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善本
叶妈妈回到家不见杜平的人影,正好遇到林若诗过来询问,一打电话直接就是不在服务区。
叶美景接到母亲的电话也是一头雾水,但她不笨,猜测父亲的事情肯定和前次那封信有关联。
北川悠子无奈道:“看来我们去迟一步,会不会是他们提前带走杜平,然后故布迷阵?”
中介剑三道:“不像,我敢肯定杜平肯定知道一些我们都不知道的事情。”
北川悠子道:“你是说通向浓雾海域的秘密通道并不在紫金山碉堡?”
中介剑三赞道:“你也看出来啦?我也是因为塔子街天上人间的事情忽然想到的。古都光和爱田内带着杜平找到了那座碉堡?我真是不知说什么好了。”
北川悠子笑了起来,杜平也不是省油的灯啊,可这似乎也怪不得她们两个,因为就是让杜平带路,对金陵根本不太熟的两个扶桑女人只怕也分不清那座碉堡才是真的。
古都光道:“会不会是杜平自行离开了?”
中介剑三摇头:“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也是偶然得到的消息,拍卖会的开始有个郊区张各庄的村长发言,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的村子也有一个叫杜平的村民,竟然活到了100岁无疾而终。”
爱田内不解:“不过同名而已。”
中介剑三笑道:“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当我偶然去了张各庄,在杜平的后人家里看到他们的合影。你们看看,这是张各庄的杜平照片,这张是现在下落不明的杜平的照片。”
北川悠子拿过两张照片一看,立刻像被电击一般,手里的照片落在茶几上也是恍如不见。
爱田内和古都光也过来看了一眼,才知道北川悠子为何会这样吃惊。
两张照片上面,张各庄的那张几乎就是和现在的杜平是一个老年一个中年!可以说随便拿给一个人看,都会下意识的如此判断。
北川悠子道:“怎么会有如此相似之人?”
中介剑三哈哈大笑:“聪明如悠子小姐,只怕也最多会这样判断吧?然后呢?有时候真相就藏在一张照片里面,我当时就好奇的打听了一下张各庄的那个杜平是什么时候去世的,结果还真是匪夷所思。”
北川悠子不淡定道:“转世?”
藏传佛教修行有成,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转世于将来,生前有关转世的预言、逝世前后的异常现象的征兆、护法神师的神谕,是寻访灵童的主要依据。而灵童也就是下一任活佛。
中介剑三笑道:“你说的没错,两个杜平,去世日即是出生日。而且相貌恍如孪生,你们说这谕示着什么?”
北川悠子道:“这个不是几近于传说了?也亏得中介先生抽丝剥茧,才渐渐水落石出,让人佩服啊。那这个杜平肯定不是普通人。”
中介剑三笑道:“只怕有人早已经看出了这一点,在张各庄买下了杜平的祖宅,还投巨资建立度假村,大手笔啊大气魄。”
古都光道:“怎么可能还有人捷足先登?”
中介剑三笑道:“我怀疑杜平和浓雾海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这个在我们前面估计就发现的人,就是李若凡。”
也难怪中介剑三会这么想,他甚至以为杜平没有失踪,而是去了浓雾海域。要是杜平知道,只怕真是百口难辩了。
当然,也是因为目前唯一的进出过浓雾海域的还有确凿证据的就是杜平,有这样的猜想也不足为奇。
北川悠子有些纳闷:“怎么老是李若凡,我真是被打击了。他是怎么发现张各庄的杜平的呢?真的是好神奇。”
中介剑三笑道:“这就是我佩服李若凡的地方,不动声色的就把杜平查了个底朝天。而且直接把人家的老宅都买了下来,偏偏我们还都是一无所知。幸亏不是敌人啊,不然我连睡觉都不安稳。”
叶美景回家见不到父亲还以为是和她开玩笑呢,可是看到母亲的样子才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林若诗也有些无奈,怎么刚刚过来人就不见了踪影?
“可以看一下杜平先生的书房吗?还有杜平先生最近有没有什么反常的举动或者得罪了什么人?”
叶美景自然不敢说出钟藜的事情,她怕被说成是神经病,现在可是最流行精神病的了。至于书房,那就看吧,父亲的书都在书架上面摆着呢。
林若诗带着两个女孩走进书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书架上面的书大多都是古籍,而且唐朝的最多,唐朝之前的一本也没有。
不对啊,这个杜平连大学都没有上,可这些书,林若诗发现自己都看不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林若诗随手拿起一本,发现里面还有工整的批注,即使是林若诗都能看得出这些批注很有见地,这简直就是专家教授的水平啊。
要知道杜平当年和钟馗一起进京赶考,他也是榜上有名的,只是没有钟馗那样参加琼林宴。
单单以知识论,杜平在文学历史上面的造诣可以说极为深厚,而且古人读书和我们现在不同,那是真的要把四书五经,三百千千倒背如流的。这是基本功。
要是林若诗知道宋朝的一些更是孤本善本,只怕更要惊奇。但她也看不懂这些版本,只是有些佩服杜平的学识。
叶美景走了进来,她对父亲的藏书不甚了了,因为这些父亲说都留给弟弟的,何况她本来就不喜欢这些。
弟弟倒是喜欢看书,据说已经早早定下了要考水木清华的决心。
林若诗道:“杜平先生是自学成才吧?看这些书可真厉害。”
叶美景不关心这些:“爸爸真的失踪了吗?”
林若诗道:“应该是这样的,根据我们推测,估计还是和上次的信件有关。杜平先生没什么仇家吧?”
