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内外亲疏
相爱而不能在一起的人,没有好人与坏人,只有不合时宜的相遇,和无可奈何的缘分。
多年前的泾河岸边,李素神情恬淡,枕石观云,挥洒青春,东阳轻拈裙裾,莲足似雪,笑靥如花,同样的芳华岁月,同样的肆无忌惮,遇上了,相爱了,经历命中注定的劫难。
多年过去,李素仍是李素,东阳仍是东阳,他与她的手心里还握着青春的最后一丝余韵,可是,大家终于有了许多顾虑,许多牵绊,不再似当年那般无所顾忌,人生还在脚下,路还在走,爱的人还在身边,然而,每迈出一步,却多了一份小心。
恨别离,怕不见,忧来日,不复少年轻狂,多了几分担当,岁月留给他和她的,唯有这些。
幸好,还相爱。
…………
站在一起,哪怕隔着数尺说话,仍吸引了周围的许多目光。
李素与东阳的情事当年满城皆知,那一年大家听到的只是传闻,如今传闻中的两位主角站在一起,李家的正室夫人离得远远的,浑若无事般与旁人说笑,三人之间怪异的气氛,引来了许多猜测和好奇的目光。
许明珠表情淡定,不见一丝变化,连眼角都没往李素和东阳身上瞥一眼,似乎自家的夫君正在招待一个很普通寻常的客人,至于旁人投往她身上的好奇和古怪的目光,许明珠则回以灿烂的微笑,笑得旁人自己都不好意思,主动收回目光,许明珠便回过头,继续与旁人说话。
与许明珠的淡定相比,东阳终究脸皮太薄,忍着旁人目光的各种不适,强自镇定与李素聊了片刻,终于实在忍不住了,身子不自在地扭了一下。然后决定告辞。
东阳和许明珠的见面没有半分火药味,彼此之间似乎刻意带了几分追捧和讨好,尽管该说的话半句都没说,可是一转眸,一颦笑,双方各自接收到对方的眼神,好了。该表达的意思便在这目光交换里表达清楚了。
若问她们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除了她们自己。恐怕谁都不知道,包括李素都是满头雾水。
该见的人已见了,该表达的意思已表达了,再留下已无必要,东阳的自尊不容许旁人用各异的目光如此看她。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东阳走到许明珠身前,二女再次手牵着手,拉情无限地含笑互视,约定了再见的日期。然后告辞离去。
想看到的戏码没上演,众人的目光渐渐失望,黯然得欠抽,最欠抽的是程咬金,别人还只是无声的失望,李素隔着十几丈都听到这老流氓重重的叹气声。
…………
游园会很成功,作为新晋权贵。李家这次算是正式在这个圈子里登场亮相,从今往后,李家在长安城也占了一席之地,这次李家办的游园,相当于对长安的权贵圈子发出了一份通告,通告李家的存在。
一个小小的县侯。有什么资格发出这个通告?
就凭今日中秋游园,李家请来了无数长安城的顶级权贵,开国功臣,三省宰相,当世名将,国公郡公,几乎一网打尽。
这就是一个小小县侯的面子。放眼长安,除了李家,哪位县侯还有这样的面子,这便是李家的底气,蛮横霸道挤入长安权贵圈子的底气,日后谁想动李家,第一个念头便会回想起今日中秋游园时的盛况,自问掂量得起李家才会动手,否则,三思而行。
不知不觉已近黄昏,游园会也进入了尾声。
游园不可能整天整晚,到了傍晚便该散场了,今日是中秋,按理中秋是要与家人团聚的,月上柳梢时,与家人围坐藤树下,把酒赏月,怀古颂今,这才是真正的过节。
当客人们不约而同抬头望着天色时,李素与许明珠很有默契地走到园门前,准备与客人们话别。
曲终人散时,谁都没想到,李家迎来了更大的荣耀。
权贵相携家眷刚走到园门口,便听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羽林禁卫将军匆匆打马而来,马还未停稳便翻身下来,大声道:“陛下御驾即至,旨令泾阳县侯接驾!”
