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抢眼焦点
热门推荐:、、、、、、、
“死囚漫步”点映时的热闹,几乎成为了十二月十五日的最大新闻,在次日报纸出来之前,不少洛杉矶当地的居民都开玩笑地调侃认为,第二天新闻头版头条必然是“雨果新作点映掀起观影热潮”之类的标题,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各大报纸对电影本身的关注居然占据了视线焦点。
除了“娱乐周刊”、“今日美国”、“休斯顿纪事报”、“纽约邮报”这些本来就是以劲爆新闻吸引视线的报刊媒体之外,其他不少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对“死囚漫步”这部电影进行了评价。
在诸多评价之中,罗杰-埃伯特发表在“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无疑引发了最广泛的关注,不仅因为罗杰在影评界的权威影响力,也因为罗杰对这部作品投入了许多情绪,可以感受得到,罗杰对“死囚漫步”这部电影有十分深刻的感触。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修女海伦-普雷金讲述她自己的真实经历,原著是一本坚决反对死刑的著作,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但是在蒂姆-罗宾斯深沉又不失流畅的镜头之下,却多了一丝冷静和客观,他只是讲述了故事,而把反思的权利交给了观众。
电影讲述了修女海伦和死刑犯马修之间的故事,马修始终坚称自己是清白无辜的,海伦用尽各种努力试图帮助马修进行上诉,但是伴随着海伦持之以恒的努力,马修承认了他的罪行,向被害者家属道歉,从而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实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最为法律题材电影,它瞩目的核心也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一场内心挣扎的角力,从马修到海伦,从故事的每一个参与者到走进电影院的每一位观众,这是一场精神的撞击和洗礼,每个人都可以从故事之中品味出不同的东西来。
‘死囚漫步’原本探讨的是死刑,但是得益于男主角雨果-兰开斯特细腻而充满爆发力、真切而充满感染力的演出,让电影得以进一步升华,让我们窥见到了另外一个主题:犯罪的背后除了当事人的责任之外,社会是否也应该承担相对应的义务?这也使得整部电影分化出了两个核心主题,第一个是死刑,第二个是马修。
马修为什么不认罪?这恐怕是每一个观众在观看完电影之后最直接的感受,马修是有罪的,他的双手沾满了鲜血,马修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为什么始终坚持自己是清白的,始终不愿意认罪呢?
是因为马修真的冷血吗?显然不是。我们可以顺着马修谈吐之中的蛛丝马迹去寻求事情的真相。
马修多次提到他没有受到公正的对待,包括他对政府的排斥和厌恶,包括他认为富人是不会成为死囚的,也包括他和卡尔的相处模式。事实的真相就是,是卡尔主导了这起悲剧,虽然马修也参与了整个案件,但却是在卡尔的指使甚至威逼之下完成的,最后暴力残忍杀害霍普的也是卡尔——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马修被判死刑的关键之一,但却不是马修实施的。
从法律角度来说,卡尔是主谋,马修是帮凶,那么卡尔应该判处死刑,马修则应该是有期徒刑;从道德角度来说,卡尔和马修都是凶手,他们都应该被判以平等的刑罚。但事实的结果却是,卡尔有期徒刑,马修则以死刑收场。
马修是愤怒的,他的拒不认罪、他坚持不懈的上诉,其实就是他对社会的怒吼和控诉。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马修的反抗看起来太过微弱,他对政府的不信任是来自于制度的漏洞,这让他的辛勤劳动无法获得等价回报,相反是那些‘懒散、投机取巧’的黑人们能够依靠福利过活;他对法律的痛恨是来自于金钱手腕的强势,花费更多金钱聘请到更优秀的律师就能够力挽狂澜——这何尝又不是对律师的一种控诉呢:他们追求的不是真相而是金钱。
马修否认他的罪行,并不是因为他冷血,而是因为他被社会束缚住了手脚,根本无法挣脱,在政客、律师、媒体眼中,他只是一个被形象化的‘恶魔’,只是一个实现利益的符号,根本不具备生命力,这就是他在生命最后阶段的怒吼。
当然,即使社会造就了马修的不幸,但这也不能成为他扼杀生命的解脱之词,被社会排斥就一定要排斥社会吗?被社会伤害就一定要伤害社会吗?更何况,当马修对不幸、冷漠、仇恨有了自己的观念之时,无形之中也就有了关于幸福、关爱、善良的标准,这些东西并没有从他的经历中消失,家庭的互相支持、委派律师的锲而不舍、修女的真心关怀……只是这一切都因为他执着于自己的不幸而被遗忘了。
