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身份僵局
这一次遇到的案子,死者身份实在是不大容易确定,根据死者的指纹,同样没有发现任何相关记录,说明这是一个没有案底的人,在经过了比对之后,现场发现的那位置隐秘的半枚指纹也并不是属于死者的,没有什么人到a市的各个公安分局、派出所去报案失踪,在案发现场周围也没有发现任何遭人遗弃的可以交通工具,可以用来根据其相关登记来确认使用者的身份,别说这些,就连死者是否就是那个假称名叫“李家伟”的租客都无法确认。
那么想要找到线索来确认死者身份,就只好从目击者这条线来下手了,案发现场周围毕竟是一个居民区,虽然说规模并不是很大,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所以现在仍旧居住在那里的居民人数也并不是很多,可这毕竟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万一有人凑巧看到了什么,不用说一下子就锁定了死者的身份,哪怕是可以明确一个范围,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戴煦和方圆就拿了从房东那里得来的身份证复印件,开始了在那片居民区里面的排查和走访,这项工作非常的劳心费神,并不能够算是什么聪明的法子,但是眼下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于是戴煦和方圆,还有其他人,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把那片老住宅区几乎挨家挨户的都敲了一遍门,不说是走断了腿,磨破了嘴,倒也差不了太多,每天都累的精疲力尽,却收效甚微,那附近的居民,要不然是大部分时间足不出户的老年人。要么是外出务工,前来租房的流动人口,白天的时候很多人要么不在家,要么在家也不愿意接受询问,帮忙提供线索,反而要反过来向戴煦他们打听起情况来,想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警察需要挨家挨户的去走访询问。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热心肠。乐于助人的人,就有多少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三天下来,不光是戴煦和方圆一直都在白忙活,别人也是一样,他们拐弯抹角的也算是收集到了一些信息。只不过汇总到了一起这么一比较,就发现有些不对劲儿了。有的人说这个样子,有的人说的是那个样子,合并在一起就漏洞百出,哪儿跟哪儿都合不上。并且细细一琢磨,很快就发现了编造的痕迹,这让大伙儿都觉得有些郁闷。虽然明知道那些煞有介事的给他们提供假线索的人,可能归根结底的出发点也无非是恶作剧的心态。但是对于戴煦他们而言,哪怕是两手空空,毫无收获,也好过这种空欢喜,也亏那几个胡编乱造,信口开河的人,编造的东西都带着不难发现的漏洞,否则的话搞不好真的被误导了调查方向,那可就更不好办了,搞不好要浪费更多的人力、精力还有时间。
既然目击者这方面暂时没有办法从周围居民那里打开局面,那就只能尝试着找一找周围有没有什么仍旧被投入使用中的监控摄像头,不管是公共设施还是周围什么商户、店铺的私人设备,只要是在有效范围内的,都可以尝试着收集一下监控录像,看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画面,可以为破案提供帮助。
然而这方面的进展也一点都不顺利,那附近实在是太过于冷清偏僻,以至于在周边并没有能够找到有效的监控设备,就连与这个住宅区一道栅栏相隔的那条大马路上面,在短距离之内也同样是连一个交通监控摄像头都没有。
这样一来,经过了四五天的忙碌,调查工作最终还是陷入了僵局,关于死者的身份没有任何进展,甚至失去了调查方向,无从着手了。
这样的情况,让大家都觉得一筹莫展,现在已经知道的是,发现死者的案发现场,租房人是一个化名为“李家伟”的年轻人,而这个“李家伟”有没有什么比较明显的身体特征,房东夫妇并没有机会去了解清楚,周围邻居就对这个“李家伟”更是没有什么概念了,除了房东可以证实,跟他们接触打交道的这个“李家伟”跟身份证复印件上面的照片相貌十分相符之外,就没有了别的线索。
那么这个“李家伟”到底是死者本人,还是与凶手有某种关联,抑或根本就是凶手本人,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样的,姓甚名谁,这些暂时都无从得知,不仅是戴煦和方圆百思不得其解,开了几次碰头会,大家集思广益一起研究这件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虽然说可能性随便谁都能够提出好几种来,但是那毕竟都是假设,并没有任何实质的证据能够证明,所以自然就都不能成立。
