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小说 > 大明阴陵卫之帝国余孽

第五章 刘伯温

    走出书房,我跟在陈岱的身后,依旧有些迷茫,有些话不知该怎么说,有些话又不知该从何说起,索性闭嘴什么都不说,一直跟着他又进了一间屋子。

    这间屋子比较小,东西不是很多,都是一些家具什么的,在狭小的屋子里显得有些拥挤。进去以后他也不客气,直接坐下,眼神上下打量着我,我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刚想问他,只见他摇了摇头,疑惑的说道:“怎么看都没觉得你小子有什么特别的,沈渊怎么会看上你呢?”

    我听到沈渊这个名字就隐约有些头疼,仿佛是忘了什么事儿,却又想不起来一样,实在是不想再继续听到和这个人有关的话题。于是赶快岔开话:“那什么,陈大人,我刚来什么都不知道,还指望您多指教,刚才你们赵头也说了,让我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您,现在您是不是该告诉我些什么?”

    听到我说话,他那种白眼又出来了,用一种奇怪的眼神儿看着我说道:“什么叫‘你们赵头’,应该是‘咱们赵头’,别忘了,现在你也是阴陵卫的人了。”

    听到他反驳,我懒得和他玩儿这种文字游戏,就应承着:“好好好,是‘咱们赵头’,不是我说,都是‘咱们’了,您是不是该回答我的问题了。”

    他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说道:“说吧,你想知道什么。”

    听到他肯回答,我迫不及待的问出了第一个疑问:“阴陵卫是什么?”

    听了我的问题,他又白了我一眼,从我见到他也不过几个时辰,受了他的白眼已经不少,不过我都懒得和他计较了,似乎,是习惯了。

    “不是我说,就你这也算问题?阴陵卫的资料在宗卷室都可以查到的,你有功夫多跑几趟宗卷室不就得了,还要麻烦我费口舌。算了,看在你刚来的份儿上,我就和你讲讲咱这阴陵卫。”

    “我刚来连宗卷室在哪儿都不知道,不然还用在这儿受你白眼。”我嘀咕了一声,不过,抱怨马上被听故事的好奇心压了下去。

    昔日,太祖皇帝起兵纵横天下之时,越国武庄公胡大海攻克处州,折节下士,荐天下奇才刘伯温。刘伯温阅历天下,料定太祖必得天下,将有“九五之尊”,于是投到他的帐下效力,由于刘基刘伯温谈吐不凡料事如神,太祖十分倚重,事无大小悉以问之,刘伯温一向对答如流,屡献良谋奇策。

    有一天太祖率部与元军交战,军中粮草接济不上,陷入苦战,恰好刘伯温求见,便以仅有的几个烧饼款待,随后二人说起当前局势,是为“烧饼歌”。

    太祖隐隐听出刘伯温的话里有话,似乎在暗示自己将有“九五之尊”,再加追问,果然如此,便说:“当年周文王得姜子牙出山,背了他八百零八步,姜子牙保大周八百年社稷。若真如先生所言,我能开国定基,不敢奢求江山永葆万年,也不敢比周嗣八百载,能有四百年的国运就很知足了。”

    刘伯温坦言:“胡人虽将败亡,但北龙气数不衰,将来这锦绣河山,还得有胡人的一段天下,主公国运恐怕到不了四百年,甚至三百年都不到。”

    太祖闻言大惊。不仅是为国运长短担心,主要是多年南征北战,曾经见过许多被盗毁的荒坟野冢,尤其是在南宋诸帝的陵寝附近,如今只剩下几个巨大的土坑,里面杂草丛生,多有狐鬼出没。

    在元灭南宋之后,这些帝陵都被胡人盗空了,南宋皇帝的尸体也惨遭**,都被与牛马猪狗的骨头混在一处,给埋在了“镇南塔”下,看宋陵遗址,当真是“田竖鞭骷髅,牧童扫精灵;如今荒凉虚无地,昔日君王埋魂处”,其景象之凄惨,足令见者嗟叹,闻者伤怀。

    太祖说,纵然我能恢复汉家江山,但人难免一死,天子死后自然要下葬到皇陵之中,可瞧瞧南宋北宋的帝陵如今是什么下场?还不都被胡人所平,改朝换代天理循环,咱们现在荡平胡虏,其辈子孙一旦得势,必要大肆报复今日之恨,皇室子孙还不是都得被奸贼们一发掘出来鞭尸焚骸?

    想起宋室皇家陵寝的荒废景象,再想想自己将来的下场,不免心生寒意,太祖知道刘伯温精通南龙风水,就问他世上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佑皇陵不被胡人盗毁?

