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章 日讲官值庐
张四维与林延潮全盘托出,林延潮没有立即答,似在斟酌。
张四维见林延潮的表情,端起茶笑着道:“宗海,此不过是我的托请,你当作个人之私也好,就算是不允,我也不会怪你,你好好考虑就是。”
林延潮听了张四维这话,不由惊讶心道,若是此人此刻要我表态,我少不得碍于面子也,先答允他再说。但对方眼下这么说,自己都不知如何办了,张四维能收能放,处事手段柔软,却实在令自己佩服。
林延潮当下向张四维拱了拱手,告退离去。
林延潮走出张四维值房后,细细想着他此番的动机。
那就是张四维为何要自己出面?那是因为张四维要帮李太后。至于为何要帮李太后?那是因为李太后是张四维的后台。
当年张四维于‘俺答封贡’一事上有功,受知于高拱,特拜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是翰林院主官,正五品。因名义供职于翰林院的内阁大学士也是正五品,名衔与阁臣相乱,故而翰林学士一般不授予官员。朝廷的惯例是用从五品的侍读侍讲学士,后加一个兼掌院事,来作为翰林院的主官。如林延潮在翰林院时,陈思育就是以侍讲学士兼掌院事。
张四维能任翰林学士,可见高拱与他有多亲厚。
张四维与高拱如此亲密,却仍能被张居正不计前嫌引入阁,说来不可思议,但却在情理之中。
张四维之所以有今日地位,靠得是背后错综复杂关系。
这里就说几个人,吏部尚书杨博,武清伯李伟。
杨博官拜吏部尚书,张居正任首辅初行京察清除异己,正是多亏了杨博的配合。作为张居正重要政治盟友,杨博致仕前推举张四维入阁,张居正当然要卖杨博这个面子。
杨博提携张四维,因二人不仅乡党,还是姻亲。张四维的两个儿子,分别各娶了杨博的两个孙女为妻。
至于武清伯李伟,及李太后他们祖籍山西平阳府,张四维是山西蒲州人,两边有乡谊。李太后的老爹武清伯,与两任吏部尚书杨博(山西蒲州),王国光(山西泽州)交情也是极好。
为了巴结武清伯,堂堂吏部尚书,七十高龄的王国光甚至呼小他十五岁的武清伯的夫人为嫂嫂,此事传为官场笑柄。
通过杨博的引荐,张四维也是结武清伯为内援。据说武清伯贪财,而张四维出身富商,最不缺的就是钱,私下常以金钱结纳武清伯。
如果会所张居正因为冯保,这才坐稳首辅之位。
那张四维的内援更强大,冯保不可以一辈子是掌印太监提督东厂,但李太后却能一辈子是皇帝他妈。张四维晋首辅的路已是铺开,万事俱备只欠张居正下台了。
林延潮心道,这一次可能是李太后对天子是无计可施,无法劝动其改变主意,于是授意张四维要他想办法说动天子。
所以张四维找上了林延潮。
林延潮出了张四维值房后,就离了文渊阁,从会极门往西,来到皇极门门外。皇极门就是御门听政的地方,皇极门外两庑共四十八间,除了八间不用外,剩四十间都有用途。
其中东二十间设实录馆、玉牒馆、起居馆,日讲官值庐。
其中实录馆,就是记载明朝历代皇帝实录的地方,玉牒则是皇族族谱。修撰实录,整理玉牒都是翰林官的职责。
而起居馆,事关皇帝起居注因其事甚秘,非日讲官不得参与记注,被视作机密重地所在。日讲官值庐,就是日讲官们侍直时,休息,以及等待天子召见的地方。
所以严格说来,这皇极门东庑二十间,都是留给翰林院的。
至于起居馆,值庐则是专留给日讲官的。翰林日讲官,定制一共是六员,其中随天子身边出入,记注天子起居的日讲官为两人,由六位日讲官轮值。
林延潮来到值庐门外,但见戒备森严,数名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在此戒备。
对方见林延潮一人来至值庐前,当下上前拦住。这几名锦衣卫,若非见到林延潮一身麒麟服,恐怕是要出声呵斥了。
“敢问贵官至此何事?”