我们在谴责马修的残忍和冷血时,也应该看到这个‘恶魔’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他就是社会的产物,在冰冷社会的背后,这样的恶魔还有着千千万万,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一个马修消失了,还会有其他‘马修’出现,至少现在卡尔就还活着。
马修越拒绝认罪,就越证明了他内心不甘心被社会排斥,越证明了他对人性尊严的渴望。同时,这也成为了他认罪的契机。
从一个极端仇视社会的人转变到这一步,的确让人感到了修女海伦的人性光辉,但这种转变却不是依靠单纯的宗教或道德说教完成的,它经历了激烈的斗争和角逐。从马修的拒不认错来看,要想让马修同情死者家属,这实在太过艰难,因为在他看来,死者家属的唯一愿望就是希望他快点死,所以仅仅依靠所谓的责骂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纯粹的仇恨和怜悯都不能让马修认罪和恢复人性,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人恢复良知,海伦正是依靠这种爱的信念感化了马修。但重点在在于,爱的基础是平等,爱的意义是作为人的尊严。
蒂姆-罗宾斯对海伦的处理是十分成功的,没有让她成为一个空洞传教士的形象,而是依靠着不卑不亢的行动赢得了马修的尊重,面对马修的挑衅,她义正言辞地说到,‘我来这里不是给你娱乐,请你尊重我’,‘为什么?因为你是修女,戴着十字架项链?’,‘因为我是一个人,所有人都应该得到尊重!’海伦就是依靠这种姿态获得了马修的信任。
当内在精神和外在行动的高度统一,这才使得海伦对马修的劝说起了作用。尊严的普遍性说明任何人都不是完成某种较高目的的工具,重要的是让马修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有罪的,而不是别人和社会强加给他的。所以,海伦如此说到,‘马修,赎罪不是免费上天堂的方法,只由耶稣负责付出代价。你得对自己的救赎有所承担,你得努力赎罪。若望福音告诉我们,认识真理,而真理必会使你们获得自由……如果你要死,得让你死的有尊严,而如果想要这样,你就必须为沃尔特和霍普的死负责。’
海伦正是用自己的爱感动了马修,让马修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承认了罪行,并且真心地向受害者家庭道歉。
马修的死亡并不值得我们同情,因为这是法律的判决,因为在这一条生命消失的背后是有着无法饶恕的罪恶做支撑的;但马修的死亡却值得我们反思,我们是不是有能力让罪恶消失?即使我们不是修女,也不是教徒。
最近因为‘七宗罪’而掀起的讨论,让人们对于社会的冷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只是当时在电影里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案,沙摩塞那错杂而迷茫的表情提出了疑问:即使我们想要为这个世界奋斗,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而这一次,在‘死囚漫步’之中,马修的经历和海伦的真诚有让我们找到了答案,隐藏在社会冷漠的背后,其实需要的是一颗真诚的爱心,不是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无私,因为尊严不是我们来完成自己‘崇高’目的的工具,而是真诚对待他人,将对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给予理解给予倾听。
也许要求我们像海伦一样对陌生人如此做、对一个杀人凶手如此做,这要求太过分;但至少我们可以对家人、对朋友如此做。在马修的漫长人生之中,如果早一点遇到了海伦,又或者说他母亲早一点意识到这一点,悲剧是不是就不会产生了?看一看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朋友,也许我们会寻找到一个答案。
虽然在兰开斯特的演员生涯之中,他已经奉献出多次精彩绝伦的演出,其中也包括了最近正在上映‘七宗罪’里冰冷刺骨的绝佳表演,但这一次他又毫无疑问地取得了突破。‘死囚漫步’的思想可以说是延续了‘七宗罪’的黑暗风格,但兰开斯特的演出却彰显出了真正的大师风范,用他精彩绝伦的演出将‘马修’这个主题思想发挥到了极致,继而对‘七宗罪’所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解读,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位未满三十岁的演员的惊艳才华。
原本应该是电影核心主题的死刑,因为兰开斯特这史诗般的精彩演出而沦为了配角,让马修成为了彻头彻尾的主角,而由马修引发的思想风暴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从‘七宗罪’到‘死囚漫步’,我们应该看到人性的光辉、应该看到社会的冷漠,更应该看到兰开斯特的出色!
