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秋日之阳(三)
赵无恤回到春秋后,通过阅读守藏室里的家史,才得以一窥上古源流的脉络,赵氏的祖先,来自一个古老的东夷部族。
数千年前,遥远的曲阜,有一个少昊氏建立的东夷邦国。
据说少昊之立,凤鸟带着居于海岱的百鸟前来朝拜,故其国以鸟名官:“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
秦、赵的祖先,便成为了职官“玄鸟氏”,其后这一族逐渐从海岱西迁,又一分为二:一支北上与戎狄杂处,成为“天命玄鸟”的殷商之先;另一支在中原和帝颛顼的苗裔女修部族融合,便产生了新的族群。
故才有了玄鸟陨卵的传说:“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大业,也就是伯益,被同为夷人的虞舜赐为嬴姓,其子嗣们在夏商周三代之后,分散各地,秦、赵就是其中之二。
数千年里,隶属的邦国和氏名虽然更易,但嬴姓赵氏对太阳、玄鸟的崇拜却世代不变。
所以在晋国,炎日玄鸟旗所到之处,人们便知道,这是赵氏的军队来了!
纵马扛着旗帜的,正是虞喜,他身后有数百甲士整齐地前进行,都是来自下宫的赵兵,几乎个个着甲戴胄,戈矛如林。
“解除戒备,是援军来了!”
见是自家人,赵无恤露出了笑意,而下面的成乡众人顿时传来了情不自禁的欢呼声。作为赵氏之民,见到下宫的旗帜,就意味着有了倚靠。大家都松了口气。
成乡太小,小到那一旅援军塞进来都会觉得狭窄。于是赵无恤便亲自纵马出去迎接。
却见带队的,竟是黑衣侍卫的司士。赵鞅的戎右郑龙。他这几天里和赵无恤有过不少合作,双方已经十分熟悉,见无恤过来,他便翻身下车,和众军吏一齐朝赵无恤行大礼。
“见过君子!”
他身后的甲士们也有样学样,他们声音洪亮,直冲云霄。单膝下跪,行礼,起身。动作整齐而划一。
“诸位戎装在身,何必行行此大礼?快快起来罢。”
这让赵无恤有些猝不及防,就算面前的是赵鞅,甚至晋侯,甲胄在身,也是不用虚礼的。
郑龙却又对他一拜,口中说道:“君子遭到夜袭,脱困后以一乡之众,御敌两千。杀伤俘虏近半,方才虞骑吏已经告知吾等,下臣和士卒们深感佩服,此礼。君子当坦然受之!”
原来,却是虞喜回去后,将听来的昨夜战况。捡着重要的告诉了郑龙。
本来乍一听说,郑龙是有些不信的。
范氏之兵。素有强弓之名,而中行甲士。五阵一出,更是在山地作战里所向无敌。
赵无恤虽然有知兵之名,但也只是以少量轻骑士闻名,这边都是新卒,真正上过阵的可不多。所以,一千范、中行的精兵,外加数百盗寇夜间突袭,前后夹击一个小小的百户之乡,焉有不胜之理?
在下宫四大夫看来,从昨夜交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四个时辰,援军来得这么晚,恐怕成乡已经损失惨重,若能坚持到天亮,已经是极致。而最悲观的尹铎,甚至认为成乡八成是陷落了,嘱咐郑龙若是情况不妙,就撤回下宫来。
郑龙跟着虞喜绕道山阴,一路走上来,看到堆了半座小山的敌人尸体,又见到满地的血污、残剑断矢,还有像是豁了牙的成乡断壁。显然是经过一场激战的,他不信也得信了。
谁也想不到,居然是这样的结果,居然是赵无恤他们赢了,还赢得如此彻底,郑龙自问相同形势下,自己是办不到的。
他对那夜赵鞅突然昏厥后,赵无恤的冷静处之记忆犹新,现如今又知晓了成乡昨夜的壮举,心中佩服之心油然而生。
更何况,还有对那神秘的“鬼神之力”“天雷”的敬畏。
赵无恤这才受了郑龙一拜,看着他身后的那旅赵兵,暗暗想道:“成乡之众,无论是气势、装备、经验,都还比不上眼前这些人,但假以时日,我定能造就一支天下强军!”
