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相持不下
纪大太太往杨阁老府中去了一趟,哭的跟个泪人儿一般地回来。家里如今有纪老太太,那是她的婆婆,她本想就留在阁老府帮着给钟姨娘办丧事,却不能不回来跟纪老太太请示。
况且,她是主母,诺大的一个馨华堂,她也得做些安排,才能去阁老府小住。
纪大太太回来,就向纪老太太说了钟姨娘的死因,同时也叙述了杨阁老悲伤的情状。
钟姨娘进阁老府数十年,一直都深得杨阁老的宠爱。钟姨娘这一死,杨阁老似乎恨不得自己替了钟姨娘去,只是世上没有这样的法子,他所能做的,就是铺张备办钟姨娘的丧事,然后厚葬钟姨娘。
纪大太太叙述的过程中,就特意着重说了杨阁老的这个决定,以及阁老府里正在做的铺排。她一面这么说着,一面还不住地偷偷打量纪老太太、纪二太太等人的脸色。
即便是在这样的时候,纪大太太还是在用她的心机。
纪大太太并非是阁老府的嫡女,但是从小到大,乃至于出嫁等等待遇,都与嫡女毫无二致。这些,都仰赖了钟姨娘。
钟姨娘没了,纪大太太担心纪家人认为她失去了靠山,从此就看轻了她。
其实,她这是多虑了。
纪老太太从来就没有看重过她,现在也不会特意看轻她,纪二太太也是如此。
“……不能早晚在老太太跟前服侍了,就让晓慕媳妇替我给老太太尽孝吧。茜华堂那边的事儿。也都交给晓慕媳妇操持。老太太、二太太和县主有什么吩咐,也尽管找晓慕媳妇。”最后,纪大太太说出了她对家事的安排。
对此。大家自然都没有异议。
“大太太,节哀顺变,多保重身体吧。”等纪大太太告辞,纪二太太就起身送她,一面说了几句安慰纪大太太的话。
纪大太太也都听了,还说了两句感激纪二太太的话。
“老太太跟前,还有劳二太太了。”
“不过是分内的事。说什么有劳呢。”纪二太太就道,看到纪大太太憔悴的模样,纪二太太对她还是很同情的。
纪大太太这边离开萱华堂。就到了茜华堂上房,略收拾了一番,就带了纪晓莲姊妹几个急匆匆往杨阁老府上去了。
纪大老爷和纪二老爷下朝的时候,就听说了钟姨娘的死讯。两人先到萱华堂。给纪老太太请安。随即就往杨阁老府上去了。
傍晚时分,兄弟两人才回来。
纪大老爷面上就显出不大高兴的样子来,在纪老太太跟前坐了一会就走了。
“爹爹,大伯父有什么心事?”纪晓棠就问纪二老爷。
“是啊,不至于他小岳母没了,他就把脸拉的马脸一样长。”纪老太太也看出纪大老爷的脸色格外不好,也跟着问。
“大哥是跟杨阁老有些小小的分歧。”纪二老爷回答道。
“什么小分歧?”纪晓棠追问,让纪大老爷显出那样神色的。必然不是什么小分歧。
“杨阁老要大肆发送钟姨娘,大哥提醒杨阁老。说是逾了礼制。”翁婿两人因为这件事嘀咕了几句,杨阁老态度很坚持,根本不听纪大老爷的,让纪大老爷闹了个没趣,因此回来就没好脸色。
纪二老爷说了几件钟姨娘丧事上的铺排,确实是有些逾越了。
钟姨娘说到底,只是个妾。如今杨阁老的原配夫人秦氏还在世,这样大肆操办钟姨娘的丧事,是不合规矩的。
“钟姨娘在阁老府得意了这么些年,却一直谨守着规矩,也没有任何宠妾灭妻的的议论传出来。”这说明杨阁老的头脑一直很清醒,很分得清妻妾的区别,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糊涂起来了?
已经有了那么多弹劾他的折子,这个时候他不是应该更加小心谨慎才对吗?
借着钟姨娘的丧事,杨阁老想做什么?
