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冷泉港
好吧,胡文海也很惊讶,竟然在这里碰到了萝莉版的米拉乔沃维奇。
嗯,我收回之前的印象。胡文海再次打量了一次米拉乔沃维奇,这孩子虽然现在看起来萌萌哒,可那股酷劲儿已经冷到了骨子里。
再次接受了毛妹和米拉乔沃维奇的道歉和感谢,胡文海便告别了他们一行,继续向着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内进发。
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若是换成冷泉港实验室,或许就有很多人要恍然大悟。而若是再提起冷泉港实验室在九十年代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几乎所有具有水准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都会不由的竖起一个大拇指。
冷泉港实验室几乎可以说,是开启了人类基因时代的关键。从八十年代开始,其掌舵人詹姆斯.杜威.沃森就在倡议开展人类基因组破译计划。而在1988年到1993年之间,他更是成为这个续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计划之后,被称为第三大科学工程的项目主持人。
而在此之前,沃森早在1962年就已经因为提出DNA双螺旋模型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可想而知,拥有沃森,并且在未来能够领导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冷泉港实验室,本身就是多么伟大的存在。
不过要说到沃森这个人,胡文海还真是有点没法把二分法往他头上套。在大多数人印象里,大科学家似乎往往都有种“圣人”光环。
比如说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达芬奇、袁隆平,这些名字念出来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种敬意。当然,对于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沃森来说,肯定也是应该致以人类崇高的敬意。
但要说到人品,这人的行事方式胡文海还真有点说不好。说他是不通世事呢,明明智商爆表,而且作为学科带头人经营能力也足够。可要说他聪明,却又有着种种普通人都不会做的出格、甚至是卑劣行为。
真要在历史上给他找个坐标,这位大概、可能、或许和托马斯.爱迪生有那么点共同语言。
沃森更像是一个被世人惯坏的、任性的天才,总是用自己特异于常人的角度和高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并且不耽于把种种挑战普通人底线的事情堂而皇之的做出来。
比如说他曾公开声称,黑人的智商从先天上就不如白人,他还曾经以“胖的我不想看到他”为名,将实验室科学家扫地出门(这条绝不能忍)……
如果说这还只是天才科学家的任性而已,那沃森的很多行为确实可说是卑劣了。比如他在发现ND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曾经在当事人罗莎琳.富兰克林不知情的情况下得到了她的研究成果,这对后来沃森得出DNA结构有至关重要的因果关系。
可沃森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不仅没有对罗莎琳.富兰克林送上应有的敬意,反而在后来出版的《双螺旋》一书中公开诋毁她的形象与功绩,歪曲她与另一位DNA结构发现者威尔金斯之间的恩怨。
若说仅此一事还说明不了什么,那另一个诺贝尔奖的归属则将他的人品表露无遗。
1993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再次颁发给了冷泉港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飞利浦.夏普和理查德.罗伯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不连续基因的成果。
然而,这次的诺贝尔奖却是彻头彻尾的错奖。因为发现不连续基因成果的主要、或者退一步说重要人物中国科学家周芷,却因为沃森的偏见没有推荐提名,而是由沃森提名了另两位自己的得意门生。而这一切,仅是因为当时周芷已经不在冷泉港实验室,以及她虽然在美国工作了28年,却始终没有加入美国国籍!
周芷对于此后来的回应是:“这已是难以挽回的事实,只有静待有心的科学史家去发现真相。”
其中酸楚,真是让人无言以对!
不过幸好,胡文海这次要委托研发的项目实在只能说是一个小虾米,根本还入不了如今如日中天的沃森眼中。
而今天来接待他的,也不过是冷泉港实验室的一个所谓的“小老板”。所谓的小老板,就是给实验室负责人管理一个实验方向的项目负责人,有点类似于公司中的部门经理。
沃森是冷泉港实验室的顶梁柱,跑项目、拉投资之类才是他需要考虑的工作。当他确定了一个研究方向之后,就会将自己的思路分解成一个个领域,然后由小老板们来实现或者验证他的设想。
在冷泉港实验室,这样的小老板足有几十人,实在不是什么上得台面的人物。不过当然,拿到冷泉港外面的话,他们每一个也都是名声响当当的精英人物。
如果说沃森是法身级高手,那这些小老板怎么也能算是个外景大宗师了。
“胡,你应该知道冷泉港实验室是非盈利机构,我们可不是那些外面的科技开发公司,我们是冷泉港!”此时小老板安德鲁正义正言辞的摆着手,拿着俯视的眼神打量着坐在沙发上的胡文海。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安德鲁这么坚定的话语听在他的耳朵里,却被自动过滤成了另一种内容。
“人家可是冰清玉洁的花魁,只有知府老爷白云航能够上得,可不是私掩门那种小户人家可比。”
说来说去,不就是钱么?