可是这么大的一桩案子,也不能就这样因为无从下手,就被悬在那里不理不睬,不闻不问,让它变成一桩死案,常规的入手方向既然行不通,那就得从其他的角度去着手,思来想去,在案发现场曾经慌忙之中留下脚印的那个人,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切入点。根据对现场脚印的形成原因进行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那个匆忙之中留下脚印的人,最有可能是打来匿名电话报警的报案人,那么既然“李家伟”这个人到底和死者之间是哪一种关系这个暂时没有什么收获,那就从打匿名电话来报案的报案人着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虽然说根据之前的分析,他们都认为戴煦的那个结论成立的几率比较大,即报案人有可能是个无意中发现案发现场的入户门没有关严,且房中不像是有人在的状态,所以就趁机溜进去,想要顺手牵羊的人,没想到忽然发现了尸体,惊慌失措之下就急忙逃离了现场,但是除了这种最有可能成立的假设之外,也不能排除了报案人有可能与死者或者租房人“李家伟”相识,因此前来找他,甚至是赴约而来,结果一进门之后。很快发现了不对劲儿,仓皇之中夺门而逃,又怕给自己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选择了通过拨打匿名电话这样的方式报警,把自己的身份隐藏起来。
假如这第二种可能性能够成立的话,那么确定报案人的身份,对于戴煦他们的破案可就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了。至少可以通过报案人来顺藤摸瓜的了解到一些关于“李家伟”的情况。用来判断这个“李家伟”到底是凶手还是死者。
想要弄清楚报案人的身份,眼下对于戴煦他们而言有两种途径可以获取信息,第一种是现场那一串凌乱的脚印。第二种则是那一通匿名电话。
首先当然是要从最方便,也最客观的那一种方式来着手了。根据刑技那边的同事对现场提取到的足迹进行的一番分析鉴定,得出了这样的一种结论。
首先根据足迹的大小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身高约为一百七十公分到一百七十五公分之间,再从鞋印的形状来推测出此人的性别应该为男性。鞋子的形状比较狭窄,结合踩在地上留下印迹的轻重。可以推断出这个男人不仅足部偏瘦,整个人的身材也应该是比较清瘦的类型,从进出的不同鞋印比较来看,该男子在行走的时候。足迹的根部用力比较大,这符合年轻人的行走特征,因此最后的结论是。这名身材偏瘦,身高约一米七到一七五的男子。年龄段大约是在二十到二十五岁之间。其他更具体的个人体貌特征,就不是几个鞋印能够提供出来的了。
能够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来,对于戴煦他们而言,就已经算是很有收获了,余下的就自然是寄希望于第二种用来锁定报案人的途径——匿名电话。
那通匿名电话经查是从一部仍在使用中的ic卡公用电话打出来的,根据那部电话的号码,想要锁定电话的所在位置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方圆根据该ic卡公用电话打过来时候的来电号码,通过相关的通讯公司协助,很快就锁定了这部电话的位置,发现这一部公用电话位于距离案发现场很远的地方,别说是步行了,就算是乘车,交通状况良好,不堵车的情况下,恐怕也需要二十几分钟才能够到达,假如要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可能还涉及到转车换乘,耗时就更多了。
由此可见,这个报案人还真的是有够小心的,为了不被人发现其身份,居然不惜跑到那么远之外才打电话到公安局报警,并且按照方圆的感慨来说,也真是够难为这个报案人的,他怎么知道a市哪里还有可以使用的ic卡公用电话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方圆主观上认为这个报案人有可能是a市本地人,即便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至少也应该是在a市工作生活了一定年头,所以对a市比较熟悉,不管是路线还是一些基础设施,都有概念的这么一个人。
毕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a市人,除了上大学的几年之外,方圆几乎没有离开过a市的地界,可是现在要是有人问她a市的一些路线,一些设施都在哪里,她恐怕也说不上来,毕竟过去她在a市就只是个普通学生而已,生活内容比较单纯,活动范围也比较局限,出了原本的生活圈子,就没有那么熟悉了。