无恤经过昨日的鏖战,觉得自己又成长了不少,现如今,他有这样的信心。
只是,也有许多教训需要吸取,许多新的想法可以实践。
想到这里,赵无恤却猛然察觉,眼前这一旅赵兵里边,有不少人是他眼熟的。不就是平日驻守在下宫正殿的黑衣侍卫们么!他们本应该守着昏迷的赵鞅,保护季嬴、灵子,为何却被郑龙带到了此处?
他一时间疑窦大生,正要发问,却被郑龙抢先告知了一个消息。
……
这两日里,下宫人心惶惶。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赵鞅昏厥的最初几天里,因为赵无恤、董安于的举措得当,所以看上去一切如常。
但随着这一消息通过韩氏、仲信、叔齐等人的渠道泄露出去,在绛市里疯传之后,下宫的国人们,也渐渐知晓了。
“主君死了!”敢谣传此话的人,都被黑衣侍卫抓到了囹囵里关了起来。
所以更多的人,只能悄悄说:“主君病了。”
赵鞅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如那天乐师高所言,几乎每隔三日,他便要召集宾客饮宴。每过五天,就得传唤乐师们鼓瑟吹笙,听到兴起时,还会亲自下场,来一曲万舞。
他还爱在园囿里骑马,时不时要差遣虞人将阻碍去路的枝桠砍伐一空;他喜欢带着甲士们驾车射猎,对惊扰车驾,赶跑猎物的野人大发雷霆,在郑龙劝谏后又会知错能改。
所以主君在时,下宫总会热闹非凡。
但这些天里,这个千室之邑非常安静。安静到有些异样。只有医官们带着到处采集的药材,在偏殿附近进进出出;一些在殿内服侍的竖、寺、婢女不知所踪;黑衣侍卫手持武器。围住了所有的角落,警惕的眼神盯着每一个进出的人。
所以国人们知道。主君病了。
一些受赵氏之恩的国人,便开始悄悄在社庙为赵鞅祈祷:“主君若能病愈,小人便杀犬一头向神主还愿。”
但下宫的气氛却一天比一天紧张,今日更是有五百全副武装的甲士,在破晓前出了北门。
“要打仗了么?”
国人们更是担忧不已,谁知到了朝食之后,那些甲士,却又回来了,和他们一起归来的。还有一队手持炎日玄鸟旗帜的轻骑士。
“是君子无恤!”
有人认出了那位骑着黑马,下身穿绔,上身着田猎纹深衣的庶君子。
君子无恤,还有董安于,是这几天里下宫的两位主心骨。正因为有“亲民”“仁义”美称的赵无恤存在,才能一直替代者主君赵鞅,以内紧外松之法,对国人们报以和蔼的笑,缓解着下宫的气氛。
见他重新出现。国人们才松了口气,纷纷上前致意问好。
已经梳理好总发,洗去了尘土,遮掩伤痕的赵无恤。在马上向国人们还礼,随后大声宣布了一件事。
“诸位可带昆父兄弟,随我前往下宫正殿。”
国人们闻言骇然。
难道。真的是主君已经死去,而诸位大夫选定了新的家主。所以要召集国人宣布?
他们带着忐忑的心情,呼朋唤友。跟随赵无恤和黑衣侍卫们,朝正殿走去。
从北门到正殿,足足有半刻的路程,途径各个市坊里闾,人潮越汇越多,直至千余人,每家每户都有代表跟了过来。
下宫正殿高大堂皇,朱棂赫以舒光,屋檐上对峙了两只彩绘的玄鸟雕塑。其形态栩栩如生,捧着中央的炎日,似乎要一鸣而起,一飞冲天,钻到真正的太阳里去。
不像是要公议的样子,国人暗暗议论,猜测庶君子带他们来到这里,究竟是何用意?