李素和权贵们都愣了。
突如其来,毫无预兆,快散场的当口,李世民跑来做什么?
长孙无忌和程咬金等人也愣了,大家都急着回家与家人过节呢,此刻陛下御驾即至,他们是留下呢,留下呢……还是留下呢?
很快,曲江园门外传来整齐有序的脚步声,远远行来一队威武亮丽的羽林禁军,头盔上直插着一根长长的白色翎羽,乍一看就像禁卫军中了敌人神射手的埋伏,整队兵马全都脑袋中了箭似的。
御驾行近,李素率先躬身,长孙无忌和诸臣及家眷们纷纷伏首弯腰。
李世民的仪仗很简单,没有兴师动众,他大概已到了人生寂寞如雪,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境界,已不需要用仪仗来抖自己的威风了,哪怕他不穿衣服光溜溜的站着,那也是……和别人光着时一样伤风败俗,有碍风化。
两百多人的禁卫走过,李世民骑着马,出现在众人眼中,他身着明黄圆领长衫,腰系黑玉锦带,穿戴很随意,见众人行礼相迎,李世民很快翻身下马,疾走几步,首先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扶起,又扶起李绩程咬金牛进达等一众武将,哈哈笑道:“此地非庙堂宫闱,众卿不必在意虚礼,尔等与朕尽可随意……”
说完了这句话,李世民这才抬脚朝李素的膝弯轻轻一踹,哼了声:“你也平身吧,小子何德何能,等朕搀你不成?”
李素苦笑,这差别待遇……太明显了,我才是主人啊,今天我花了钱的,花钱的人就算得不到大爷的待遇,也不能比孙子还差吧?
看似随意的一个动作,不同的人解读出了不同的意思。
李素觉得自己待遇差,不被李世民待见,可李世民当着众臣的面轻踹李素的那一脚落在长孙无忌等人眼里,众人的目光顿时一凝。
亲与疏,内与外,喜与恶,这轻轻的一脚,已经昭示许多了。()
本书来自
多年前的泾河岸边,李素神情恬淡,枕石观云,挥洒青春,东阳轻拈裙裾,莲足似雪,笑靥如花,同样的芳华岁月,同样的肆无忌惮,遇上了,相爱了,经历命中注定的劫难。
多年过去,李素仍是李素,东阳仍是东阳,他与她的手心里还握着青春的最后一丝余韵,可是,大家终于有了许多顾虑,许多牵绊,不再似当年那般无所顾忌,人生还在脚下,路还在走,爱的人还在身边,然而,每迈出一步,却多了一份小心。
恨别离,怕不见,忧来日,不复少年轻狂,多了几分担当,岁月留给他和她的,唯有这些。
幸好,还相爱。
…………
站在一起,哪怕隔着数尺说话,仍吸引了周围的许多目光。
李素与东阳的情事当年满城皆知,那一年大家听到的只是传闻,如今传闻中的两位主角站在一起,李家的正室夫人离得远远的,浑若无事般与旁人说笑,三人之间怪异的气氛,引来了许多猜测和好奇的目光。
许明珠表情淡定,不见一丝变化,连眼角都没往李素和东阳身上瞥一眼,似乎自家的夫君正在招待一个很普通寻常的客人,至于旁人投往她身上的好奇和古怪的目光,许明珠则回以灿烂的微笑,笑得旁人自己都不好意思,主动收回目光,许明珠便回过头,继续与旁人说话。
与许明珠的淡定相比,东阳终究脸皮太薄,忍着旁人目光的各种不适,强自镇定与李素聊了片刻,终于实在忍不住了,身子不自在地扭了一下。然后决定告辞。
东阳和许明珠的见面没有半分火药味,彼此之间似乎刻意带了几分追捧和讨好,尽管该说的话半句都没说,可是一转眸,一颦笑,双方各自接收到对方的眼神,好了。该表达的意思便在这目光交换里表达清楚了。
若问她们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除了她们自己。恐怕谁都不知道,包括李素都是满头雾水。
该见的人已见了,该表达的意思已表达了,再留下已无必要,东阳的自尊不容许旁人用各异的目光如此看她。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东阳走到许明珠身前,二女再次手牵着手,拉情无限地含笑互视,约定了再见的日期。然后告辞离去。
想看到的戏码没上演,众人的目光渐渐失望,黯然得欠抽,最欠抽的是程咬金,别人还只是无声的失望,李素隔着十几丈都听到这老流氓重重的叹气声。
…………
游园会很成功,作为新晋权贵。李家这次算是正式在这个圈子里登场亮相,从今往后,李家在长安城也占了一席之地,这次李家办的游园,相当于对长安的权贵圈子发出了一份通告,通告李家的存在。
一个小小的县侯。有什么资格发出这个通告?