除了马修之外,电影在死刑这个核心话题上也展现出了独一无二的睿智。”
“死囚漫步”点映时的热闹,几乎成为了十二月十五日的最大新闻,在次日报纸出来之前,不少洛杉矶当地的居民都开玩笑地调侃认为,第二天新闻头版头条必然是“雨果新作点映掀起观影热潮”之类的标题,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各大报纸对电影本身的关注居然占据了视线焦点。
除了“娱乐周刊”、“今日美国”、“休斯顿纪事报”、“纽约邮报”这些本来就是以劲爆新闻吸引视线的报刊媒体之外,其他不少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对“死囚漫步”这部电影进行了评价。
在诸多评价之中,罗杰-埃伯特发表在“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无疑引发了最广泛的关注,不仅因为罗杰在影评界的权威影响力,也因为罗杰对这部作品投入了许多情绪,可以感受得到,罗杰对“死囚漫步”这部电影有十分深刻的感触。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修女海伦-普雷金讲述她自己的真实经历,原著是一本坚决反对死刑的著作,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但是在蒂姆-罗宾斯深沉又不失流畅的镜头之下,却多了一丝冷静和客观,他只是讲述了故事,而把反思的权利交给了观众。
电影讲述了修女海伦和死刑犯马修之间的故事,马修始终坚称自己是清白无辜的,海伦用尽各种努力试图帮助马修进行上诉,但是伴随着海伦持之以恒的努力,马修承认了他的罪行,向被害者家属道歉,从而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实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最为法律题材电影,它瞩目的核心也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一场内心挣扎的角力,从马修到海伦,从故事的每一个参与者到走进电影院的每一位观众,这是一场精神的撞击和洗礼,每个人都可以从故事之中品味出不同的东西来。
‘死囚漫步’原本探讨的是死刑,但是得益于男主角雨果-兰开斯特细腻而充满爆发力、真切而充满感染力的演出,让电影得以进一步升华,让我们窥见到了另外一个主题:犯罪的背后除了当事人的责任之外,社会是否也应该承担相对应的义务?这也使得整部电影分化出了两个核心主题,第一个是死刑,第二个是马修。
马修为什么不认罪?这恐怕是每一个观众在观看完电影之后最直接的感受,马修是有罪的,他的双手沾满了鲜血,马修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为什么始终坚持自己是清白的,始终不愿意认罪呢?
是因为马修真的冷血吗?显然不是。我们可以顺着马修谈吐之中的蛛丝马迹去寻求事情的真相。
马修多次提到他没有受到公正的对待,包括他对政府的排斥和厌恶,包括他认为富人是不会成为死囚的,也包括他和卡尔的相处模式。事实的真相就是,是卡尔主导了这起悲剧,虽然马修也参与了整个案件,但却是在卡尔的指使甚至威逼之下完成的,最后暴力残忍杀害霍普的也是卡尔——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马修被判死刑的关键之一,但却不是马修实施的。
从法律角度来说,卡尔是主谋,马修是帮凶,那么卡尔应该判处死刑,马修则应该是有期徒刑;从道德角度来说,卡尔和马修都是凶手,他们都应该被判以平等的刑罚。但事实的结果却是,卡尔有期徒刑,马修则以死刑收场。
马修是愤怒的,他的拒不认罪、他坚持不懈的上诉,其实就是他对社会的怒吼和控诉。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马修的反抗看起来太过微弱,他对政府的不信任是来自于制度的漏洞,这让他的辛勤劳动无法获得等价回报,相反是那些‘懒散、投机取巧’的黑人们能够依靠福利过活;他对法律的痛恨是来自于金钱手腕的强势,花费更多金钱聘请到更优秀的律师就能够力挽狂澜——这何尝又不是对律师的一种控诉呢:他们追求的不是真相而是金钱。
马修否认他的罪行,并不是因为他冷血,而是因为他被社会束缚住了手脚,根本无法挣脱,在政客、律师、媒体眼中,他只是一个被形象化的‘恶魔’,只是一个实现利益的符号,根本不具备生命力,这就是他在生命最后阶段的怒吼。
当然,即使社会造就了马修的不幸,但这也不能成为他扼杀生命的解脱之词,被社会排斥就一定要排斥社会吗?被社会伤害就一定要伤害社会吗?更何况,当马修对不幸、冷漠、仇恨有了自己的观念之时,无形之中也就有了关于幸福、关爱、善良的标准,这些东西并没有从他的经历中消失,家庭的互相支持、委派律师的锲而不舍、修女的真心关怀……只是这一切都因为他执着于自己的不幸而被遗忘了。
