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火器雏形
将能想到的关于整顿极乐军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又吸收了一些谭教头和计无策的建议,秦百川命计无策整理成文字,仔仔细细的阅读一遍,督促二人日后需要严格执行之后,时间已经到了下午时分。
对秦百川来说,成立极乐军便是在摸索中前行,现在首批极乐军已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除了战马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之外,盔甲要重新锻造,武器也要输送到极乐军,这可是重中之重。
临近晚饭之际,说是去替秦百川准备送给柳老爷子礼物的丁三石也终于回来,他手里拿着一个普普通通的木盒,神神秘秘的不愿意展示给秦百川,秦百川也没多问,吩咐他准备马车,前往楚家工坊。
付缪一事上义王给予了绝对的支持,为了表明态度,秦百川这回也邀请谭教头跟他一起前往,可谭教头似乎也从付缪这件事上看出了义王对秦百川的宽容,主动提出极乐军诸事未定,要留下来跟计军师继续商量,竟给予了回绝。秦百川也没勉强,胡乱的在极乐军吃了口饭,便离开极乐教。
路上,跟丁三石说了一遍极乐军四大战部的构想,又闲聊了一些话题,等到了楚家工坊的时候却扑了一个空,被迎出来的楚昂告知,从昨天开始,新来的那位吴二丫以及楚老爷子便去了伏蟒山,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回来。
婉言谢绝了楚昂热情的邀请,秦百川也不耽误,跟丁三石从马车上下来,坐船直接来到伏蟒山,通过约定的暗号通知了山内之人,不多时楚甲老爷子便亲自迎了出来,即便丁三石可以说是秦百川的亲信,可他还是被楚甲留在了外面,只带着秦百川一个人,深入伏蟒山腹地。
其实第一次见到吴二丫的时候,秦百川觉得他挺不靠谱,后来在楚家工坊,吴二丫和楚老爷子斗嘴,秦百川更是对他的人品有些质疑,可是当看到两个昼夜都没有休息的吴二丫拿出的几张图纸之后,秦百川顿时感慨万千,这吴二丫彻底改良了火铳不说,竟还真的将狙击枪研究了出来!
图纸一共有十张,秦百川拿在手里仔细翻看,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佩服吴二丫的脑力。图纸包含的内容的大致有以下几项,首先是子弹的改良,经过改良后的子弹一共有三种规格,一种是如小拇指大小的火铳专用弹,一种是如中指大小的狙击枪专用弹,最后一种则是如拳头大小的炮弹!
规格虽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子弹在构造的过程中完全采用了秦百川的设想,所有子弹共成三段,白磷引火,火药推动,弹头杀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秦百川发动众人前往各地搜寻矿石,两个西洋人从一种大颂名为裸石的材料中提取出了更为精纯的白磷,引火性能上大大增强!
其次,在火铳改良方面,吴二丫的想法更是大胆,摒弃了秦百川火铳身全由精钢锻造的想法,而是将袖箭、爆竹、秦百川的现代枪械理论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经改良后,整个发射装置就好像带有扳机装置的十字弓,这种东西叫做“弩”。
吴二丫采用的原理十分简单,将楚老爷子和秦百川商量好的火铳发射装置全部应用到弩机之上,扣动扳机之后,子弹会和箭矢一样射出,由于子弹离开弩筒时产生的初始速度极快,借用摩擦生热的原理,子弹尾端的白磷会在半空中引燃,由火药产生二次推动力,实现两段作用的枪击效果。
经过如此改良之后,不仅节省了大量的铁料、减少了制作工艺、提升效率、射程、实用性之外,而且因为炸药在离开弩筒之后才会点燃,这就几乎将枪管炸膛的风险降低为零。
火铳还有一个巨大的改变,便体现在装填方式上,采用全竹制品后,铁料难以根据工匠意愿打造想要形状的这个难题也随之而解,吴二丫在发射装置的尾端添加了两个齿轮,在上面安装了四个用来填充子弹的竹筒,其具体原理跟现代的左轮手枪类似,也就是说,经他改造之后,这类弩机的触发装置,可以连续打出四发子弹,这可是秦百川以前从来都不敢想的事情!