吃过了晚膳,纪晓棠正和纪二老爷在书房说话,外面就有人进来禀报,说是秦震来了。
纪晓棠随着纪二老爷将秦震迎了进来。
“……正好在附近路过,想着过来坐一坐。”秦震进了景华堂的书房,就仿佛对自己的书房一般熟稔,自顾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坐下,微笑着说道。
秦震这样的路过,在馨华堂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
纪晓棠亲自泡了茶来,第一杯捧给秦震,第二杯捧给了纪二老爷,然后才自己捧了一杯,也在旁边坐了。
“还能喝上晓棠亲手泡的茶,若能天天如此,就好啦。”秦震笑道,目光下意识地一扫,就看见了窗前那盆兰花。
那盆兰花到了景华堂,竟被纪二老爷侍弄的越发的好了。
此情此景,这盆花,就是唯一的美中不足了,秦震面上神色不动,心中却暗暗地想到。
秦震来访,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说几句闲话来的。
钟姨娘死了,不过是阁老府的一个妾,貌似并不值得注意,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他这是有些坐不住了,开始杀人灭口。”秦震慢悠悠地说道。
纪晓棠点头。
王娇儿和江妙儿的口供,她们是见过钟姨娘的。秦震这些天安排的举措,已经让杨阁老起了警觉,意识到他的身份有被发现的危险。
钟姨娘的失足落水,杨阁老悲痛之余,难免迁怒。纪大太太透露出来的消息,只服侍钟姨娘的丫头被处死了两个,另外还有府中值夜服侍的小厮等人,也都被处罚,死的死,发卖的发卖。
杨阁老的迁怒,绝不是毫无目的的。
而杀人灭口。竟然舍得将恩爱了多年的宠妾,他自己常常说的解语花、红颜知己给弄死了,杨阁老是真的急了。
“不怕他急。只怕他不急。”纪晓棠就笑道。
杨阁老越是坐不住,越是着急,就会露出更多的破绽。
这些天秦震安排的举措,目的就在于此。
杨阁老为宠妾办理丧事,确实逾了礼制,这一点几乎立刻就被言官们抓住,又在朝堂上奏了杨阁老一本。
而当言官弹劾杨阁老的时候。这位阁老大人却并不在朝堂上。因痛失爱妾,杨阁老身子不适,已经向隆庆帝请假不来上朝了。而是在家中一边养病,一边亲自看着人料理钟姨娘的丧事。
隆庆帝似乎对杨阁老起了同情之心,在朝堂上接了弹劾的折子,然后打发中官去杨阁老府上传旨。让杨阁老将逾礼制的部分立刻整改。
中官传了隆庆帝的旨意。态度说得上温和,随后还安抚了杨阁老两句。
这当然不是中官自己的意思,而是隆庆帝的意思。
杨阁老会意,表面上接了旨意,然而行动上却慢吞吞地。
“这只老狐狸!”景华堂的书房,秦震、祁佑年、纪二老爷、纪晓棠聚在一起,议论事情的最新发展。秦震就骂杨阁老是一只老狐狸。
这只老狐狸不仅杀了他最宠爱的女人灭口,还将这个女人的死利用的淋漓尽致。
“我看他面上虽然哀色不减。但实际上气色好了很多。”纪二老爷今天又随同纪大老爷往严格老府上去探望,仔细观察了杨阁老。
“他这是觉得得了陛下的示意。所以不那么担心害怕了。”祁佑年就道。
众人点头。
然而,杨阁老想要藉此就逃过这一劫,那也是不可能的。
纪晓棠他们的计划还在继续。
“他这一招,想要暂避锋芒,让我们无的放矢。我们就偏趁他这个空隙,给他致命的一击。”
杨阁老称病不上朝,但是弹劾他的奏折依旧每天都递送到御前。
韩太后和隆庆帝将这些奏折都押了下来,然而有一本奏折,就是帝后,也无法在押得住。
秦震奏本,向韩太后和隆庆帝汇报隆庆初年那桩案子调查的最新进程,一切调查的证据,都指向了杨阁老。
如果这些还不能让韩太后和隆庆帝动容,那么随后秦震递上去的名册,却让韩太后和隆庆帝都大惊失色。
那是因隆庆初年的科场舞弊案而得意的一部分举子的姓名和履历,这些人或是已经被证实与谢氏反贼牵连甚密,或是参与,或是协助了谢氏反贼,还有一部分,虽还还不能最后确认,但也有证据表明,与谢氏反贼有关。
秦震在朝堂上说出了他的判断。
杨阁老就是谢氏反贼安插在朝廷中的一枚钉子,而那场科场舞弊案,则全是杨阁老的手笔,为的是一石二鸟。一方面,他可以藉此除掉鲁阁老,取而代之。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安插自己的党徒,也就是谢氏反贼的力量进入朝廷各地方、各部门,以图大事。
