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景辽师爷
“好,那就祝将军马到功成了,你放心出战,在下为你掠阵”郭典点了点头,驱马离开军阵,郭典前脚刚走,胡灵便下达了撤军的命令;郭典性命只在旦夕之间,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郭典扛着一把大斧,截住张猛后,大声喝道:“你就是张猛?”
一看对面来了一个拿大斧的人,看那一身的装束像是个将军,张猛大喜,勒住了马缰,问道:“你是将军吗?爷爷专斩将军,你如果只是个小兵,就给爷滚一边去”。
“你...竟敢小旭于我”郭典怒火中烧,单手持斧,一声大吼冲向张猛:“看斧”。
“找死的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张猛也不废话,铁锤上扬迎战郭典,两人瞬间交锋,铁锤和大斧碰在了一起:“砰...”。
一声巨响,张猛略微有点吃惊,眼前拿大斧的人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弱小,至少在自己一击之下,手中大斧没被打掉:“有点本事,再来...”。
看了看绑在自己手上的大斧,郭典欲哭无泪,早知道就该把那绳子解开了再战;这一击之下反震之力让郭典的右手几乎废掉了,郭典快速解开了绑在自己右手上的布带,左手持斧迎上了张猛。
“砰...”铁锤和大斧再次相撞,因为第一次没把郭典的大斧打飞,所以张猛这一次用了十足的力,大锤砸下都裹挟着阵阵罡风。
“啊...”没有任何悬念,大斧被击飞到一丈开外;郭典双手都在流血,火辣辣的疼,现在郭典已经确信,自己的武艺和张猛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现在身受重伤就更没有获胜的可能了,忍住疼痛拉起了马缰,一拍马腹向后逃去,只要逃回了军阵就得救了;可郭典抬头看去,哪还有大军的影子:“胡灵,你个混蛋,老子活劈了你”。
“哼,现在想起逃跑,晚了...”一个巨大的铁锤从空中滑过,由远而近“砰...”。
“咔嚓...噗...”铁锤砸在郭典的后背上,一声清脆的骨裂之声传来,郭典发出一声惨叫,摔下了战马。
张猛下马捡起铁锤正想离去,可一想,如果回去自己和黄权说自己杀了敌军的主将,人家肯定不信,张猛略一思索又捡起了旁边的大斧,一斧砍下,抓起郭典血淋淋的人头,嘿嘿一笑:“看你还敢小瞧我”。
张猛刚斩了郭典,消息便传到了胡灵的耳朵里,胡灵担心的问前来报信的斥候:“那疯子有没有追来”。
斥候说道:“没有,他砍下郭将军的人头后就回去了...”。
胡灵长长的松了一口去,没有追来就说明自己的命保住了,胡灵命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进驻兰关...”。
“诺...”。
景辽县
景辽县现在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鬼城,数十里无一人,就算是县城之内也是人烟稀少,人迹罕见;景辽县距离帝都两百里不到,这里原本应该是经济的中心,在以前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但经过了数年的天灾,再加上景辽上空突发异象,该走的走,该逃的逃,还住在这里的已经不足百户。
县城的大街之上,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和一个奴仆打扮的下人一步一步的走着,那个奴仆打扮的下人说道:“师爷,我们也快走吧,县令大人昨晚带着所有的金银、钱粮还有家眷连夜跑了”。师爷问道:“我们为什么要走?你不是说景辽将军王旭快到景辽县来了吗?”
奴仆打扮的下人着急的说道:“正是因为王旭快来了,我们才要走啊”。
师爷笑了笑,说道:“奴安,你有所不知啊,那县令是个贪官,见景辽将军要来此,他自然害怕,可我们不同,我贾恢在这景辽县做了五年师爷,从未做过对不起百姓的事,他王旭来了又能把我怎样?我们为什么要害怕?相反,王旭来景辽不但对我们无害,景辽县的百姓们有救了”。
奴安嘿嘿傻笑,说道:“师爷,景辽县的百姓都跑完了,那将军来救济谁啊”。
贾恢思虑良久,吩咐道:“我现在就去写片告示,你把告示交给县兵,让他们将告示贴满景辽县的每一个角落,城外路口也要贴上,如有人问起,你就说景辽将军奉命押粮十万前往景辽县赈济灾民,让各地灾民们都到景辽县来”。
“是...”奴安担心的说道:“师爷,我们这样做真的好吗?如果到时灾民太多,粮食不够,将军怪罪下来...”。
贾恢长叹了一口气,分析道:“如果那王旭是个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将军,就算到时粮食不够,他也不会怪罪我们;但如果他是像县令大人那样的贪官,那我们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贾恢说干就干,回到县衙后便写了几十篇告示,奴安将告示交给了县衙内仅有的几十个县兵;半日不到,王旭来景辽赈济灾民的事便传的沸沸扬扬,到景辽县落脚避难的灾民也越来越多。
县城以外十里的三岔路口,几十个灾民围着一颗大树看着什么,其中一个会认字的灾民大声念道:“景辽将军,奉命押粮赈济灾民,不日即可抵达景辽县城,沿途灾民...”。
告示一念完,刚还半死不活的几十个灾民,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向景辽县城冲去。
景辽以西五十里,这里是王旭大军休息的地方,为了节省时间,王旭没有命令士兵再建造营寨,而是就地埋锅造饭;王旭坐在一块大青石上,小丫头累的直冒汗,趴在王旭的腿上睡着了。
张猛怒气冲冲的走到王旭身旁,说道:“主公,胡灵那厮太过可恨,他就跟在我军后面二十里,我们前进,他就跟着,我率军去追,他比谁都跑得快。”
王旭道:“吓破了胆的兵,你跟他生什么气,不必理他,他是想攻则不敢,回去又怕挨罚,他愿意跟着就让他跟着吧”。
郭典扛着一把大斧,截住张猛后,大声喝道:“你就是张猛?”
