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汉箭神

第369章 桑弘羊

    天子也有些头疼。

    他先被梁啸泼了一盆冷水,雄心壮志差点付之东流,又经梁啸提醒,发现了一个割匈奴人的肥肉,损人利已的好办法,恨不得让梁啸立刻去和田蚡、韩安国等人辩论一番,好达成一致,尽快拒绝匈奴人,并出兵讨伐,占据河南、河西。

    然而,他又一次受到了打击。如果梁啸朝堂失礼,在御史赶出来,那可怎么办?他的目的不仅无法达成,还有可能落下笑柄。老臣们会以梁啸为由,指责他们年少轻狂。

    他很恼火,可是这又怪不得梁啸。梁啸出身草莽,举止粗鄙,要他熟练掌握那些繁文缛节根本不现实。和那些贵族子弟相比,这点向来是庶民的短板。不仅梁啸如此,卫青、公孙敖、严助等人概莫能外。

    礼节不是聪明就可以学会的,必须有人教,还要经常练习。

    可是天子又迫切希望能将梁啸的这个建议提上日程。他是真的不想再忍了,匈奴使者在长安住了几个月,几乎天天在催。他现在只想痛痛快快的回绝匈奴人,然后给他们迎头痛击。

    天子又想了个折衷的办法。“这样吧,你先与枚皋、严助商讨,到时候让他们与诸大臣辩论,你旁观习礼,免得被御史抓住把柄。”

    “唯。”梁啸答应了。

    天子随即叫来枚皋、严助、吾丘寿王等侍臣,卫青、韩嫣等人也旁听。他们都是天子近臣,不用太拘泥礼节。就在温室殿,天子面前,梁啸将自己的建议又说了一遍。

    枚皋等人觉得有理,比起简单的拒绝和亲,梁啸的办法显然更具备操作性。更重要的是梁啸刚刚从西域归来。他两次以少胜多。击败匈奴人,有足够的底气提出这个建议。在此之前,面对韩安国等老将时。严助等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实战经验,底气不足。一谈到具体问题,他们很难给出有力的回答。

    而梁啸不同,他有实战经验,又喜欢用数据说话,提出的建议也更有操作性。

    即使严助、韩嫣对梁啸颇有非议,听到梁啸的这些建议,也不得不连连点头赞同。他们都清楚,天子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拒绝和亲。和匈奴人开战,梁啸的这个建议正中其下怀。就算有再大的矛盾,在这个时候与梁啸翻脸都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除非他们能抓住梁啸的破绽,而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梁啸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机会。

    严助很后悔,韩嫣很郁闷。

    尽管如此,议程进展得还是很顺利。梁啸提供建议主体思路,严助等人修饰,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方案。比起那些泛泛而谈的想法,这个方案有理有据。至少看起来像那么回事。

    最后,梁啸再一次强调。

    “诸位,我不得不再提醒诸位一次。打仗是要死人的。拒绝和亲,与匈奴开战,要开启的不是一次两次战役,而是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战,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因此,请诸位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千成不要有侥幸心理。自毁前程事小,误君误国事大。切记切记。”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凛然。同时又豪气满胸。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他们很清楚,一旦拒绝和亲,汉匈之间要开始的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比吴楚七国严重多了。当年孝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没有准备充分就仓促削藩,结果吴楚七国起兵,孝景帝只能斩杀晁错以谢罪。如果他们不能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形势不利,他们完全有可能像晁错一样成为替罪羊。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现在为天子参谋的是一件大事。一旦成功,加官进爵,富贵可期。他们之所以背井离乡,来到长安,不就是为了富贵么。现在机会摆在面前,谁愿意做一个局外人?

    天子非常满意。

    与严助等人比起来,梁啸没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礼节,可是他站的高度明显不一样。在此之前,天子多次组织身边的侍臣进行商议,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梁啸这样,把这当成一个三十年、四十年的大事来谋划。他们最多就和亲而论和亲,就征战而论征战,相比之下,眼界明显不在一个层次。

    由此可见,学问不仅仅在书里,有些人哪怕不读书,一样是奇才。

    有这样的奇才相佐,匈奴何足道哉?

