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铁血强宋

第四百三十八章 莫须有(九)

    老种话都说成这般,种师中还能有什么表示,兄长岁数大了,想得多些,也是正常,耽搁一下也不直什么,反正大军要动员起来,相当花费时日,杨凌送上五十万贯,哼,难道当初白梃兵还不直五十万贯?

    种师中痛快的起身:“既然如此,便依得兄长,我们这里先不表态就是,看这此人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兄长你好生静养,不必多操心了,有什么要事,某再来向兄长请益。”

    种师道点点头,拍手招来从人,让他将杨凌送来的钱财交于种师中,种师中也不再耽搁,朝着兄长行礼之后就退了出去。

    卧室当中,种师道却睁开了眼睛,定定的看着屋顶,满面忧心之色。

    西军现下局面,他还掌控得了,一则是尽力保全大宋这支野战军团的完整性和战斗力,一旦将来有事,大宋还能有一支可战之军,二则就是尽力压制住西军慢慢勃发的**性,使西军不要向着藩镇方向发展。

    他一直在苦心孤诣,维持着这种平衡,谁知道朝中人却为了争权夺利,尽情胡为!给他加以领陕西诸路安抚制置使之位,又想将河东交给西军团体,想靠着这等大利将西军拉到自家船上,用以稳固朝中地位。

    如果老种有野心的话,希望种家能成就不止于人臣的事业,自然会兴高采烈的接受,借而发展西军和种家势力,直到大宋都再也无法制约!

    可是自家老病,去日无多,如果这般,怎么对得起种家百年来为大宋捐躯的列祖列宗?他从始至终,都想为大宋一纯臣而已,现在的局面,唉,就连自家老兄弟都如此,还期望其他人没有野心?

    所以在杨凌异军突起之后。种师道一直希望杨凌能站稳脚跟,他有两支兵马,晋阳军恐怕有两三万,神策军现在在燕地发展的速度更快。想必五六万能战之军之有的了,毕竟神策军底子好,又有燕地庞大的人口基数,燕地民风剽悍,稍加整练便是强军。另一个时空,郭药师短短时间之内在燕地就是扩军二十万不是虚言。

    在这里神策军是稳打稳扎的在发展,所以五六万之众绝对没有问题,老种知道,神策军和晋阳军甚是能战,这两支军马不管是在河北还是河东布防,至少能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给西军动员起来争取时间。

    而且杨凌这等人,正是朝中最为忌惮的对象,朝中人矛头指向杨凌和晋阳军了。自然对西军就要放松一些,西军就可以抓紧不多的时间,恢复实力,培养元气。

    与杨凌一样,老种深深担心将来女真大举南下,而大宋的抵抗能力,只怕还不如已经覆亡的辽国!

    可是朝中当道诸公,没有一个人将这再危险不过的对手放在心上,仍然争斗得不亦乐乎,为了党争。不仅要消灭掉晋阳军,而且还要继续将西军拉得四五分裂,让西军上下连喘一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异日大敌南下。拿什么去抵挡?

    就算外患不足虑,让西军这个大宋自己养出来的巨大军事团体随意发展,扩张势力,难道他们真的想让西军变成藩镇么?

    大宋当道诸公,到底怎么了?

    杨凌此子,种师道并不是看得很明白。但是归根结底,杨凌的实力还不甚强,就算让他按部就班的发展,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之内,所以当时在燕地,种师道还是选择扶持杨凌,杨凌入河东,他也继续与其保持联络交通。

    可是时局发展到这种地步,杨凌到底命运如何,他又能使出什么手段,朝局到底向什么方向发展,种师道已经有些看不明白了。

    他唯一的选择,就是稍稍拖延时日,指望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不过时局不管向着什么方向发展,恐怕都不是老种想要的……病榻僵卧,反复思量,老种已经有了这样的预感。

    可是又能如何?某已经老病不堪,为大宋,为西军已然心力交瘁,已然……无能为力。

    杨凌啊杨凌,你所作所为,是不是真如在燕京时侯对老夫所言,是想在将来,做那擎天玉柱?

    满朝诸公,无一不是昏昏,哪怕就算心头明白一些,也陷于党争当中无法自拔,比起他们而言,也许你杨某人,更值得指望一些!

    只要你没有欺骗老夫,还有杨可世,都门风云变幻莫测,虽然杨可世大智若愚,可是在这等情况之下,绝对不能善了,罢了罢了,某又能如何!

    窗外大风忽起,这大风呼啸而来,拍击着陕西诸路的山川大地。在河东路,在汴梁,在河北诸路,在燕地,此刻都有大风卷动,狂风过后,也许就是彻底震动这河山的惊雷。

    ……

    “太师回府了!”

    随着压低了声音的传唤由大门一直传到内院,所有人都动了起来,贴身使女忙不迭的整理着蔡京惯用的卧榻,几个宫熏再仔细的察看一下,确认没有半点烟气,室温也是将将合适。

    红泥小炉上温着的提神补齐的饮子赶紧加了把火,将沸位沸之际就端了下来,放在暖套当中候着。

    几个惯于为蔡京代步的娇俏使女忙迎到门口。等着搀扶这位老公相入内,今日当值的侍妾领着这队伍,查点着衣包,蔡京回府,就要换下朝服,换上家常的衣服,既要暖和还得轻便,总要让这八十多岁的老人觉得舒适才是。

    阖府富贵,都寄托在这个八十余岁的老人身上,谁都指望他能长命百岁,让这薰灼气象,长久的维系下去。

    蔡攸这个时侯就候在内书房当中,自家爹爹侍妾已经到院中出迎,做儿子的就不好出去了,放在平日蔡攸很有些才子的放达气概,不将这些礼数放在眼里,不过最近他在老爹面前可是老实许多,谨言慎行,不愿意被挑出半点毛病出来。

    不过这位曾经也居东府的小蔡相公,却没有半点曾为大臣的雍容气度,在内书房中负手乱转,怎么也停不下来。

    这也难怪他,此时此刻,在汴梁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东府传出来的圣人旨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