最后秦震还说,这个名单,还是他在有限的时间内,所能调查到的一部分。给他更充足的时间,他才能进行全面的调查,清除谢氏反贼在朝廷中的残余势力。
秦震的奏本,朝野轰动。
隆庆帝当时就愣在了龙椅上。
秦震则是片刻都不肯放松,当即就向隆庆帝建议,要立刻捉拿杨阁老进大理寺进行审问,同时派人围住阁老府,查抄杨阁老的家。
仔细查抄杨阁老府上,一定能够找出杨阁老这些年为谢氏反贼效力的更多证据。
秦震慷慨陈词,然而隆庆帝却犹豫不决。
“杨卿是朝廷重臣,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效忠朝廷,此事,还需进一步证实,不可仓促行事,寒了老臣的心。”在这个时候,隆庆帝就显出了他致命的弱点:优柔寡断。
秦震没有继续催逼,却也没有后退,就站在那里没有言语。
这其实是也是一种无声的表态了。
就君臣这样僵持的时候,祁佑年又从站班中走出。说有重要事情要上奏。
而祁佑年的奏本,则让隆庆帝的头上几乎冒出了冷汗。
“陛下一定还记得,陛下调派精兵。押解谢氏反贼头目七杀上京,却在京畿附近遭遇北蛮一股兵力,七杀于乱中,押解的兵丁也折损了大半。”
这件事,隆庆帝就是再健忘,也是不会忘怀的。一来这件事就是去年发生的,距今时隔不久。而来,京畿附近出现了北蛮的兵力,直接威胁到了京城。
当时。这可是朝野震动的大事,就是这个时候祁佑年又提出来,包括隆庆帝在内的众人都是心有余悸。
“朕怎么会忘记。祁卿突然提起,是什么道理?”隆庆帝勉强镇定地问道。
“当时本来应该是臣带兵亲自押送七杀。虽未成形。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祁佑年告诉隆庆帝,他心中一直放不下这件事,这次回京,更是意外得到了线索。
“那些北蛮,是被人重金收买,故意放进京畿附近,为的就是杀七杀灭口。”而祁佑年得到的所有线索也都指向了一个人。
这些北蛮兵,是被杨阁老重金收买的。
杨阁老不仅是谢氏反贼在朝廷中的钉子。为了安插反贼势力,特意制造了当年的科场舞弊案。还与北蛮暗中勾结。
杨阁老可以勾结一小股北蛮兵力,在京畿附近劫杀七杀,也就可能勾结北蛮大股兵力,剑锋直指京城。到那个时候,杨阁老与北蛮里应外合,隆庆帝君臣,以及京城的百姓,只怕还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而大秦江山,一夕之间就可能陷落与反贼与北蛮之手。
事关江山社稷,祁佑年也肯请隆庆帝,应该立刻将杨阁老捉拿归案。
隆庆帝听了祁佑年的奏报,又看手中的奏折,一时间脸色惨白,正犹豫着要不要下旨,站班中就又有人出来说有本要奏。
这次站出来的人,赫然正是靖肃亲王秦霖。
秦霖提出了与秦震和祁佑年截然相反的意见,他赞同隆庆帝的说话,杨阁老是朝廷重臣,多年以来一直效忠与朝廷和帝后,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是不能就贸然地关押杨阁老,更不能去查抄阁老府。
秦霖站出来说话,不仅隆庆帝,就是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都暗暗吃惊。这么多年来,这位靖肃亲王来上朝的次数并不多,也就是近来,韩太后和隆庆帝都召了他进宫说话,他才按时来上朝。
即便是这样,秦霖几乎从来不再朝堂上发表什么意见。
当下,就有有心人暗地里揣测,韩太后和隆庆帝重用秦霖,果然是有明确的目的的,这个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制衡靖安亲王秦震。
而现在,靖肃亲王的这种制衡作用,就明显地表露了出来。
两位亲王态度相左,而隆庆帝犹豫不决,当下众朝臣就都没有人再向前说话。
“肃王说的不错,没有更为确凿的证据,朕不能如此对待杨阁老。”犹豫了片刻,隆庆帝就说道。
“陛下,祁将军查获的那封信,方才已经有几位大人确认,确是杨阁老亲笔所书。这难道还不是确凿的证据吗?”秦震向上行礼,随即转向秦霖,“就是三皇兄,也不能否认,那封信就是杨阁老写的吧?”
