划中,只要一鼓作气地拿下信都,歼灭蜀军的阳安军,势必可以对蜀军造成一个沉重的打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不管蜀军围魏救赵也罢,声东击西,只要能灭掉蜀军一个军,那就是一个决定的胜仗,现在晋军占据着兵力数量上的优势,只有不断地蚕食蜀军,消灭蜀军,才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但司马骏身为三军主帅,自然有最高的决策权,他唯恐邺城有失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此坐失歼灭蜀军一个军的机会,似乎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但事已至此,文鸯也无可挽回,不过他依然是没有放弃,继续地率军攻打信都城,希望可以凭借着最后的努力,能够拿下信都城,不致于前功尽弃。
不过晋军只留下了一半的人马,攻击力自然下降了不少,赵卓在信都城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晋军进攻的乏力,很显然晋军的那边一定是出了什么状况,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不过这对于守城的蜀军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原本蜀军已经是很困难了,但此刻晋军的攻势疲软,又给蜀军创造了机会,赵卓激励将士誓死而战,坚持就是胜利。
在蜀军众志城的防守之下,晋军的进攻再次受阻,原本看起来残破不堪的城墙,战到此时,却如同是坚如磐石一般,让文鸯不禁叹息,和蜀军交战,难于上青天。
司马骏回援邺城之后,蜀军围魏救赵的计划得以成功,罗宪抵达襄国之后,就接到了刘胤的命令,停止了向邺城的进军,转而折向东行,绕过大陆泽,对晋军的前线据点南宫城发起了攻击。
另外的两路人马,一路由傅佥统率,从河间郡渡漳河直指武邑,另一路由刘胤率领,从下曲阳直指阜城、扶柳,三路大军,浩浩荡荡,气势如虹,皆向信都杀来。
文鸯闻讯之后,脸色顿时大变,很显然,这才是蜀军的真正意图所在,目的就是解信都之围,如今晋军中了刘胤的围魏救赵之计,一半的兵力回援邺城,信都一带,只有七万多人,与倾尽主力杀来的蜀军相比,兵力上的优势已经是荡然无存。
更困难的是,现在晋军属于围攻信都的状态,在拿下信都之前,晋军没有城池可以依托,几乎是无险可守,兵力上也较为地分散,应对蜀军的里外夹击,三路围攻,自然是捉襟见肘。文鸯深深地陷入到了危机之中。
司马骏冷哼了一声,道:“你以为本王愿意吗,但邺城要比信都重要的多,蜀人偷袭邺城,如果被其得手,我们的后路就都没了,如何能弃之不顾,孰轻孰重,还不是一目了然?”
说实话,司马骏对文鸯还是抱着仇视的心理,毕竟他兄长司马师是因文鸯而亡的,尽管后来司马昭赦免了文鸯之罪,但对于司马家的人而言,还是无法做到平静面对,所以此次司马骏就任讨逆大都督,着实看手下的文鸯不顺眼,言辞之间总是冷冷淡淡。
文鸯何尝不知司马骏的心思,但这些年他在洛阳受得最多的就是冷眼,早就习以为常了,这次受到起用和重视,文鸯还是非常珍惜这个机会的,每次打仗他都会亲临战阵,身先士卒,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努力,还是有机会获得重用的。
“殿下,末将认为刘胤这次用的不过是围魏救赵之计,他真正的意图还是要解信都之围,如果我军撤回邺城,岂不是正中其计?”为了不让此次的行动虎头蛇尾,文鸯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司马骏冷冷地道:“文将军,本王也读过兵法,知道什么是围魏救赵,这一点也用不着你来教。虽然是计,但如果我们弃之不理的话,刘胤未必不会真的去攻打邺城,一旦邺城失守,那可就真的是弄假成真了。”
文鸯道:“邺城城防坚固,远非一般城池可比,何况邺城尚有一万守军,蜀军轻骑而进,并无大型的攻城器械,想要拿下邺城绝非易事,只要邺城守军能坚持个三五日,等我军攻破信都之后,便可挥师西进,斩断蜀军归路,令其首尾不得相顾,一战可平冀州。”
司马骏冷笑道:“文将军是不知道蜀军火器的厉害,当年长安城何其地坚固,弹指间墙倾城陷,邺城能挡得了蜀军的火器吗?如果邺城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啊!”
