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徐庶自荐
董羿身后,许褚和王越临走前也全都面带杀气的狠狠的瞪了庞统一眼,庞统整个人一下傻掉了,木头桩子一样,久久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从小到大,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庞统,何曾受过别人半句反驳和讥讽,今日董羿的一番话,犹如一盆冷水狠狠的浇在庞统的头上,让他的心,彻底变的冰凉。
“主公,要不要干掉那个丑鬼?”
出了水镜山庄,见董羿不满,王越自然想替董羿分忧,王越手按剑鞘,青云剑缓缓出鞘,登时闪烁出数道逼人的寒光,许褚也少见的点头附和道“对,干掉他,那个丑鬼实在太气人了,才十三岁的小屁孩,居然敢在主公面前如此嚣张跋扈,老子瞧着也不顺眼,若他是个习武之人,我非把他脑袋给拧下来不可。”言下之意,对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许褚不屑出手。
“干掉他?哈哈哈,太小家子气了,何况,真要干掉了,被奉孝知道,定然会埋怨我啊。”轻轻摇了摇头,董羿笑着回道。
自古以来,文人有文人的傲气,武将有武将的傲骨,见到高手,有本事的人,任何人都会有争强好胜的比斗之心,郭嘉也不例外,这一点董羿再清楚不过,现在的中原诸侯混战,郭嘉暂时还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值得他出手的人实在不多,与其留在中原闲着无聊,不如去塞外风流快活一把,所以,郭嘉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去了塞外。
散心的同时,自然不忘泡妞,更不忘替董羿搅动鲜卑乱局!
“少将军请留步。”出了山庄几人刚要上马,声音忽然传来了喊声,回头一瞧,见徐庶急匆匆的追了出来,董羿忙停住动作,客气的询问道“元直一向可好?”
“承蒙黄承彦前辈举荐。徐庶才得以进入水镜山庄求学,更多亏少将军派人照扶,让我老娘衣食无忧,让我这不孝子能够潜心求学,少将军洪恩,请受徐庶一拜。”说着,徐庶一撩衣袍。径直在门口给董羿行了一跪拜大礼,董羿赶忙松开缰绳上前一把将徐庶给搀扶了起来。
“些许小事。不值一提,元直太见外了,你与史阿是颍川好友,又心怀大志,一心向学,董羿自然愿意成人之美,来日元直学有所成,请我到家中喝杯薄酒,也就行了。哈哈,告辞。”
说着,董羿转身要上马,徐庶忙给拦住了“少将军,我想你定会采纳诸葛亮的妙计,不知少将军可有合适的人选游说徐州?”
“哦?”
董羿微微一愣,瞧了瞧许褚。又瞅了瞅王越,猛的咧嘴苦笑起来,自己身边这两人杀人都是无敌的虎狼,论起耍嘴皮子的功夫,那可就大大的不行了,扭头看向徐庶。董羿恍然大悟,“莫非元直想替我辛苦一趟。”
“徐庶正有此意。”
自己的好友史阿死了,母亲又一直受董羿照顾,就连自己进水镜山庄求学,也都少不了董羿的帮忙,徐庶自然很想帮董羿做点什么。
“元直高义,如此。就有劳你跑一趟徐州吧。”对徐庶的才学本领,董羿没有丝毫的怀疑,虽然路途不紧,途中也未必太平,可徐庶曾仗剑江湖,剑法不俗,身后一点也不弱,他去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对了,趁诸葛亮尚在荆州,元直不妨去一趟诸葛家,呵呵…”临别之际,董羿一脸坏笑的冲徐庶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徐庶何等聪明,刚毅的脸庞当即红了起来,一想到那个魂牵梦萦的倩影,他竟害起羞来。
害羞的徐庶,还真是难得一见,诸葛亮在荆襄,徐庶去徐州是为了解荆襄之围,间接的也是为了救诸葛亮,使他不至于落入险地,诸葛家自然会感激徐庶,其二吗?少了诸葛亮这个碍事的聪明人,见那个女人徐庶也少了许多压力。
因为每次去琅琊郡,那个女人大都跟诸葛亮在一起,而且,诸葛亮那双眼睛,简直就是火眼金睛,似乎能一眼看穿徐庶对诸葛玲的‘不轨企图’!