刚才祁佑年在上奏杨阁老勾结北面蛮人的时候,还向上递交了一封他在查这件事时得到的一封书信。那封书信,正是杨阁老写给北面蛮人的某个首领,收买对方派兵劫杀七杀。
这封信,不仅隆庆帝看了,还交给朝堂上的一些重臣传看了一遍,秦霖也是看过这封信的。
“……笔迹确实与杨阁老的笔迹极为相似,然而杨阁老的字本就为天下人所争相模仿,若无进一步的证据,并不足以定杨阁老的罪。”秦霖说的也是实话,就有人将杨阁老的字模样的惟妙惟肖,让人难辨真假的。
“而且,这或许是北面蛮人的反间计,为的就是除掉杨阁老这位朝廷肱骨,让我大秦朝野震动,削弱我大秦的实力。”秦霖略顿了顿,就又说道。
一时之间,事情又陷入了僵局。
隆庆帝在龙椅上左右为难,往下面瞧了瞧。目光就落在另外两位阁老的身上。
“韩卿家和谢卿家,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被问到了头上。韩颐和谢亭章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忙都出班来行礼。
韩阁老和谢阁老倒是意见一致,都觉得以目前秦震和祁佑年所查到的证据,直接定杨阁老的罪似乎略显仓促,然而就这样放着不管更不是办法。
折中的法子,也就是将杨阁老叫到御前来,听听杨阁老自己是怎么说的。
这样一位朝廷重臣。总得给他一个体面的辩解的机会。
两位阁老这样的处置,很得隆庆帝的心,当即就点了头。打发人往杨阁老府去召杨阁老。
这个时候,就有中官从大殿后面走到隆庆帝的身侧,附在隆庆帝的耳边不知说了什么。隆庆帝立刻就宣布散朝,并让传旨的中官宣杨阁老到御书房说话。
这样说完。隆庆帝就起身在中官的簇拥下往殿后去了。
文武百官也只能从大殿中退了出来。
秦震从大殿中退出来后并没有回府。而是守在了宫门外。
很快,就看见中官领了杨阁老匆匆而来。
杨阁老请假卧病,但隆庆帝下旨召见他,就算是他病倒在床上起不得身,让人用床抬着,他也得来。
这就是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了。
纪晓棠在景华堂的书房,和纪二老爷一起等待消息。这一天。秦震不断地打发人将消息传递了出来。
杨阁老进宫,大约一个时辰后。韩太后和隆庆帝又下旨,将靖安亲王秦震、靖肃亲王秦霖和小威武候祁佑年都召进了宫中,这个人在宫中直停留到天色将晚,才相继出来。
其中,杨阁老是被人搀扶着出来的。
帝后暂停了杨阁老的职,并安排大理寺清查秦震和祁佑年所上交的诸多证据。而在此期间,杨阁老被要求待在家中,闭门思过。
秦震和祁佑年从宫中出来,并没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直接奔了馨华堂来。
等在景华堂的书房中坐稳了,秦震才缓缓地长出了一口气。
看来,方才在宫中,秦震是并不怎么气顺了。
比起秦震,祁佑年的面色可以说是平和的。
“王爷别生气,现在这种情况,不是大家早就料到的吗?”纪晓棠亲自捧上茶来,一面就劝慰秦震。
“虽然如此,然而事到临头,依旧让人气恼的很。”秦震就道。
能将秦震气成这样,方才在宫中一定还发生了其他的事。纪晓棠没有直接询问秦震,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祁佑年。
“方才四哥在宫中,跟肃王爷争吵了起来。”祁佑年就告诉纪晓棠。
“不提也罢。他为了与本王争竞,竟连祖宗的江山社稷的安危也不顾及了。”秦震就摆手道。
秦震与秦霖在宫中,是当着韩太后和隆庆帝的面,争吵到最后,几乎是为了争吵而争吵了。
纪晓棠几乎无法想象,秦震还会有这样的时候,为了争吵而争吵,而且还真的气的不轻。
这对于秦震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秦震是真的将秦霖当做了对手。
反之,秦霖对于秦震,应该也是如此吧。