我们在谴责马修的残忍和冷血时,也应该看到这个‘恶魔’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他就是社会的产物,在冰冷社会的背后,这样的恶魔还有着千千万万,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一个马修消失了,还会有其他‘马修’出现,至少现在卡尔就还活着。
马修越拒绝认罪,就越证明了他内心不甘心被社会排斥,越证明了他对人性尊严的渴望。同时,这也成为了他认罪的契机。
从一个极端仇视社会的人转变到这一步,的确让人感到了修女海伦的人性光辉,但这种转变却不是依靠单纯的宗教或道德说教完成的,它经历了激烈的斗争和角逐。从马修的拒不认错来看,要想让马修同情死者家属,这实在太过艰难,因为在他看来,死者家属的唯一愿望就是希望他快点死,所以仅仅依靠所谓的责骂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纯粹的仇恨和怜悯都不能让马修认罪和恢复人性,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人恢复良知,海伦正是依靠这种爱的信念感化了马修。但重点在在于,爱的基础是平等,爱的意义是作为人的尊严。
蒂姆-罗宾斯对海伦的处理是十分成功的,没有让她成为一个空洞传教士的形象,而是依靠着不卑不亢的行动赢得了马修的尊重,面对马修的挑衅,她义正言辞地说到,‘我来这里不是给你娱乐,请你尊重我’,‘为什么?因为你是修女,戴着十字架项链?’,‘因为我是一个人,所有人都应该得到尊重!’海伦就是依靠这种姿态获得了马修的信任。
当内在精神和外在行动的高度统一,这才使得海伦对马修的劝说起了作用。尊严的普遍性说明任何人都不是完成某种较高目的的工具,重要的是让马修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有罪的,而不是别人和社会强加给他的。所以,海伦如此说到,‘马修,赎罪不是免费上天堂的方法,只由耶稣负责付出代价。你得对自己的救赎有所承担,你得努力赎罪。若望福音告诉我们,认识真理,而真理必会使你们获得自由……如果你要死,得让你死的有尊严,而如果想要这样,你就必须为沃尔特和霍普的死负责。’
海伦正是用自己的爱感动了马修,让马修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承认了罪行,并且真心地向受害者家庭道歉。
马修的死亡并不值得我们同情,因为这是法律的判决,因为在这一条生命消失的背后是有着无法饶恕的罪恶做支撑的;但马修的死亡却值得我们反思,我们是不是有能力让罪恶消失?即使我们不是修女,也不是教徒。
最近因为‘七宗罪’而掀起的讨论,让人们对于社会的冷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只是当时在电影里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案,沙摩塞那错杂而迷茫的表情提出了疑问:即使我们想要为这个世界奋斗,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而这一次,在‘死囚漫步’之中,马修的经历和海伦的真诚有让我们找到了答案,隐藏在社会冷漠的背后,其实需要的是一颗真诚的爱心,不是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无私,因为尊严不是我们来完成自己‘崇高’目的的工具,而是真诚对待他人,将对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给予理解给予倾听。
也许要求我们像海伦一样对陌生人如此做、对一个杀人凶手如此做,这要求太过分;但至少我们可以对家人、对朋友如此做。在马修的漫长人生之中,如果早一点遇到了海伦,又或者说他母亲早一点意识到这一点,悲剧是不是就不会产生了?看一看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朋友,也许我们会寻找到一个答案。
虽然在兰开斯特的演员生涯之中,他已经奉献出多次精彩绝伦的演出,其中也包括了最近正在上映‘七宗罪’里冰冷刺骨的绝佳表演,但这一次他又毫无疑问地取得了突破。‘死囚漫步’的思想可以说是延续了‘七宗罪’的黑暗风格,但兰开斯特的演出却彰显出了真正的大师风范,用他精彩绝伦的演出将‘马修’这个主题思想发挥到了极致,继而对‘七宗罪’所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解读,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位未满三十岁的演员的惊艳才华。
原本应该是电影核心主题的死刑,因为兰开斯特这史诗般的精彩演出而沦为了配角,让马修成为了彻头彻尾的主角,而由马修引发的思想风暴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从‘七宗罪’到‘死囚漫步’,我们应该看到人性的光辉、应该看到社会的冷漠,更应该看到兰开斯特的出色!
除了马修之外,电影在死刑这个核心话题上也展现出了独一无二的睿智。”