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7章 吞并东南五省
“噗……”
扬州江北大营军帐内,李鸿章将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表情震惊。⊙,
“恭喜大人,朝廷已经下旨封大人为北洋通商大臣!”
周馥等一干幕僚纷纷向李鸿章道贺,看他们的表情自然是无比喜悦,因为北洋通商大臣权利之大让人咋舌,已经超越了总督的限制,包括对外交涉、通商、海防事务,还负责办理招商、电报、煤矿、铁路以及训练北洋海陆军、统辖海关关税等事务,集军、政、商、外交各大权利与一身。
李鸿章毕竟年轻,表情顿时有些呆滞,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他一时间感觉脑洞不够用了,兴奋的有些要窒息。
不过高兴过后,李鸿章渐渐觉得不对劲起来,如果说奕欣要拉拢他,那也不至于把北洋大臣一职给他。
很快,来龙去脉被搞清楚了,得知是李卫国保举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的,两宫皇太后自然得给面子了。
“吴王会那么好心?”
李鸿章立刻提出了疑问,不过语气明显变了,以前他开口闭口都是直呼李卫国的名字的,如今却以吴王相称,可见他的心态了。
周馥道:“这可能是吴王在向大人示好!”
“不然!”王凯泰却皱眉道:“北洋通商大臣权利极大,基本上相当于第二个小朝廷,掌控整个长江以北诸省的军、政、财、外交大权,吴王一直不肯将直隶总督让出,如今却拱手将北洋大臣这个比直隶总督还要高一层次的职位让出来,肯定有目的。”
周馥笑道:“吴王不是也得到南洋大臣了吗?他总不可能南北洋大臣都兼着吧?”
钱丁明突然道:“诸位莫不是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李大人若是担任了北洋大臣,那么曾大人该如何看待?”
这一句话顿时令众人警醒。李鸿章可是曾国藩的学生,一项以曾国藩马首是瞻,况且李鸿章年轻,官场经营远不如曾国藩的实力强大。如今李鸿章一下子爬到了曾国藩的头上,不难想象此刻曾国藩的表情有多难看了。
周馥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料想曾大人他不但不会怪罪。反而会高兴。”
钱丁明续道:“就算曾大人不会多想,湘军官僚们会甘心吗?这分明就是李卫国的离间之计,大人莫要上当。”
淮军本出自湘军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以湘军马首是瞻,如果突然有一天淮军将领骑到湘军将领头上了,定然会出乱子。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历史上的李鸿章真正获得权力继承湘军庞大家底,也是在曾国藩死后,那时候湘军系统中也分出很多派系。张之洞、刘坤一、左宗棠等都不服李鸿章,否则也不会出现李鸿章自己来打甲午战争了。
此时的李鸿章因为李卫国的出现,过早的成立淮军系统,一旦没了曾国藩的支持,湘军系统绝对不会让李鸿章好过的。
“这个——应该不会吧?”李鸿章顿时如被泼了冷水一般,感到害怕,可是又不甘心,权利就在眼前。放弃吗?
不是什么人都那么有勇气放弃权利的诱惑,尤其是年轻的李鸿章。热血还没有冷却。
同样,跟谁李鸿章的这些人,哪个不想成就更高,如果李鸿章一直被曾国藩压在下面,那他们也就别想有出头之日了。
众人顿时都不说话了,钱丁明也只是苦笑着摇摇头。他何尝不明白每个人的心思,只叹李卫国的手段太高明了,对淮军的将来充满了恐惧。
另一边,曾国藩自然也收到了消息,对于李鸿章升任北洋大臣一事。他心中难免会酸溜溜的,一开始并没有抱怨什么,可他帐下的湘军将领们坐不住了。
最近湘军和淮军争先恐后的向太平军发起猛烈进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第一个攻入天京的会封王吗?为此湘军和淮军之间已经成为了竞争对手,甚至因为争夺地盘而产生敌意,如今李鸿章直接坐上了北洋大臣的位置,这可是高出总督好多的,湘军上下哪能不嫉妒?李鸿章出自湘军,如今却骑到湘军的头上,这让湘军将领们情何以堪?
