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革命家闪亮登场
“率四万万同胞之国民,与一切阻挡我们获取自由、**、平等的反动派驰骋于枪林弹雨之中,流血牺牲而不恤;洗中国几百年之历史污点,使中国之名誉凌空飞扬,革命大旗已高标于云霄,自由钟已哄鸣于禹城,纪念碑已雄耸于高风。顶,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为了新中国,奋勇前进,将胜利的旗帜插遍神州大地,用鲜血浇灌自由之花革命军万岁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
革命军万岁
中华共和国万岁
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
大革命家宋复华终于在众相期盼、翘首以待中出场,第一个巡回演讲宣传的地方自然是聚集了近万留学生的日本。在提前的宣传造势包装下,在长时间精心的准备下,他的演讲鼓动异常成功,每到一地都引起了轰动。
留日学生大多抱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贪婪吮吸革命的新知,追求强国之路。所以,在他们看来,这已经不是演讲,而是一首动人心魄的交响乐。
时而高昂时而深沉的语调,果断而自信的手势,清晰如汩汩泉水一样的思路,痛斥满清腐朽的怒火般的愤怒,那重如山岳般的民族正气,那看透世界风云的高瞻远瞩成为和谐地交混在一起的音响声彩,形成一支雄浑壮伟的旋律。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无可阻挡。
鼓掌,欢呼。用尽全力地从胸膛迸发,没有丝毫的保留;这个时代,虽然黑暗,却从来不缺乏热血青年,而宋复华将他们的热血再次升温。
当然,宋复华的革命思想和理论还有很多有待改进和商榷的地方,但就当时而言。却已经是相当完整而具体了。因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创造,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包括了陈文强那与众不同的分析判断。
“请问宋先生。据说复兴会既有顶尖的暗杀高手陈胜,一举刺杀满酋铁良,又有万宁起义的军队武装,至今还转战琼南。屡次击败清军。在现今各革命团体中。可谓是实力最强,影响最大,为何宗旨却如此温和,置主流排满于不顾,这革命未免不够激进、热血吧”
“用温和形容本会宗旨、纲领是不对的,而应该是立足长远、审慎认真。而所谓革命,正如本会之前反复提及的,应该分为推翻、建设国家这两个阶段。再从革命的目的来看。是推翻、建立民国,还是排满杀满。大举报复显然,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晓。可为什么都明白这个道理,却还非要激进,非要逞一时痛快呢眼前似有所得,将有必有所失,余不认为一个搞民族、种族屠杀的国家会被国际规则所承认,也不认为这是一个文明国家,是一个能够强盛富强的国家。”
“宋先生所言革命的两个阶段,一为破坏,一为建设,请问孰易孰难呢”
“当然是建设比破坏难上百倍。就象一栋美仑美焕的建筑耗费了无数人工,无数心血和智慧,要想破坏,只需要放一把火就可以。我们可以再从革命的初衷和要达到的目的进行分析,那就是你为什么要革命理由很简单,政府,民族危机严重,国家面临瓜分之虞。革命最终的目的难道不是要使国家强盛若是从这个高度看,推翻朝廷、建立民国只不过是打基础而已。之后如何使国家工业、科技、商业、农业等追赶上世界先进国家,以强国之姿傲立于世,才是最为艰巨的任务。”
“宋先生可否陈述并解释贵会的革命方略,暗杀、暴动并举,还是有轻有重”
“暗杀为辅,武装起义方是推翻清廷的正确手段。而且,本会对于暗杀并不推崇,只是对巨奸恶酋施以惩戒,以儆效尤。余在此也想给热血青年一个忠告,革命工作有多种,非杀身成仁、使后继者敦行之一途。”
“宋先生能否详加解释”
“对革命,身体力行非常重要,但谅力而行也不可忽视。身健体壮者,可习军事技能,扛枪打仗而为革命军一员;体弱者,自然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之革命工作。文笔出众者,可鼓与呼,启迪民智,为革命造势宣传;擅长经济运营者,可开办工厂企业,或为革命筹集资金”