就在此时,却听到正殿中传来了二十五响的清脆金奏。
周代的器乐,即所谓“金奏”,是钟、鼓、磬三种青铜乐器的合奏。原本,“金奏”规格很高,在西周时只有天子、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单单用鼓。但到了礼乐崩坏,权势下移的春秋季世,各卿大夫家里也摆上了全套的乐器,胆大的已经开始玩“八佾(yi)舞于庭”了。
此时此刻,钟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织成肃穆庄丽的声响,加上鼓的节奏配合,让国人们产生了一种聆听天音的感觉。
一些经常听到下宫乐奏的国人老者,便能认出来,这宫、商、角、徵、羽五音的美妙配合,只有盲眼的乐师高,才能敲奏得出。
而学过诗三百的赵无恤则还听出了音乐里的深意,乐师高正在敲击的,是一首小雅里的《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周初南国之人思念大保召公对他们的治理和恩德,便作诗怀念,希望召公有一天能回到他喜爱的南国甘棠之下,端坐休憩,以悦其荫。
“美矣,甘棠之思,颇合国人心意也。”
儒雅的张孟谈不知何时,已经踱步到了赵无恤的身侧,朝他行礼致敬。
赵无恤微笑着朝他点头致意,这几天里,张子没少协助他和董安于管理下宫。张孟谈也感觉到,一夜激战后,赵无恤的气质已经大不一样。
两人没有多说话,此时的他们只是弱冠之龄,离自己的时代尚早,俩人潜藏着有些激动,又有些失落的心,等待今日正主的到来。
伴随着钟罄清音,黑衣侍卫们抬着一架墨色步辇,缓缓从下宫正殿中走了出来,居前者,是披甲带戈的邮无正。
董安于,尹铎,傅叟,医扁鹊等人深衣广袖,鱼贯而出,分布在步辇的侧后方。
赵无恤还远远看见,宫门之内,一身红衣的季嬴,和绿衣黄裳的乐灵子,正相互拉着手,朝这边眺望,瞧见赵无恤无恙后,面带喜色。
步辇慢慢靠近,众人一抬头,刚好正对太阳升起的东隅,耀眼的光芒刺得他们睁不开眼,只知道步辇上的人被日轮所笼罩,正微微仰着头,感受着秋日的温暖。
赵无恤恍然觉得,他仿佛是坐着玄鸟,从太阳里飞来一般。
步辇停在了阶梯顶端,下宫的国人们总算看清了端坐者的容貌:那是位美须及胸的中年男子,多日未见阳光的面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依然像一头熟睡初醒的猛虎一般犀利威严。他一副大国卿士打扮,冠远游冠,衣黑绶赤,悬玉组佩,带华丽有穗的青铜长剑。
他是赵鞅,是下宫的主君,是赵氏的“秋日之阳!”
ps:少昊玄鸟氏与殷商、嬴赵的关系,是作者自行考证,与考古发现,文献记载,以及目前主流学术界的猜想基本吻合。(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cy_小car ,困了喝绿茶 ,迅浪,霹雳雷电闪光怕怕,hz湖州傲霸 ,叶落几秋声 ,书友150629190906050 的打赏;感谢各位的月票。
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u
数千年前,遥远的曲阜,有一个少昊氏建立的东夷邦国。
据说少昊之立,凤鸟带着居于海岱的百鸟前来朝拜,故其国以鸟名官:“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
秦、赵的祖先,便成为了职官“玄鸟氏”,其后这一族逐渐从海岱西迁,又一分为二:一支北上与戎狄杂处,成为“天命玄鸟”的殷商之先;另一支在中原和帝颛顼的苗裔女修部族融合,便产生了新的族群。
故才有了玄鸟陨卵的传说:“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大业,也就是伯益,被同为夷人的虞舜赐为嬴姓,其子嗣们在夏商周三代之后,分散各地,秦、赵就是其中之二。
数千年里,隶属的邦国和氏名虽然更易,但嬴姓赵氏对太阳、玄鸟的崇拜却世代不变。
所以在晋国,炎日玄鸟旗所到之处,人们便知道,这是赵氏的军队来了!
纵马扛着旗帜的,正是虞喜,他身后有数百甲士整齐地前进行,都是来自下宫的赵兵,几乎个个着甲戴胄,戈矛如林。
“解除戒备,是援军来了!”
见是自家人,赵无恤露出了笑意,而下面的成乡众人顿时传来了情不自禁的欢呼声。作为赵氏之民,见到下宫的旗帜,就意味着有了倚靠。大家都松了口气。
成乡太小,小到那一旅援军塞进来都会觉得狭窄。于是赵无恤便亲自纵马出去迎接。
却见带队的,竟是黑衣侍卫的司士。赵鞅的戎右郑龙。他这几天里和赵无恤有过不少合作,双方已经十分熟悉,见无恤过来,他便翻身下车,和众军吏一齐朝赵无恤行大礼。
“见过君子!”
他身后的甲士们也有样学样,他们声音洪亮,直冲云霄。单膝下跪,行礼,起身。动作整齐而划一。
“诸位戎装在身,何必行行此大礼?快快起来罢。”
这让赵无恤有些猝不及防,就算面前的是赵鞅,甚至晋侯,甲胄在身,也是不用虚礼的。
郑龙却又对他一拜,口中说道:“君子遭到夜袭,脱困后以一乡之众,御敌两千。杀伤俘虏近半,方才虞骑吏已经告知吾等,下臣和士卒们深感佩服,此礼。君子当坦然受之!”
