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十八路诸侯进长安
一个星期的时间过去了,那自洛阳城中出发,前来勤王的十八路诸侯,此刻终于赶到了这里。
一片片兵甲正驻扎在了长安城周边地区,单是营帐就足足蔓延了上百里,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各色的帐篷。
整整三四十万的兵力,正呈掎角之势,隐隐与驻扎在长安西侧的旧属西凉军,现今已经归属在赵昊麾下的那十多万大军对峙着。
很显然,尽管这长安城中有不少天下诸侯的内应,那董卓已死,旗下西凉军投诚的消息,此刻早已传递到了四方。
但这消息,却并不能完全打消那些诸侯们心底的疑虑,毕竟那情报上的内容也确实有些过于匪夷所思了,不亲眼看上一看,又怎么能叫他们放心呢。
此时的赵昊正站在城门的正上方,面带着微笑,看着那一队队正陆续进入到长安城的诸侯与少量的兵将们,通过那下方众人的装束,武器,坐骑等来判断对方的身份。
一眼望去,其中尤以曹操与他的一干部将,以及刘关张,赵云等人最为显眼。
身旁的吕布倒是更加能够吸人眼球,下方诸人那视线,也多半都是朝着他去的,而这家伙即便是在认了赵昊为主之后,也依然我行我素,嚣张的可以。
嘴里边叼着不知从谁那里借来的粗根雪茄,一丝丝烟气正悠然地飘上天空。
一身黑红两色的铠甲依旧穿在身上,四方战戟搁在一旁,整个人半坐半躺在一张宽大的真皮沙发上。
如同一尊地主大老爷一样,双腿搭在城墙的凹口处,俯视着下方的那些正不断从城门处经过的诸侯诸将,嘴角微弯,眼神中带着不屑之色。
以吕布的视角望下去,就好像那些诸侯众将正在从他的胯下穿过一般~
而此时的十八路诸侯,除了孙坚所代表的江东势力,因为和氏璧而受人猜忌的原因,早早南下归乡之外,该来的差不多也都来了。
当然,那“和氏璧”已经归还于长安汉室的消息,此刻也已经在诸侯中传播开来,这时候的他们方才知道,之前的确是错怪了孙坚。
可惜已经于事无补,战争和仇恨的引子已经埋下,战争的借口也已经形成了。
赵昊这厮也是趁着这个因由,向孙坚等人传达了自己的意愿,那就是,要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拿下整片江东!
......
天下诸侯前来勤王救驾,勤王的大军就驻扎在长安城外,虽然现在其实是什么都用不着他们去做了,等于是白白跑了这一趟。
但出于礼仪和尊重的考虑,按照这诸侯目前所占据的实际领地,自有朝臣帮小皇帝提前拟好了封赏令。
在朝堂上封赏了一番之后,刘协还在皇宫大内之中,宴请了这帮胸怀迥异的诸侯。
在这次的勤王封赏中,抛开赵昊之外,收获最大的不是袁绍,袁术,公孙瓒等诸侯,而是刘备。
借着自己那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的名头,小皇帝刘协乍一听刘备的来史,一双眼眸立时一亮。
在亲自差人查阅了宗谱,确定了对方的身份之后,顿时欣喜异常,当场就叫起了皇叔。
而他刘皇叔的名头,竟也是提前了好多年,便在这满朝的公卿大臣里流传开来。
另外,汉献帝还直接封了刘备一个长安城守兼禁军统领的职位,全权负责这长安城以及皇城之内的安全,守卫训练与兵力调配之责。
如此,便可见小皇帝对自己这位忽然出现的汉室宗亲的重视程度。
不过欣喜归欣喜,重视归重视。
在这乱世之初,前有十常侍霍乱朝纲,黄巾起义四方,后又有董卓把持朝政,犯上作乱,如今更是连国度都是从洛阳迁来了长安。
现在的汉室,说句居无定所,风雨飘摇也不为过。
如今董卓虽然被除掉了,但小皇帝却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又兼年纪尚小,想要全完冷静和安定下来,恐怕还得需要一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的皇亲国戚的出现,自然要比那些一般意义上的大臣,诸侯们,更加被信任。
不过,刘协此举虽然是发乎内心,真心实意的想要倚重自己的这位皇叔,但却也因此令在场的诸侯产生了很大不满。