徐庶临走之前,牵挂家中老娘的安危急匆匆的回家了一趟,没想到,玄五早就带着老娘搬往了别处,徐庶心中感动,再无牵挂,当即策马扬鞭,一路昼夜赶路,马不停蹄,直奔徐州而去。
董羿回到蔡府,没想到,蒯越依旧候在府中,一见面,蒯越就冷言冷语的质问道“少将军,好自在啊,襄阳城危在旦夕,你倒还有心情游山玩水,我还当是什么正经事呢,想不到不过是去了郊外观光赏景。”
董羿具体去了哪里,蒯越并不知情,只是探报回来禀报,说董羿带人出了城去了郊外,蒯越冷哼一声,又道“少将军也明白,襄阳城一旦被攻破,你也插翅难逃,要知道,曹操袁术等人的大军之所以攻城如此急迫,有一半的缘由是因为你在这里。”
“呵呵,说完了?”董羿微微一笑,径直迈步走到了主位上,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
“哼,走着瞧吧,你也逍遥不了几日了,城池若是被破,不用曹操动手,我就会先要了你的性命,毕竟,这场滔天灾祸,可是你引来的。”说着,斜了董羿身后的许褚王越两人一眼,蒯越站起身来迈步往外就走。
“大将军留步。”
“哦?你有何事?”蒯越微微一愣,缓缓的转过身来。
董羿心中冷笑,自然是要借曹操的手除掉你,脸上则面带愧意的说道“自然是与大将军商讨破敌守城之策。”接着,董羿就将诸葛亮庞统所献的妙计说了出来。
“掘开襄江?火烧敌营?冰冻城墙?”
蒯越听完之后,猛吃了一惊,这几条妙计,环环相扣,步步毒辣,个个出人意料,一旦运用得当,必将起到力挽狂澜的奇效。
董羿又道“另外,我已派人去了徐州,相信徐州陶潜看在我的薄面上,一定会出兵相助,除此之外,武陵沙摩柯不日就要领兵前来相助,最后吗?我的麾下大将甘宁早在几日前,就已经统雄兵五万开赴了南阳,此番种种,大将军觉得,曹操袁术的二十万大军,值得一虑吗?”()
本书来自
“主公,要不要干掉那个丑鬼?”
出了水镜山庄,见董羿不满,王越自然想替董羿分忧,王越手按剑鞘,青云剑缓缓出鞘,登时闪烁出数道逼人的寒光,许褚也少见的点头附和道“对,干掉他,那个丑鬼实在太气人了,才十三岁的小屁孩,居然敢在主公面前如此嚣张跋扈,老子瞧着也不顺眼,若他是个习武之人,我非把他脑袋给拧下来不可。”言下之意,对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许褚不屑出手。
“干掉他?哈哈哈,太小家子气了,何况,真要干掉了,被奉孝知道,定然会埋怨我啊。”轻轻摇了摇头,董羿笑着回道。
自古以来,文人有文人的傲气,武将有武将的傲骨,见到高手,有本事的人,任何人都会有争强好胜的比斗之心,郭嘉也不例外,这一点董羿再清楚不过,现在的中原诸侯混战,郭嘉暂时还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值得他出手的人实在不多,与其留在中原闲着无聊,不如去塞外风流快活一把,所以,郭嘉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去了塞外。
散心的同时,自然不忘泡妞,更不忘替董羿搅动鲜卑乱局!
“少将军请留步。”出了山庄几人刚要上马,声音忽然传来了喊声,回头一瞧,见徐庶急匆匆的追了出来,董羿忙停住动作,客气的询问道“元直一向可好?”
“承蒙黄承彦前辈举荐。徐庶才得以进入水镜山庄求学,更多亏少将军派人照扶,让我老娘衣食无忧,让我这不孝子能够潜心求学,少将军洪恩,请受徐庶一拜。”说着,徐庶一撩衣袍。径直在门口给董羿行了一跪拜大礼,董羿赶忙松开缰绳上前一把将徐庶给搀扶了起来。
“些许小事。不值一提,元直太见外了,你与史阿是颍川好友,又心怀大志,一心向学,董羿自然愿意成人之美,来日元直学有所成,请我到家中喝杯薄酒,也就行了。哈哈,告辞。”
说着,董羿转身要上马,徐庶忙给拦住了“少将军,我想你定会采纳诸葛亮的妙计,不知少将军可有合适的人选游说徐州?”
