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山路行军
明军连续拿下宁波、绍兴、山阴、上虞等城之后,下一步计划就是兵分两路,一路向西,通过浙中平原,直向金华、衢州等地发起进攻;另外一路是乘船沿着海岸线南下,进攻浙南重镇温州。
走海路南下的大军并不打算急着出发,因为海路进攻速度快。如果是两路大军同时出发的话,恐怕陆路大军还没有打到诸暨,走海路的大军都已经到了温州城下了。为了保证对金华和温州能同时展开,王新宇是决定,即将走海路的大军先留守宁波城,以防清军反扑,同时在城内训练新兵,等到陆路大军攻到金华,走海路的大军再出动。
乘船走海路的速度非常快,从宁波出发,只需两天两夜就能到温州。而在陆地上行军,两天时间能走一百二十华里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农历三月,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了,浙江即将进入梅雨季节。王新宇是决定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先拿下地处山区的新昌和嵊县两座山区县城。一旦进入梅雨季节的话,山路根本就无法行军,对进攻方来讲极为不利。
只要拿下新昌和嵊县,明军的剑锋就直指诸暨、浦阳、金华等城。到时候进入梅雨季节,不利于明军攻城,但对于清军的调动也是极为不利,雨季不利于清军骑兵进攻。而使用火器的明军,可以修筑工事,躲在工事里面避雨,不会影响火器的使用。
明军从绍兴出发,沿着曹娥江逆流而上,直奔嵊县和新昌两城。
江面上,满载着明军和辎重物资的船只缓缓航行。江岸上,明军步兵和骑兵行走在江边大道上。
只要是有河流可以利用,王新宇的大军就会尽可能的利用河流来运输,这也就是他拥有强大水师的一个优势。船只的运输量大,对后勤辎重部队来讲,可以减轻很大的压力。
不过毕竟是在陆地上行军,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走了一整个白天的时间,不过才走出了六十华里。为了能和陆师的行动速度一致,加上是逆流航行,水面船只的航速也不快,甚至比陆师步行还要慢那么一点点。
所有的大炮、粮食、弹药等物资都是放在船上运输,尽管速度不快,却节省了人力物力,这使得明军可以减少辅兵数量,减少了后勤部队的粮食消耗。
大部队前面的山路上,有明军的斥候兵在探路。所有经过险要地形之前,都要探明前面和周围的道路,以免在半途中遭到清军的埋伏。就连在水面航行船只的前面,也有熟悉水性的水师士卒在探查水底情况,以免清军在水中布置人工暗桩,布置人工暗礁。
天黑下来之前,大军停止行进,选择在江边开阔地带就地扎营。
安营扎寨,都是严格按照琼州军行令来执行的,在四周挖掘壕沟,竖起木栅栏,每隔一段距离还修建一座木头的塔台,最后再在兵营内搭起帐篷。
大军安停止行进之后,琼州军陆师的新式后勤保障体系就开始运转起来。之前攻打宁波,因为是直接从船上下来登陆的,后勤兵都是在船上,下船之后搭起炉灶做饭;攻打绍兴、上虞、山阴等地的时候,也都是乘船过去的,陆师的那一套后勤保障体系就一直没有真正运行过。这次扎营,是第一次试用陆师那套后勤体系。
挖掘壕沟,不仅是辅兵的事情,战兵也参加;搭建寨墙的木栅栏,都是事先用碗口粗的木头扎好的一个个坚固的木排,平时用车运输,扎营的时候可有竖起来当寨墙;遇见河流,可有当木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而且节省了辅兵砍伐木头的时间。
帐篷都采取了新式的帐篷,内用铁丝支撑,外面用麻绳固定在地面的木桩上。
所有后勤辎重的车辆,在扎营之后各有各的用途,车辆本身可有用来结阵,也能围起来当成仓库等,这些车辆都采用了新式的轴承,推动轻松,载重量大。