    刘伯温说您想的太长远了,现在要琢磨的是怎么夺取天下,皇陵之事等大业已定之时再筹划不迟,此事尽管放心,到时候肯定给主公想个安稳的法子。

    由于当时大战在即,这件事说完就完了,谈论几句之后,也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南征北战始终都没机会再提过。

    直到天下一统大明开国,按古例,各朝天子登基当了皇上先不干别的,立刻就要着手筹备自己的皇陵,从选取龙脉,到陵墓规模布局,一丝半毫也马虎不得,都是国家一等一的大事。

    太祖皇帝就召来刘伯温,说起以前的那件事来,这建造皇陵的责任,必须得由刘伯温来策划主持,大明王朝的皇陵,绝不能让胡人盗毁。

    刘伯温当时在朝中早已萌生退意,但在修建皇陵之事上,被太祖逼得脱不开身,想起巫山蜀水还有一伙“棺山盗骨”之徒,最是精通陵谱和遁甲之术,就把这件“皇差”推到了他们头上,他还算留些情面,在太祖明前并未明言,只说观山封氏是风水奇才,太祖也并未多问,便将皇陵之事交由封氏一族建造。陵寝选在南京紫金山南麓,背山靠江,尽得南龙风水之妙。

    皇陵的修建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一日,钦天监来报,说太白犯镇星于斗牛,过天津,荧惑又逆行,与太白会于天关,金火交会,此报当应在天子,大凶。

    太祖大惊,急命人宣诚意伯刘伯温进宫,近臣去宣,却发现刘伯温不在府邸,太祖坐立不安。到了黄昏,宫人禀告,诚意伯刘伯温觐见,太祖急宣。

    太祖一见刘伯温,就将钦天监的话说了出来,询问对策。刘伯温微微一笑,说道:陛下不用着急,此事我已知晓,而且今日之所以晚来,正是因为处理此事去了。于是将此时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昨夜,刘伯温夜观天象之时,见太白犯镇星于斗牛,过天津,荧惑又逆行,与太白会于天关,金火交会,知是大凶之兆,掐指一算,应在城南皇陵,于是连夜出城,赶去找到观山封家家主封师古,询问皇陵开工之后可有异常。

    封师古仔细回忆了之后回答道:要说异常,也有一桩。

    开工不久,工人在地基内挖出一箱金子,东西上交到封师古这里来后,封师古大概看了一下,应该是古金,黄金纯度比市面上流通的差了很多,也就没有多想,将这箱金子用在了皇陵的开销之内,可从黄金被挖起来开始,陆续有民工死去,死的地方也不一样,但死亡原因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虽然有些离奇,却又说不出离奇在哪里。

    太祖也是明白人,虽然不懂,却也不糊涂,听到这里,于是问道,可是挖出的金子出了问题。刘伯温朝太祖拜了一拜,说了句陛下英明,讲起了这箱金子的来源。

    战国中期,越王无疆犯楚国,被楚军打得大败,自己也丢了性命,楚军趁机东进,把越国压制在会稽一隅之地,占领了江东大片土地。有方士向楚威王进言,说江东之地有王气,恐会危害楚国霸业,威王问计,方士回答:东方属木,金克木,在江东之地埋金镇住王气,自可保楚国百年霸业。

    而这次修建皇陵,挖出了当年镇住王气的黄金,泄了王气,所以天象才会出现异常。

    太祖问道,既然先生知道原因,想必也能解决吧。刘伯温回答,今日之祸,我已经解决,可有朝一日,皇陵必然为祸。

    太祖又问,既然如此,重建皇陵如何?刘伯温说,皇陵已经选定,已和大明国运系为一体,如若改动,只恐天下震动。

    太祖忧虑不已,问道:此事先生也不能解决?刘伯温面露难色,略微有些无奈的说:举朝之士,只能于天下治人,不能泰山治鬼。要想解决,需以阴治阴,以陵克陵,选天下能人异士入阴陵卫,以保大明社稷,只是这种人,万中无一,实在难求。

    太祖听到有办法解决,欣喜不已说,虽是难求,但并非不可求,望先生怜士卒同心,将士效命,才驱除胡虏,建立大明江山,换百姓一个太平,保大明无虞。

    刘伯温叹了口气,算是应下了。于是开始广招天下奇人,入职阴陵卫。

    〖 懒人小说网:www.lrxsw.com 〗为您提供精彩的小说在线阅读,百度搜索 "懒人小说网"访问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