一名湘军将领前来向曾国藩发牢骚,曾国藩还可以心平气和的安抚对方,可是一群湘军将领一起抱怨,曾国藩就难以安抚他们了,甚至三人成虎,听多了李鸿章的坏话,就连曾国藩自己都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怀疑。
于是,当李鸿章前来向曾国藩解释时,曾国藩借口称决不能让李卫国得到南洋大臣,要求李鸿章辞掉北洋大臣。这个理由很牵强,李鸿章不舍得北洋大臣这个位置,于是婉拒了曾国藩的好意提醒,这令曾国藩非常不高兴。
就在这个节骨眼儿,进攻大胜关的湘军和淮军莫名其妙的发生了冲突,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杀了他们的人,要求交出凶手,双方皆不妥协,遂打了起来,很快局面失控,最终造成上千人死伤。
最终曾国藩和李鸿章紧急会面,因双方将领一见面就火药味十足,导致争执不休,差点打起来。最终,曾国藩和李鸿章出于大局考虑,均声称是太平军细作搞的鬼,相互给对方保留了颜面。
经此次事件之后,湘军和淮军之间已经产生了裂痕。湘军将领们不甘心淮军爬到他们头上,于是湘军对太平军的攻势更加猛烈了,准备第一个攻克天京,帮曾国藩拿到封王的奖励,因为只有曾国藩封王,才能压过李鸿章。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关系破裂,这个消息令李卫国非常高兴,无他,大胜关事件便是李卫国命令中华神盾局暗中制造的,目的就是火上浇油,挑拨他们的关系,结果表明,李卫国成功了。
不过。李卫国可没时间关注这个,他的南征大军已经准备就绪,趁着湘军和淮军疯狂进攻太平军,李卫国将率领八镇大军出征,海陆并进,横扫南方。
假道伐號。这是老早就被李卫国定下来的作战计划。
原本是借口收复香港派大军出征,最终计划改变,收复香港不需要动用武力,不过李卫国还是找到了借口,上奏朝廷远征澳门。
两宫皇太后和摄政王都被李卫国的大义言辞骗过了,对于李卫国出兵收复澳门一事竟然同意了,责令。他们的立场很简单,就是希望李卫国得罪更多的列强,将来朝廷就可以拉拢更多的列强来牵制李卫国。
这就叫借师助剿。不光剿灭太平天国,连李卫国也被包括在内。
然而,很快朝廷傻眼了,一个小小的澳门,没曾想李卫国竟然出动了八镇军队,十万大军,而且是海陆并进。
用得着搞这么大的动静吗?