就凭今日中秋游园,李家请来了无数长安城的顶级权贵,开国功臣,三省宰相,当世名将,国公郡公,几乎一网打尽。
这就是一个小小县侯的面子。放眼长安,除了李家,哪位县侯还有这样的面子,这便是李家的底气,蛮横霸道挤入长安权贵圈子的底气,日后谁想动李家,第一个念头便会回想起今日中秋游园时的盛况,自问掂量得起李家才会动手,否则,三思而行。
不知不觉已近黄昏,游园会也进入了尾声。
游园不可能整天整晚,到了傍晚便该散场了,今日是中秋,按理中秋是要与家人团聚的,月上柳梢时,与家人围坐藤树下,把酒赏月,怀古颂今,这才是真正的过节。
当客人们不约而同抬头望着天色时,李素与许明珠很有默契地走到园门前,准备与客人们话别。
曲终人散时,谁都没想到,李家迎来了更大的荣耀。
权贵相携家眷刚走到园门口,便听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羽林禁卫将军匆匆打马而来,马还未停稳便翻身下来,大声道:“陛下御驾即至,旨令泾阳县侯接驾!”
李素和权贵们都愣了。
突如其来,毫无预兆,快散场的当口,李世民跑来做什么?
长孙无忌和程咬金等人也愣了,大家都急着回家与家人过节呢,此刻陛下御驾即至,他们是留下呢,留下呢……还是留下呢?
很快,曲江园门外传来整齐有序的脚步声,远远行来一队威武亮丽的羽林禁军,头盔上直插着一根长长的白色翎羽,乍一看就像禁卫军中了敌人神射手的埋伏,整队兵马全都脑袋中了箭似的。
御驾行近,李素率先躬身,长孙无忌和诸臣及家眷们纷纷伏首弯腰。
李世民的仪仗很简单,没有兴师动众,他大概已到了人生寂寞如雪,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境界,已不需要用仪仗来抖自己的威风了,哪怕他不穿衣服光溜溜的站着,那也是……和别人光着时一样伤风败俗,有碍风化。
两百多人的禁卫走过,李世民骑着马,出现在众人眼中,他身着明黄圆领长衫,腰系黑玉锦带,穿戴很随意,见众人行礼相迎,李世民很快翻身下马,疾走几步,首先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扶起,又扶起李绩程咬金牛进达等一众武将,哈哈笑道:“此地非庙堂宫闱,众卿不必在意虚礼,尔等与朕尽可随意……”
说完了这句话,李世民这才抬脚朝李素的膝弯轻轻一踹,哼了声:“你也平身吧,小子何德何能,等朕搀你不成?”
李素苦笑,这差别待遇……太明显了,我才是主人啊,今天我花了钱的,花钱的人就算得不到大爷的待遇,也不能比孙子还差吧?
看似随意的一个动作,不同的人解读出了不同的意思。
李素觉得自己待遇差,不被李世民待见,可李世民当着众臣的面轻踹李素的那一脚落在长孙无忌等人眼里,众人的目光顿时一凝。
亲与疏,内与外,喜与恶,这轻轻的一脚,已经昭示许多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