“王爷,最后放了杨阁老走的,不是肃王爷,而是太后和陛下。王爷不生太后和陛下的气,只生肃王爷的气。在王爷的心目中,似乎对肃王爷期待颇高呢。”纪晓棠一语点破了秦震的心思。
而这个心思,只怕秦震自己也还没有意识到,或者他是故意没有去关注这一点。
秦震默然无语,半晌,才笑了。
“晓棠,你说的不错。当今天下,知我者,非晓棠莫属。”
秦震对于韩太后和隆庆帝都没有什么期待,反而对秦霖有颇高的期待,这件事情本身,也是很耐人寻味的。
当下,纪晓棠见秦震不再烦躁郁闷,这才说起正题。
“肃王爷站在杨阁老一边,这一点,王爷和阿佑也该早就料到。”关于张丽蓉的事情,纪晓棠早就对两人说过了。
秦震也早就派人暗中看着张丽蓉,知道她在变成张丽蓉之前,是被杨阁老的人从霍家庄给接走的。在那之后,张丽蓉是如何从杨阁老的手上到了秦霖的手上,秦震的人却无从得知。
虽是如此,也已经可以肯定,秦霖和杨阁老是早就有了亲密的来往。
杨阁老不仅背靠着韩太后和隆庆帝,还为自己找了个强大的盟友。()
况且,她是主母,诺大的一个馨华堂,她也得做些安排,才能去阁老府小住。
纪大太太回来,就向纪老太太说了钟姨娘的死因,同时也叙述了杨阁老悲伤的情状。
钟姨娘进阁老府数十年,一直都深得杨阁老的宠爱。钟姨娘这一死,杨阁老似乎恨不得自己替了钟姨娘去,只是世上没有这样的法子,他所能做的,就是铺张备办钟姨娘的丧事,然后厚葬钟姨娘。
纪大太太叙述的过程中,就特意着重说了杨阁老的这个决定,以及阁老府里正在做的铺排。她一面这么说着,一面还不住地偷偷打量纪老太太、纪二太太等人的脸色。
即便是在这样的时候,纪大太太还是在用她的心机。
纪大太太并非是阁老府的嫡女,但是从小到大,乃至于出嫁等等待遇,都与嫡女毫无二致。这些,都仰赖了钟姨娘。
钟姨娘没了,纪大太太担心纪家人认为她失去了靠山,从此就看轻了她。
其实,她这是多虑了。
纪老太太从来就没有看重过她,现在也不会特意看轻她,纪二太太也是如此。
“……不能早晚在老太太跟前服侍了,就让晓慕媳妇替我给老太太尽孝吧。茜华堂那边的事儿。也都交给晓慕媳妇操持。老太太、二太太和县主有什么吩咐,也尽管找晓慕媳妇。”最后,纪大太太说出了她对家事的安排。
对此。大家自然都没有异议。
“大太太,节哀顺变,多保重身体吧。”等纪大太太告辞,纪二太太就起身送她,一面说了几句安慰纪大太太的话。
纪大太太也都听了,还说了两句感激纪二太太的话。
“老太太跟前,还有劳二太太了。”
“不过是分内的事。说什么有劳呢。”纪二太太就道,看到纪大太太憔悴的模样,纪二太太对她还是很同情的。
纪大太太这边离开萱华堂。就到了茜华堂上房,略收拾了一番,就带了纪晓莲姊妹几个急匆匆往杨阁老府上去了。
纪大老爷和纪二老爷下朝的时候,就听说了钟姨娘的死讯。两人先到萱华堂。给纪老太太请安。随即就往杨阁老府上去了。
傍晚时分,兄弟两人才回来。
纪大老爷面上就显出不大高兴的样子来,在纪老太太跟前坐了一会就走了。
“爹爹,大伯父有什么心事?”纪晓棠就问纪二老爷。
“是啊,不至于他小岳母没了,他就把脸拉的马脸一样长。”纪老太太也看出纪大老爷的脸色格外不好,也跟着问。
“大哥是跟杨阁老有些小小的分歧。”纪二老爷回答道。
“什么小分歧?”纪晓棠追问,让纪大老爷显出那样神色的。必然不是什么小分歧。
“杨阁老要大肆发送钟姨娘,大哥提醒杨阁老。说是逾了礼制。”翁婿两人因为这件事嘀咕了几句,杨阁老态度很坚持,根本不听纪大老爷的,让纪大老爷闹了个没趣,因此回来就没好脸色。
纪二老爷说了几件钟姨娘丧事上的铺排,确实是有些逾越了。
钟姨娘说到底,只是个妾。如今杨阁老的原配夫人秦氏还在世,这样大肆操办钟姨娘的丧事,是不合规矩的。
“钟姨娘在阁老府得意了这么些年,却一直谨守着规矩,也没有任何宠妾灭妻的的议论传出来。”这说明杨阁老的头脑一直很清醒,很分得清妻妾的区别,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糊涂起来了?
已经有了那么多弹劾他的折子,这个时候他不是应该更加小心谨慎才对吗?
借着钟姨娘的丧事,杨阁老想做什么?