林延潮道:“吾乃新任日讲官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
几名锦衣卫听了一愣,一人问道:“你就是新任日讲官,怎会如此年轻?”
“是啊,听说日讲官非翰林院里资深年长的翰林担任,怕是弄错了吧!”
几名锦衣卫满脸狐疑地看着林延潮。
林延潮听了无语,拿出自己的牙牌在几人眼前一晃。这几人对视一眼道:“真是翰林。”
一名锦衣卫就要放行,另一人道:“不可,此乃朝廷机密重地,我们有几个脑袋,敢问大夫,可有凭证?”
林延潮心道,我勒个去,可没谁告诉自己第一天上班带什么凭证的。
林延潮也不由腹诽,若是一般衙门,初入衙门之日,都有一套程序。但日讲官却并非是一般衙门,首先没有上下级,侍直大臣就是直接在天子面前听差。六名日讲官除了一名首席外,也没有上下从属之分。
林延潮索性道了一句没有。
这几名锦衣卫不干了,当下拦住林延潮说没有印信,不能让你进去。
就在要吃闭门羹时,这时林延潮听得一人道:“这不是宗海吗?”
林延潮回过头,不由大喜,原来是老熟人侍读朱赓。
“金庭兄,见到你真是太好了。”
朱赓走至林延潮身旁,几名锦衣卫都是一并躬身行礼道:“见过朱侍读。”
林延潮道:“金庭兄,我被这几人拦住,你替我解释一下。”
朱赓听了锦衣卫说了情由,笑着道:“宗海,他们也是职责所在,说得也是,历任日讲官都是饱学老儒,之前于东阿二十九岁晋日讲官,已算得罕见了,哪里想到宗海以弱冠居日讲官。”
这于东阿就是于慎行。
朱赓这一番话说得众人都是十分高兴,这几名锦衣卫听说林延潮真是日讲官,于是一并向他赔罪。
有了朱赓领路,林延潮就顺利入值庐。
张四维见林延潮的表情,端起茶笑着道:“宗海,此不过是我的托请,你当作个人之私也好,就算是不允,我也不会怪你,你好好考虑就是。”
林延潮听了张四维这话,不由惊讶心道,若是此人此刻要我表态,我少不得碍于面子也,先答允他再说。但对方眼下这么说,自己都不知如何办了,张四维能收能放,处事手段柔软,却实在令自己佩服。
林延潮当下向张四维拱了拱手,告退离去。
林延潮走出张四维值房后,细细想着他此番的动机。
那就是张四维为何要自己出面?那是因为张四维要帮李太后。至于为何要帮李太后?那是因为李太后是张四维的后台。
当年张四维于‘俺答封贡’一事上有功,受知于高拱,特拜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是翰林院主官,正五品。因名义供职于翰林院的内阁大学士也是正五品,名衔与阁臣相乱,故而翰林学士一般不授予官员。朝廷的惯例是用从五品的侍读侍讲学士,后加一个兼掌院事,来作为翰林院的主官。如林延潮在翰林院时,陈思育就是以侍讲学士兼掌院事。
张四维能任翰林学士,可见高拱与他有多亲厚。
张四维与高拱如此亲密,却仍能被张居正不计前嫌引入阁,说来不可思议,但却在情理之中。
张四维之所以有今日地位,靠得是背后错综复杂关系。
这里就说几个人,吏部尚书杨博,武清伯李伟。
杨博官拜吏部尚书,张居正任首辅初行京察清除异己,正是多亏了杨博的配合。作为张居正重要政治盟友,杨博致仕前推举张四维入阁,张居正当然要卖杨博这个面子。
杨博提携张四维,因二人不仅乡党,还是姻亲。张四维的两个儿子,分别各娶了杨博的两个孙女为妻。
至于武清伯李伟,及李太后他们祖籍山西平阳府,张四维是山西蒲州人,两边有乡谊。李太后的老爹武清伯,与两任吏部尚书杨博(山西蒲州),王国光(山西泽州)交情也是极好。