专访,一定要专访。一定要通过专访的形式,让大革命家的精僻理论为大众所知,让所有忧心于国家民族的危难、抱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的热血青年快来吮吸革命的新知吧
什么叫炒做,什么叫包装,那个时代的人或许不知道这些新名词,但却在不自觉地使用,可谁又有陈文强做得全套,干得漂亮呢
况且,大革命家宋复华还提出了几个很经典独创的论断,象名言一样,短小易记,就象商标,更容易让人记住他,记住复兴会,记住他的革命理论。
“革命与改良互为动力,同时消长改良之迟缓激发革命,革命危及朝廷又推动改革,已然注定改革只能救国,而永远救不了朝廷。”
“体制内的改革派,例如立宪派,不一定是革命的敌人。看到俄国推行宪政了吗,承认了人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信仰、人身自由和参政的权利,这难道不是我们也希望的吗”
“革命有分工,工作有多种。就如同在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上阵冲杀的是战士,运送粮弹的是战士,打造武器的是战士,种地供粮的是战士,筹款助饷的是战士,救死扶伤的也是战士”
“在革命中找好自己的位置。即便因为身体或其他条件不能轰轰烈烈,但安心学习、增长知识,以后能为国家建设出力献智。同样值得骄傲。”
不仅有理论,有思想,大革命家宋复华还很有钱,嗯,准确地说应该是复兴会的财力很雄厚。
第一件实事便是设立助学和奖学基金,为求学有经济困难的提供帮助,为学习优秀者提供奖励。并且在冶炼、化学、物理等科目上进行更明确的资金激励。
第二件实事则是再发行一张报纸,名为新青年,交由留日学生会主持。全部刊登留学生的文章,使他们有表露思想、展示追求的平台。
显然,大革命家是如此货真价实,嘴上来得。这钱上也来得。而更使大革命家放射光芒的则是复兴会实打实的成绩。就说当时主流所认为的革命两途吧,刺杀和暴动,人家可都干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让你不服不行。
人生若只如初见嗯,虽然是两个大男人的故人重逢,但其中的意味却与这首诗很是契合。
宋教仁、黄兴,同是当初华兴会的倡导者。同样立志于推翻满清,同样是革命者。但此番再度相见。却各有不同的心境。
宋教仁已经被包装打造成大革命家,是复兴会的革命领袖,背后有坚强的组织,有充裕的资金支持,革命业绩卓著,使他意气风发,充满自信。
反观黄兴,虽然谈不上落魄,也是同盟会的二号人物,但与宋教仁在一起,却有些自惭形秽的感觉,委实是支撑其腰杆的力量和业绩乏善可陈。
“本会与保皇会的大论战正如火如荼,钝初这一番言论,很是不妥。革命与保皇,与立宪,本是水火不容,何谈求同存异,互动发展”
初见面,两人没有互相寒喧,反倒是黄兴在发泄着不满。
“革命与立宪的最终目的,都是建立宪政国家,这难道不是相同之处革命党与保皇会同属体制外反对力量,这也是相同点。”宋教仁微笑着解释道:“克强兄,你要多读书啊”
中国近代宪政思想大抵与国家富强联系在一起,即“富强为体,宪政为用”,宪政成为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力避“灭国亡种”危险的“法宝”,从此与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诉求相结合,并在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形成了强大的立宪思潮和立宪运动。
宪政真的是一副医治国弱民贫、政治的特效药宪政与富强孰重孰轻,如何平衡,这个在后世依然争执不休的难题,至今也仍然困惑着宋教仁和陈文强等人。但有一点他们可以肯定,立宪、立法,这是中国步入文明的必经步骤,不管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宪政都是必须要加以讨论和面对的问题。
“复兴会也是革命党,与同盟会应该更加接近,先不说理论差异,在这个时候,你要去拜会梁启超,便是令同盟会难堪。钝初老弟,要三思啊”
宋教仁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本来我计划着首先去拜会北辰先生,可惜北辰先生已去南洋。而梁启超在名望、学识上,素来为我仰慕,前往拜会,是正常的礼节问题,又何涉党争克强兄有些太苛了。”