更绝的是,伙头兵使用了新式的餐车,行军的时候安营扎寨,不需要另外搭建炉灶,大车上面就有煤炉,直接在车上就能烧饭炒菜,还能让官兵们喝上热气腾腾的热汤。每一名士卒身上都带有水壶,里面灌入凉开水。喝烧开的水,能够减少疾病发生。
兵营内还设有野战医院,王新宇聘请的当代名医朱方旦,培养出一大批学生,不仅有外科医生,还有治疗感冒生病的医生。
外科方面,王新宇曾经同朱方旦多次探讨过,采取了用开水给手术的刀具、镊子、针线和纱布等消毒的办法,可以避免手术感染。对伤兵的伤口,采取了用酒精消毒的办法。
酒精是用番薯酿造出来的,经过多次蒸馏,得到浓度大约为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酒精。其实这种酒精是食用酒精,也可以拿来喝,就是口感比较差而已,其实就是高度酒。因为原材料是番薯,所以这种高度酒的成本较低。
早在宁波之战、进攻绍兴等城池的战役中,野战医院就已经开始运行了。受伤的伤兵被送到野战医院之后,先用酒精消毒伤口,若是体内有箭头、弹丸或者断刀片残留在里面,可以切割开伤口取出异物,再用针线缝合伤口。由于手术的刀具等都是经过消毒的,可以减少伤口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消炎药目前是还没发明,王新宇毕竟不是学医的,不知道如何制造各种抗生素。不过朱方旦知道有一种叫鱼腥草的中药材,对伤口发炎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朱方旦把鱼腥草和别的中药材混合,放在中药罐内炖,可以获得很好的一种消炎药。
受伤的士卒在接受手术之后,喝下一碗由朱方旦配置的消炎中药,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伤口感染。加上外用药物的治疗,伤兵一般都能恢复。因为朱方旦和王新宇的联手,使得伤兵的死亡率降低许多。
只要不是落下终生残疾的,一般的伤兵在伤愈归队之后都是最宝贵的老兵。所以降低了伤兵的死亡率,对于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很大的一种提高。
次日一早,大军开拔,继续往嵊县推进。
从绍兴到嵊县,大约一百五十华里,按照明军的正常行进速度,大约是两天多点就能抵达嵊县城下。现在已经走了六十多华里了,距离嵊县已经不远,前面的道路,随时可能受到清军的威胁。
江南的春天,大地披上绿装,郁郁葱葱的山林中,几条身穿绿色衣服,身披树枝树叶,头戴草环的人影在山林中缓缓向前移动。他们就是明军用来给主力部队探路的夜不收。
已经接近了清军的地盘,虽说根据天地会的情报表明,嵊县清军人数不多,简直可以说是不堪一击,但王新宇还是不敢大意,大军在行进中十分小心谨慎,以免遭到埋伏。不管清军有没有胆量来打琼州军的埋伏,小心谨慎点总是好的,否则精锐部队在对手的二三流部队面前遭到了不必要的损失,那就很不值得了。
身穿绿色军服,经过精心伪装的赵海生,带着夜不收小心翼翼的行进在山路中。经过三年多的大战小战,原来因为禁海令家破人亡的渔民赵海生,已经成为一名夜不收队的把总。他不仅熟悉山地作战,而且水性好,什么样的地形都难不住他。
“小心,前面可能有鞑子的斥候!”赵海生打了个手势,让弟兄们停止前进。
前方的山路地形复杂,若是有清兵在这里埋伏,只要用简陋的武器,利用滚木礌石,就能对行进中的明军造成损失,所以赵海生根本不敢麻痹大意。
夜不收们埋伏下来,过了大约两炷香的时间,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几名清军探子。
“果然有鞑子!”赵海生心中暗道。他转头打出手势,用手语告诉弟兄们:“留下一个活口,其他全部干掉!”