毕竟,当初他们起兵勤王,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刨除各自前来的目的不谈,不管怎么说,也是浩浩荡荡地组织起了几十万大军,共伐董卓。
如今铲除董卓这个功劳被赵昊抢了不说,那刘玄德区区一介织席贩履之辈,屠猪卖狗之流。
总计三人三骑,就敢跑来跑来与诸侯会师勤王,些许微功,竟然就拔了勤王封赏的头筹。
这种情况下,那满座的诸侯自然会心生不满。
甚至于,就连赵昊,这个对权势根本不在意的主,都觉得小皇帝做的有点无厘头了,那满朝的臣工对此,更是当场哗然,议论纷纷。
很显然,汉献帝的这个决定,是不在他们的计算之中的,之前那拟好的封赏草案中,肯定也没有这一条。
即便是有赏,但也起码不会是这么重的封赏。
这一切都是小皇帝在自作主张,或者说,其实是小皇帝自保意图的一种表现。
如果说刘备是这次朝堂封赏的最佳获益人,那么最倒霉和不受重视的,就要数曹****。
没办法,刘备人家现在是刘皇叔,是皇室贵胄,虽然在之前,所从事的也只是区区一介民间编织类手艺人的职业,但现在风云际会了,一朝欲龙便乘风而起了。
而相对的,曹操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从身份上来说,他是阉党之后。
此前为了自保和取得信任,更是曾在董卓手下做过不少溜须拍马的事迹。
无论在身份出身上,还是做人上都不被满朝的文臣所看重,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轻视。
虽然后来曹阿瞒曾经做过了亲身刺杀董卓的壮举,但可惜的是,那次似乎并没有成功。
事后反而引得那董卓勃然大怒,狠狠地杀了一批有嫌疑,有可能帮助曹操举事的大臣。
那位列朝中三公之位的王司徒,也是差点受了牵连,要不是因为貂蝉和吕布的关系,恐怕王司徒现在能不能安然地坐在这朝堂之上还不好说呢。
而在之前的十八路诸侯,共聚讨伐董卓的会盟中,曹操手下的兵力也的确不多,其功绩也多是表现在出谋划策之上,所立下的功勋有限。
因而,最后那满朝的臣工在总结,审议此次封赏的时候,也是有意无意的,将曹操排在了诸侯之末。
甚至就连之前因为诸侯的猜忌,已经提前退场,返回江东老家的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其所获得的赏赐,都要比曹操这货多的多。
除此之外,曹操现在貌似还接了一个苦差事,是个很得罪人的差使,那就是负责重新整修东都洛阳。
先不说以如今的天下形势,将那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洛阳城修建好了之后,曹操能不能将之得到手中。
单是在此过程中,修建一座国都级别的巨城,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不计其数。
当然,在此过程中,曹操一定会得到皇室以及其它诸侯的资助,但这份资助却绝对不可能支撑他完成整个修建事宜,可能其中大部分都还要他自己来拿主意。
坦白来说,赵昊在心里其实是不怎么同意,现在就整修什么东都洛阳的。
毕竟现在大战方休,将士,民心都已疲惫不堪,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
但当时在朝堂之上,赵昊瞧小皇帝和那满朝臣工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想要在几个月,半年,乃至是在更短的时间内,便想将洛阳重建,休整完毕。
然后立刻班师回朝,重新迁都返回洛阳。
不得不说,这似乎确实一种拨乱反正,为汉皇室正名的手段,在满朝的大臣,诸侯,以及小皇帝刘协的角度来说,这的确是正举。
但从客观上讲,他们的这番举动,与当初董卓在迁都长安后,大肆征调民夫整修加强坚城的举动,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为了在一片已经成为废墟的旧城址上,重新恢复原貌,这等面子工程虽说在某些程度上很有必要,但却也容易失了民心,加速汉皇室的衰弱。
诸侯强而中央弱,自然也会加速乱世的到来。
......