所以这个报案人如果真的是a市本地人的话,也应该是一个因为某种原因,活动范围比较广泛的人,所以才会对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都那么熟悉。
确定了ic卡公用电话的所在位置,戴煦和方圆就又出发了,直接驱车赶往那里,还别说,这部公用电话虽然不起眼,但是位置却一点也不偏僻,位于某条a市比较主要的大街一旁,只不过因为城区规划、市容改造等等的原因,这部电话的电话亭被圈在了一条人行路边上的绿地里面,旁边还有一棵树,不仔细看的话,还真不太容易被人注意到,这条大街也算是人来人往了,戴煦和方圆赶到那里的时候,正是临近中午的时间段,马路上面也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很多车子呼啸而过,为了不被红灯拦下来,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减速的意思,而行人也大多数是行色匆匆,很少有人去留意那么一部被小树半遮半掩的公用电话机。
戴煦和方圆站在公用电话机附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不远处路口的一处交通监控摄像头恰好能够把这个电话亭纳入拍摄范围内,而马路对面的一栋写字楼的大门旁边也挂着监控摄像头,于是戴煦和方圆就近先找到了对面那栋写字楼的保安负责人,说明了身份和来意之后,保安负责人同意了为他们调取监控录像,只可惜因为这个路口是一个下坡的位置,马路对面的这栋写字楼相对马路另一边地理位置要偏低了一点,摄像头安装的也并不高,就只在门框旁边,监控录像虽然调出来了,却因为拍摄角度的问题,除了门前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并不能够看到马路对面的公用电话亭,完全被街上来往的车辆给挡了个严严实实,戴煦和方圆不死心的特意调取了杨成接到匿名电话那一日期和时间段的录像,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却只能从川流不息的车缝里面,依稀的看到马路对面似乎有人停留过,别说是看清楚样貌了,就连看清楚是男是女都很勉强。
既然如此,那也只能放弃了写字楼这边的监控画面,戴煦和方圆表达了感谢之后,没有再多耽搁,直接去到了这一路段的分管兄弟单位,调取那个能够拍摄到公用电话的摄像头所拍的监控录像,虽然说这个监控摄像头距离公用电话亭比较远,即便可以把画面切大一些,也毕竟还是有限,但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项了。()
那么想要找到线索来确认死者身份,就只好从目击者这条线来下手了,案发现场周围毕竟是一个居民区,虽然说规模并不是很大,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所以现在仍旧居住在那里的居民人数也并不是很多,可这毕竟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万一有人凑巧看到了什么,不用说一下子就锁定了死者的身份,哪怕是可以明确一个范围,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戴煦和方圆就拿了从房东那里得来的身份证复印件,开始了在那片居民区里面的排查和走访,这项工作非常的劳心费神,并不能够算是什么聪明的法子,但是眼下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于是戴煦和方圆,还有其他人,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把那片老住宅区几乎挨家挨户的都敲了一遍门,不说是走断了腿,磨破了嘴,倒也差不了太多,每天都累的精疲力尽,却收效甚微,那附近的居民,要不然是大部分时间足不出户的老年人。要么是外出务工,前来租房的流动人口,白天的时候很多人要么不在家,要么在家也不愿意接受询问,帮忙提供线索,反而要反过来向戴煦他们打听起情况来,想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警察需要挨家挨户的去走访询问。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热心肠。乐于助人的人,就有多少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三天下来,不光是戴煦和方圆一直都在白忙活,别人也是一样,他们拐弯抹角的也算是收集到了一些信息。只不过汇总到了一起这么一比较,就发现有些不对劲儿了。有的人说这个样子,有的人说的是那个样子,合并在一起就漏洞百出,哪儿跟哪儿都合不上。并且细细一琢磨,很快就发现了编造的痕迹,这让大伙儿都觉得有些郁闷。虽然明知道那些煞有介事的给他们提供假线索的人,可能归根结底的出发点也无非是恶作剧的心态。但是对于戴煦他们而言,哪怕是两手空空,毫无收获,也好过这种空欢喜,也亏那几个胡编乱造,信口开河的人,编造的东西都带着不难发现的漏洞,否则的话搞不好真的被误导了调查方向,那可就更不好办了,搞不好要浪费更多的人力、精力还有时间。
