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冀州遭变
仍如在汝南时,对刘宠、骆俊,孙坚以礼待之。●⌒,这次来到陈国,却因“忌惮”刘宠,需留镇诸军之故,最先未能与骆俊得见,后来离郡时,大约因骆俊对孙坚的这个“豫州刺史”实怀不满,故而只有刘宠前来相送,仍未能得与骆俊一见,颇是一憾。
在陈国待了两天,文丑、孙坚继续开行,再至梁国。梁国首先没有汝南地广民多,其次不如陈国兵精,不管梁国相服不服孙坚,表面上他当然也就如汝南、陈国一样,亦出迎之了。过了梁国,文丑、孙坚又前行之,到了目的地,沛国谯县。
出乎文丑、孙坚的意料,沛相袁忠没有来迎接他们,不久传来消息,袁忠竟是弃官南去了。
文丑嘴上不说,心中想道:“而今世间名士众矣,而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寥寥可数,袁忠可算其一了。”
袁忠没有和文丑、孙坚相抗的能力,可他又不肯做个不忠之臣,那么他最好的选择当然就是干脆弃官离去了。太平之时,或看不出一个人的品行、志趣,而至乱世,却就可看出不同了。有的选择利益,有的选择忠义,有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过就文丑来说,他敬重袁忠的这种行为,但对此并不认可。如今乱世已至,应该放在第一位的不是独善其身,也不是忠义,更不应是利益,而应是民生疾苦。为了这个目标,妥协或争斗,即使是“阴谋诡计”,都可以成为手段。
袁忠既去,沛国需有接替之人。孙坚表了吴景为沛国相。汝南、陈国、梁国、沛国诸郡国巡行了一圈,剩下的只还有个鲁国。如上文所说,鲁国没甚军事能力,不必重视,孙坚没有亲去,只遣了程普、孙贲代表他去了一趟。鲁国相的表现和汝南等地一样,至少表面上颇是恭敬。
在豫州州府里住了几天,见留下来没走的那些州府诸吏对孙坚至少如汝南、陈国、梁国等这些地方一样,在表面上算是服从了,文丑自觉无再留下来给孙坚壮声势的必要,遂告辞孙坚,带兵归郡。
而在文丑赶回冀州之前,冀州牧韩馥就已经先一步遣信来到!却是其之部署麴义骑兵反叛了,并且韩馥在初次的平叛战斗中遭遇了大败!而更严重的是传闻幽州公孙瓒即将南下。这一下可是使得韩馥大为惊恐,正此时高干、许攸等一众南阳人士对其发起了劝说攻势,欲要使其将州牧之为让与袁绍,以期抵挡公孙瓒的攻势。而这一封信则是冀州牧韩馥在心灰意冷之时,前来询问文丑意见的!
这也可以看出目前文丑在韩馥心中的地位有了一次大的提升,他这是希望文丑能够尽快的回去,以期能够抵挡住麴义、甚至是公孙瓒、袁绍的攻势。
文丑见信之后,当下就向全军发出了紧急之命令。并且立马书信一封,言说会立马返回。稳定军心,同时建议韩馥务必稳住冀州形势,不为袁绍得逞。这个决定是文丑自己所想到的,并没有来得及通过田丰、荀彧等一众幕僚们的讨论。
这却是因为他已经清晰的感觉到了袁绍焦急之心情,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文丑表奏孙坚为豫州此时的呃刺激。是以这个在文丑印象中还要在下一年才会采取的夺取冀州的行动,被袁绍提前了。这明显是打着在文丑返回常山之前吞并冀州的目的!文丑又怎能不焦急呢!
其实这一事件的提前也算是早有兆头。就在月前就发生了原本应该发生在下一年的‘拥立刘虞’之事,韩馥、袁绍以及关东诸将商议,认为献帝年龄幼小,被董卓所控制,又远在长安。关塞相隔,不知生死,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最贤明的,准备拥立他为皇帝。
当时的曹操就说:“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皇帝幼弱,虽为奸臣所控制,但没有昌邑王刘贺那样的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尊奉西边的皇帝。”
而韩馥、袁绍却又写信给袁术说:“皇帝不是灵帝的儿子,我们准备依周勃和灌婴废黜少主,迎立代王的先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袁术给予拒绝。
不久后,韩馥与袁绍派遣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刘虞见到张岐等人,厉声呵斥他们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难,我受到国家重恩,未能为国雪耻。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尽心尽力为王室效劳,却反而策划这种逆谋来沾污我吗!”他坚决拒绝。韩等人又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不接受,打算逃入匈奴将自己隔绝起来,韩馥等人这才作罢。
也正是这个时候关东的牧守们为了扩充个人的地盘,开始了争夺土地和人口的争斗。韩馥唯恐袁绍坐大,故意减少军需供应,企图饿散、饿垮袁绍的军队。而袁绍并不满足于一个渤海小郡,对被称为天下之重资的冀州垂涎已久。
在联兵讨董时,袁绍曾经问过曹操:“大事如果不顺,什么地方可以据守呢?”曹操反问:“足下的意思怎样呢?”袁绍答道:“我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这样也许可以成功吧!”袁绍所谓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其中间广大地区正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冀州。
不过,此时的袁绍并不景气,门客逢纪建议他攻取冀州时,袁绍非常踌躇,拿不定主意。对逢纪说:“冀州兵强,我军饥乏,如果攻打不下来,我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了。”逢纪献计道:“韩馥是一个庸才,我们可以暗中与辽东属国长史公孙瓒相约,让他南袭冀州。待他大兵一动,韩馥必然惊慌失措,我们再趁机派遣能言善辩的人去和他说明利害关系,不怕他不让出冀州来。”袁绍很看重逢纪,果然照他的意思写一封信送给公孙瓒。(未完待续。)u