一看对面来了一个拿大斧的人,看那一身的装束像是个将军,张猛大喜,勒住了马缰,问道:“你是将军吗?爷爷专斩将军,你如果只是个小兵,就给爷滚一边去”。
“你...竟敢小旭于我”郭典怒火中烧,单手持斧,一声大吼冲向张猛:“看斧”。
“找死的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张猛也不废话,铁锤上扬迎战郭典,两人瞬间交锋,铁锤和大斧碰在了一起:“砰...”。
一声巨响,张猛略微有点吃惊,眼前拿大斧的人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弱小,至少在自己一击之下,手中大斧没被打掉:“有点本事,再来...”。
看了看绑在自己手上的大斧,郭典欲哭无泪,早知道就该把那绳子解开了再战;这一击之下反震之力让郭典的右手几乎废掉了,郭典快速解开了绑在自己右手上的布带,左手持斧迎上了张猛。
“砰...”铁锤和大斧再次相撞,因为第一次没把郭典的大斧打飞,所以张猛这一次用了十足的力,大锤砸下都裹挟着阵阵罡风。
“啊...”没有任何悬念,大斧被击飞到一丈开外;郭典双手都在流血,火辣辣的疼,现在郭典已经确信,自己的武艺和张猛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现在身受重伤就更没有获胜的可能了,忍住疼痛拉起了马缰,一拍马腹向后逃去,只要逃回了军阵就得救了;可郭典抬头看去,哪还有大军的影子:“胡灵,你个混蛋,老子活劈了你”。
“哼,现在想起逃跑,晚了...”一个巨大的铁锤从空中滑过,由远而近“砰...”。
“咔嚓...噗...”铁锤砸在郭典的后背上,一声清脆的骨裂之声传来,郭典发出一声惨叫,摔下了战马。
张猛下马捡起铁锤正想离去,可一想,如果回去自己和黄权说自己杀了敌军的主将,人家肯定不信,张猛略一思索又捡起了旁边的大斧,一斧砍下,抓起郭典血淋淋的人头,嘿嘿一笑:“看你还敢小瞧我”。
张猛刚斩了郭典,消息便传到了胡灵的耳朵里,胡灵担心的问前来报信的斥候:“那疯子有没有追来”。
斥候说道:“没有,他砍下郭将军的人头后就回去了...”。
胡灵长长的松了一口去,没有追来就说明自己的命保住了,胡灵命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进驻兰关...”。
“诺...”。
景辽县
景辽县现在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鬼城,数十里无一人,就算是县城之内也是人烟稀少,人迹罕见;景辽县距离帝都两百里不到,这里原本应该是经济的中心,在以前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但经过了数年的天灾,再加上景辽上空突发异象,该走的走,该逃的逃,还住在这里的已经不足百户。
县城的大街之上,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和一个奴仆打扮的下人一步一步的走着,那个奴仆打扮的下人说道:“师爷,我们也快走吧,县令大人昨晚带着所有的金银、钱粮还有家眷连夜跑了”。师爷问道:“我们为什么要走?你不是说景辽将军王旭快到景辽县来了吗?”
奴仆打扮的下人着急的说道:“正是因为王旭快来了,我们才要走啊”。
师爷笑了笑,说道:“奴安,你有所不知啊,那县令是个贪官,见景辽将军要来此,他自然害怕,可我们不同,我贾恢在这景辽县做了五年师爷,从未做过对不起百姓的事,他王旭来了又能把我怎样?我们为什么要害怕?相反,王旭来景辽不但对我们无害,景辽县的百姓们有救了”。
奴安嘿嘿傻笑,说道:“师爷,景辽县的百姓都跑完了,那将军来救济谁啊”。
贾恢思虑良久,吩咐道:“我现在就去写片告示,你把告示交给县兵,让他们将告示贴满景辽县的每一个角落,城外路口也要贴上,如有人问起,你就说景辽将军奉命押粮十万前往景辽县赈济灾民,让各地灾民们都到景辽县来”。
“是...”奴安担心的说道:“师爷,我们这样做真的好吗?如果到时灾民太多,粮食不够,将军怪罪下来...”。
贾恢长叹了一口气,分析道:“如果那王旭是个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将军,就算到时粮食不够,他也不会怪罪我们;但如果他是像县令大人那样的贪官,那我们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贾恢说干就干,回到县衙后便写了几十篇告示,奴安将告示交给了县衙内仅有的几十个县兵;半日不到,王旭来景辽赈济灾民的事便传的沸沸扬扬,到景辽县落脚避难的灾民也越来越多。
县城以外十里的三岔路口,几十个灾民围着一颗大树看着什么,其中一个会认字的灾民大声念道:“景辽将军,奉命押粮赈济灾民,不日即可抵达景辽县城,沿途灾民...”。
告示一念完,刚还半死不活的几十个灾民,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向景辽县城冲去。
景辽以西五十里,这里是王旭大军休息的地方,为了节省时间,王旭没有命令士兵再建造营寨,而是就地埋锅造饭;王旭坐在一块大青石上,小丫头累的直冒汗,趴在王旭的腿上睡着了。
张猛怒气冲冲的走到王旭身旁,说道:“主公,胡灵那厮太过可恨,他就跟在我军后面二十里,我们前进,他就跟着,我率军去追,他比谁都跑得快。”
王旭道:“吓破了胆的兵,你跟他生什么气,不必理他,他是想攻则不敢,回去又怕挨罚,他愿意跟着就让他跟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