    天子心中欢喜,拍了拍手。“好了,诸君都辛苦了,暂且歇一歇,用了午膳再议。”

    众人恍然,这才发现已经日过正午,饥肠漉漉。闻说有用御膳享用,个个眉开眼笑。

    梁啸开始还有些担心,在他印象中,享用御膳听起来很威风,其实是一个很受罪的事。等开始吃,他才发现其实没那么可怕。也许是因为天子年轻,也许是这个时代君臣之间还没有那么生份,天子很随和,不仅不端着架子,还主动找人喝酒。见梁啸不善饮,他还鼓动其他人来灌梁啸,着实灌了梁啸好几杯。

    酒过三巡,天子翩翩起舞,且舞且歌,唱的正是刚谱成的《天马歌》。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严助、韩嫣纷纷起舞,加入舞圈,大声吟唱。一时间气氛热烈,君臣同欢。

    吃完午餐,他们又继续研讨。越想越细,要考虑的事情越多,大家渐渐有了分歧,有乐观的,就有悲观的,争执不下。说得性起,卷袖子,撸胳膊,就要开全武行。

    年着眼前这些年长的不过三十,年幼的不到二十的一群人争得面红耳赤,看着眼神兴奋中带着几分调皮的天子,始作俑者梁啸不禁莞尔。这还真是朝气蓬勃啊,谁会想到这群大呼小叫的年轻人中会有一个千古一帝,会有横绝大漠的卫霍双星,还会有一个来自两千年以后的穿越者?

    数风流人物,尽在今朝。

    ——

    讨论中途,梁啸被他们吵得心烦,一个人跑到殿外透气。未央宫是一个大建筑群,建在一个龙首山上,居高临下,能够俯瞰长安城。宫内又分成几个规模略小的建筑群,温室殿从属于前殿。站在殿门的台阶上,向南便是前殿,向北便是椒房殿,向东可以看到高达三十丈的罘罳阙,蔚为壮观。

    梁啸正看得入神,一个年轻人从殿中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一杯水。

    “梁君,喝口水。”

    梁啸接过水,躬身致意。看此人服饰,刚才又一直在天子旁边侍候,应该是和韩嫣、严助差不多的近侍。只是梁啸第一次入宫,不认识他。看他身材高瘦,不是很强壮,不像是武臣。

    “敢问足下是?”

    “洛阳桑弘羊,十三入宫,幸得陛下不弃,选为宿卫。”

    梁啸一愣,再次打量了一下桑弘羊。这可是一位奇才,不仅在理财上是一把好手,还是在汉武帝时代为数不多的见证人。汉武帝一朝名臣辈出,但是像桑弘羊这样与汉武帝共始终,侍奉了汉武帝一辈子,最后还没被汉武帝干掉的人,还真没几个。

    “原来是桑君,久仰,久仰。”

    桑弘羊露出几分赧然,迟疑了片刻。“梁君,我……能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么?”

    梁啸笑了。“你向我请教问题?是射箭的问题,还是西域的问题?”

    “都不是。”桑弘羊摇摇头。“是关于千里眼的问题。”

    梁啸哈哈一笑。他明白了,这个由刘陵提出来的问题大概难住了不少人,作为善于计算的奇才,桑弘羊肯定被天子寄予了厚望。不过,桑弘羊的计算能力出众,不代表他的数学能力就高。这种连东方朔都解不出来的问题,桑弘羊也搞不定。

    “这个问题啊,我倒是听东方朔提起过。”梁啸笑道:“的确比较难。”

    桑弘羊吃了一惊。“东方朔解出来了?”

    “是的。”

    桑弘羊露出几分遗憾,轻叹一声。“东方朔是奇才,我不能及也。”

    “桑君也无须遗憾。东方朔能解出这道题,是因为他从西夷的典籍中得到了启发。你没见过那些典籍,是很难想得出的。”

    “西夷能有什么样的典籍,比我大汉的学问还要深厚?”韩嫣走了出来,张开双臂,吁了一口闷气,佯做出来透气,正好听到的样子。“梁君,能否也给我解解惑?”

    梁啸眉头一挑,漫不经心的说道:“西夷虽不敢说比我大汉文明,却也有一些智者,学问也与诸子百家颇有不同,理解起来恐怕有一些难度。桑君精于算术,思维敏捷,问题不大。王孙虽擅弓马,却没听说在算术上有什么长处。你这惑,我怕是解不了。”

    韩嫣嘿嘿笑了两声。“原来在梁君心里,我就是一个粗鄙无文的匹夫。梁君,我虽不敏,也侍读多年,有些学问只怕我知道,桑君却未必知道呢。”

    梁啸咧咧嘴。“既然如此,那不妨测试一下。如果王孙有桑君的一半算术能力,我就为王孙解惑,如何?”

    “一半?”韩嫣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嘎嘎笑道:“这算术能力还能以倍计?”

    “很简单,我出一道算术题,你们同时开始算,以用时长短来衡量智愚。如何?”

    -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