要说这种改良还存在什么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大颂的弓弩技术相对成熟,只要被人发现子弹的秘密,就很容易被仿造。当然了,这个问题也被吴二丫重视,除了封死子弹制作工艺之外,目前吴二丫按照构想命楚甲等人打造样品,而楚老爷子则是跟两个西洋人在一起,尽可能的想尽办法研发出一种既比铁块具有可塑性,又要比全竹硬度更高、韧性更好的材料。
从某种意义上说,吴二丫经手的火铳已经不能算是火铳,图纸上依旧使用了火铳的名字,秦百川沉吟了一下,将“火铳”二字涂掉,而是使用了“吴弩枪”这个名字。秦百川这么做也有他的深意,吴弩枪是大颂工匠智慧的结晶,是传统弩机和现代枪械的完美结合,所以加了吴二丫的姓氏。
当吴二丫看到秦百川改过的名字,嘴上虽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是早就乐开了花,他这一生因为脾气古怪,虽然满腹机敏,可始终没能用在正途,始终没能光宗耀祖。现在好了,吴弩枪在大颂绝无仅有,不管秦百川最终会走到哪一步,他吴二丫名垂青史是肯定的了。
或许因为秦百川的改名获得了吴二丫的欢心,也或许是跟楚老爷子合作的两天化解了以前的恩怨(其实,在秦百川看来俩人也没啥恩怨,无非是一些小别扭),气量狭隘的吴二丫这次竟十分大度,让秦百川将制作出的狙击枪,改名为楚击枪,用来表示他对楚老爷子的肯定!
所谓的楚击枪其实是在吴弩枪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简单说便是将吴弩枪所有的内外装置扩充了一倍不止!构造图纸上绘制的清清楚楚,原本用在火铳的枪托被用在了楚击枪上,在枪托与枪管之间加入的还是弓弩装置,只不过这弩机所用的发条比吴弩枪紧了三倍不止,单单机括的射程便达到了二十几丈,也就是近一百米的距离!
楚击枪的子弹便好像折断了的矢头,百米之内便具有自身的杀伤力,若是子弹到达百米之后白磷引爆火药,形成的二段爆炸,直接便可以将射程提升到至少三四米!楚老爷子在发射装置上加入了望远镜,使之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简易狙击枪!
楚击枪虽具有现代狙击枪的雏形,但在精准度与杀伤力上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楚击枪必须保证子弹离开弹筒之后要百米,才能形成超远距离的射杀,否则跟弓弩还有什么两样?再者,楚击枪特制的子弹如果离筒就爆,那楚击枪就跟吴弩枪没什么分别,费工费料。
对于这个问题,楚老爷子提出了两个解决的办法,其一,也是最合适的就是加固包裹白磷的尾端,采用一种新型的保护膜。按照楚老爷子的构想,楚击枪对保护膜的要求极高,如果想实现楚击枪完美的效果,对在空气摩擦过程中,保护膜必须可以自燃,而且燃烧的速度又不能太快!
如果在第一个构想无法执行的前提下,楚老爷子采用了爆竹“钻天猴”的原理,那就是在子弹的尾端在加长一段,做成跟箭矢差不多长短,从白磷那里接出来引信,在发射的时候先点燃引信,带等飞行到合适的距离,引信燃尽再促成二段爆炸。
这第二个构想相对来说可操作性更高,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发射过程相对繁琐,很可能达不到狙击枪暗中必杀的战术目的,二,不管采用何种引信,点燃的过程中必然会释放出白烟,会干扰射手的视线,如果是三十米五十米倒是还好,这可是数百米的距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秦百川在详细看过图纸之后,惊骇于大颂工匠创造力的同时,对于楚击枪的发射,他又给出了第三个构想。当然,前提是第一个构想无法执行,可以在子弹上再加两个部分,其一中空,内加引线,连接白磷与第五部分,第五部分依旧是加入白磷,采用火箭原理,作为初级发射装置。
这样一来,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当楚击枪火石撞针刺破第五部分的白磷,燃起的火苗势必点燃引线,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引线又引燃了第三部分的白磷,进而实现爆炸。
虽说只有短短的两天,可有了吴二丫的帮助,秦百川关于伏蟒山建立兵工厂的设想不仅推进的速度极快,而且在火药与白磷性能被充分利用之后,吴二丫和楚老爷子集思广益,还衍生出了其他的火器,地雷和手榴弹便是其中的两样!