咳咳……
胡文海假意咳嗽了一下,将这莫名其妙的东西从脑海里驱逐了出去,说道:“安德鲁先生误会了,实际上这并非是一个委托科研项目,而是一个验证项目。正是因为冷泉港实验室是非盈利实验室,我希望能够由冷泉港制备、并且验证我手中这种新药的实际效果。”
“新药?”安德鲁听到胡文海的话坐了下来,冷静的问道:“我能问一下,这是一种什么药吗?”
“这是一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我手上有这种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从它的药理机制来说,它可能带来扩张血管的作用,以减低心绞痛患者的病情。”
“一种新的心脏病药物?你已经完成了它的研发?”安德鲁对此显然很有兴趣。
实际上冷泉港实验室当然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家拨款维持,仅凭公款是不可能将冷泉港实验室建设成世界顶级医学实验室的。在将基础科研进步转化成产品的产业链上,冷泉港实验室同样是久负盛名。
但就像安德鲁说的,以冷泉港的名气,确实不是谁都能与其合作的。
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名气也只是名气而已,哪怕是世界顶级实验室,也同样面临着名气变现的问题。在所有的合作之中,冷泉港实验室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与国际知名的大型药企,合作将其实验室中的某种进展应用到新药的研发过程中。
但既然是国际知名的大型甚至是跨国企业,双方自然不免为谁主谁次等问题掰掰手腕,这样的钱是不容易赚的。可为了维持逼.格,这样项目也不能没有。
而在所有的合作方式中,像胡文海这样求上门的,则肯定是赚钱赚的最舒服的一种。不用开发新药,自然不会太大的牵扯冷泉港的研发力量。实际上这种验证新药的项目,可以说是实验室名气变现的最佳途径,只相当于为这种新药药效背书而已。
要是药物效果确实好,而且通过了冷泉港实验室的检测,对人体确实无害,或者副作用可以接受,那不妨就推广一下。
如果药物有问题,那冷泉港实验室同样是钱照收,东西哪来的回哪去。
至于说推出市场之后才发现问题,那也和冷泉港实验室没关系——药物又不是我们发明的,也不是我运作的,更没有应用我的研发成果,干我屁事?
说到底,冷泉港实验室不过是提供了一点技术支持而已!
“那这样吧,你把这种药的具体情况留一份文件给我,我会和沃森先生谈一谈的。”安德鲁淡淡的点了点头,以示自己会认真考虑这件事情。
胡文海痛快的将一份文件从包里拿出来,交给安德鲁说道:“这种药的资料都在这里,它的工业合成方式就请冷泉港实验室想办法实现了。你知道我们中国的制药业还很落后,这方面想来还是美国设备更值得信赖。”
“哈哈,那是当然。”安德鲁自豪的笑道:“我会把资料交给沃森先生,至于具体的资费问题……”
“三百万美元,只要签了合同立刻就能支付!”胡文海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吧,那我没有问题了。”安德鲁轻松里的耸了耸肩,拿起手上的资料打了个招呼,竟然就自顾自的离开了。
“这是什么?”已经年近六十岁的沃森精力仍然旺盛,他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起安德鲁送上来的文件,边看边问道。
“就是前些时候那个中国人希望通过我们实验室研发的药物,他们认为这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够扩张血管,减轻心绞痛的病情。”
“中国人也会发明药物吗?”沃森冷哼一声,将手上没怎么细看的文件扔到桌子上,不耐烦的说道:“这种小项目没必要让我们的科学家出手,我记得今年不是来了一个苏联交换生?就让那个女人去吧,正好可以废物利用了。”
</br>
嗯,我收回之前的印象。胡文海再次打量了一次米拉乔沃维奇,这孩子虽然现在看起来萌萌哒,可那股酷劲儿已经冷到了骨子里。
再次接受了毛妹和米拉乔沃维奇的道歉和感谢,胡文海便告别了他们一行,继续向着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内进发。
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若是换成冷泉港实验室,或许就有很多人要恍然大悟。而若是再提起冷泉港实验室在九十年代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几乎所有具有水准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都会不由的竖起一个大拇指。