一片片兵甲正驻扎在了长安城周边地区,单是营帐就足足蔓延了上百里,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各色的帐篷。
整整三四十万的兵力,正呈掎角之势,隐隐与驻扎在长安西侧的旧属西凉军,现今已经归属在赵昊麾下的那十多万大军对峙着。
很显然,尽管这长安城中有不少天下诸侯的内应,那董卓已死,旗下西凉军投诚的消息,此刻早已传递到了四方。
但这消息,却并不能完全打消那些诸侯们心底的疑虑,毕竟那情报上的内容也确实有些过于匪夷所思了,不亲眼看上一看,又怎么能叫他们放心呢。
此时的赵昊正站在城门的正上方,面带着微笑,看着那一队队正陆续进入到长安城的诸侯与少量的兵将们,通过那下方众人的装束,武器,坐骑等来判断对方的身份。
一眼望去,其中尤以曹操与他的一干部将,以及刘关张,赵云等人最为显眼。
身旁的吕布倒是更加能够吸人眼球,下方诸人那视线,也多半都是朝着他去的,而这家伙即便是在认了赵昊为主之后,也依然我行我素,嚣张的可以。
嘴里边叼着不知从谁那里借来的粗根雪茄,一丝丝烟气正悠然地飘上天空。
一身黑红两色的铠甲依旧穿在身上,四方战戟搁在一旁,整个人半坐半躺在一张宽大的真皮沙发上。
如同一尊地主大老爷一样,双腿搭在城墙的凹口处,俯视着下方的那些正不断从城门处经过的诸侯诸将,嘴角微弯,眼神中带着不屑之色。
以吕布的视角望下去,就好像那些诸侯众将正在从他的胯下穿过一般~
而此时的十八路诸侯,除了孙坚所代表的江东势力,因为和氏璧而受人猜忌的原因,早早南下归乡之外,该来的差不多也都来了。
当然,那“和氏璧”已经归还于长安汉室的消息,此刻也已经在诸侯中传播开来,这时候的他们方才知道,之前的确是错怪了孙坚。
可惜已经于事无补,战争和仇恨的引子已经埋下,战争的借口也已经形成了。
赵昊这厮也是趁着这个因由,向孙坚等人传达了自己的意愿,那就是,要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拿下整片江东!
......
天下诸侯前来勤王救驾,勤王的大军就驻扎在长安城外,虽然现在其实是什么都用不着他们去做了,等于是白白跑了这一趟。
但出于礼仪和尊重的考虑,按照这诸侯目前所占据的实际领地,自有朝臣帮小皇帝提前拟好了封赏令。
在朝堂上封赏了一番之后,刘协还在皇宫大内之中,宴请了这帮胸怀迥异的诸侯。
在这次的勤王封赏中,抛开赵昊之外,收获最大的不是袁绍,袁术,公孙瓒等诸侯,而是刘备。
借着自己那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的名头,小皇帝刘协乍一听刘备的来史,一双眼眸立时一亮。
在亲自差人查阅了宗谱,确定了对方的身份之后,顿时欣喜异常,当场就叫起了皇叔。
而他刘皇叔的名头,竟也是提前了好多年,便在这满朝的公卿大臣里流传开来。
另外,汉献帝还直接封了刘备一个长安城守兼禁军统领的职位,全权负责这长安城以及皇城之内的安全,守卫训练与兵力调配之责。
如此,便可见小皇帝对自己这位忽然出现的汉室宗亲的重视程度。
不过欣喜归欣喜,重视归重视。
在这乱世之初,前有十常侍霍乱朝纲,黄巾起义四方,后又有董卓把持朝政,犯上作乱,如今更是连国度都是从洛阳迁来了长安。
现在的汉室,说句居无定所,风雨飘摇也不为过。
如今董卓虽然被除掉了,但小皇帝却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又兼年纪尚小,想要全完冷静和安定下来,恐怕还得需要一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的皇亲国戚的出现,自然要比那些一般意义上的大臣,诸侯们,更加被信任。
不过,刘协此举虽然是发乎内心,真心实意的想要倚重自己的这位皇叔,但却也因此令在场的诸侯产生了很大不满。
毕竟,当初他们起兵勤王,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刨除各自前来的目的不谈,不管怎么说,也是浩浩荡荡地组织起了几十万大军,共伐董卓。