吃过了晚膳,纪晓棠正和纪二老爷在书房说话,外面就有人进来禀报,说是秦震来了。
纪晓棠随着纪二老爷将秦震迎了进来。
“……正好在附近路过,想着过来坐一坐。”秦震进了景华堂的书房,就仿佛对自己的书房一般熟稔,自顾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坐下,微笑着说道。
秦震这样的路过,在馨华堂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
纪晓棠亲自泡了茶来,第一杯捧给秦震,第二杯捧给了纪二老爷,然后才自己捧了一杯,也在旁边坐了。
“还能喝上晓棠亲手泡的茶,若能天天如此,就好啦。”秦震笑道,目光下意识地一扫,就看见了窗前那盆兰花。
那盆兰花到了景华堂,竟被纪二老爷侍弄的越发的好了。
此情此景,这盆花,就是唯一的美中不足了,秦震面上神色不动,心中却暗暗地想到。
秦震来访,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说几句闲话来的。
钟姨娘死了,不过是阁老府的一个妾,貌似并不值得注意,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他这是有些坐不住了,开始杀人灭口。”秦震慢悠悠地说道。
纪晓棠点头。
王娇儿和江妙儿的口供,她们是见过钟姨娘的。秦震这些天安排的举措,已经让杨阁老起了警觉,意识到他的身份有被发现的危险。
钟姨娘的失足落水,杨阁老悲痛之余,难免迁怒。纪大太太透露出来的消息,只服侍钟姨娘的丫头被处死了两个,另外还有府中值夜服侍的小厮等人,也都被处罚,死的死,发卖的发卖。
杨阁老的迁怒,绝不是毫无目的的。
而杀人灭口。竟然舍得将恩爱了多年的宠妾,他自己常常说的解语花、红颜知己给弄死了,杨阁老是真的急了。
“不怕他急。只怕他不急。”纪晓棠就笑道。
杨阁老越是坐不住,越是着急,就会露出更多的破绽。
这些天秦震安排的举措,目的就在于此。
杨阁老为宠妾办理丧事,确实逾了礼制,这一点几乎立刻就被言官们抓住,又在朝堂上奏了杨阁老一本。
而当言官弹劾杨阁老的时候。这位阁老大人却并不在朝堂上。因痛失爱妾,杨阁老身子不适,已经向隆庆帝请假不来上朝了。而是在家中一边养病,一边亲自看着人料理钟姨娘的丧事。
隆庆帝似乎对杨阁老起了同情之心,在朝堂上接了弹劾的折子,然后打发中官去杨阁老府上传旨。让杨阁老将逾礼制的部分立刻整改。
中官传了隆庆帝的旨意。态度说得上温和,随后还安抚了杨阁老两句。
这当然不是中官自己的意思,而是隆庆帝的意思。
杨阁老会意,表面上接了旨意,然而行动上却慢吞吞地。
“这只老狐狸!”景华堂的书房,秦震、祁佑年、纪二老爷、纪晓棠聚在一起,议论事情的最新发展。秦震就骂杨阁老是一只老狐狸。
这只老狐狸不仅杀了他最宠爱的女人灭口,还将这个女人的死利用的淋漓尽致。
“我看他面上虽然哀色不减。但实际上气色好了很多。”纪二老爷今天又随同纪大老爷往严格老府上去探望,仔细观察了杨阁老。
“他这是觉得得了陛下的示意。所以不那么担心害怕了。”祁佑年就道。
众人点头。
然而,杨阁老想要藉此就逃过这一劫,那也是不可能的。
纪晓棠他们的计划还在继续。
“他这一招,想要暂避锋芒,让我们无的放矢。我们就偏趁他这个空隙,给他致命的一击。”
杨阁老称病不上朝,但是弹劾他的奏折依旧每天都递送到御前。
韩太后和隆庆帝将这些奏折都押了下来,然而有一本奏折,就是帝后,也无法在押得住。
秦震奏本,向韩太后和隆庆帝汇报隆庆初年那桩案子调查的最新进程,一切调查的证据,都指向了杨阁老。
如果这些还不能让韩太后和隆庆帝动容,那么随后秦震递上去的名册,却让韩太后和隆庆帝都大惊失色。
那是因隆庆初年的科场舞弊案而得意的一部分举子的姓名和履历,这些人或是已经被证实与谢氏反贼牵连甚密,或是参与,或是协助了谢氏反贼,还有一部分,虽还还不能最后确认,但也有证据表明,与谢氏反贼有关。
秦震在朝堂上说出了他的判断。
杨阁老就是谢氏反贼安插在朝廷中的一枚钉子,而那场科场舞弊案,则全是杨阁老的手笔,为的是一石二鸟。一方面,他可以藉此除掉鲁阁老,取而代之。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安插自己的党徒,也就是谢氏反贼的力量进入朝廷各地方、各部门,以图大事。