冷泉港实验室几乎可以说,是开启了人类基因时代的关键。从八十年代开始,其掌舵人詹姆斯.杜威.沃森就在倡议开展人类基因组破译计划。而在1988年到1993年之间,他更是成为这个续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计划之后,被称为第三大科学工程的项目主持人。
而在此之前,沃森早在1962年就已经因为提出DNA双螺旋模型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可想而知,拥有沃森,并且在未来能够领导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冷泉港实验室,本身就是多么伟大的存在。
不过要说到沃森这个人,胡文海还真是有点没法把二分法往他头上套。在大多数人印象里,大科学家似乎往往都有种“圣人”光环。
比如说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达芬奇、袁隆平,这些名字念出来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种敬意。当然,对于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沃森来说,肯定也是应该致以人类崇高的敬意。
但要说到人品,这人的行事方式胡文海还真有点说不好。说他是不通世事呢,明明智商爆表,而且作为学科带头人经营能力也足够。可要说他聪明,却又有着种种普通人都不会做的出格、甚至是卑劣行为。
真要在历史上给他找个坐标,这位大概、可能、或许和托马斯.爱迪生有那么点共同语言。
沃森更像是一个被世人惯坏的、任性的天才,总是用自己特异于常人的角度和高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并且不耽于把种种挑战普通人底线的事情堂而皇之的做出来。
比如说他曾公开声称,黑人的智商从先天上就不如白人,他还曾经以“胖的我不想看到他”为名,将实验室科学家扫地出门(这条绝不能忍)……
如果说这还只是天才科学家的任性而已,那沃森的很多行为确实可说是卑劣了。比如他在发现ND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曾经在当事人罗莎琳.富兰克林不知情的情况下得到了她的研究成果,这对后来沃森得出DNA结构有至关重要的因果关系。
可沃森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不仅没有对罗莎琳.富兰克林送上应有的敬意,反而在后来出版的《双螺旋》一书中公开诋毁她的形象与功绩,歪曲她与另一位DNA结构发现者威尔金斯之间的恩怨。
若说仅此一事还说明不了什么,那另一个诺贝尔奖的归属则将他的人品表露无遗。
1993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再次颁发给了冷泉港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飞利浦.夏普和理查德.罗伯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不连续基因的成果。
然而,这次的诺贝尔奖却是彻头彻尾的错奖。因为发现不连续基因成果的主要、或者退一步说重要人物中国科学家周芷,却因为沃森的偏见没有推荐提名,而是由沃森提名了另两位自己的得意门生。而这一切,仅是因为当时周芷已经不在冷泉港实验室,以及她虽然在美国工作了28年,却始终没有加入美国国籍!
周芷对于此后来的回应是:“这已是难以挽回的事实,只有静待有心的科学史家去发现真相。”
其中酸楚,真是让人无言以对!
不过幸好,胡文海这次要委托研发的项目实在只能说是一个小虾米,根本还入不了如今如日中天的沃森眼中。
而今天来接待他的,也不过是冷泉港实验室的一个所谓的“小老板”。所谓的小老板,就是给实验室负责人管理一个实验方向的项目负责人,有点类似于公司中的部门经理。
沃森是冷泉港实验室的顶梁柱,跑项目、拉投资之类才是他需要考虑的工作。当他确定了一个研究方向之后,就会将自己的思路分解成一个个领域,然后由小老板们来实现或者验证他的设想。
在冷泉港实验室,这样的小老板足有几十人,实在不是什么上得台面的人物。不过当然,拿到冷泉港外面的话,他们每一个也都是名声响当当的精英人物。
如果说沃森是法身级高手,那这些小老板怎么也能算是个外景大宗师了。
“胡,你应该知道冷泉港实验室是非盈利机构,我们可不是那些外面的科技开发公司,我们是冷泉港!”此时小老板安德鲁正义正言辞的摆着手,拿着俯视的眼神打量着坐在沙发上的胡文海。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安德鲁这么坚定的话语听在他的耳朵里,却被自动过滤成了另一种内容。
“人家可是冰清玉洁的花魁,只有知府老爷白云航能够上得,可不是私掩门那种小户人家可比。”
说来说去,不就是钱么?
