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末年

第134章 惊慌失措,荒唐应对

    临汾府城所在之地,现任宣大总督临时节制诸军衙门里。

    一年约老迈不堪,身着便服之装老者,咋一看面色凄苦,眉皱丛生,这便是堂堂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张宗衡张大人了,此刻他端坐正堂之上,手中拿着一封未署姓名之书信瞧着,不时紧锁眉头,久久之后,才叹息了一声。

    “代州局势糜烂致斯,如何交代的过去啊。”

    自从秦地流窜至晋地的流寇肆虐以来,他得朝廷严令,统辖宣大精锐八千多人,一直驻扎临汾,每日拿着这般告捷,那般大捷的奏本看着,内心底却早就不报任何希望,流寇之众,曰二三十万人,而自家以不到一万朝廷兵马围剿,无非拆了东墙补西墙罢了。

    而最为关键之事,则为官军无饷,以客军李卑所部为例,在册兵丁三千六百余人,实则只有一千不到,按例每月发饷约两千两纹银并米面杂粮,但至今日,一岁已去八月,实发银子不过三千出头,其部多以劫掠地方为生,州县多有弹劾,均被压下。

    实在是晋地已无粮饷可支,前番他以奏本送达京城,祈求天子留山西镇今岁三饷(练,剿,辽)节流十万金留在晋地,充作军资,结果天子不许,以辽东大战在即,严令即刻押解进京,可山西镇眼下哪里还有这般多的税赋。

    光晋中代州,保德两州并振武卫军屯,宁武,偏头,老营堡等卫所军屯税赋全部丢失,再者州县所付各曰万余石,数万石等今年税赋,全部被劫,按山西布政使徐从治所言,缺额以十万计,这天大的窟窿。怎么去填补?

    这些问题,都深深困扰着山西上下文武,上至总督,下至州县。全部闭口不谈,毕竟这事一旦上达天听,恐怕就叫自家人头落地了。

    张宗衡身旁一亲信幕僚,此刻也呆立不住,这事可大可小。就看如何操办了,“东翁何必心忧,此番不是代州又叫人传了信来?言那贼人李璟,有招安之意,何不借机招抚,如此,无须再兴大军,晋中即平也。”

    张宗衡闻言,苦恼的摇了摇头,“何其难也。晋中烟火四起,各地多报匪患,恐叫不下数万之众,片刻之间,无法周全,而朝廷逼迫甚急,本月已发公文数道,催促粮饷,我前番以宣府巡抚沈棨(念qi)先挪拨驻屯军粮五千石运送蓟辽处,可惜车水杯薪。缺额甚大啊。”

    “再者,布政使司衙门,今岁欠额甚大,恐怕此刻也是坐立不安。前番又送书信来了,魏伯安此刻还在前厅呆着,上次见过,就请调原任宁武总兵领麾下兵马即刻赶赴晋中平乱,可惜孙显祖此刻已在介休与贼兵大战,轻易不能撤下。而西头秦地贼人,不断渡过黄河入晋,虎大威又失陷贼手,直叫老夫片刻不得安宁啊。”

    偌大的摊子,交由自家一手操办,可惜此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今岁下拨饷银不过区区四万两银子,宣大一线不提,毕竟驻扎原地,苦苦守着几亩军田刨食,还能勉强过活,可是山西镇的局势,就真真切切的叫人绝望了。

    晋南如今有流贼三四十营,号二十万之众,自家统辖山西,陕西诸镇官兵不足万人抵御,麾下皆无战心,实在是军饷欠发,兵无战意,强行驱使,反倒闹出笑话,前番以太原左卫参将统属兵将两千追赶流寇,战后核查战果,真叫人啼笑皆非。

    曰破贼三千,追杀三十余里大胜之,骤然听闻欣喜若狂,可叫军中查验,其部家丁丢失七人,兵丁逃窜二十余员,外带折损骑军四人,只砍下贼人头颅一具,俘获青壮十二人,妇孺百人罢了,这也叫大胜?莫要以为自家老糊涂了,砍些百姓前来冒功,这等事,好在没叫按察使衙门知晓,不然恐怕又得问罪。

    那幕僚也是被逼的无奈了,直接抛出一句叫张宗衡傻眼的话来,“左右是个为难,何不两害相权选其轻,既然代州贼人有招安之意,何不先行约谈,只许先行补上朝廷欠额,再行招安之计,若贼人真心实意,则必借此消除隐患,区区贼寇,若等大军平定晋南,再行北进,届时叫其人头落地,上下具得好处,谁人知晓?”

    张宗衡闻言虽惊,但细细考虑下来,却不得不说有几分操作的余地,“招抚贼人之计,可行否?”

    又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此事干系重大,若无有司衙门一道遮掩,必叫走漏风声,届时,我等具是人头不保啊。”

    那幕僚没的法了,干脆和盘托出,“大人,布政使衙门魏伯安就在厅外,我早就听闻徐大人有借机调离是非地的想法,可惜如今天大的窟窿不堵上,恐怕迟早完蛋,何不请他一道前来商议?再者,总兵官尤世禄亦因此犯难,推脱疾病缠身,眼下恐怕也是寝食难安,索性一道请来,商议妥当,只需上下一心,朝廷必不知晓。”

    “当真?!”张宗衡闻言瞪目,面露精光,若是如此,未尝不能活命,反正到了此等地步,山西局势已是无力回天,若是一旦曝光,上上下下有司衙门,一个也别想跑掉,至于招抚之后如何,届时再计议去了。

    “未尝不能一试!”那幕僚本是落魄秀才,懂些军务,此时拿着张宗衡一年二百两俸禄,一颗出仕之心全部仰仗于张宗衡,若是他垮台了,自家肯定受到牵连,此刻眼见东翁动了心,哪里不乘机蛊惑,死马权当活马医了。

    张宗衡也绝不是坐以待毙之人,眼下见有活路,哪里不死死抓住,直接道,“本督这就书信一封,召回尤总兵,亲自面议,你且出去,探听魏伯安的口风,若是事成,相邀徐布政往临汾一叙,此事耽搁不得,却也马虎急躁不得,你务必小心操办。”

    那幕僚一听,顿时正色答应,“是,学生这就去办,务必请来徐布政使。”

    张宗衡瞧着他出门的身影,半响没有落座,只是长叹了一口气,仰天无语……(未完待续。)

    PS:  谢谢无名无天的月票并打赏,谢谢满堂的588赏,谢谢紫风,神一样的奇迹打赏。

    忠心感谢每一位订阅本书的书友,谢谢。

    </br>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