黄兴无奈地叹了口气,坐在椅中,伸手示意宋教仁也请坐。两人算是挚友也不为过,可一涉到各自团体,意气之争便在所难免。
“复兴会这段时间干得风生水起,愚兄亦相当钦佩。”黄兴和缓了口气,“可革命联盟是大势所趋,同盟会应时而生,复兴会却孤芳自赏。须知力合则强,力分则弱。同是革命,有何不可商榷象你说的,求同存异,与立宪派、保皇会尚能如此,独对同盟会冷眼旁观,这是什么道理”
宋教仁想了想,说道:“那北辰先生也与克强兄同样想法看贵会与梁启超论战,文风粗野霸道,固执己见,意气用事,几乎完全容不得任何反对意见。由此观之,复兴会若被并入同盟会,岂不是要全部抛弃原有理念志同而道不合,与其日后争论不休、内讧不断,倒不如各自发展,以成绩论优劣。”
“你就敢说复兴会的道是正确的”黄兴皱起了眉头。
“那同盟会便无误了”宋教仁呵呵一笑,说道:“克强兄,你刚刚也说复兴会干得风生水起,难道不可为佐证再者”宋教仁的脸色严肃起来,说道:“同盟会组织过于松散,组织纪律甚为松懈,分工亦不明确,会员往往各行其是,这些都是弊病,克强兄可曾觉察”
“这也是复兴会**发展的原因之一”黄兴沉吟了一下,说道:“今日重逢,就休争论下去了。象你所说,以实绩为佐证,同盟会是优是劣,且看以后吧”
“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宋教仁端起酒壶,给黄兴倒酒,又不忘提醒道:“术业有专攻,若是武装暴动,还是让军事人才去做,克强兄不要轻易冒险。”
“钝初这话说得不实。”黄兴微微一笑,说道:“万宁起义何尝有军事人才,不照样屡战屡胜。所依靠者亦不过是江湖会党,却对外言会党不可依靠,是欲盖弥彰吧”
宋教仁正色说道:“政治家须要以正直诚实为准则,克强兄视我如政客骗子吗贵会也要搞武装暴动,不甘人后,这是可以想见的事情。但贵会能筹资多少,能买多少武器弹药,能组织多少敢战勇士,起事之后的弹药饷银又如何补充我是好心提醒,克强兄却如此恶意揣测,实不象当初故人。”
黄兴愣了一下,赶紧拱手陪笑道:“失言了,是愚兄不对。可这是外面普遍猜测,贵会也未作解释,我便信以为真。”
宋教仁轻轻摇头,说道:“当初连我也是与克强兄一样的想法,随着起义走向深入,才发现准备是如此仓促,一切美好预期皆是想当然。满清如百年老树,只凭千八百条枪便想推倒,太轻敌了。别的不说,单只北洋六镇,六七万虎狼之师,便是推翻满清之大障碍。不要以为以革命大义号召,所有敌人便会倒戈相向,投身革命。”
黄兴皱着眉头,慢慢转着酒杯,不时看宋教仁一眼,脸色变幻,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未完待续。。
革命军万岁
中华共和国万岁
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
大革命家宋复华终于在众相期盼、翘首以待中出场,第一个巡回演讲宣传的地方自然是聚集了近万留学生的日本。在提前的宣传造势包装下,在长时间精心的准备下,他的演讲鼓动异常成功,每到一地都引起了轰动。
留日学生大多抱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贪婪吮吸革命的新知,追求强国之路。所以,在他们看来,这已经不是演讲,而是一首动人心魄的交响乐。
时而高昂时而深沉的语调,果断而自信的手势,清晰如汩汩泉水一样的思路,痛斥满清腐朽的怒火般的愤怒,那重如山岳般的民族正气,那看透世界风云的高瞻远瞩成为和谐地交混在一起的音响声彩,形成一支雄浑壮伟的旋律。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无可阻挡。
鼓掌,欢呼。用尽全力地从胸膛迸发,没有丝毫的保留;这个时代,虽然黑暗,却从来不缺乏热血青年,而宋复华将他们的热血再次升温。
当然,宋复华的革命思想和理论还有很多有待改进和商榷的地方,但就当时而言。却已经是相当完整而具体了。因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创造,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包括了陈文强那与众不同的分析判断。
“请问宋先生。据说复兴会既有顶尖的暗杀高手陈胜,一举刺杀满酋铁良,又有万宁起义的军队武装,至今还转战琼南。屡次击败清军。在现今各革命团体中。可谓是实力最强,影响最大,为何宗旨却如此温和,置主流排满于不顾,这革命未免不够激进、热血吧”