</br>
在陈国待了两天,文丑、孙坚继续开行,再至梁国。梁国首先没有汝南地广民多,其次不如陈国兵精,不管梁国相服不服孙坚,表面上他当然也就如汝南、陈国一样,亦出迎之了。过了梁国,文丑、孙坚又前行之,到了目的地,沛国谯县。
出乎文丑、孙坚的意料,沛相袁忠没有来迎接他们,不久传来消息,袁忠竟是弃官南去了。
文丑嘴上不说,心中想道:“而今世间名士众矣,而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寥寥可数,袁忠可算其一了。”
袁忠没有和文丑、孙坚相抗的能力,可他又不肯做个不忠之臣,那么他最好的选择当然就是干脆弃官离去了。太平之时,或看不出一个人的品行、志趣,而至乱世,却就可看出不同了。有的选择利益,有的选择忠义,有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过就文丑来说,他敬重袁忠的这种行为,但对此并不认可。如今乱世已至,应该放在第一位的不是独善其身,也不是忠义,更不应是利益,而应是民生疾苦。为了这个目标,妥协或争斗,即使是“阴谋诡计”,都可以成为手段。
袁忠既去,沛国需有接替之人。孙坚表了吴景为沛国相。汝南、陈国、梁国、沛国诸郡国巡行了一圈,剩下的只还有个鲁国。如上文所说,鲁国没甚军事能力,不必重视,孙坚没有亲去,只遣了程普、孙贲代表他去了一趟。鲁国相的表现和汝南等地一样,至少表面上颇是恭敬。
在豫州州府里住了几天,见留下来没走的那些州府诸吏对孙坚至少如汝南、陈国、梁国等这些地方一样,在表面上算是服从了,文丑自觉无再留下来给孙坚壮声势的必要,遂告辞孙坚,带兵归郡。
而在文丑赶回冀州之前,冀州牧韩馥就已经先一步遣信来到!却是其之部署麴义骑兵反叛了,并且韩馥在初次的平叛战斗中遭遇了大败!而更严重的是传闻幽州公孙瓒即将南下。这一下可是使得韩馥大为惊恐,正此时高干、许攸等一众南阳人士对其发起了劝说攻势,欲要使其将州牧之为让与袁绍,以期抵挡公孙瓒的攻势。而这一封信则是冀州牧韩馥在心灰意冷之时,前来询问文丑意见的!
这也可以看出目前文丑在韩馥心中的地位有了一次大的提升,他这是希望文丑能够尽快的回去,以期能够抵挡住麴义、甚至是公孙瓒、袁绍的攻势。
文丑见信之后,当下就向全军发出了紧急之命令。并且立马书信一封,言说会立马返回。稳定军心,同时建议韩馥务必稳住冀州形势,不为袁绍得逞。这个决定是文丑自己所想到的,并没有来得及通过田丰、荀彧等一众幕僚们的讨论。
这却是因为他已经清晰的感觉到了袁绍焦急之心情,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文丑表奏孙坚为豫州此时的呃刺激。是以这个在文丑印象中还要在下一年才会采取的夺取冀州的行动,被袁绍提前了。这明显是打着在文丑返回常山之前吞并冀州的目的!文丑又怎能不焦急呢!
其实这一事件的提前也算是早有兆头。就在月前就发生了原本应该发生在下一年的‘拥立刘虞’之事,韩馥、袁绍以及关东诸将商议,认为献帝年龄幼小,被董卓所控制,又远在长安。关塞相隔,不知生死,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最贤明的,准备拥立他为皇帝。
当时的曹操就说:“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皇帝幼弱,虽为奸臣所控制,但没有昌邑王刘贺那样的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尊奉西边的皇帝。”
而韩馥、袁绍却又写信给袁术说:“皇帝不是灵帝的儿子,我们准备依周勃和灌婴废黜少主,迎立代王的先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袁术给予拒绝。
不久后,韩馥与袁绍派遣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刘虞见到张岐等人,厉声呵斥他们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难,我受到国家重恩,未能为国雪耻。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尽心尽力为王室效劳,却反而策划这种逆谋来沾污我吗!”他坚决拒绝。韩等人又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不接受,打算逃入匈奴将自己隔绝起来,韩馥等人这才作罢。
也正是这个时候关东的牧守们为了扩充个人的地盘,开始了争夺土地和人口的争斗。韩馥唯恐袁绍坐大,故意减少军需供应,企图饿散、饿垮袁绍的军队。而袁绍并不满足于一个渤海小郡,对被称为天下之重资的冀州垂涎已久。
在联兵讨董时,袁绍曾经问过曹操:“大事如果不顺,什么地方可以据守呢?”曹操反问:“足下的意思怎样呢?”袁绍答道:“我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这样也许可以成功吧!”袁绍所谓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其中间广大地区正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冀州。
不过,此时的袁绍并不景气,门客逢纪建议他攻取冀州时,袁绍非常踌躇,拿不定主意。对逢纪说:“冀州兵强,我军饥乏,如果攻打不下来,我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了。”逢纪献计道:“韩馥是一个庸才,我们可以暗中与辽东属国长史公孙瓒相约,让他南袭冀州。待他大兵一动,韩馥必然惊慌失措,我们再趁机派遣能言善辩的人去和他说明利害关系,不怕他不让出冀州来。”袁绍很看重逢纪,果然照他的意思写一封信送给公孙瓒。(未完待续。)u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