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论文的完美预言
两天后,1月28日。
这天距离电影《王的男人》上映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来,《王的男人》可谓是横扫韩国票房,以一种奇迹般的声势,惊艳了媒体和大众的目光。而且,连韩国现任的卢武铉、大国家党代表朴槿惠、前总统金大中等人,也都前往影院观看了该片。
《王的男人》的票房已经创造了多项纪录,超过了排在第二的《欢迎来到东莫村》,很快就会超过排在第一的《太极旗飘扬》,创下韩国影史观影人数最多的票房纪录。
金竟成自然不会对此感到意外。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虽然他在这部电影中只是占据了三成投资,只是出品人之一,这部电影的火爆票房,还是让一些媒体和大众对他给出了赞扬的评价,评价他的投资眼光独到。
除了这种赞扬的声音,这段时间,还有一种赞扬的声音落在了金竟成身上。
原因还得追溯到曾经金竟成发表的一篇论文。
那是他发表的第二篇专业论文。
论文题目叫做《韩国古装片的可能性探索和实践性分析》。
这个论题说简单很简单,无非是论证了韩国古装片的事情,对韩国古装片可能会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索,对韩国古装片在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不过这个论题说复杂又会很复杂,尤其是在论文中进行阐述的时候。
比方说,金竟成提及到了中华国的古装片,举了中华国的《英雄》、《十面埋伏》甚至李桉的《卧虎藏龙》等电影,继而分析探索了韩国古装片该如何从中华国古装片中汲取经验,又能汲取到哪些好的精华。
阐述这点时,金竟成充分展现出了他对中华国古装片的了解和对中华古代历史的熟悉。
再比方说,金竟成提及到了韩国古装片如何做到商业和艺术的结合,而阐述这点时,金竟成又借鉴到了他的第一篇论文《电影“平衡点”的探索性研究》。认为难以做到商业最大化和艺术最大化,却可以尽可能挖掘和接近平衡点,从而创造出好的效果……
想当初,金竟成发表这篇论文的时候,还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也只是引起了包括李顺焕在内的一些专家或电影专业的学生们的重视,就算是专业学生。一般也都是研究生以上的学生,寻常本科生大多也不会对这篇论文有深入的感悟。
然而现在。随着《王的男人》的火爆上映,最近有一些媒体联系到了金竟成的那篇论文,给出了相关报道,也有一些专家给出了赞扬。
有电影专业的媒体评价说:“金竟成不仅投资眼光独到,专业眼光更是神奇,他的这篇论文,简直就是韩国古装片市场的一种完美预言!”
《大学日报》更是如此进行了详细分析,甚至还采访了李顺焕等几个电影专业的权威教授,这些教授都对金竟成的专业眼光给出了很高评价。报道最后指出:“以金竟成现在取得的学术成果,已经有资格晋升为一名副教授了。”
这点倒不是夸张,因为以金竟成现在取得的学术成果,确实已经有资格获得副教授的头衔了,韩国中央大学也有了这样的想法,李顺焕也专门对此找金竟成谈过。
只是因为金竟成火爆明星的身份,对此造成了一些限制。是的。是限制,别以为他是火爆明星,就有利于他获得更高的教职职称,相反是有阻碍的,因为他是火爆明星,学校在给他晋升职称的时候就会格外慎重。以免造成不好的舆论影响。
也是因为金竟成现在的人气虽火爆,但在娱乐圈还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如果他有着宋康昊、崔珉植、薛景求那样的权威性,韩国中央大学对此就不会有多少顾虑了。
无所谓了,虽然金竟成不否认自己很渴望拥有更高的教职职称,一个副教授的头衔对他的身份地位都有提高的帮助,但他也不急于一时。因为他坚信自己早晚有一天会成为副教授甚至是教授,而且这一天的到来应该还不会太久。
而对于这次一些媒体和专家重新提及金竟成的那篇论文,从而对他给出了赞扬,金竟成虽感到了欣慰,也没觉得多么意外,因为这点也早在他当初的预料之中。
想当初,他之所以会想到要写这么一篇论文,主要就是因为他有着前世的记忆。
他知道,以后韩国古装片会大量涌现而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好几部,且不少是大投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王的男人》、《光海,成为王的男人》、《最终兵器:弓》等,这几部古装片非但票房超高还获奖不少。
而且,金竟成可是知道,无论是中华国还是韩国,电影技术跟好莱坞是差了太多,这种前提下拍摄大片,古装片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上前世里就是这般,中华国和韩国的大片多半都是古装片,尤其是中华国,以至于后来中华国的古装大片都泛滥成灾了
金竟成之所以在那时候就推出这样一篇论文,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因为他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韩国古装片的不断涌现,他的那篇论文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对他个人在专业方面的权威性是一种强化。
现在,《王的男人》也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1月28日这天晚上,金竟成接到了李顺焕打来的电话。
“竟成,昨天《大学日报》的那篇报道看了?”李顺焕问。
金竟成说:“看了。”
李顺焕说:“就不感到可惜?”
金竟成笑着说:“可惜什么?”
