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群臣议政
金国入侵高句丽的第三日,高句丽的一支船队终于抵达了天津直古寨,与此同时,女真人入侵高句丽的情况也传到了大宋高层的耳中。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大宋朝野震动,高句丽使节和金人的使节在驿馆内就直接打了起来,随后高句丽的使节直接向赵枢哭求援助。
赵枢立刻召见群臣,朝臣穿戴冠冕朝服,手持笏板,神色凝重的进入大殿内,赵枢早已端坐在大殿之上,目光望着两边的文武大臣,显露威严之色,让人看不出具体的心思。
“早朝开始,群臣有事奏禀!”执金吾口中长喝一声,都督府的韩世忠率先走了出来,神色凝重道:“陛下,女真人擅自出兵高句丽,乃是我们的大好时机,我们可以趁机出兵北方,打女真人一个措手不及,占据松亭关等地,将承德府和长城联结一体,在外围形成一个防御,如此一来,不仅削弱了女真人的力量,还可以助高句丽抵挡女真人。”
韩世忠刚说完,姜夔立刻走出来,高声道:“陛下,臣不赞同出兵,其原因有三,其一,如今乃是寒冬腊月,北国冰雪一片,一旦出兵,士卒不熟悉北国环境,受寒冬压迫,战力大减,便是火药等物,发挥的威力也是不足。其二,大宋刚刚向天下宣示要休养生息,如今诺言犹在,我们就出兵,乃是失信与天下,失信于百姓,我大宋乃是世之大国,若无信义,如何威服天下!其三,我大宋内政建设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运河开通一大半了,聚集民工百万,其中还有大量的蛮人,若是没有大军震慑,其容易发生隋末变乱,南北、东南和西南三大驰道也在建设中,长江、黄河与淮河上的桥梁也在建设,巴蜀之地的栈道,河套诸城,西凉、青湟等地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财政和民力,户部已经入不敷出,无法支付大军行动!”
“只要一万精兵,便可直捣黄龙!不必耗费户部多少钱粮,我们可以从金国租界内囤积的粮草内支取。”王贵亦是上前,求战心切,这些年这些租界不仅仅显露大宋威名,获取各国人才,还有囤聚粮草机械,为征伐金国做准备。
“万万不可,租界乃是我们扎在各国的一个堡垒,其中囤积的粮草也是为日后所用,岂能轻易暴露,若是金国知晓租界和货栈的真正作用,必然倾尽全力毁灭租界,就会让我大宋数年算计一朝丧。”内阁的苏致远见到王贵走出来,也立刻上前道,与那些武官争锋相对,神色阴沉之中各带着几分凝重。
“陛下,末将以为只要从山海关中调动一万大军,直插女真都城,必然打女真人一个措手不及,我军中悍卒岂会惧怕风雪。”汤怀脸色一正,上前求战。
见到内阁和都督府争论的面红耳赤,麒麟阁的北上长儒上前道:“陛下,微臣也觉得不宜动兵,如今大宋经过连年征战,需要休养生息,否则必然会损坏国本,这高丽与我们虽然是藩国,但是却没有签订什么盟约,不必为了救高丽而费力出兵。”
北上长儒说完后,一旁的宗泽也上前道:“陛下,臣亦觉得不宜用兵,其实高句丽非是那些小国,他们与辽国发生过数次大战,都未有所损伤,如今寒冬腊月的时节,不仅对女真人有利,对高丽人也有利。据得到的消息来看,女真人只是攻破了丹东、义州,鸭绿江附近的江界,吉州和长津三城还在高丽人手中,我们不必着急。”
宗泽说的老成持重,赵枢微微点了点头,开口道:“朕已经向天下宣示和平之意,不能更改,此次朝议不讨论出兵,只讨论如何解救此事,高丽乃是我大宋藩国,其使节在外恳求,不能置之不理。”
赵枢将话题定了下来,都督府的诸将不敢在过多言语,众臣也不再争论这些事情,对于都督府而言,只要出征,就有无数将士可以加官进爵,但是赵枢心中明白,更多的士兵将会随着冰天雪地而受损。