当李卫国的大军进入福建时,福建境内竟然爆发了天地会造反。名义上的闽浙总督耆龄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天地会给刺杀了。
随后,李卫国便对福建境内的天地会展开了围剿。吴军所过之处,将原本闽浙总督手下的八旗军、绿营军和汉族地主武装统统收编,然后对福建各地实施军事管制,就像当年李卫国率领沪军军管浙江一样。
不过这一次李卫国是有备而来的,当年军管浙江时,李卫国手中的人才太少。以至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整顿好浙江政务。但这一次不同了,李卫国迅速从上海抽调了大量人手,对福建官场进行清洗,该撤职的撤职,该处决的处决。
一些陈年旧案全被李卫国翻了出来。替老百姓平反伸冤,一边清理福建官场内的毒瘤和反对势力,一边赢得福建老百姓的拥戴,为今后坐稳福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卫国故技重施,偏偏朝廷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李卫国的大军并没有停留,只是将吴军第二十九镇留在了福建,二十九镇虽然成立不到三个月,但有老兵带新兵,战斗力虽然不如传统的沪军八镇,但对付太平军已经足够了,尤其二十九镇的兵源大部分都是从福建省招募,如今用福建人管理福建,省去了很多麻烦。当初李卫国制定的整编军队战略,顿时得到了体现,而且效果非常好,帮李卫国顺利控制了福建全省。
进入广东地界后,李卫国更加大胆了,因为两广总督刘长佑一直没有到任,两广官员群龙无首,面对李卫国的强势,只有广东将军柏贵牛逼哄哄的跟李卫国叫板不听号令,但很快柏贵竟然被人杀了。
随后李卫国对柏贵之死展开调查,趁机将广东八旗军全部圈禁起来,当吴军顺利接管了整个两广各地的军权后,李卫国遂宣布耆龄是被一个葡萄牙人刺杀而死,将脏水泼到了澳门的葡萄牙人身上。
但凡有点头脑的两广官员都明白,这就是李卫国手段,但凡反对他的人,不是因为贪污受贿被杀,就是莫名其妙的失踪了,随后便有人宣布是携款外逃了,坐实了罪名。再不就是告老还乡,这类人很主动的辞职,因为李卫国答应只要他们辞职就不追究他们以前的罪行了。
于是,在李卫国的强势面前,两广官员选择了屈服。
不屈服也不行啊,没兵没枪,难道要等着挨枪子儿啊!
当然,也有得官员不服,偷偷写奏折状告李卫国,结果很快李卫国就拿着他们的秘奏扇他们的脸,全部下了大牢。查出问题的判刑,暂时没查出问题的就给他们扣上勾结乱dang或者在英法联军侵华期间投降敌人等罪名,最终都逃不掉判刑处决。
公元1862年12月3日,李卫国登上了香港岛,同英国香港总督伯恩举行交接仪式,顺利接管了香港岛,收回主权,标志着自1840年以来英国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彻底被废除。
这一天,举国欢庆,终于洗刷了耻辱,似乎天朝上国的感觉又回来了。
不过对于李卫国而言,是得与失之间。
现在他收复了香港岛,比历史提前了一百五十年,虽然提前洗刷了耻辱,可也意味着香港岛的发展不可能像后世那样辉煌了。历史上香港的繁荣是有很多因素的,他本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口,都是因为近代中国饱受侵略,国人为了避难才纷纷迁入香港岛,从而造就了香港的繁荣。
如今除了英国这个有严重岛国情节的国家之外,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愿意在香港这个鸡肋的地方大兴土木,耗费金钱来打造一座超级城市,最多就是利用维多利亚港来建一座中等规模的海港城市罢了。
不过李卫国并不后悔,他就是看不惯那个年代的香港人,自以为高人一等,其实离开大陆的支持他们什么都不是。整天想着给英国当狗,一群忘了自己祖宗的人是可耻的,李卫国瞧不起他们。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建设一百个一万个比香港强百倍千倍的超级大都市。
站在山头上,李卫国叫来摄影师,给他跟香港合了一张影,作为一种对历史的留念。
对澳门的军事攻击一直到年底才开始,李卫国故意磨磨蹭蹭,是为了让军队有更多的时间驻扎在两广和福建,强化对这三省的统治。
朝廷在这大半年时间里陆续向福建和两广派遣了六个办事大臣,结果这些人要么半路出事,要命自己主动称病告假,没一个人敢去,怕惹毛了李卫国,他们的小命不保。
奕欣吃瘪了,他知道李卫国铁了心吞并福建和两广了,想要要回来就只有开战一途了。
然而,奕欣根本没胆量跟李卫国开战,因为他的八旗军还没有准备好,李鸿章和曾国藩矛盾日深,又在血拼太平军,没有精力帮忙。
所以,奕欣忍了,最后直接让李卫国来提名福建和两广三省的官员名单,朝廷照准便是。
就这样,东南五省全部落入李卫国的手中。
温水煮青蛙,李卫国一次次挑战朝廷的底线,采取步步蚕食的高明战术,双方都渐渐心知肚明,战争将不可避免了。(未完待续。)u
</br>
扬州江北大营军帐内,李鸿章将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表情震惊。⊙,
“恭喜大人,朝廷已经下旨封大人为北洋通商大臣!”