李顺焕说:“现在你已经有资格拿到副教授职称了,却因为一些其他的关系拿不到。”
金竟成坦然说:“李学长,你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而已,是我的,早晚会是我的。”
李顺焕哈哈一笑:“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金竟成突然狡黠地问:“李学长,你这电话是帮谁打的?”()
本书来自
这天距离电影《王的男人》上映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来,《王的男人》可谓是横扫韩国票房,以一种奇迹般的声势,惊艳了媒体和大众的目光。而且,连韩国现任的卢武铉、大国家党代表朴槿惠、前总统金大中等人,也都前往影院观看了该片。
《王的男人》的票房已经创造了多项纪录,超过了排在第二的《欢迎来到东莫村》,很快就会超过排在第一的《太极旗飘扬》,创下韩国影史观影人数最多的票房纪录。
金竟成自然不会对此感到意外。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虽然他在这部电影中只是占据了三成投资,只是出品人之一,这部电影的火爆票房,还是让一些媒体和大众对他给出了赞扬的评价,评价他的投资眼光独到。
除了这种赞扬的声音,这段时间,还有一种赞扬的声音落在了金竟成身上。
原因还得追溯到曾经金竟成发表的一篇论文。
那是他发表的第二篇专业论文。
论文题目叫做《韩国古装片的可能性探索和实践性分析》。
这个论题说简单很简单,无非是论证了韩国古装片的事情,对韩国古装片可能会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索,对韩国古装片在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不过这个论题说复杂又会很复杂,尤其是在论文中进行阐述的时候。
比方说,金竟成提及到了中华国的古装片,举了中华国的《英雄》、《十面埋伏》甚至李桉的《卧虎藏龙》等电影,继而分析探索了韩国古装片该如何从中华国古装片中汲取经验,又能汲取到哪些好的精华。
阐述这点时,金竟成充分展现出了他对中华国古装片的了解和对中华古代历史的熟悉。
再比方说,金竟成提及到了韩国古装片如何做到商业和艺术的结合,而阐述这点时,金竟成又借鉴到了他的第一篇论文《电影“平衡点”的探索性研究》。认为难以做到商业最大化和艺术最大化,却可以尽可能挖掘和接近平衡点,从而创造出好的效果……
想当初,金竟成发表这篇论文的时候,还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也只是引起了包括李顺焕在内的一些专家或电影专业的学生们的重视,就算是专业学生。一般也都是研究生以上的学生,寻常本科生大多也不会对这篇论文有深入的感悟。
然而现在。随着《王的男人》的火爆上映,最近有一些媒体联系到了金竟成的那篇论文,给出了相关报道,也有一些专家给出了赞扬。
有电影专业的媒体评价说:“金竟成不仅投资眼光独到,专业眼光更是神奇,他的这篇论文,简直就是韩国古装片市场的一种完美预言!”
《大学日报》更是如此进行了详细分析,甚至还采访了李顺焕等几个电影专业的权威教授,这些教授都对金竟成的专业眼光给出了很高评价。报道最后指出:“以金竟成现在取得的学术成果,已经有资格晋升为一名副教授了。”
这点倒不是夸张,因为以金竟成现在取得的学术成果,确实已经有资格获得副教授的头衔了,韩国中央大学也有了这样的想法,李顺焕也专门对此找金竟成谈过。
只是因为金竟成火爆明星的身份,对此造成了一些限制。是的。是限制,别以为他是火爆明星,就有利于他获得更高的教职职称,相反是有阻碍的,因为他是火爆明星,学校在给他晋升职称的时候就会格外慎重。以免造成不好的舆论影响。
也是因为金竟成现在的人气虽火爆,但在娱乐圈还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如果他有着宋康昊、崔珉植、薛景求那样的权威性,韩国中央大学对此就不会有多少顾虑了。
无所谓了,虽然金竟成不否认自己很渴望拥有更高的教职职称,一个副教授的头衔对他的身份地位都有提高的帮助,但他也不急于一时。因为他坚信自己早晚有一天会成为副教授甚至是教授,而且这一天的到来应该还不会太久。
而对于这次一些媒体和专家重新提及金竟成的那篇论文,从而对他给出了赞扬,金竟成虽感到了欣慰,也没觉得多么意外,因为这点也早在他当初的预料之中。
想当初,他之所以会想到要写这么一篇论文,主要就是因为他有着前世的记忆。
他知道,以后韩国古装片会大量涌现而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好几部,且不少是大投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王的男人》、《光海,成为王的男人》、《最终兵器:弓》等,这几部古装片非但票房超高还获奖不少。
而且,金竟成可是知道,无论是中华国还是韩国,电影技术跟好莱坞是差了太多,这种前提下拍摄大片,古装片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上前世里就是这般,中华国和韩国的大片多半都是古装片,尤其是中华国,以至于后来中华国的古装大片都泛滥成灾了
金竟成之所以在那时候就推出这样一篇论文,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因为他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韩国古装片的不断涌现,他的那篇论文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对他个人在专业方面的权威性是一种强化。
现在,《王的男人》也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1月28日这天晚上,金竟成接到了李顺焕打来的电话。
“竟成,昨天《大学日报》的那篇报道看了?”李顺焕问。
金竟成说:“看了。”
李顺焕说:“就不感到可惜?”
金竟成笑着说:“可惜什么?”
李顺焕说:“现在你已经有资格拿到副教授职称了,却因为一些其他的关系拿不到。”
金竟成坦然说:“李学长,你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而已,是我的,早晚会是我的。”
李顺焕哈哈一笑:“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金竟成突然狡黠地问:“李学长,你这电话是帮谁打的?”()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