“哦?”
董羿微微一愣,瞧了瞧许褚。又瞅了瞅王越,猛的咧嘴苦笑起来,自己身边这两人杀人都是无敌的虎狼,论起耍嘴皮子的功夫,那可就大大的不行了,扭头看向徐庶。董羿恍然大悟,“莫非元直想替我辛苦一趟。”
“徐庶正有此意。”
自己的好友史阿死了,母亲又一直受董羿照顾,就连自己进水镜山庄求学,也都少不了董羿的帮忙,徐庶自然很想帮董羿做点什么。
“元直高义,如此。就有劳你跑一趟徐州吧。”对徐庶的才学本领,董羿没有丝毫的怀疑,虽然路途不紧,途中也未必太平,可徐庶曾仗剑江湖,剑法不俗,身后一点也不弱,他去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对了,趁诸葛亮尚在荆州,元直不妨去一趟诸葛家,呵呵…”临别之际,董羿一脸坏笑的冲徐庶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徐庶何等聪明,刚毅的脸庞当即红了起来,一想到那个魂牵梦萦的倩影,他竟害起羞来。
害羞的徐庶,还真是难得一见,诸葛亮在荆襄,徐庶去徐州是为了解荆襄之围,间接的也是为了救诸葛亮,使他不至于落入险地,诸葛家自然会感激徐庶,其二吗?少了诸葛亮这个碍事的聪明人,见那个女人徐庶也少了许多压力。
因为每次去琅琊郡,那个女人大都跟诸葛亮在一起,而且,诸葛亮那双眼睛,简直就是火眼金睛,似乎能一眼看穿徐庶对诸葛玲的‘不轨企图’!
徐庶临走之前,牵挂家中老娘的安危急匆匆的回家了一趟,没想到,玄五早就带着老娘搬往了别处,徐庶心中感动,再无牵挂,当即策马扬鞭,一路昼夜赶路,马不停蹄,直奔徐州而去。
董羿回到蔡府,没想到,蒯越依旧候在府中,一见面,蒯越就冷言冷语的质问道“少将军,好自在啊,襄阳城危在旦夕,你倒还有心情游山玩水,我还当是什么正经事呢,想不到不过是去了郊外观光赏景。”
董羿具体去了哪里,蒯越并不知情,只是探报回来禀报,说董羿带人出了城去了郊外,蒯越冷哼一声,又道“少将军也明白,襄阳城一旦被攻破,你也插翅难逃,要知道,曹操袁术等人的大军之所以攻城如此急迫,有一半的缘由是因为你在这里。”
“呵呵,说完了?”董羿微微一笑,径直迈步走到了主位上,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
“哼,走着瞧吧,你也逍遥不了几日了,城池若是被破,不用曹操动手,我就会先要了你的性命,毕竟,这场滔天灾祸,可是你引来的。”说着,斜了董羿身后的许褚王越两人一眼,蒯越站起身来迈步往外就走。
“大将军留步。”
“哦?你有何事?”蒯越微微一愣,缓缓的转过身来。
董羿心中冷笑,自然是要借曹操的手除掉你,脸上则面带愧意的说道“自然是与大将军商讨破敌守城之策。”接着,董羿就将诸葛亮庞统所献的妙计说了出来。
“掘开襄江?火烧敌营?冰冻城墙?”
蒯越听完之后,猛吃了一惊,这几条妙计,环环相扣,步步毒辣,个个出人意料,一旦运用得当,必将起到力挽狂澜的奇效。
董羿又道“另外,我已派人去了徐州,相信徐州陶潜看在我的薄面上,一定会出兵相助,除此之外,武陵沙摩柯不日就要领兵前来相助,最后吗?我的麾下大将甘宁早在几日前,就已经统雄兵五万开赴了南阳,此番种种,大将军觉得,曹操袁术的二十万大军,值得一虑吗?”()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