最后秦震还说,这个名单,还是他在有限的时间内,所能调查到的一部分。给他更充足的时间,他才能进行全面的调查,清除谢氏反贼在朝廷中的残余势力。
秦震的奏本,朝野轰动。
隆庆帝当时就愣在了龙椅上。
秦震则是片刻都不肯放松,当即就向隆庆帝建议,要立刻捉拿杨阁老进大理寺进行审问,同时派人围住阁老府,查抄杨阁老的家。
仔细查抄杨阁老府上,一定能够找出杨阁老这些年为谢氏反贼效力的更多证据。
秦震慷慨陈词,然而隆庆帝却犹豫不决。
“杨卿是朝廷重臣,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效忠朝廷,此事,还需进一步证实,不可仓促行事,寒了老臣的心。”在这个时候,隆庆帝就显出了他致命的弱点:优柔寡断。
秦震没有继续催逼,却也没有后退,就站在那里没有言语。
这其实是也是一种无声的表态了。
就君臣这样僵持的时候,祁佑年又从站班中走出。说有重要事情要上奏。
而祁佑年的奏本,则让隆庆帝的头上几乎冒出了冷汗。
“陛下一定还记得,陛下调派精兵。押解谢氏反贼头目七杀上京,却在京畿附近遭遇北蛮一股兵力,七杀于乱中,押解的兵丁也折损了大半。”
这件事,隆庆帝就是再健忘,也是不会忘怀的。一来这件事就是去年发生的,距今时隔不久。而来,京畿附近出现了北蛮的兵力,直接威胁到了京城。
当时。这可是朝野震动的大事,就是这个时候祁佑年又提出来,包括隆庆帝在内的众人都是心有余悸。
“朕怎么会忘记。祁卿突然提起,是什么道理?”隆庆帝勉强镇定地问道。
“当时本来应该是臣带兵亲自押送七杀。虽未成形。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祁佑年告诉隆庆帝,他心中一直放不下这件事,这次回京,更是意外得到了线索。
“那些北蛮,是被人重金收买,故意放进京畿附近,为的就是杀七杀灭口。”而祁佑年得到的所有线索也都指向了一个人。
这些北蛮兵,是被杨阁老重金收买的。
杨阁老不仅是谢氏反贼在朝廷中的钉子。为了安插反贼势力,特意制造了当年的科场舞弊案。还与北蛮暗中勾结。
杨阁老可以勾结一小股北蛮兵力,在京畿附近劫杀七杀,也就可能勾结北蛮大股兵力,剑锋直指京城。到那个时候,杨阁老与北蛮里应外合,隆庆帝君臣,以及京城的百姓,只怕还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而大秦江山,一夕之间就可能陷落与反贼与北蛮之手。
事关江山社稷,祁佑年也肯请隆庆帝,应该立刻将杨阁老捉拿归案。
隆庆帝听了祁佑年的奏报,又看手中的奏折,一时间脸色惨白,正犹豫着要不要下旨,站班中就又有人出来说有本要奏。
这次站出来的人,赫然正是靖肃亲王秦霖。
秦霖提出了与秦震和祁佑年截然相反的意见,他赞同隆庆帝的说话,杨阁老是朝廷重臣,多年以来一直效忠与朝廷和帝后,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是不能就贸然地关押杨阁老,更不能去查抄阁老府。
秦霖站出来说话,不仅隆庆帝,就是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都暗暗吃惊。这么多年来,这位靖肃亲王来上朝的次数并不多,也就是近来,韩太后和隆庆帝都召了他进宫说话,他才按时来上朝。
即便是这样,秦霖几乎从来不再朝堂上发表什么意见。
当下,就有有心人暗地里揣测,韩太后和隆庆帝重用秦霖,果然是有明确的目的的,这个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制衡靖安亲王秦震。
而现在,靖肃亲王的这种制衡作用,就明显地表露了出来。
两位亲王态度相左,而隆庆帝犹豫不决,当下众朝臣就都没有人再向前说话。
“肃王说的不错,没有更为确凿的证据,朕不能如此对待杨阁老。”犹豫了片刻,隆庆帝就说道。
“陛下,祁将军查获的那封信,方才已经有几位大人确认,确是杨阁老亲笔所书。这难道还不是确凿的证据吗?”秦震向上行礼,随即转向秦霖,“就是三皇兄,也不能否认,那封信就是杨阁老写的吧?”