秦百川第一次来伏蟒山的时候就看到了楚老爷子根据《三国评话》记载制作出的“地雷”,只是在效果上难以形成作战要求,可有了白磷这种逆天材料的出现,这个问题便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对秦百川来说,成立极乐军便是在摸索中前行,现在首批极乐军已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除了战马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之外,盔甲要重新锻造,武器也要输送到极乐军,这可是重中之重。
临近晚饭之际,说是去替秦百川准备送给柳老爷子礼物的丁三石也终于回来,他手里拿着一个普普通通的木盒,神神秘秘的不愿意展示给秦百川,秦百川也没多问,吩咐他准备马车,前往楚家工坊。
付缪一事上义王给予了绝对的支持,为了表明态度,秦百川这回也邀请谭教头跟他一起前往,可谭教头似乎也从付缪这件事上看出了义王对秦百川的宽容,主动提出极乐军诸事未定,要留下来跟计军师继续商量,竟给予了回绝。秦百川也没勉强,胡乱的在极乐军吃了口饭,便离开极乐教。
路上,跟丁三石说了一遍极乐军四大战部的构想,又闲聊了一些话题,等到了楚家工坊的时候却扑了一个空,被迎出来的楚昂告知,从昨天开始,新来的那位吴二丫以及楚老爷子便去了伏蟒山,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回来。
婉言谢绝了楚昂热情的邀请,秦百川也不耽误,跟丁三石从马车上下来,坐船直接来到伏蟒山,通过约定的暗号通知了山内之人,不多时楚甲老爷子便亲自迎了出来,即便丁三石可以说是秦百川的亲信,可他还是被楚甲留在了外面,只带着秦百川一个人,深入伏蟒山腹地。
其实第一次见到吴二丫的时候,秦百川觉得他挺不靠谱,后来在楚家工坊,吴二丫和楚老爷子斗嘴,秦百川更是对他的人品有些质疑,可是当看到两个昼夜都没有休息的吴二丫拿出的几张图纸之后,秦百川顿时感慨万千,这吴二丫彻底改良了火铳不说,竟还真的将狙击枪研究了出来!
图纸一共有十张,秦百川拿在手里仔细翻看,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佩服吴二丫的脑力。图纸包含的内容的大致有以下几项,首先是子弹的改良,经过改良后的子弹一共有三种规格,一种是如小拇指大小的火铳专用弹,一种是如中指大小的狙击枪专用弹,最后一种则是如拳头大小的炮弹!
规格虽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子弹在构造的过程中完全采用了秦百川的设想,所有子弹共成三段,白磷引火,火药推动,弹头杀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秦百川发动众人前往各地搜寻矿石,两个西洋人从一种大颂名为裸石的材料中提取出了更为精纯的白磷,引火性能上大大增强!
其次,在火铳改良方面,吴二丫的想法更是大胆,摒弃了秦百川火铳身全由精钢锻造的想法,而是将袖箭、爆竹、秦百川的现代枪械理论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经改良后,整个发射装置就好像带有扳机装置的十字弓,这种东西叫做“弩”。
吴二丫采用的原理十分简单,将楚老爷子和秦百川商量好的火铳发射装置全部应用到弩机之上,扣动扳机之后,子弹会和箭矢一样射出,由于子弹离开弩筒时产生的初始速度极快,借用摩擦生热的原理,子弹尾端的白磷会在半空中引燃,由火药产生二次推动力,实现两段作用的枪击效果。
经过如此改良之后,不仅节省了大量的铁料、减少了制作工艺、提升效率、射程、实用性之外,而且因为炸药在离开弩筒之后才会点燃,这就几乎将枪管炸膛的风险降低为零。
火铳还有一个巨大的改变,便体现在装填方式上,采用全竹制品后,铁料难以根据工匠意愿打造想要形状的这个难题也随之而解,吴二丫在发射装置的尾端添加了两个齿轮,在上面安装了四个用来填充子弹的竹筒,其具体原理跟现代的左轮手枪类似,也就是说,经他改造之后,这类弩机的触发装置,可以连续打出四发子弹,这可是秦百川以前从来都不敢想的事情!