既然目击者这方面暂时没有办法从周围居民那里打开局面,那就只能尝试着找一找周围有没有什么仍旧被投入使用中的监控摄像头,不管是公共设施还是周围什么商户、店铺的私人设备,只要是在有效范围内的,都可以尝试着收集一下监控录像,看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画面,可以为破案提供帮助。
然而这方面的进展也一点都不顺利,那附近实在是太过于冷清偏僻,以至于在周边并没有能够找到有效的监控设备,就连与这个住宅区一道栅栏相隔的那条大马路上面,在短距离之内也同样是连一个交通监控摄像头都没有。
这样一来,经过了四五天的忙碌,调查工作最终还是陷入了僵局,关于死者的身份没有任何进展,甚至失去了调查方向,无从着手了。
这样的情况,让大家都觉得一筹莫展,现在已经知道的是,发现死者的案发现场,租房人是一个化名为“李家伟”的年轻人,而这个“李家伟”有没有什么比较明显的身体特征,房东夫妇并没有机会去了解清楚,周围邻居就对这个“李家伟”更是没有什么概念了,除了房东可以证实,跟他们接触打交道的这个“李家伟”跟身份证复印件上面的照片相貌十分相符之外,就没有了别的线索。
那么这个“李家伟”到底是死者本人,还是与凶手有某种关联,抑或根本就是凶手本人,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样的,姓甚名谁,这些暂时都无从得知,不仅是戴煦和方圆百思不得其解,开了几次碰头会,大家集思广益一起研究这件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虽然说可能性随便谁都能够提出好几种来,但是那毕竟都是假设,并没有任何实质的证据能够证明,所以自然就都不能成立。
可是这么大的一桩案子,也不能就这样因为无从下手,就被悬在那里不理不睬,不闻不问,让它变成一桩死案,常规的入手方向既然行不通,那就得从其他的角度去着手,思来想去,在案发现场曾经慌忙之中留下脚印的那个人,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切入点。根据对现场脚印的形成原因进行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那个匆忙之中留下脚印的人,最有可能是打来匿名电话报警的报案人,那么既然“李家伟”这个人到底和死者之间是哪一种关系这个暂时没有什么收获,那就从打匿名电话来报案的报案人着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虽然说根据之前的分析,他们都认为戴煦的那个结论成立的几率比较大,即报案人有可能是个无意中发现案发现场的入户门没有关严,且房中不像是有人在的状态,所以就趁机溜进去,想要顺手牵羊的人,没想到忽然发现了尸体,惊慌失措之下就急忙逃离了现场,但是除了这种最有可能成立的假设之外,也不能排除了报案人有可能与死者或者租房人“李家伟”相识,因此前来找他,甚至是赴约而来,结果一进门之后。很快发现了不对劲儿,仓皇之中夺门而逃,又怕给自己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选择了通过拨打匿名电话这样的方式报警,把自己的身份隐藏起来。
假如这第二种可能性能够成立的话,那么确定报案人的身份,对于戴煦他们的破案可就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了。至少可以通过报案人来顺藤摸瓜的了解到一些关于“李家伟”的情况。用来判断这个“李家伟”到底是凶手还是死者。
想要弄清楚报案人的身份,眼下对于戴煦他们而言有两种途径可以获取信息,第一种是现场那一串凌乱的脚印。第二种则是那一通匿名电话。
首先当然是要从最方便,也最客观的那一种方式来着手了。根据刑技那边的同事对现场提取到的足迹进行的一番分析鉴定,得出了这样的一种结论。
首先根据足迹的大小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身高约为一百七十公分到一百七十五公分之间,再从鞋印的形状来推测出此人的性别应该为男性。鞋子的形状比较狭窄,结合踩在地上留下印迹的轻重。可以推断出这个男人不仅足部偏瘦,整个人的身材也应该是比较清瘦的类型,从进出的不同鞋印比较来看,该男子在行走的时候。足迹的根部用力比较大,这符合年轻人的行走特征,因此最后的结论是。这名身材偏瘦,身高约一米七到一七五的男子。年龄段大约是在二十到二十五岁之间。其他更具体的个人体貌特征,就不是几个鞋印能够提供出来的了。