原来,却是虞喜回去后,将听来的昨夜战况。捡着重要的告诉了郑龙。
本来乍一听说,郑龙是有些不信的。
范氏之兵。素有强弓之名,而中行甲士。五阵一出,更是在山地作战里所向无敌。
赵无恤虽然有知兵之名,但也只是以少量轻骑士闻名,这边都是新卒,真正上过阵的可不多。所以,一千范、中行的精兵,外加数百盗寇夜间突袭,前后夹击一个小小的百户之乡,焉有不胜之理?
在下宫四大夫看来,从昨夜交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四个时辰,援军来得这么晚,恐怕成乡已经损失惨重,若能坚持到天亮,已经是极致。而最悲观的尹铎,甚至认为成乡八成是陷落了,嘱咐郑龙若是情况不妙,就撤回下宫来。
郑龙跟着虞喜绕道山阴,一路走上来,看到堆了半座小山的敌人尸体,又见到满地的血污、残剑断矢,还有像是豁了牙的成乡断壁。显然是经过一场激战的,他不信也得信了。
谁也想不到,居然是这样的结果,居然是赵无恤他们赢了,还赢得如此彻底,郑龙自问相同形势下,自己是办不到的。
他对那夜赵鞅突然昏厥后,赵无恤的冷静处之记忆犹新,现如今又知晓了成乡昨夜的壮举,心中佩服之心油然而生。
更何况,还有对那神秘的“鬼神之力”“天雷”的敬畏。
赵无恤这才受了郑龙一拜,看着他身后的那旅赵兵,暗暗想道:“成乡之众,无论是气势、装备、经验,都还比不上眼前这些人,但假以时日,我定能造就一支天下强军!”
无恤经过昨日的鏖战,觉得自己又成长了不少,现如今,他有这样的信心。
只是,也有许多教训需要吸取,许多新的想法可以实践。
想到这里,赵无恤却猛然察觉,眼前这一旅赵兵里边,有不少人是他眼熟的。不就是平日驻守在下宫正殿的黑衣侍卫们么!他们本应该守着昏迷的赵鞅,保护季嬴、灵子,为何却被郑龙带到了此处?
他一时间疑窦大生,正要发问,却被郑龙抢先告知了一个消息。
……
这两日里,下宫人心惶惶。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赵鞅昏厥的最初几天里,因为赵无恤、董安于的举措得当,所以看上去一切如常。
但随着这一消息通过韩氏、仲信、叔齐等人的渠道泄露出去,在绛市里疯传之后,下宫的国人们,也渐渐知晓了。
“主君死了!”敢谣传此话的人,都被黑衣侍卫抓到了囹囵里关了起来。
所以更多的人,只能悄悄说:“主君病了。”
赵鞅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如那天乐师高所言,几乎每隔三日,他便要召集宾客饮宴。每过五天,就得传唤乐师们鼓瑟吹笙,听到兴起时,还会亲自下场,来一曲万舞。
他还爱在园囿里骑马,时不时要差遣虞人将阻碍去路的枝桠砍伐一空;他喜欢带着甲士们驾车射猎,对惊扰车驾,赶跑猎物的野人大发雷霆,在郑龙劝谏后又会知错能改。
所以主君在时,下宫总会热闹非凡。
但这些天里,这个千室之邑非常安静。安静到有些异样。只有医官们带着到处采集的药材,在偏殿附近进进出出;一些在殿内服侍的竖、寺、婢女不知所踪;黑衣侍卫手持武器。围住了所有的角落,警惕的眼神盯着每一个进出的人。
所以国人们知道。主君病了。
一些受赵氏之恩的国人,便开始悄悄在社庙为赵鞅祈祷:“主君若能病愈,小人便杀犬一头向神主还愿。”
但下宫的气氛却一天比一天紧张,今日更是有五百全副武装的甲士,在破晓前出了北门。
“要打仗了么?”
国人们更是担忧不已,谁知到了朝食之后,那些甲士,却又回来了,和他们一起归来的。还有一队手持炎日玄鸟旗帜的轻骑士。
“是君子无恤!”