“陛下英明!”姜夔见到赵枢将话题定了下来后,便上前称赞起来。
“说说如何处理此事吧!”赵枢淡淡的说道一声,便不再理会,静静的听着众臣的争论,赵枢作为帝皇,不会轻易表露态度,端坐于此,起着居中调停和梳理之用。
“陛下,既然不出兵,那我们就命令山海关和承德府的将领率兵前进,摆出救援的架势,让女真人不能全力进攻高丽,同时命令水军进驻高丽的海边,一为高丽输送物资,二来警告女真人,三则可以稳定高丽人心。”
韩世忠不再求战,但是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宇文虚中也立刻道:“陛下也可以趁机让高丽臣服,让我们在高丽建立租借,加强海上贸易,高丽国内有不少资源可以为我大宋所用。”
“宇文大人说的不错,让高丽与我朝重新厘定商贸和租界的条约,然后派出使节警告女真人,阻止其擅自动兵,命令蒙古诸部趁机进攻女真人。”张叔夜也趁机上前道。
“陛下,还可以向高丽兜售仓库内陈旧的兵器甲胄。”商务部的宝如金也一脸喜庆道,只是赵枢却脸色一黑,一旁的苏致远笑道:“宝大人说的不错,不过这些铠甲和武器最好是以民间商人的名义兜售而出,免得让人意外我大宋趁火打劫,我们还可以在高丽内寻找可以扶植的人,为日后钳制高丽做准备。”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将对高句丽的事情商议清楚,不过具体的则由内阁重新整理,统一告诉高句丽的使节。
“朕听闻西夏已经攻破了高昌回鹘,诸位爱卿也需要留意此事,万不可疏忽了,西夏赠与的两座城池也要尽快拿下,建立防御西夏的屏障。”
赵枢轻轻的咳嗽了下,将西夏占据高昌回鹘,打通与西辽之间通路的事情说道出来,这让一些大臣悚然一惊,脸色变动,而另外一些大臣则盘算着如何应对这件事情。(未完待续。)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大宋朝野震动,高句丽使节和金人的使节在驿馆内就直接打了起来,随后高句丽的使节直接向赵枢哭求援助。
赵枢立刻召见群臣,朝臣穿戴冠冕朝服,手持笏板,神色凝重的进入大殿内,赵枢早已端坐在大殿之上,目光望着两边的文武大臣,显露威严之色,让人看不出具体的心思。
“早朝开始,群臣有事奏禀!”执金吾口中长喝一声,都督府的韩世忠率先走了出来,神色凝重道:“陛下,女真人擅自出兵高句丽,乃是我们的大好时机,我们可以趁机出兵北方,打女真人一个措手不及,占据松亭关等地,将承德府和长城联结一体,在外围形成一个防御,如此一来,不仅削弱了女真人的力量,还可以助高句丽抵挡女真人。”
韩世忠刚说完,姜夔立刻走出来,高声道:“陛下,臣不赞同出兵,其原因有三,其一,如今乃是寒冬腊月,北国冰雪一片,一旦出兵,士卒不熟悉北国环境,受寒冬压迫,战力大减,便是火药等物,发挥的威力也是不足。其二,大宋刚刚向天下宣示要休养生息,如今诺言犹在,我们就出兵,乃是失信与天下,失信于百姓,我大宋乃是世之大国,若无信义,如何威服天下!其三,我大宋内政建设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运河开通一大半了,聚集民工百万,其中还有大量的蛮人,若是没有大军震慑,其容易发生隋末变乱,南北、东南和西南三大驰道也在建设中,长江、黄河与淮河上的桥梁也在建设,巴蜀之地的栈道,河套诸城,西凉、青湟等地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财政和民力,户部已经入不敷出,无法支付大军行动!”