“用温和形容本会宗旨、纲领是不对的,而应该是立足长远、审慎认真。而所谓革命,正如本会之前反复提及的,应该分为推翻、建设国家这两个阶段。再从革命的目的来看。是推翻、建立民国,还是排满杀满。大举报复显然,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晓。可为什么都明白这个道理,却还非要激进,非要逞一时痛快呢眼前似有所得,将有必有所失,余不认为一个搞民族、种族屠杀的国家会被国际规则所承认,也不认为这是一个文明国家,是一个能够强盛富强的国家。”
“宋先生所言革命的两个阶段,一为破坏,一为建设,请问孰易孰难呢”
“当然是建设比破坏难上百倍。就象一栋美仑美焕的建筑耗费了无数人工,无数心血和智慧,要想破坏,只需要放一把火就可以。我们可以再从革命的初衷和要达到的目的进行分析,那就是你为什么要革命理由很简单,政府,民族危机严重,国家面临瓜分之虞。革命最终的目的难道不是要使国家强盛若是从这个高度看,推翻朝廷、建立民国只不过是打基础而已。之后如何使国家工业、科技、商业、农业等追赶上世界先进国家,以强国之姿傲立于世,才是最为艰巨的任务。”
“宋先生可否陈述并解释贵会的革命方略,暗杀、暴动并举,还是有轻有重”
“暗杀为辅,武装起义方是推翻清廷的正确手段。而且,本会对于暗杀并不推崇,只是对巨奸恶酋施以惩戒,以儆效尤。余在此也想给热血青年一个忠告,革命工作有多种,非杀身成仁、使后继者敦行之一途。”
“宋先生能否详加解释”
“对革命,身体力行非常重要,但谅力而行也不可忽视。身健体壮者,可习军事技能,扛枪打仗而为革命军一员;体弱者,自然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之革命工作。文笔出众者,可鼓与呼,启迪民智,为革命造势宣传;擅长经济运营者,可开办工厂企业,或为革命筹集资金”
专访,一定要专访。一定要通过专访的形式,让大革命家的精僻理论为大众所知,让所有忧心于国家民族的危难、抱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的热血青年快来吮吸革命的新知吧
什么叫炒做,什么叫包装,那个时代的人或许不知道这些新名词,但却在不自觉地使用,可谁又有陈文强做得全套,干得漂亮呢
况且,大革命家宋复华还提出了几个很经典独创的论断,象名言一样,短小易记,就象商标,更容易让人记住他,记住复兴会,记住他的革命理论。
“革命与改良互为动力,同时消长改良之迟缓激发革命,革命危及朝廷又推动改革,已然注定改革只能救国,而永远救不了朝廷。”
“体制内的改革派,例如立宪派,不一定是革命的敌人。看到俄国推行宪政了吗,承认了人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信仰、人身自由和参政的权利,这难道不是我们也希望的吗”
“革命有分工,工作有多种。就如同在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上阵冲杀的是战士,运送粮弹的是战士,打造武器的是战士,种地供粮的是战士,筹款助饷的是战士,救死扶伤的也是战士”
“在革命中找好自己的位置。即便因为身体或其他条件不能轰轰烈烈,但安心学习、增长知识,以后能为国家建设出力献智。同样值得骄傲。”
不仅有理论,有思想,大革命家宋复华还很有钱,嗯,准确地说应该是复兴会的财力很雄厚。
第一件实事便是设立助学和奖学基金,为求学有经济困难的提供帮助,为学习优秀者提供奖励。并且在冶炼、化学、物理等科目上进行更明确的资金激励。
第二件实事则是再发行一张报纸,名为新青年,交由留日学生会主持。全部刊登留学生的文章,使他们有表露思想、展示追求的平台。
显然,大革命家是如此货真价实,嘴上来得。这钱上也来得。而更使大革命家放射光芒的则是复兴会实打实的成绩。就说当时主流所认为的革命两途吧,刺杀和暴动,人家可都干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让你不服不行。
人生若只如初见嗯,虽然是两个大男人的故人重逢,但其中的意味却与这首诗很是契合。
宋教仁、黄兴,同是当初华兴会的倡导者。同样立志于推翻满清,同样是革命者。但此番再度相见。却各有不同的心境。
宋教仁已经被包装打造成大革命家,是复兴会的革命领袖,背后有坚强的组织,有充裕的资金支持,革命业绩卓著,使他意气风发,充满自信。
反观黄兴,虽然谈不上落魄,也是同盟会的二号人物,但与宋教仁在一起,却有些自惭形秽的感觉,委实是支撑其腰杆的力量和业绩乏善可陈。