能够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来,对于戴煦他们而言,就已经算是很有收获了,余下的就自然是寄希望于第二种用来锁定报案人的途径——匿名电话。
那通匿名电话经查是从一部仍在使用中的ic卡公用电话打出来的,根据那部电话的号码,想要锁定电话的所在位置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方圆根据该ic卡公用电话打过来时候的来电号码,通过相关的通讯公司协助,很快就锁定了这部电话的位置,发现这一部公用电话位于距离案发现场很远的地方,别说是步行了,就算是乘车,交通状况良好,不堵车的情况下,恐怕也需要二十几分钟才能够到达,假如要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可能还涉及到转车换乘,耗时就更多了。
由此可见,这个报案人还真的是有够小心的,为了不被人发现其身份,居然不惜跑到那么远之外才打电话到公安局报警,并且按照方圆的感慨来说,也真是够难为这个报案人的,他怎么知道a市哪里还有可以使用的ic卡公用电话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方圆主观上认为这个报案人有可能是a市本地人,即便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至少也应该是在a市工作生活了一定年头,所以对a市比较熟悉,不管是路线还是一些基础设施,都有概念的这么一个人。
毕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a市人,除了上大学的几年之外,方圆几乎没有离开过a市的地界,可是现在要是有人问她a市的一些路线,一些设施都在哪里,她恐怕也说不上来,毕竟过去她在a市就只是个普通学生而已,生活内容比较单纯,活动范围也比较局限,出了原本的生活圈子,就没有那么熟悉了。
所以这个报案人如果真的是a市本地人的话,也应该是一个因为某种原因,活动范围比较广泛的人,所以才会对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都那么熟悉。
确定了ic卡公用电话的所在位置,戴煦和方圆就又出发了,直接驱车赶往那里,还别说,这部公用电话虽然不起眼,但是位置却一点也不偏僻,位于某条a市比较主要的大街一旁,只不过因为城区规划、市容改造等等的原因,这部电话的电话亭被圈在了一条人行路边上的绿地里面,旁边还有一棵树,不仔细看的话,还真不太容易被人注意到,这条大街也算是人来人往了,戴煦和方圆赶到那里的时候,正是临近中午的时间段,马路上面也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很多车子呼啸而过,为了不被红灯拦下来,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减速的意思,而行人也大多数是行色匆匆,很少有人去留意那么一部被小树半遮半掩的公用电话机。
戴煦和方圆站在公用电话机附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不远处路口的一处交通监控摄像头恰好能够把这个电话亭纳入拍摄范围内,而马路对面的一栋写字楼的大门旁边也挂着监控摄像头,于是戴煦和方圆就近先找到了对面那栋写字楼的保安负责人,说明了身份和来意之后,保安负责人同意了为他们调取监控录像,只可惜因为这个路口是一个下坡的位置,马路对面的这栋写字楼相对马路另一边地理位置要偏低了一点,摄像头安装的也并不高,就只在门框旁边,监控录像虽然调出来了,却因为拍摄角度的问题,除了门前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并不能够看到马路对面的公用电话亭,完全被街上来往的车辆给挡了个严严实实,戴煦和方圆不死心的特意调取了杨成接到匿名电话那一日期和时间段的录像,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却只能从川流不息的车缝里面,依稀的看到马路对面似乎有人停留过,别说是看清楚样貌了,就连看清楚是男是女都很勉强。
既然如此,那也只能放弃了写字楼这边的监控画面,戴煦和方圆表达了感谢之后,没有再多耽搁,直接去到了这一路段的分管兄弟单位,调取那个能够拍摄到公用电话的摄像头所拍的监控录像,虽然说这个监控摄像头距离公用电话亭比较远,即便可以把画面切大一些,也毕竟还是有限,但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