叶美景道:“没有仇家,难道还是上次劫持我的扶桑人干的?我爸爸也是的,风平浪静几十年,偏偏要去招惹是非。”()
本书来自
叶美景接到母亲的电话也是一头雾水,但她不笨,猜测父亲的事情肯定和前次那封信有关联。
北川悠子无奈道:“看来我们去迟一步,会不会是他们提前带走杜平,然后故布迷阵?”
中介剑三道:“不像,我敢肯定杜平肯定知道一些我们都不知道的事情。”
北川悠子道:“你是说通向浓雾海域的秘密通道并不在紫金山碉堡?”
中介剑三赞道:“你也看出来啦?我也是因为塔子街天上人间的事情忽然想到的。古都光和爱田内带着杜平找到了那座碉堡?我真是不知说什么好了。”
北川悠子笑了起来,杜平也不是省油的灯啊,可这似乎也怪不得她们两个,因为就是让杜平带路,对金陵根本不太熟的两个扶桑女人只怕也分不清那座碉堡才是真的。
古都光道:“会不会是杜平自行离开了?”
中介剑三摇头:“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也是偶然得到的消息,拍卖会的开始有个郊区张各庄的村长发言,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的村子也有一个叫杜平的村民,竟然活到了100岁无疾而终。”
爱田内不解:“不过同名而已。”
中介剑三笑道:“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当我偶然去了张各庄,在杜平的后人家里看到他们的合影。你们看看,这是张各庄的杜平照片,这张是现在下落不明的杜平的照片。”
北川悠子拿过两张照片一看,立刻像被电击一般,手里的照片落在茶几上也是恍如不见。
爱田内和古都光也过来看了一眼,才知道北川悠子为何会这样吃惊。
两张照片上面,张各庄的那张几乎就是和现在的杜平是一个老年一个中年!可以说随便拿给一个人看,都会下意识的如此判断。
北川悠子道:“怎么会有如此相似之人?”
中介剑三哈哈大笑:“聪明如悠子小姐,只怕也最多会这样判断吧?然后呢?有时候真相就藏在一张照片里面,我当时就好奇的打听了一下张各庄的那个杜平是什么时候去世的,结果还真是匪夷所思。”
北川悠子不淡定道:“转世?”
藏传佛教修行有成,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转世于将来,生前有关转世的预言、逝世前后的异常现象的征兆、护法神师的神谕,是寻访灵童的主要依据。而灵童也就是下一任活佛。
中介剑三笑道:“你说的没错,两个杜平,去世日即是出生日。而且相貌恍如孪生,你们说这谕示着什么?”
北川悠子道:“这个不是几近于传说了?也亏得中介先生抽丝剥茧,才渐渐水落石出,让人佩服啊。那这个杜平肯定不是普通人。”
中介剑三笑道:“只怕有人早已经看出了这一点,在张各庄买下了杜平的祖宅,还投巨资建立度假村,大手笔啊大气魄。”
古都光道:“怎么可能还有人捷足先登?”
中介剑三笑道:“我怀疑杜平和浓雾海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这个在我们前面估计就发现的人,就是李若凡。”
也难怪中介剑三会这么想,他甚至以为杜平没有失踪,而是去了浓雾海域。要是杜平知道,只怕真是百口难辩了。
当然,也是因为目前唯一的进出过浓雾海域的还有确凿证据的就是杜平,有这样的猜想也不足为奇。
北川悠子有些纳闷:“怎么老是李若凡,我真是被打击了。他是怎么发现张各庄的杜平的呢?真的是好神奇。”
中介剑三笑道:“这就是我佩服李若凡的地方,不动声色的就把杜平查了个底朝天。而且直接把人家的老宅都买了下来,偏偏我们还都是一无所知。幸亏不是敌人啊,不然我连睡觉都不安稳。”
叶美景回家见不到父亲还以为是和她开玩笑呢,可是看到母亲的样子才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林若诗也有些无奈,怎么刚刚过来人就不见了踪影?
“可以看一下杜平先生的书房吗?还有杜平先生最近有没有什么反常的举动或者得罪了什么人?”
叶美景自然不敢说出钟藜的事情,她怕被说成是神经病,现在可是最流行精神病的了。至于书房,那就看吧,父亲的书都在书架上面摆着呢。
林若诗带着两个女孩走进书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书架上面的书大多都是古籍,而且唐朝的最多,唐朝之前的一本也没有。
不对啊,这个杜平连大学都没有上,可这些书,林若诗发现自己都看不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林若诗随手拿起一本,发现里面还有工整的批注,即使是林若诗都能看得出这些批注很有见地,这简直就是专家教授的水平啊。
要知道杜平当年和钟馗一起进京赶考,他也是榜上有名的,只是没有钟馗那样参加琼林宴。
单单以知识论,杜平在文学历史上面的造诣可以说极为深厚,而且古人读书和我们现在不同,那是真的要把四书五经,三百千千倒背如流的。这是基本功。
要是林若诗知道宋朝的一些更是孤本善本,只怕更要惊奇。但她也看不懂这些版本,只是有些佩服杜平的学识。
叶美景走了进来,她对父亲的藏书不甚了了,因为这些父亲说都留给弟弟的,何况她本来就不喜欢这些。
弟弟倒是喜欢看书,据说已经早早定下了要考水木清华的决心。
林若诗道:“杜平先生是自学成才吧?看这些书可真厉害。”
叶美景不关心这些:“爸爸真的失踪了吗?”
林若诗道:“应该是这样的,根据我们推测,估计还是和上次的信件有关。杜平先生没什么仇家吧?”
叶美景道:“没有仇家,难道还是上次劫持我的扶桑人干的?我爸爸也是的,风平浪静几十年,偏偏要去招惹是非。”()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