有人认出了那位骑着黑马,下身穿绔,上身着田猎纹深衣的庶君子。
君子无恤,还有董安于,是这几天里下宫的两位主心骨。正因为有“亲民”“仁义”美称的赵无恤存在,才能一直替代者主君赵鞅,以内紧外松之法,对国人们报以和蔼的笑,缓解着下宫的气氛。
见他重新出现。国人们才松了口气,纷纷上前致意问好。
已经梳理好总发,洗去了尘土,遮掩伤痕的赵无恤。在马上向国人们还礼,随后大声宣布了一件事。
“诸位可带昆父兄弟,随我前往下宫正殿。”
国人们闻言骇然。
难道。真的是主君已经死去,而诸位大夫选定了新的家主。所以要召集国人宣布?
他们带着忐忑的心情,呼朋唤友。跟随赵无恤和黑衣侍卫们,朝正殿走去。
从北门到正殿,足足有半刻的路程,途径各个市坊里闾,人潮越汇越多,直至千余人,每家每户都有代表跟了过来。
下宫正殿高大堂皇,朱棂赫以舒光,屋檐上对峙了两只彩绘的玄鸟雕塑。其形态栩栩如生,捧着中央的炎日,似乎要一鸣而起,一飞冲天,钻到真正的太阳里去。
不像是要公议的样子,国人暗暗议论,猜测庶君子带他们来到这里,究竟是何用意?
就在此时,却听到正殿中传来了二十五响的清脆金奏。
周代的器乐,即所谓“金奏”,是钟、鼓、磬三种青铜乐器的合奏。原本,“金奏”规格很高,在西周时只有天子、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单单用鼓。但到了礼乐崩坏,权势下移的春秋季世,各卿大夫家里也摆上了全套的乐器,胆大的已经开始玩“八佾(yi)舞于庭”了。
此时此刻,钟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织成肃穆庄丽的声响,加上鼓的节奏配合,让国人们产生了一种聆听天音的感觉。
一些经常听到下宫乐奏的国人老者,便能认出来,这宫、商、角、徵、羽五音的美妙配合,只有盲眼的乐师高,才能敲奏得出。
而学过诗三百的赵无恤则还听出了音乐里的深意,乐师高正在敲击的,是一首小雅里的《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周初南国之人思念大保召公对他们的治理和恩德,便作诗怀念,希望召公有一天能回到他喜爱的南国甘棠之下,端坐休憩,以悦其荫。
“美矣,甘棠之思,颇合国人心意也。”
儒雅的张孟谈不知何时,已经踱步到了赵无恤的身侧,朝他行礼致敬。
赵无恤微笑着朝他点头致意,这几天里,张子没少协助他和董安于管理下宫。张孟谈也感觉到,一夜激战后,赵无恤的气质已经大不一样。
两人没有多说话,此时的他们只是弱冠之龄,离自己的时代尚早,俩人潜藏着有些激动,又有些失落的心,等待今日正主的到来。
伴随着钟罄清音,黑衣侍卫们抬着一架墨色步辇,缓缓从下宫正殿中走了出来,居前者,是披甲带戈的邮无正。
董安于,尹铎,傅叟,医扁鹊等人深衣广袖,鱼贯而出,分布在步辇的侧后方。
赵无恤还远远看见,宫门之内,一身红衣的季嬴,和绿衣黄裳的乐灵子,正相互拉着手,朝这边眺望,瞧见赵无恤无恙后,面带喜色。
步辇慢慢靠近,众人一抬头,刚好正对太阳升起的东隅,耀眼的光芒刺得他们睁不开眼,只知道步辇上的人被日轮所笼罩,正微微仰着头,感受着秋日的温暖。
赵无恤恍然觉得,他仿佛是坐着玄鸟,从太阳里飞来一般。
步辇停在了阶梯顶端,下宫的国人们总算看清了端坐者的容貌:那是位美须及胸的中年男子,多日未见阳光的面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依然像一头熟睡初醒的猛虎一般犀利威严。他一副大国卿士打扮,冠远游冠,衣黑绶赤,悬玉组佩,带华丽有穗的青铜长剑。
他是赵鞅,是下宫的主君,是赵氏的“秋日之阳!”
ps:少昊玄鸟氏与殷商、嬴赵的关系,是作者自行考证,与考古发现,文献记载,以及目前主流学术界的猜想基本吻合。(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cy_小car ,困了喝绿茶 ,迅浪,霹雳雷电闪光怕怕,hz湖州傲霸 ,叶落几秋声 ,书友150629190906050 的打赏;感谢各位的月票。
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