“本会与保皇会的大论战正如火如荼,钝初这一番言论,很是不妥。革命与保皇,与立宪,本是水火不容,何谈求同存异,互动发展”
初见面,两人没有互相寒喧,反倒是黄兴在发泄着不满。
“革命与立宪的最终目的,都是建立宪政国家,这难道不是相同之处革命党与保皇会同属体制外反对力量,这也是相同点。”宋教仁微笑着解释道:“克强兄,你要多读书啊”
中国近代宪政思想大抵与国家富强联系在一起,即“富强为体,宪政为用”,宪政成为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力避“灭国亡种”危险的“法宝”,从此与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诉求相结合,并在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形成了强大的立宪思潮和立宪运动。
宪政真的是一副医治国弱民贫、政治的特效药宪政与富强孰重孰轻,如何平衡,这个在后世依然争执不休的难题,至今也仍然困惑着宋教仁和陈文强等人。但有一点他们可以肯定,立宪、立法,这是中国步入文明的必经步骤,不管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宪政都是必须要加以讨论和面对的问题。
“复兴会也是革命党,与同盟会应该更加接近,先不说理论差异,在这个时候,你要去拜会梁启超,便是令同盟会难堪。钝初老弟,要三思啊”
宋教仁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本来我计划着首先去拜会北辰先生,可惜北辰先生已去南洋。而梁启超在名望、学识上,素来为我仰慕,前往拜会,是正常的礼节问题,又何涉党争克强兄有些太苛了。”
黄兴无奈地叹了口气,坐在椅中,伸手示意宋教仁也请坐。两人算是挚友也不为过,可一涉到各自团体,意气之争便在所难免。
“复兴会这段时间干得风生水起,愚兄亦相当钦佩。”黄兴和缓了口气,“可革命联盟是大势所趋,同盟会应时而生,复兴会却孤芳自赏。须知力合则强,力分则弱。同是革命,有何不可商榷象你说的,求同存异,与立宪派、保皇会尚能如此,独对同盟会冷眼旁观,这是什么道理”
宋教仁想了想,说道:“那北辰先生也与克强兄同样想法看贵会与梁启超论战,文风粗野霸道,固执己见,意气用事,几乎完全容不得任何反对意见。由此观之,复兴会若被并入同盟会,岂不是要全部抛弃原有理念志同而道不合,与其日后争论不休、内讧不断,倒不如各自发展,以成绩论优劣。”
“你就敢说复兴会的道是正确的”黄兴皱起了眉头。
“那同盟会便无误了”宋教仁呵呵一笑,说道:“克强兄,你刚刚也说复兴会干得风生水起,难道不可为佐证再者”宋教仁的脸色严肃起来,说道:“同盟会组织过于松散,组织纪律甚为松懈,分工亦不明确,会员往往各行其是,这些都是弊病,克强兄可曾觉察”
“这也是复兴会**发展的原因之一”黄兴沉吟了一下,说道:“今日重逢,就休争论下去了。象你所说,以实绩为佐证,同盟会是优是劣,且看以后吧”
“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宋教仁端起酒壶,给黄兴倒酒,又不忘提醒道:“术业有专攻,若是武装暴动,还是让军事人才去做,克强兄不要轻易冒险。”
“钝初这话说得不实。”黄兴微微一笑,说道:“万宁起义何尝有军事人才,不照样屡战屡胜。所依靠者亦不过是江湖会党,却对外言会党不可依靠,是欲盖弥彰吧”
宋教仁正色说道:“政治家须要以正直诚实为准则,克强兄视我如政客骗子吗贵会也要搞武装暴动,不甘人后,这是可以想见的事情。但贵会能筹资多少,能买多少武器弹药,能组织多少敢战勇士,起事之后的弹药饷银又如何补充我是好心提醒,克强兄却如此恶意揣测,实不象当初故人。”
黄兴愣了一下,赶紧拱手陪笑道:“失言了,是愚兄不对。可这是外面普遍猜测,贵会也未作解释,我便信以为真。”
宋教仁轻轻摇头,说道:“当初连我也是与克强兄一样的想法,随着起义走向深入,才发现准备是如此仓促,一切美好预期皆是想当然。满清如百年老树,只凭千八百条枪便想推倒,太轻敌了。别的不说,单只北洋六镇,六七万虎狼之师,便是推翻满清之大障碍。不要以为以革命大义号召,所有敌人便会倒戈相向,投身革命。”
黄兴皱着眉头,慢慢转着酒杯,不时看宋教仁一眼,脸色变幻,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