为了巴结武清伯,堂堂吏部尚书,七十高龄的王国光甚至呼小他十五岁的武清伯的夫人为嫂嫂,此事传为官场笑柄。
通过杨博的引荐,张四维也是结武清伯为内援。据说武清伯贪财,而张四维出身富商,最不缺的就是钱,私下常以金钱结纳武清伯。
如果会所张居正因为冯保,这才坐稳首辅之位。
那张四维的内援更强大,冯保不可以一辈子是掌印太监提督东厂,但李太后却能一辈子是皇帝他妈。张四维晋首辅的路已是铺开,万事俱备只欠张居正下台了。
林延潮心道,这一次可能是李太后对天子是无计可施,无法劝动其改变主意,于是授意张四维要他想办法说动天子。
所以张四维找上了林延潮。
林延潮出了张四维值房后,就离了文渊阁,从会极门往西,来到皇极门门外。皇极门就是御门听政的地方,皇极门外两庑共四十八间,除了八间不用外,剩四十间都有用途。
其中东二十间设实录馆、玉牒馆、起居馆,日讲官值庐。
其中实录馆,就是记载明朝历代皇帝实录的地方,玉牒则是皇族族谱。修撰实录,整理玉牒都是翰林官的职责。
而起居馆,事关皇帝起居注因其事甚秘,非日讲官不得参与记注,被视作机密重地所在。日讲官值庐,就是日讲官们侍直时,休息,以及等待天子召见的地方。
所以严格说来,这皇极门东庑二十间,都是留给翰林院的。
至于起居馆,值庐则是专留给日讲官的。翰林日讲官,定制一共是六员,其中随天子身边出入,记注天子起居的日讲官为两人,由六位日讲官轮值。
林延潮来到值庐门外,但见戒备森严,数名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在此戒备。
对方见林延潮一人来至值庐前,当下上前拦住。这几名锦衣卫,若非见到林延潮一身麒麟服,恐怕是要出声呵斥了。
“敢问贵官至此何事?”
林延潮道:“吾乃新任日讲官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
几名锦衣卫听了一愣,一人问道:“你就是新任日讲官,怎会如此年轻?”
“是啊,听说日讲官非翰林院里资深年长的翰林担任,怕是弄错了吧!”
几名锦衣卫满脸狐疑地看着林延潮。
林延潮听了无语,拿出自己的牙牌在几人眼前一晃。这几人对视一眼道:“真是翰林。”
一名锦衣卫就要放行,另一人道:“不可,此乃朝廷机密重地,我们有几个脑袋,敢问大夫,可有凭证?”
林延潮心道,我勒个去,可没谁告诉自己第一天上班带什么凭证的。
林延潮也不由腹诽,若是一般衙门,初入衙门之日,都有一套程序。但日讲官却并非是一般衙门,首先没有上下级,侍直大臣就是直接在天子面前听差。六名日讲官除了一名首席外,也没有上下从属之分。
林延潮索性道了一句没有。
这几名锦衣卫不干了,当下拦住林延潮说没有印信,不能让你进去。
就在要吃闭门羹时,这时林延潮听得一人道:“这不是宗海吗?”
林延潮回过头,不由大喜,原来是老熟人侍读朱赓。
“金庭兄,见到你真是太好了。”
朱赓走至林延潮身旁,几名锦衣卫都是一并躬身行礼道:“见过朱侍读。”
林延潮道:“金庭兄,我被这几人拦住,你替我解释一下。”
朱赓听了锦衣卫说了情由,笑着道:“宗海,他们也是职责所在,说得也是,历任日讲官都是饱学老儒,之前于东阿二十九岁晋日讲官,已算得罕见了,哪里想到宗海以弱冠居日讲官。”
这于东阿就是于慎行。
朱赓这一番话说得众人都是十分高兴,这几名锦衣卫听说林延潮真是日讲官,于是一并向他赔罪。
有了朱赓领路,林延潮就顺利入值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