要说这种改良还存在什么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大颂的弓弩技术相对成熟,只要被人发现子弹的秘密,就很容易被仿造。当然了,这个问题也被吴二丫重视,除了封死子弹制作工艺之外,目前吴二丫按照构想命楚甲等人打造样品,而楚老爷子则是跟两个西洋人在一起,尽可能的想尽办法研发出一种既比铁块具有可塑性,又要比全竹硬度更高、韧性更好的材料。
从某种意义上说,吴二丫经手的火铳已经不能算是火铳,图纸上依旧使用了火铳的名字,秦百川沉吟了一下,将“火铳”二字涂掉,而是使用了“吴弩枪”这个名字。秦百川这么做也有他的深意,吴弩枪是大颂工匠智慧的结晶,是传统弩机和现代枪械的完美结合,所以加了吴二丫的姓氏。
当吴二丫看到秦百川改过的名字,嘴上虽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是早就乐开了花,他这一生因为脾气古怪,虽然满腹机敏,可始终没能用在正途,始终没能光宗耀祖。现在好了,吴弩枪在大颂绝无仅有,不管秦百川最终会走到哪一步,他吴二丫名垂青史是肯定的了。
或许因为秦百川的改名获得了吴二丫的欢心,也或许是跟楚老爷子合作的两天化解了以前的恩怨(其实,在秦百川看来俩人也没啥恩怨,无非是一些小别扭),气量狭隘的吴二丫这次竟十分大度,让秦百川将制作出的狙击枪,改名为楚击枪,用来表示他对楚老爷子的肯定!
所谓的楚击枪其实是在吴弩枪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简单说便是将吴弩枪所有的内外装置扩充了一倍不止!构造图纸上绘制的清清楚楚,原本用在火铳的枪托被用在了楚击枪上,在枪托与枪管之间加入的还是弓弩装置,只不过这弩机所用的发条比吴弩枪紧了三倍不止,单单机括的射程便达到了二十几丈,也就是近一百米的距离!
楚击枪的子弹便好像折断了的矢头,百米之内便具有自身的杀伤力,若是子弹到达百米之后白磷引爆火药,形成的二段爆炸,直接便可以将射程提升到至少三四米!楚老爷子在发射装置上加入了望远镜,使之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简易狙击枪!
楚击枪虽具有现代狙击枪的雏形,但在精准度与杀伤力上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楚击枪必须保证子弹离开弹筒之后要百米,才能形成超远距离的射杀,否则跟弓弩还有什么两样?再者,楚击枪特制的子弹如果离筒就爆,那楚击枪就跟吴弩枪没什么分别,费工费料。
对于这个问题,楚老爷子提出了两个解决的办法,其一,也是最合适的就是加固包裹白磷的尾端,采用一种新型的保护膜。按照楚老爷子的构想,楚击枪对保护膜的要求极高,如果想实现楚击枪完美的效果,对在空气摩擦过程中,保护膜必须可以自燃,而且燃烧的速度又不能太快!
如果在第一个构想无法执行的前提下,楚老爷子采用了爆竹“钻天猴”的原理,那就是在子弹的尾端在加长一段,做成跟箭矢差不多长短,从白磷那里接出来引信,在发射的时候先点燃引信,带等飞行到合适的距离,引信燃尽再促成二段爆炸。
这第二个构想相对来说可操作性更高,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发射过程相对繁琐,很可能达不到狙击枪暗中必杀的战术目的,二,不管采用何种引信,点燃的过程中必然会释放出白烟,会干扰射手的视线,如果是三十米五十米倒是还好,这可是数百米的距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秦百川在详细看过图纸之后,惊骇于大颂工匠创造力的同时,对于楚击枪的发射,他又给出了第三个构想。当然,前提是第一个构想无法执行,可以在子弹上再加两个部分,其一中空,内加引线,连接白磷与第五部分,第五部分依旧是加入白磷,采用火箭原理,作为初级发射装置。
这样一来,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当楚击枪火石撞针刺破第五部分的白磷,燃起的火苗势必点燃引线,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引线又引燃了第三部分的白磷,进而实现爆炸。
虽说只有短短的两天,可有了吴二丫的帮助,秦百川关于伏蟒山建立兵工厂的设想不仅推进的速度极快,而且在火药与白磷性能被充分利用之后,吴二丫和楚老爷子集思广益,还衍生出了其他的火器,地雷和手榴弹便是其中的两样!
秦百川第一次来伏蟒山的时候就看到了楚老爷子根据《三国评话》记载制作出的“地雷”,只是在效果上难以形成作战要求,可有了白磷这种逆天材料的出现,这个问题便得到了彻底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