咳咳……
胡文海假意咳嗽了一下,将这莫名其妙的东西从脑海里驱逐了出去,说道:“安德鲁先生误会了,实际上这并非是一个委托科研项目,而是一个验证项目。正是因为冷泉港实验室是非盈利实验室,我希望能够由冷泉港制备、并且验证我手中这种新药的实际效果。”
“新药?”安德鲁听到胡文海的话坐了下来,冷静的问道:“我能问一下,这是一种什么药吗?”
“这是一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我手上有这种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从它的药理机制来说,它可能带来扩张血管的作用,以减低心绞痛患者的病情。”
“一种新的心脏病药物?你已经完成了它的研发?”安德鲁对此显然很有兴趣。
实际上冷泉港实验室当然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家拨款维持,仅凭公款是不可能将冷泉港实验室建设成世界顶级医学实验室的。在将基础科研进步转化成产品的产业链上,冷泉港实验室同样是久负盛名。
但就像安德鲁说的,以冷泉港的名气,确实不是谁都能与其合作的。
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名气也只是名气而已,哪怕是世界顶级实验室,也同样面临着名气变现的问题。在所有的合作之中,冷泉港实验室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与国际知名的大型药企,合作将其实验室中的某种进展应用到新药的研发过程中。
但既然是国际知名的大型甚至是跨国企业,双方自然不免为谁主谁次等问题掰掰手腕,这样的钱是不容易赚的。可为了维持逼.格,这样项目也不能没有。
而在所有的合作方式中,像胡文海这样求上门的,则肯定是赚钱赚的最舒服的一种。不用开发新药,自然不会太大的牵扯冷泉港的研发力量。实际上这种验证新药的项目,可以说是实验室名气变现的最佳途径,只相当于为这种新药药效背书而已。
要是药物效果确实好,而且通过了冷泉港实验室的检测,对人体确实无害,或者副作用可以接受,那不妨就推广一下。
如果药物有问题,那冷泉港实验室同样是钱照收,东西哪来的回哪去。
至于说推出市场之后才发现问题,那也和冷泉港实验室没关系——药物又不是我们发明的,也不是我运作的,更没有应用我的研发成果,干我屁事?
说到底,冷泉港实验室不过是提供了一点技术支持而已!
“那这样吧,你把这种药的具体情况留一份文件给我,我会和沃森先生谈一谈的。”安德鲁淡淡的点了点头,以示自己会认真考虑这件事情。
胡文海痛快的将一份文件从包里拿出来,交给安德鲁说道:“这种药的资料都在这里,它的工业合成方式就请冷泉港实验室想办法实现了。你知道我们中国的制药业还很落后,这方面想来还是美国设备更值得信赖。”
“哈哈,那是当然。”安德鲁自豪的笑道:“我会把资料交给沃森先生,至于具体的资费问题……”
“三百万美元,只要签了合同立刻就能支付!”胡文海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吧,那我没有问题了。”安德鲁轻松里的耸了耸肩,拿起手上的资料打了个招呼,竟然就自顾自的离开了。
“这是什么?”已经年近六十岁的沃森精力仍然旺盛,他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起安德鲁送上来的文件,边看边问道。
“就是前些时候那个中国人希望通过我们实验室研发的药物,他们认为这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够扩张血管,减轻心绞痛的病情。”
“中国人也会发明药物吗?”沃森冷哼一声,将手上没怎么细看的文件扔到桌子上,不耐烦的说道:“这种小项目没必要让我们的科学家出手,我记得今年不是来了一个苏联交换生?就让那个女人去吧,正好可以废物利用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