如今铲除董卓这个功劳被赵昊抢了不说,那刘玄德区区一介织席贩履之辈,屠猪卖狗之流。
总计三人三骑,就敢跑来跑来与诸侯会师勤王,些许微功,竟然就拔了勤王封赏的头筹。
这种情况下,那满座的诸侯自然会心生不满。
甚至于,就连赵昊,这个对权势根本不在意的主,都觉得小皇帝做的有点无厘头了,那满朝的臣工对此,更是当场哗然,议论纷纷。
很显然,汉献帝的这个决定,是不在他们的计算之中的,之前那拟好的封赏草案中,肯定也没有这一条。
即便是有赏,但也起码不会是这么重的封赏。
这一切都是小皇帝在自作主张,或者说,其实是小皇帝自保意图的一种表现。
如果说刘备是这次朝堂封赏的最佳获益人,那么最倒霉和不受重视的,就要数曹****。
没办法,刘备人家现在是刘皇叔,是皇室贵胄,虽然在之前,所从事的也只是区区一介民间编织类手艺人的职业,但现在风云际会了,一朝欲龙便乘风而起了。
而相对的,曹操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从身份上来说,他是阉党之后。
此前为了自保和取得信任,更是曾在董卓手下做过不少溜须拍马的事迹。
无论在身份出身上,还是做人上都不被满朝的文臣所看重,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轻视。
虽然后来曹阿瞒曾经做过了亲身刺杀董卓的壮举,但可惜的是,那次似乎并没有成功。
事后反而引得那董卓勃然大怒,狠狠地杀了一批有嫌疑,有可能帮助曹操举事的大臣。
那位列朝中三公之位的王司徒,也是差点受了牵连,要不是因为貂蝉和吕布的关系,恐怕王司徒现在能不能安然地坐在这朝堂之上还不好说呢。
而在之前的十八路诸侯,共聚讨伐董卓的会盟中,曹操手下的兵力也的确不多,其功绩也多是表现在出谋划策之上,所立下的功勋有限。
因而,最后那满朝的臣工在总结,审议此次封赏的时候,也是有意无意的,将曹操排在了诸侯之末。
甚至就连之前因为诸侯的猜忌,已经提前退场,返回江东老家的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其所获得的赏赐,都要比曹操这货多的多。
除此之外,曹操现在貌似还接了一个苦差事,是个很得罪人的差使,那就是负责重新整修东都洛阳。
先不说以如今的天下形势,将那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洛阳城修建好了之后,曹操能不能将之得到手中。
单是在此过程中,修建一座国都级别的巨城,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不计其数。
当然,在此过程中,曹操一定会得到皇室以及其它诸侯的资助,但这份资助却绝对不可能支撑他完成整个修建事宜,可能其中大部分都还要他自己来拿主意。
坦白来说,赵昊在心里其实是不怎么同意,现在就整修什么东都洛阳的。
毕竟现在大战方休,将士,民心都已疲惫不堪,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
但当时在朝堂之上,赵昊瞧小皇帝和那满朝臣工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想要在几个月,半年,乃至是在更短的时间内,便想将洛阳重建,休整完毕。
然后立刻班师回朝,重新迁都返回洛阳。
不得不说,这似乎确实一种拨乱反正,为汉皇室正名的手段,在满朝的大臣,诸侯,以及小皇帝刘协的角度来说,这的确是正举。
但从客观上讲,他们的这番举动,与当初董卓在迁都长安后,大肆征调民夫整修加强坚城的举动,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为了在一片已经成为废墟的旧城址上,重新恢复原貌,这等面子工程虽说在某些程度上很有必要,但却也容易失了民心,加速汉皇室的衰弱。
诸侯强而中央弱,自然也会加速乱世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