周馥等一干幕僚纷纷向李鸿章道贺,看他们的表情自然是无比喜悦,因为北洋通商大臣权利之大让人咋舌,已经超越了总督的限制,包括对外交涉、通商、海防事务,还负责办理招商、电报、煤矿、铁路以及训练北洋海陆军、统辖海关关税等事务,集军、政、商、外交各大权利与一身。
李鸿章毕竟年轻,表情顿时有些呆滞,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他一时间感觉脑洞不够用了,兴奋的有些要窒息。
不过高兴过后,李鸿章渐渐觉得不对劲起来,如果说奕欣要拉拢他,那也不至于把北洋大臣一职给他。
很快,来龙去脉被搞清楚了,得知是李卫国保举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的,两宫皇太后自然得给面子了。
“吴王会那么好心?”
李鸿章立刻提出了疑问,不过语气明显变了,以前他开口闭口都是直呼李卫国的名字的,如今却以吴王相称,可见他的心态了。
周馥道:“这可能是吴王在向大人示好!”
“不然!”王凯泰却皱眉道:“北洋通商大臣权利极大,基本上相当于第二个小朝廷,掌控整个长江以北诸省的军、政、财、外交大权,吴王一直不肯将直隶总督让出,如今却拱手将北洋大臣这个比直隶总督还要高一层次的职位让出来,肯定有目的。”
周馥笑道:“吴王不是也得到南洋大臣了吗?他总不可能南北洋大臣都兼着吧?”
钱丁明突然道:“诸位莫不是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李大人若是担任了北洋大臣,那么曾大人该如何看待?”
这一句话顿时令众人警醒。李鸿章可是曾国藩的学生,一项以曾国藩马首是瞻,况且李鸿章年轻,官场经营远不如曾国藩的实力强大。如今李鸿章一下子爬到了曾国藩的头上,不难想象此刻曾国藩的表情有多难看了。
周馥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料想曾大人他不但不会怪罪。反而会高兴。”
钱丁明续道:“就算曾大人不会多想,湘军官僚们会甘心吗?这分明就是李卫国的离间之计,大人莫要上当。”
淮军本出自湘军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以湘军马首是瞻,如果突然有一天淮军将领骑到湘军将领头上了,定然会出乱子。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历史上的李鸿章真正获得权力继承湘军庞大家底,也是在曾国藩死后,那时候湘军系统中也分出很多派系。张之洞、刘坤一、左宗棠等都不服李鸿章,否则也不会出现李鸿章自己来打甲午战争了。
此时的李鸿章因为李卫国的出现,过早的成立淮军系统,一旦没了曾国藩的支持,湘军系统绝对不会让李鸿章好过的。
“这个——应该不会吧?”李鸿章顿时如被泼了冷水一般,感到害怕,可是又不甘心,权利就在眼前。放弃吗?
不是什么人都那么有勇气放弃权利的诱惑,尤其是年轻的李鸿章。热血还没有冷却。
同样,跟谁李鸿章的这些人,哪个不想成就更高,如果李鸿章一直被曾国藩压在下面,那他们也就别想有出头之日了。
众人顿时都不说话了,钱丁明也只是苦笑着摇摇头。他何尝不明白每个人的心思,只叹李卫国的手段太高明了,对淮军的将来充满了恐惧。
另一边,曾国藩自然也收到了消息,对于李鸿章升任北洋大臣一事。他心中难免会酸溜溜的,一开始并没有抱怨什么,可他帐下的湘军将领们坐不住了。
最近湘军和淮军争先恐后的向太平军发起猛烈进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第一个攻入天京的会封王吗?为此湘军和淮军之间已经成为了竞争对手,甚至因为争夺地盘而产生敌意,如今李鸿章直接坐上了北洋大臣的位置,这可是高出总督好多的,湘军上下哪能不嫉妒?李鸿章出自湘军,如今却骑到湘军的头上,这让湘军将领们情何以堪?