清军探子有十五人,为三个伍的兵力。赵海生身边有十二人,虽然在人数上劣势,但那些绿营清军的探子,他真的一点都没放在眼里。琼州军的精锐夜不收,就算是碰上了清军的白甲巴牙喇都不会吃亏,那些绿营兵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送菜的。
“注意,留神后面有没有别的鞑子!”赵海生打着手势远处丛林中的几名夜不收下令。
虽说不把绿营斥候放在眼里,但赵海生还是十分小心。正面交手,绿营斥候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但要小心清军用诱饵引诱他们,在后面设下埋伏。
远处丛林中,还埋伏着两名夜不收。他们用望远镜看到了赵海生打出的手势,立即观察清军的后面,发现没有埋伏。
“鞑子没有埋伏,准备动手!”赵海生打着手势给队友们下令。
等到清兵伺候从赵海生他们埋伏的山路走过的时候,十二名夜不收就像十二头下山的猛虎一样,突然从树林中跳出。人还没到,八支弩箭就已经射出。
“嗖嗖嗖”利箭射穿了八名清兵的咽喉。
剩下七名清兵,赵海生这里十二人,以两人对付一名清兵,唯独留下那名清军什长模样的人。转眼之间,六名清兵全部被杀,清军什长也被制服。()
本书来自
走海路南下的大军并不打算急着出发,因为海路进攻速度快。如果是两路大军同时出发的话,恐怕陆路大军还没有打到诸暨,走海路的大军都已经到了温州城下了。为了保证对金华和温州能同时展开,王新宇是决定,即将走海路的大军先留守宁波城,以防清军反扑,同时在城内训练新兵,等到陆路大军攻到金华,走海路的大军再出动。
乘船走海路的速度非常快,从宁波出发,只需两天两夜就能到温州。而在陆地上行军,两天时间能走一百二十华里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农历三月,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了,浙江即将进入梅雨季节。王新宇是决定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先拿下地处山区的新昌和嵊县两座山区县城。一旦进入梅雨季节的话,山路根本就无法行军,对进攻方来讲极为不利。
只要拿下新昌和嵊县,明军的剑锋就直指诸暨、浦阳、金华等城。到时候进入梅雨季节,不利于明军攻城,但对于清军的调动也是极为不利,雨季不利于清军骑兵进攻。而使用火器的明军,可以修筑工事,躲在工事里面避雨,不会影响火器的使用。
明军从绍兴出发,沿着曹娥江逆流而上,直奔嵊县和新昌两城。
江面上,满载着明军和辎重物资的船只缓缓航行。江岸上,明军步兵和骑兵行走在江边大道上。
只要是有河流可以利用,王新宇的大军就会尽可能的利用河流来运输,这也就是他拥有强大水师的一个优势。船只的运输量大,对后勤辎重部队来讲,可以减轻很大的压力。
不过毕竟是在陆地上行军,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走了一整个白天的时间,不过才走出了六十华里。为了能和陆师的行动速度一致,加上是逆流航行,水面船只的航速也不快,甚至比陆师步行还要慢那么一点点。
所有的大炮、粮食、弹药等物资都是放在船上运输,尽管速度不快,却节省了人力物力,这使得明军可以减少辅兵数量,减少了后勤部队的粮食消耗。
大部队前面的山路上,有明军的斥候兵在探路。所有经过险要地形之前,都要探明前面和周围的道路,以免在半途中遭到清军的埋伏。就连在水面航行船只的前面,也有熟悉水性的水师士卒在探查水底情况,以免清军在水中布置人工暗桩,布置人工暗礁。
天黑下来之前,大军停止行进,选择在江边开阔地带就地扎营。
安营扎寨,都是严格按照琼州军行令来执行的,在四周挖掘壕沟,竖起木栅栏,每隔一段距离还修建一座木头的塔台,最后再在兵营内搭起帐篷。
大军安停止行进之后,琼州军陆师的新式后勤保障体系就开始运转起来。之前攻打宁波,因为是直接从船上下来登陆的,后勤兵都是在船上,下船之后搭起炉灶做饭;攻打绍兴、上虞、山阴等地的时候,也都是乘船过去的,陆师的那一套后勤保障体系就一直没有真正运行过。这次扎营,是第一次试用陆师那套后勤体系。
挖掘壕沟,不仅是辅兵的事情,战兵也参加;搭建寨墙的木栅栏,都是事先用碗口粗的木头扎好的一个个坚固的木排,平时用车运输,扎营的时候可有竖起来当寨墙;遇见河流,可有当木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而且节省了辅兵砍伐木头的时间。
帐篷都采取了新式的帐篷,内用铁丝支撑,外面用麻绳固定在地面的木桩上。
所有后勤辎重的车辆,在扎营之后各有各的用途,车辆本身可有用来结阵,也能围起来当成仓库等,这些车辆都采用了新式的轴承,推动轻松,载重量大。
更绝的是,伙头兵使用了新式的餐车,行军的时候安营扎寨,不需要另外搭建炉灶,大车上面就有煤炉,直接在车上就能烧饭炒菜,还能让官兵们喝上热气腾腾的热汤。每一名士卒身上都带有水壶,里面灌入凉开水。喝烧开的水,能够减少疾病发生。