“只要一万精兵,便可直捣黄龙!不必耗费户部多少钱粮,我们可以从金国租界内囤积的粮草内支取。”王贵亦是上前,求战心切,这些年这些租界不仅仅显露大宋威名,获取各国人才,还有囤聚粮草机械,为征伐金国做准备。
“万万不可,租界乃是我们扎在各国的一个堡垒,其中囤积的粮草也是为日后所用,岂能轻易暴露,若是金国知晓租界和货栈的真正作用,必然倾尽全力毁灭租界,就会让我大宋数年算计一朝丧。”内阁的苏致远见到王贵走出来,也立刻上前道,与那些武官争锋相对,神色阴沉之中各带着几分凝重。
“陛下,末将以为只要从山海关中调动一万大军,直插女真都城,必然打女真人一个措手不及,我军中悍卒岂会惧怕风雪。”汤怀脸色一正,上前求战。
见到内阁和都督府争论的面红耳赤,麒麟阁的北上长儒上前道:“陛下,微臣也觉得不宜动兵,如今大宋经过连年征战,需要休养生息,否则必然会损坏国本,这高丽与我们虽然是藩国,但是却没有签订什么盟约,不必为了救高丽而费力出兵。”
北上长儒说完后,一旁的宗泽也上前道:“陛下,臣亦觉得不宜用兵,其实高句丽非是那些小国,他们与辽国发生过数次大战,都未有所损伤,如今寒冬腊月的时节,不仅对女真人有利,对高丽人也有利。据得到的消息来看,女真人只是攻破了丹东、义州,鸭绿江附近的江界,吉州和长津三城还在高丽人手中,我们不必着急。”
宗泽说的老成持重,赵枢微微点了点头,开口道:“朕已经向天下宣示和平之意,不能更改,此次朝议不讨论出兵,只讨论如何解救此事,高丽乃是我大宋藩国,其使节在外恳求,不能置之不理。”
赵枢将话题定了下来,都督府的诸将不敢在过多言语,众臣也不再争论这些事情,对于都督府而言,只要出征,就有无数将士可以加官进爵,但是赵枢心中明白,更多的士兵将会随着冰天雪地而受损。
“陛下英明!”姜夔见到赵枢将话题定了下来后,便上前称赞起来。
“说说如何处理此事吧!”赵枢淡淡的说道一声,便不再理会,静静的听着众臣的争论,赵枢作为帝皇,不会轻易表露态度,端坐于此,起着居中调停和梳理之用。
“陛下,既然不出兵,那我们就命令山海关和承德府的将领率兵前进,摆出救援的架势,让女真人不能全力进攻高丽,同时命令水军进驻高丽的海边,一为高丽输送物资,二来警告女真人,三则可以稳定高丽人心。”
韩世忠不再求战,但是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宇文虚中也立刻道:“陛下也可以趁机让高丽臣服,让我们在高丽建立租借,加强海上贸易,高丽国内有不少资源可以为我大宋所用。”
“宇文大人说的不错,让高丽与我朝重新厘定商贸和租界的条约,然后派出使节警告女真人,阻止其擅自动兵,命令蒙古诸部趁机进攻女真人。”张叔夜也趁机上前道。
“陛下,还可以向高丽兜售仓库内陈旧的兵器甲胄。”商务部的宝如金也一脸喜庆道,只是赵枢却脸色一黑,一旁的苏致远笑道:“宝大人说的不错,不过这些铠甲和武器最好是以民间商人的名义兜售而出,免得让人意外我大宋趁火打劫,我们还可以在高丽内寻找可以扶植的人,为日后钳制高丽做准备。”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将对高句丽的事情商议清楚,不过具体的则由内阁重新整理,统一告诉高句丽的使节。
“朕听闻西夏已经攻破了高昌回鹘,诸位爱卿也需要留意此事,万不可疏忽了,西夏赠与的两座城池也要尽快拿下,建立防御西夏的屏障。”
赵枢轻轻的咳嗽了下,将西夏占据高昌回鹘,打通与西辽之间通路的事情说道出来,这让一些大臣悚然一惊,脸色变动,而另外一些大臣则盘算着如何应对这件事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