一名湘军将领前来向曾国藩发牢骚,曾国藩还可以心平气和的安抚对方,可是一群湘军将领一起抱怨,曾国藩就难以安抚他们了,甚至三人成虎,听多了李鸿章的坏话,就连曾国藩自己都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怀疑。
于是,当李鸿章前来向曾国藩解释时,曾国藩借口称决不能让李卫国得到南洋大臣,要求李鸿章辞掉北洋大臣。这个理由很牵强,李鸿章不舍得北洋大臣这个位置,于是婉拒了曾国藩的好意提醒,这令曾国藩非常不高兴。
就在这个节骨眼儿,进攻大胜关的湘军和淮军莫名其妙的发生了冲突,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杀了他们的人,要求交出凶手,双方皆不妥协,遂打了起来,很快局面失控,最终造成上千人死伤。
最终曾国藩和李鸿章紧急会面,因双方将领一见面就火药味十足,导致争执不休,差点打起来。最终,曾国藩和李鸿章出于大局考虑,均声称是太平军细作搞的鬼,相互给对方保留了颜面。
经此次事件之后,湘军和淮军之间已经产生了裂痕。湘军将领们不甘心淮军爬到他们头上,于是湘军对太平军的攻势更加猛烈了,准备第一个攻克天京,帮曾国藩拿到封王的奖励,因为只有曾国藩封王,才能压过李鸿章。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关系破裂,这个消息令李卫国非常高兴,无他,大胜关事件便是李卫国命令中华神盾局暗中制造的,目的就是火上浇油,挑拨他们的关系,结果表明,李卫国成功了。
不过。李卫国可没时间关注这个,他的南征大军已经准备就绪,趁着湘军和淮军疯狂进攻太平军,李卫国将率领八镇大军出征,海陆并进,横扫南方。
假道伐號。这是老早就被李卫国定下来的作战计划。
原本是借口收复香港派大军出征,最终计划改变,收复香港不需要动用武力,不过李卫国还是找到了借口,上奏朝廷远征澳门。
两宫皇太后和摄政王都被李卫国的大义言辞骗过了,对于李卫国出兵收复澳门一事竟然同意了,责令。他们的立场很简单,就是希望李卫国得罪更多的列强,将来朝廷就可以拉拢更多的列强来牵制李卫国。
这就叫借师助剿。不光剿灭太平天国,连李卫国也被包括在内。
然而,很快朝廷傻眼了,一个小小的澳门,没曾想李卫国竟然出动了八镇军队,十万大军,而且是海陆并进。
用得着搞这么大的动静吗?
当李卫国的大军进入福建时,福建境内竟然爆发了天地会造反。名义上的闽浙总督耆龄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天地会给刺杀了。
随后,李卫国便对福建境内的天地会展开了围剿。吴军所过之处,将原本闽浙总督手下的八旗军、绿营军和汉族地主武装统统收编,然后对福建各地实施军事管制,就像当年李卫国率领沪军军管浙江一样。
不过这一次李卫国是有备而来的,当年军管浙江时,李卫国手中的人才太少。以至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整顿好浙江政务。但这一次不同了,李卫国迅速从上海抽调了大量人手,对福建官场进行清洗,该撤职的撤职,该处决的处决。
一些陈年旧案全被李卫国翻了出来。替老百姓平反伸冤,一边清理福建官场内的毒瘤和反对势力,一边赢得福建老百姓的拥戴,为今后坐稳福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卫国故技重施,偏偏朝廷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李卫国的大军并没有停留,只是将吴军第二十九镇留在了福建,二十九镇虽然成立不到三个月,但有老兵带新兵,战斗力虽然不如传统的沪军八镇,但对付太平军已经足够了,尤其二十九镇的兵源大部分都是从福建省招募,如今用福建人管理福建,省去了很多麻烦。当初李卫国制定的整编军队战略,顿时得到了体现,而且效果非常好,帮李卫国顺利控制了福建全省。