兵营内还设有野战医院,王新宇聘请的当代名医朱方旦,培养出一大批学生,不仅有外科医生,还有治疗感冒生病的医生。
外科方面,王新宇曾经同朱方旦多次探讨过,采取了用开水给手术的刀具、镊子、针线和纱布等消毒的办法,可以避免手术感染。对伤兵的伤口,采取了用酒精消毒的办法。
酒精是用番薯酿造出来的,经过多次蒸馏,得到浓度大约为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酒精。其实这种酒精是食用酒精,也可以拿来喝,就是口感比较差而已,其实就是高度酒。因为原材料是番薯,所以这种高度酒的成本较低。
早在宁波之战、进攻绍兴等城池的战役中,野战医院就已经开始运行了。受伤的伤兵被送到野战医院之后,先用酒精消毒伤口,若是体内有箭头、弹丸或者断刀片残留在里面,可以切割开伤口取出异物,再用针线缝合伤口。由于手术的刀具等都是经过消毒的,可以减少伤口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消炎药目前是还没发明,王新宇毕竟不是学医的,不知道如何制造各种抗生素。不过朱方旦知道有一种叫鱼腥草的中药材,对伤口发炎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朱方旦把鱼腥草和别的中药材混合,放在中药罐内炖,可以获得很好的一种消炎药。
受伤的士卒在接受手术之后,喝下一碗由朱方旦配置的消炎中药,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伤口感染。加上外用药物的治疗,伤兵一般都能恢复。因为朱方旦和王新宇的联手,使得伤兵的死亡率降低许多。
只要不是落下终生残疾的,一般的伤兵在伤愈归队之后都是最宝贵的老兵。所以降低了伤兵的死亡率,对于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很大的一种提高。
次日一早,大军开拔,继续往嵊县推进。
从绍兴到嵊县,大约一百五十华里,按照明军的正常行进速度,大约是两天多点就能抵达嵊县城下。现在已经走了六十多华里了,距离嵊县已经不远,前面的道路,随时可能受到清军的威胁。
江南的春天,大地披上绿装,郁郁葱葱的山林中,几条身穿绿色衣服,身披树枝树叶,头戴草环的人影在山林中缓缓向前移动。他们就是明军用来给主力部队探路的夜不收。
已经接近了清军的地盘,虽说根据天地会的情报表明,嵊县清军人数不多,简直可以说是不堪一击,但王新宇还是不敢大意,大军在行进中十分小心谨慎,以免遭到埋伏。不管清军有没有胆量来打琼州军的埋伏,小心谨慎点总是好的,否则精锐部队在对手的二三流部队面前遭到了不必要的损失,那就很不值得了。
身穿绿色军服,经过精心伪装的赵海生,带着夜不收小心翼翼的行进在山路中。经过三年多的大战小战,原来因为禁海令家破人亡的渔民赵海生,已经成为一名夜不收队的把总。他不仅熟悉山地作战,而且水性好,什么样的地形都难不住他。
“小心,前面可能有鞑子的斥候!”赵海生打了个手势,让弟兄们停止前进。
前方的山路地形复杂,若是有清兵在这里埋伏,只要用简陋的武器,利用滚木礌石,就能对行进中的明军造成损失,所以赵海生根本不敢麻痹大意。
夜不收们埋伏下来,过了大约两炷香的时间,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几名清军探子。
“果然有鞑子!”赵海生心中暗道。他转头打出手势,用手语告诉弟兄们:“留下一个活口,其他全部干掉!”
清军探子有十五人,为三个伍的兵力。赵海生身边有十二人,虽然在人数上劣势,但那些绿营清军的探子,他真的一点都没放在眼里。琼州军的精锐夜不收,就算是碰上了清军的白甲巴牙喇都不会吃亏,那些绿营兵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送菜的。
“注意,留神后面有没有别的鞑子!”赵海生打着手势远处丛林中的几名夜不收下令。
虽说不把绿营斥候放在眼里,但赵海生还是十分小心。正面交手,绿营斥候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但要小心清军用诱饵引诱他们,在后面设下埋伏。
远处丛林中,还埋伏着两名夜不收。他们用望远镜看到了赵海生打出的手势,立即观察清军的后面,发现没有埋伏。
“鞑子没有埋伏,准备动手!”赵海生打着手势给队友们下令。
等到清兵伺候从赵海生他们埋伏的山路走过的时候,十二名夜不收就像十二头下山的猛虎一样,突然从树林中跳出。人还没到,八支弩箭就已经射出。
“嗖嗖嗖”利箭射穿了八名清兵的咽喉。
剩下七名清兵,赵海生这里十二人,以两人对付一名清兵,唯独留下那名清军什长模样的人。转眼之间,六名清兵全部被杀,清军什长也被制服。()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