司马骏对于蜀军的火器,那可是有着亲身的体验,那惊天动地的威力,让司马骏至今还心有余悸,所以司马骏丝毫不怀疑一旦蜀军动用火器,邺城的失守只不过是在须臾之间。想要保住邺城,指望那一万多的守军根本就不现实,司马骏必须率大军回援,在兵马的数量上,取得压倒性的多数,这样才能确保邺城的无虞。
相反的,守信都的蜀军只有一万多人,却能抵敌得住晋军十余万的大军,同样的军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文鸯也只是听闻过火器的厉害,并未亲眼见识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司马骏自己亲眼所见,自然知晓其中的厉害,邺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如何也不容有失,所以司马骏没有采纳文鸯的建议,从信都前线撤下七万大军来,亲自率领,回援邺城。
留给文鸯继续围困信都,只剩下了半数的军队,数量的锐减让晋军的气势也弱了许多,攻势自然也是大不如前,原本已近乎强弩之末的蜀军也赢得了一些喘息之机,让文鸯本来希望可以在几天之内拿下的信都城又变得遥遥无期了。
这一点文鸯也特别地无奈,原本在他的计划中,只要一鼓作气地拿下信都,歼灭蜀军的阳安军,势必可以对蜀军造成一个沉重的打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不管蜀军围魏救赵也罢,声东击西,只要能灭掉蜀军一个军,那就是一个决定的胜仗,现在晋军占据着兵力数量上的优势,只有不断地蚕食蜀军,消灭蜀军,才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但司马骏身为三军主帅,自然有最高的决策权,他唯恐邺城有失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此坐失歼灭蜀军一个军的机会,似乎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但事已至此,文鸯也无可挽回,不过他依然是没有放弃,继续地率军攻打信都城,希望可以凭借着最后的努力,能够拿下信都城,不致于前功尽弃。
不过晋军只留下了一半的人马,攻击力自然下降了不少,赵卓在信都城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晋军进攻的乏力,很显然晋军的那边一定是出了什么状况,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不过这对于守城的蜀军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原本蜀军已经是很困难了,但此刻晋军的攻势疲软,又给蜀军创造了机会,赵卓激励将士誓死而战,坚持就是胜利。
在蜀军众志城的防守之下,晋军的进攻再次受阻,原本看起来残破不堪的城墙,战到此时,却如同是坚如磐石一般,让文鸯不禁叹息,和蜀军交战,难于上青天。
司马骏回援邺城之后,蜀军围魏救赵的计划得以成功,罗宪抵达襄国之后,就接到了刘胤的命令,停止了向邺城的进军,转而折向东行,绕过大陆泽,对晋军的前线据点南宫城发起了攻击。
另外的两路人马,一路由傅佥统率,从河间郡渡漳河直指武邑,另一路由刘胤率领,从下曲阳直指阜城、扶柳,三路大军,浩浩荡荡,气势如虹,皆向信都杀来。
文鸯闻讯之后,脸色顿时大变,很显然,这才是蜀军的真正意图所在,目的就是解信都之围,如今晋军中了刘胤的围魏救赵之计,一半的兵力回援邺城,信都一带,只有七万多人,与倾尽主力杀来的蜀军相比,兵力上的优势已经是荡然无存。
更困难的是,现在晋军属于围攻信都的状态,在拿下信都之前,晋军没有城池可以依托,几乎是无险可守,兵力上也较为地分散,应对蜀军的里外夹击,三路围攻,自然是捉襟见肘。文鸯深深地陷入到了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