进入广东地界后,李卫国更加大胆了,因为两广总督刘长佑一直没有到任,两广官员群龙无首,面对李卫国的强势,只有广东将军柏贵牛逼哄哄的跟李卫国叫板不听号令,但很快柏贵竟然被人杀了。
随后李卫国对柏贵之死展开调查,趁机将广东八旗军全部圈禁起来,当吴军顺利接管了整个两广各地的军权后,李卫国遂宣布耆龄是被一个葡萄牙人刺杀而死,将脏水泼到了澳门的葡萄牙人身上。
但凡有点头脑的两广官员都明白,这就是李卫国手段,但凡反对他的人,不是因为贪污受贿被杀,就是莫名其妙的失踪了,随后便有人宣布是携款外逃了,坐实了罪名。再不就是告老还乡,这类人很主动的辞职,因为李卫国答应只要他们辞职就不追究他们以前的罪行了。
于是,在李卫国的强势面前,两广官员选择了屈服。
不屈服也不行啊,没兵没枪,难道要等着挨枪子儿啊!
当然,也有得官员不服,偷偷写奏折状告李卫国,结果很快李卫国就拿着他们的秘奏扇他们的脸,全部下了大牢。查出问题的判刑,暂时没查出问题的就给他们扣上勾结乱dang或者在英法联军侵华期间投降敌人等罪名,最终都逃不掉判刑处决。
公元1862年12月3日,李卫国登上了香港岛,同英国香港总督伯恩举行交接仪式,顺利接管了香港岛,收回主权,标志着自1840年以来英国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彻底被废除。
这一天,举国欢庆,终于洗刷了耻辱,似乎天朝上国的感觉又回来了。
不过对于李卫国而言,是得与失之间。
现在他收复了香港岛,比历史提前了一百五十年,虽然提前洗刷了耻辱,可也意味着香港岛的发展不可能像后世那样辉煌了。历史上香港的繁荣是有很多因素的,他本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口,都是因为近代中国饱受侵略,国人为了避难才纷纷迁入香港岛,从而造就了香港的繁荣。
如今除了英国这个有严重岛国情节的国家之外,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愿意在香港这个鸡肋的地方大兴土木,耗费金钱来打造一座超级城市,最多就是利用维多利亚港来建一座中等规模的海港城市罢了。
不过李卫国并不后悔,他就是看不惯那个年代的香港人,自以为高人一等,其实离开大陆的支持他们什么都不是。整天想着给英国当狗,一群忘了自己祖宗的人是可耻的,李卫国瞧不起他们。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建设一百个一万个比香港强百倍千倍的超级大都市。
站在山头上,李卫国叫来摄影师,给他跟香港合了一张影,作为一种对历史的留念。
对澳门的军事攻击一直到年底才开始,李卫国故意磨磨蹭蹭,是为了让军队有更多的时间驻扎在两广和福建,强化对这三省的统治。
朝廷在这大半年时间里陆续向福建和两广派遣了六个办事大臣,结果这些人要么半路出事,要命自己主动称病告假,没一个人敢去,怕惹毛了李卫国,他们的小命不保。
奕欣吃瘪了,他知道李卫国铁了心吞并福建和两广了,想要要回来就只有开战一途了。
然而,奕欣根本没胆量跟李卫国开战,因为他的八旗军还没有准备好,李鸿章和曾国藩矛盾日深,又在血拼太平军,没有精力帮忙。
所以,奕欣忍了,最后直接让李卫国来提名福建和两广三省的官员名单,朝廷照准便是。
就这样,东南五省全部落入李卫国的手中。
温水煮青蛙,李卫国一次次挑战朝廷的底线,采取步步蚕食的高明战术,双方都渐渐心知肚明,战争将不可避免了。(未完待续。)u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