刚才祁佑年在上奏杨阁老勾结北面蛮人的时候,还向上递交了一封他在查这件事时得到的一封书信。那封书信,正是杨阁老写给北面蛮人的某个首领,收买对方派兵劫杀七杀。
这封信,不仅隆庆帝看了,还交给朝堂上的一些重臣传看了一遍,秦霖也是看过这封信的。
“……笔迹确实与杨阁老的笔迹极为相似,然而杨阁老的字本就为天下人所争相模仿,若无进一步的证据,并不足以定杨阁老的罪。”秦霖说的也是实话,就有人将杨阁老的字模样的惟妙惟肖,让人难辨真假的。
“而且,这或许是北面蛮人的反间计,为的就是除掉杨阁老这位朝廷肱骨,让我大秦朝野震动,削弱我大秦的实力。”秦霖略顿了顿,就又说道。
一时之间,事情又陷入了僵局。
隆庆帝在龙椅上左右为难,往下面瞧了瞧。目光就落在另外两位阁老的身上。
“韩卿家和谢卿家,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被问到了头上。韩颐和谢亭章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忙都出班来行礼。
韩阁老和谢阁老倒是意见一致,都觉得以目前秦震和祁佑年所查到的证据,直接定杨阁老的罪似乎略显仓促,然而就这样放着不管更不是办法。
折中的法子,也就是将杨阁老叫到御前来,听听杨阁老自己是怎么说的。
这样一位朝廷重臣。总得给他一个体面的辩解的机会。
两位阁老这样的处置,很得隆庆帝的心,当即就点了头。打发人往杨阁老府去召杨阁老。
这个时候,就有中官从大殿后面走到隆庆帝的身侧,附在隆庆帝的耳边不知说了什么。隆庆帝立刻就宣布散朝,并让传旨的中官宣杨阁老到御书房说话。
这样说完。隆庆帝就起身在中官的簇拥下往殿后去了。
文武百官也只能从大殿中退了出来。
秦震从大殿中退出来后并没有回府。而是守在了宫门外。
很快,就看见中官领了杨阁老匆匆而来。
杨阁老请假卧病,但隆庆帝下旨召见他,就算是他病倒在床上起不得身,让人用床抬着,他也得来。
这就是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了。
纪晓棠在景华堂的书房,和纪二老爷一起等待消息。这一天。秦震不断地打发人将消息传递了出来。
杨阁老进宫,大约一个时辰后。韩太后和隆庆帝又下旨,将靖安亲王秦震、靖肃亲王秦霖和小威武候祁佑年都召进了宫中,这个人在宫中直停留到天色将晚,才相继出来。
其中,杨阁老是被人搀扶着出来的。
帝后暂停了杨阁老的职,并安排大理寺清查秦震和祁佑年所上交的诸多证据。而在此期间,杨阁老被要求待在家中,闭门思过。
秦震和祁佑年从宫中出来,并没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直接奔了馨华堂来。
等在景华堂的书房中坐稳了,秦震才缓缓地长出了一口气。
看来,方才在宫中,秦震是并不怎么气顺了。
比起秦震,祁佑年的面色可以说是平和的。
“王爷别生气,现在这种情况,不是大家早就料到的吗?”纪晓棠亲自捧上茶来,一面就劝慰秦震。
“虽然如此,然而事到临头,依旧让人气恼的很。”秦震就道。
能将秦震气成这样,方才在宫中一定还发生了其他的事。纪晓棠没有直接询问秦震,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祁佑年。
“方才四哥在宫中,跟肃王爷争吵了起来。”祁佑年就告诉纪晓棠。
“不提也罢。他为了与本王争竞,竟连祖宗的江山社稷的安危也不顾及了。”秦震就摆手道。
秦震与秦霖在宫中,是当着韩太后和隆庆帝的面,争吵到最后,几乎是为了争吵而争吵了。
纪晓棠几乎无法想象,秦震还会有这样的时候,为了争吵而争吵,而且还真的气的不轻。
这对于秦震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秦震是真的将秦霖当做了对手。
反之,秦霖对于秦震,应该也是如此吧。
“王爷,最后放了杨阁老走的,不是肃王爷,而是太后和陛下。王爷不生太后和陛下的气,只生肃王爷的气。在王爷的心目中,似乎对肃王爷期待颇高呢。”纪晓棠一语点破了秦震的心思。
而这个心思,只怕秦震自己也还没有意识到,或者他是故意没有去关注这一点。
秦震默然无语,半晌,才笑了。
“晓棠,你说的不错。当今天下,知我者,非晓棠莫属。”
秦震对于韩太后和隆庆帝都没有什么期待,反而对秦霖有颇高的期待,这件事情本身,也是很耐人寻味的。
当下,纪晓棠见秦震不再烦躁郁闷,这才说起正题。
“肃王爷站在杨阁老一边,这一点,王爷和阿佑也该早就料到。”关于张丽蓉的事情,纪晓棠早就对两人说过了。
秦震也早就派人暗中看着张丽蓉,知道她在变成张丽蓉之前,是被杨阁老的人从霍家庄给接走的。在那之后,张丽蓉是如何从杨阁老的手上到了秦霖的手上,秦震的人却无从得知。
虽是如此,也已经可以肯定,秦霖和杨阁老是早就有了亲密的来往。
杨阁老不仅背靠着韩太后和隆庆帝,还为自己找了个强大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